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中国美学:新世纪新创造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叶朗 参加讨论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141期独家报道“美学中国与世界”文章之一。
    建设当代美学,解决美学的核心理论问题,可以在中国文化中寻找资源。
    中国美学在新世纪能够有新创造。其理由是:中国学界对学术发展方向初步达成共识,即应立足中国文化,吸收世界学术成果;中国美学界已有比较厚实的学术积累和人才储备、比较畅通的学科综合和国际交流的渠道;新的时代条件提出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新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人的物质追求与精神生活之间失去平衡。从物质、技术、功利的统治下拯救精神,成为时代要求。中国当代美学应回应这一要求,更多地关注心灵世界、精神世界的问题。
    中国美学在新世纪的新创造,应体现在美学理论的核心区域。
    建构“美在意象”的理论框架
    人文学科的新创造须尊重古今中外思想文化的经典创造和学术积累,从经典思想家“接着讲”。就中国美学而言,应从朱光潜接着讲。朱先生重视基础性的理论工作,重视美学与人生的联系,突出对“意象”的研究,这对把握中国美学的宏观方向很有意义。宗白华先生同样重视“意象”研究,重视心灵的创造作用。从文化比较的高度阐释中国传统美学的精髓,帮助我们捕捉到中国美学思想的核心和亮点。
    以“美在意象”为核心的理论框架的建构是“接着讲”的一种尝试。这一理论框架有三个核心概念。第一是意象。将“意象”作为美的本体范畴,将其生成作为审美活动的根本。“意象”是美和美感活动的本体规定。许多美学命题概念都可以在“美在意象”的观念下被赋予新的意义与理解。第二是感兴。可以从王夫之的“现量”说来界定“感兴”。“现量”有三层含义:一是“现在”,美感是当下直接的感兴。“现在”是最真实的。只有超越主客二分,才有“现在”,而只有“现在”,才能照亮本真存在。二是“现成”。美感是通过瞬间直觉生成的充满意蕴的完整感性世界。三是“显现真实”。美感是超越自我,照亮本然的生活世界。第三是“人生境界”。审美活动对人生的意义最终是提升人生境界。
    “美在意象”最大的特点是重视“心”的作用,重视精神的价值。心的作用赋予外在世界以各种意义。自然美的本体也是意象,没有人心的“照亮”,自然界就无所谓美和不美。中国古人对于自然万物的态度来自生命共同体内部的沟通乐趣,体现为对“鸢飞鱼跃”的意象世界的欣赏,是出于心灵深处的精神体验。“美在意象”的命题,突出强调了意义的丰富性对于审美活动的价值,其实质是恢复创造性的“心”在审美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提高心灵对于事物意义的承载能力和创造能力。
    提出“美在意象”,并不仅仅是出于美学知识体系建设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突出审美与人生,审美与精神境界的提升和价值追求的密切联系。美的本体之所以是“意象”,审美活动之所以是意象创造活动,就是因为它可以照亮人生,照亮人与万物一体的生活世界。
    当代美学建设须继承中国传统美学精神
    中国文化包含极其丰富的美学理论资源。建设当代美学,解决美学的核心理论问题,可以在中国文化中寻找资源。中国传统美学最大的特点就是与人生紧密结合,渗透到整个民族精神的深处,因而对中国的文化发展产生十分深刻的影响。
    从孔子开始,中国哲学逐渐形成人生境界的学说,即塑造人格和民族精神的学说,而审美活动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受中国美学的影响,中国传统艺术都十分重视精神层面,重视心灵的作用。宗白华强调中国艺术是一个虚灵世界,是“永恒的灵的空间”。中国艺术家追求“意境”,即艺术作品须显示一种形而上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所以宗白华多次说过,中国艺术常常有一种“哲学的美”,包含形而上的意味。中国美学也广泛渗透到中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美在意象”的理论核心,突出心灵世界和精神价值,突出人生境界的提升,正是对于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继承。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