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籍整理 >

《清平山堂话本》校点拾补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王文晖 参加讨论

     《清平山堂话本》是明代嘉靖年间钱塘人洪楩所编刻的短篇小说集.原书总计有话本六十篇,现仅存二十九篇.《清平山堂话本》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书中保留了大量的宋元明时期的方俗语词,又具有一定的汉语语料价值,颇受文学和语言研究者的重视.目前,国内较有影响的校点本有两种:谭正璧校点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以下简称谭本),石昌渝校点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以下简称石本).此外,2000年,齐鲁书社又出版了程毅中辑注的《宋元小说家话本集》(以下简称程本),共收录了《清平山堂话本》较为完整的十八篇作品,详加校勘注释。关于前两个校点本所存在的间题。尽管已有多篇论文提出了补正意见,。但校书如同扫落叶,失误亦在所难免.同时,我们发现程本中也存在着一些校点方面的问题。今取北京古今小品书籍印行会1929年影印的日本内阁文库藏明版《清平山堂话本》对校,对上述三个校点本再做一些补正,以供该书重印时参考。引文据谭校本。
    和 气
     《花灯轿莲女成佛记》:张待诏:“只得抬到我家,买口棺材断送他,也不枉了我家出个善知识。”李押录道:“使不得!既嫁了我家,‘生是我家人,死是我家鬼’。如何又扛回去?我自断送。”两边和气了,只见街坊立满人,都来看,有礼拜的,也有合掌的。
     “和气”,谭本校云:“此句与下文‘不要争’矛盾,疑有脱误.”程辑注本未注此词。
     今按:“和气”是一方言词语,意为怄气、生气、斗气。宋元明清俗文学作品中习见,多写作“合气”。如杨显之《潇湘雨》四折:“怎么,我这眼连跳又跳的,想是夫人又来合气了。”《金线池》二折:“时常与这虔婆合气,寻死觅活。”《醒世姻缘传》第八回:“对门晃大嫂,家里合气罢了,跑出大街上来,甚不成体面!”《石点头》第三卷:“你为何这般光景,莫非与那个学生合气吗?”《金瓶梅词话》第二回:“那妇人气生气死,和他合了几场气。”其例甚移。此词通行于鲁南、苏北方言中。在苏北方言中读「k」声母,阴平调。李申《徐州方言志》:“格气因闹意见而生气:犯不着为一点小事格气.”:鲁南方言《元明清白话著作中山东方言例释》注音为[ge] [2]。“合”读k音,文学作品中亦有所体现,这主要表现在“合气”一词还可写作“阁气”、“咯气”。如,《西游记》第八十三回:“李天王莫闯祸呵!我在御前同他领旨意来宣你的人。你那索儿颇重,一时捆坏他,阁气。”蒲松龄《聊斋理曲集·镶妒咒》第十三回:“咯气撩生,俺家终日闹烘烘……现如今家里共骂哩。”《汉语大词典》“合气”条注“合”的读音为“he”误.读[k]的“合”,除了有“合气”一词外,还有其他意义相关的词语。如“合嘴”、“合舌”、“合口嘴”等,意均为吵嘴.《初刻拍案惊奇》第二十卷:“直摆布得夫妻两口终日合嘴合舌,甚不相安。”《石点头》第十二卷:“今日为何红了半边面皮,气忽忽,骨笃了嘴,不言不语,莫非与哪个合口嘴么?”《后水浒传》第一回:“你是个独脚腿,每事也要戒些性子,倘那厮明日来合嘴,怎么办?”《清平山堂话本》中的“和气”应为“合气”,“和”与“合”在读“he”时音同,但“合”另有「k」的读音,“和”则没有。“合”应为本字。故校“和”为“合”为宜。
    
    ……
    

点击附件浏览全文
    原载:《古汉语研究》2003年04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