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来,聂元松走遍了湘西每一个重要的历史文化名镇,探访了湘西每一个著名的民族文化遗产传人,她贴近湘西的每一寸肌肤,感受其每一声律动,她不仅用相机摄取一幅幅精美的相片,而且用感性的文字摄取湘西文化内在的灵魂,凝结为记录湘西文化的《湘西叙事》。湘西不仅赋予了聂元松的生命,更缔造了她的诗心。 《湘西叙事》向读者敞开了一扇尘封的历史文化之门,让人们重温湘西民族历史记忆。作者带领我们一路走过中国最美丽的小城凤凰、施容土司旧地王村(又名芙蓉镇)、鸡鸣三省的湘西古镇边城茶峒、因出秦简而名闻天下的里耶,以及古代湘西军事重镇乾州,这里奇丽的山水、浪漫的传说、独特的民情风俗、丰富的历史掌故和名人逸事都得到了生动的表现,将人们引入到一个异彩纷呈的神奇世界。作者在让我们领略各个历史时期的城堡、街巷、建筑、文物等的同时,还让我们亲身感受湘西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稻草披身的“毛古斯”、祭祀“八部大神”的摆手舞、土家族的“西兰卡普”、錾刻民族图腾的“苗银”、名动京城誉满海外的辰河高腔,这一切都将我们带入一个时光久远的瑰丽的艺术世界。作者通过描写那残存的古街、那星罗棋布的深宅大院、那残垣断壁,提示其背后的历史的繁复密码。譬如里耶古城遗址的发现,秦简的发掘,不仅“复活”了湘西民族在秦王朝时期的生活,而且见证了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的日常运行,表现了两千多年前的湘西并非今人所想象的荒蛮之地,纠正了人们对湘西认识的历史偏见。当然这里不仅有历史的骄傲与辉煌,更多的是湘西历史的沧桑与沉重。作者常常穿越时空隧道,在湘西民族地方史志中追寻历史的足迹,史志记录与现存的历史遗迹相互印证,相互补充,大大扩展了叙事的宽广,加深了叙事的深度。作者在历史记录与现实文物相对照中,将人们引入历史的思考。 《湘西叙事》 还展现了湘西人勤劳善良、真诚热情、执著坚韧的民族性格。作者描述了湘西民间艺术家执著于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潜心于美的创造,将传承本民族文化或文化技巧作为一项神圣的事业来对待。土家族织锦传承人叶水云为台湾佛教界创作了一套12件佛教系列壁挂,为此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苗族银饰传承人龙米谷制作银饰,从银锭到精美的成品,要经过近二十道工序近十万个动作,这种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精神正是湘西民族精神的体现。摆手舞传人张明光、辰河高腔传人向荣、“苗族鼓王”石顺民等无不是凭着对民族艺术遗产的热爱,历经磨难而不改人生的最初选择,表现出一种不屈的民族坚韧精神。作品还生动地展示了湘西人待人真诚、热情、豪爽的性格特征。凤凰蓝印传人刘大炮的两幅艺术品让一个外地来的姑娘爱不释手,无奈囊中羞涩,又不忍心割舍其一,刘大炮把其中一幅作品的价格降了几个幅度,另一幅就干脆慷慨相赠了。龙米谷的银饰远近闻名,但他很讲情谊,对于没有多少钱又喜欢戴的人,他也会顺便送一点。真诚纯朴的湘西人活灵活现。 《湘西叙事》全面探寻湘西民族文化遗存,重温民族历史记忆,由衷赞美湘西人所具有的美好民族品德,并对民族文化未来作了深入的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湘西叙事》不仅是一部鲜活的民族文化史,同时也是一部鲜活的湘西民族心灵史,在当代中国散文中会有它应有的地位和价值。 原载:《文学报》2012年08月02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