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图像时代文学经典的命运与美育意义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凌建英宗志平 参加讨论

     一个民族的文学经典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对不同民族文学经典的接受与传承,是对民族性的张扬和全球化语境下民族间的对话与交流。
     什么是文学经典?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关系到文学的定位、选择,决定文学史的编撰,关系到文学教育、文学接受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的解决。这一回答在理论研究中各有表述:“文学经典就是指承载文学之‘至道'和‘鸿论'的各类文学典籍(特别是作品)。”①“文学经典指的是具有丰厚的人生意蕴和永恒的艺术价值,为一代又一代读者反复阅读、欣赏,体现民族审美风尚和美学精神,深具原创性的文学作品。”②瑞士作家赫尔曼?黑塞在《获得教养的途径》中说:经典作品是“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
     本文从审美教育的角度界定,认为文学经典是指具有广阔的阐释空间和当代存在性,能不断与读者对话并带来全新发现,让读者在审美静观中充分体现主体价值的文学作品。
     文学经典的现实命运
     文学经典能极大地满足读者的审美需求,开掘主体的价值。然而,其当代命运却是非常尴尬的:
     其一,受到漠视。在书写文化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文学作品曾是知识阶层的主要接受对象和大众的消遣对象。然而,随着图像的转向,文字长期独霸传播手段的地位从根本上被动摇了,文学传播与接受方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读者由传统的阅读接受转变为“读图”、“看图”的接受,手捧名著废寝忘食的阅读现象似乎已淡出我们的视线。于是“文学终结”也被提了出来,一些文学人也积极响应。美国作家亨利?米勒说:“电影是
     一切手段中最自由的,你能用它来创造奇迹。确实,有朝一日电影取代了文学,不再需要阅读,我会举手欢迎的。你能记住影片里的面孔和手势,你在读一本书时,却永远无此可能。”③
     其二,遭遇蔑视。在文学接受作为主导地位的时代,大众阅读文学经典具有一种崇高感、神圣感,有一种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的追求。然而,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文坛上“大话”文艺思潮兴起,其最大的特点是对经典的改写、戏仿、拼贴、蔑视、嘲弄、亵渎,以此颠覆和戏弄传统或现存的经典话语秩序以及其深层内蕴:美学价值、道德规范和文化意义。目前,在当代大众消费心理与叛逆欲望趋使下,一切构思和设计都是建立在犯规性愉悦上,冲击现存世界各种界限的认识,只要带来赏心悦目和开怀畅笑。尊贵的文学经典在一群顽童的戏谑之下疲软萎缩而失去招架之势。
     其三,被人轻视。现代社会,多种文化兴起,文学经典的命运被文化紧紧地握在手中。任何一种文化都打造经典:一方面,新的文化现象和理论造就了一批新的文学经典;另一方面,又把矛头对准传统的文学经典,破坏性地进行审视、阐释和解构以昭示其新的“话语魅力”。在各自的规范和标准之下,文学的经典性或随之涌现,或倏然失去,此起彼伏。当然,文学经典需要不断地建构,随着文化历史语境的变化也会变化,一定时代的文学经典难以一劳永逸而永久性地存在。但是,文学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经过相当漫长的时间检验和历史的积淀提炼而成的,被后代反复品读,成为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历史文明的象征,必然有一定的权威性和相对的稳定性,不是能够仅仅依据某种文化现象就可以造就或否定的。
     其四,借助图视。近来,由《红岩》改编的《小萝卜头》电子游戏备受小朋友的青睐,似乎文学经典沦为必须借图像传播的地步。许多文学经典作品都是通过电视或电影得以极大的传播,发行量剧增。原来纸质的文本已成为电子文本,电子文本给大众接受带来了便利性、快速性、经济性,这是纸质文本绝难满足的。所以不免有研究者发出感叹:“文学的黄昏已然来临”;“在此语境压力下,文学家能够选择的策略是或者俯首称臣,沦为电影文学脚本的文学师,或者以电影的叙事逻辑为模仿对象,企图接受电影的招安,或者以种种语言或叙事实验企图突出重围,却不幸跌入无人喝彩的寂寞沙场”④。文学经典审美教育的文化意义
     文学经典的审美教育是以文本为基点,以审美为核心,以教育为目的,对人审美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审美静观的培养。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提出“虚静”的概念:“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这是针对作家创作状态而言的,但给今天的审美提供了借鉴。与影视艺术的声色光截然不同,文学本身是静态、内敛的艺术,它是一种个人性的精神活动,文学阅读者享受这项精神娱乐时,只需要保持一种宁静的心情与文学对话。文学经典是能够被重读,始终与读者进行对话并带来全新发现的当代存在。这是一个静读的过程,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它能够营造一种更鼓励人们思考和自我反省的文化环境,促成和提升审美静观和审美沉思的审美观念。这种境界是其他艺术难以达到的。审美静观让阅读主体远离图像的喧嚣、浮华、排场以及复杂的社会关系等,保持一种澄澈朗照的精神状态,不为外物所干扰,保持独立自足,享有极大的能动性、自由性和超时空性。现代社会需要这样的审美静观的精神生活,这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交流。
     第二,审美情感的提升。日常生活审美化仅仅触及人的感觉,很少触及人的感情与心灵。感觉的美是表层的,情感的美才是深层的。文学经典充分表现了作家的人生理想和审美情感,作品中生动的形象、深刻的理趣、丰富的想象、高超的描写,能使读者精神振奋,引起或轻松、或愉悦、或超脱、或悲哀等等的情感反映,感到极大的精神满足,从而获得真正的美的享受。文学经典审美情感的培养对日常审美是一种良好的引导,开拓了深层而丰富的情感美的空间,能够使大众审美由“感觉的美”上升到“情感的美”。
     第三,审美思维的深化。通过文学经典进行审美教育,对人思维的深化与发散有着开拓作用。在整个视觉文化中,以图像来表达意义,注重眼睛的“可视”,而
     忽视人脑的“可思”。图像文化成为当代大众审美的视听享乐时尚,最大的负面影响则是当代大众思维方式的退化,成为被动思维和平面思维。而对文学经典的接受却必须深层领悟,掩卷长思,反复品味,这是思维的高级层次才具有的能力,被动接受的表层思维是无法达到的。
     第四,崇高精神的追求。目前大众审美接受已趋于直观化、简单化以至低俗化,审美沦为一种消遣。人的快乐有快感和美感,即感官的快适与精神的愉悦,如果人把自己仅仅定位于前者,这是对人的一种降格。轻松中忘记了做人的追求,陶醉中淡忘了人生的意义,这样的审美其意义在哪里呢?!这与我们现代国家公民素质的要求极不相称。人是需要振奋的,是不断追求希望的。“红色经典”塑造的系列英雄形象和劳苦大众已成为文化的象征,他们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嫉恶如仇,坚忍不拔,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他们为全人类的自由和幸福所进行的艰苦卓绝、悲壮崇高的斗争和反抗,表现出了强烈的英雄气概、乐观精神、集体意识,这是人类崇高精神品质的升华。
     当大众还沉迷于图像而不能迷途知返之时,一定要高扬文学经典的大旗,让更多的人把审美趣味转移到文学经典的接受上来。当人们思维达到深层和丰厚,当主体意识得到创造性发挥,当崇高的精神追求激起人的责任感时,人们就不满足于浅层次的审美接受,就会对其提出质量要求,逐渐消除对文字阅读的惰性和对图像接受的依赖,审美趣味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发生转移,最终走出视听形象的误区。
     文学经典审美教育的有效方法
     一 、立足文本,进行对话
     无论是在社会和学校,阅读经典文本,是对自身素质提升的追求,这对于提高整个社会大众审美水平具有关键的作用。所以进行文学经典的阅读是文学审美教育的最佳途径。现在有些著名高校已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从而在教学中重点加以实施,把当代的对话理论作为重要的方法维度,让读者与作者、与文本、与社会平等对话,给读者充分的阅读空间和自由,进行不同的体验和感悟。“这就是一种新型的互动式的科学研究,希图激起读者更大的主动性,充分调动其探索新问题的兴趣。”⑤从学校的文学审美教育而言,经典阅读对学生尤为重要。学生正值成长期,从繁华的影像世界走向厚重的经典阅读,逐渐熟悉并掌握大师们的思想成果,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艺术品味、审美趣味和精神境界。当他们走向社会,其阅读精神会一直伴随着自己,影响着他人,这是现代启蒙的要求。在文学教育中一定要加大经典作品阅读的比例,注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经典作品的世界中进行对话。每次阅读对话的视角、方式、目的等都是需要教师设计引导的。
     其一,注重经典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艺术价值是建构文学经典的基础,一部艺术作品必须具有相当的艺术水准和价值。否则的话,就不可能达到艺术的真实,更无法上升到艺术的境界,必然不会满足读者的期待视野,更不能与读者产生心理共鸣。纵然打着文化理论的旗帜,也最终不能成为相对稳定的文学经典。
     文学经典以其高超的艺术技巧和丰厚的哲思意蕴形成了文学的最佳建筑,具有了文学的无限生成性和潜在性特点。创作主体在作品中构建“博大的阐释空间”,留下了“空白点”,接受主体必须不断对话才能填补这些“空白”,从而获得新的审美意象,挖掘新的审美意蕴,产生一种既在作品之内又在作品之外的审美享受。
     其二,挖掘经典作品的人文精神。文学是人学,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精神产品,是人写的,是直接或间接写人的,最终是为了人的需要而写的,人是文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文学经典是这一理念的最高体现,必然开拓:文艺这一绿色园地,张扬人文精神,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所以,才能够具有超越某种历史语境的稳定性和权威性,具有“永久的魅力”。
     经典作品包涵着正确的评价和选择,努力塑造具有健全高尚性格的人,满足人类共通的人性心理诉求,构建和谐理念,张扬和谐精神,努力提升人的开拓精神、乐观精神、奉献精神,充分发挥人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文学经典审美教育“人学到心学”的必然途径。
     二、借助图像,张扬自身
     图像文化的流行,应该看到其一定的社会根源和群众基础,因为它确实以一种轻松的方式为大众提供了娱乐,这与当前快速紧张的生活节奏形成了互补。视觉图像之所以为人众接受,有其自身的优势:第一,直观性。图像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为接受带来了极大的感官享受;第二,生动性。图像形象、人物的语言动作,以色、声和光传达出来,能把观众和读者带入一个真实的情境中,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第三,客观性。图像形象的传达是客观确定的,无需再度创作和中间转换,似乎不用费神就可以享受,真正体现出审
     美的娱乐性;第四,普及性。对图像形象的接受,不受主体自身文化条件的限制,具有接受的便利性。它们最大限度地制造和实现了人们的视觉欲求,可以为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性别的人所接受。
     “图像转向”这是一种新的文化趋势,图像的霸权已经势不可挡。当更多的文学经典似乎都是借影视得到更大更广的传播时,我们首先应肯定文学自身。正是文学经典的魅力才使相应的影视作品叫响,文学是影视成功的前提。同时,也不能完全排斥或贬低图像文化,应该以一种包容的态度勇于接纳融合,依据其必然性的优势达到对文学的张扬,这是我们立足文学经典,正视现实最明智的选择和最应有的态度。进行文学经典审美教育,立足文本阅读的同时,应该让图像形象为其服务,作为接受的辅助工具和手段。
     在第七次文代会和第八次作代会上,胡锦涛同志说:“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证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文学经典的审美教育正是努力实践这一理念,为一个民族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让我们把文学与审美融合,把经典与教育互动,进行生命的对话,正视图像时代,张扬文学经典,努力发掘文学经典审美教育的文化价值和意义,让民族的文学经典得到更好的接受与传承。
     注释:
     ①童庆炳:《文学经典建构的内部要素》,《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刘勰《文心雕龙?宗经》篇说:“三极彝训,其书言经。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论”,认为经典就是承载这种道理和训导的各种典籍。
     ②方忠:《论文学的经典化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构》,《江海学刊》2005年第3期。
     ③转引自茂莱:《电影化的想象——作家和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版,第289页。
     ④朱国华:《电影:文学的终结者?》,《文学评论》2003年第2期。
     ⑤曾繁仁:《试论文艺美学学科建设》,《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2期。[作者单位:大同大学中文系]
    原载:《文学评论》2007年第2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