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书目文献 >

汉魏六朝书目考略(下)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李艳秋张雷 参加讨论

    众经都录八卷佚
    费录、宣录著录。
    撰者不详。费录云:似是总合诸家。姚名达以为撰成于齐初。
    众经别录二卷佚
    祐录、费录、宣录著录。
    费录云:未详作者,似宋时述。姚名达以为撰成于齐初。是录在敦煌遗书中存有残卷,伯3747号,详王重民《敦煌古籍叙录》。
    宋齐录一卷(南宋)释道慧撰 佚
    费录、宣录著录。
    姚名达谓《宋齐录》则专录晋末及宋齐二代之译经目录。
    众经目录二卷(齐)王宗撰 佚
    祐录、费录、宣录著录。
    姚名达谓:是录撰成于齐武帝时。通录古今,判别大乘小乘者。判别大小乘者,以王宗为最先。
    释弘充录一卷(齐)释弘充撰 佚
    费录、宣录著录。
    姚名达以为撰成于南齐时,疑系专录湘宫寺所藏经论者。
    始兴录(南来新录、南录)一卷佚
    费录、宣录著录。
    王《考》是条云:考其所载,古自汉末献帝曇果之译经远至交州之支疆梁接,河南国之圣坚,河西国之僧伽罗,近则刘宋之法眷……以至萧齐之法度,昙景所出,皆见收录。疑非始兴(今广东韶州)一地寺院之藏经录,即属古今通录之经目。
    定林寺藏经录(齐)刘勰撰 佚
    《梁书》卷五十:“刘勰字彦和,早孤。依沙门僧祐,与之居处。积十数年,遂博通经论,因区别部录,录而序之。今定林寺藏经,勰所定也。”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宗教目录篇》以为是目撰成于南齐时。
    玉纬七部经书目(齐)孟法师撰 佚
    王《考》据《道教义枢》卷二著录。云:“名讳不详,以世推之,殆是孟景翼,或是孟智周。”
    按唐代有《孟法师碑》,岑文本撰文。碑云:“法师俗姓孟氏,讳静素,江夏安陆人也。…以贞观十二年七月十二日遗形而化,春秋九十有七。”盖生于梁武帝大同八年(542),卒于贞观十二年(638)。不知是否即撰目之孟法师否?
    南朝·梁
    [秘阁书目] (梁)任昉撰 佚
    《南史·任昉传》:“自齐永元以来,秘阁四部,篇卷纷杂,昉手自仇校,由是定目焉。”
    《七录序》:“有梁之初,爰命任昉,躬自部集。”
    《隋志考证·簿录类》姚振宗案云:“梁《文德殿目录》之外,又有任昉《秘阁书目》,凡此皆《七录》所有者。”
    汪国垣《汉魏六朝目录考略》是条云:“是刘孝标《文德殿四部目》以前,似尚有任昉躬自部集之《秘阁目录》矣。唯阮《录》称:文德书二万三千一百六卷。胡应麟《经籍会通》则云:梁二万二千一百六卷,任昉部集。则任昉所部集之卷数,与孝标《文德目》之卷数正同。据此则知《梁文德殿四部目录》奏上则出于孝标,创始则由于任昉。”
    梁天监四年书目四卷(梁)丘宾卿撰 佚
    两《唐志》著录,《隋志》不载。
    梁天监六年四部书目录四卷(梁)殷钧撰 佚
    《隋志》著录。
    《梁书·本传》:“殷钧字季和,陈郡长平人也。天监初拜驸马都尉,起家秘书郎太子舍人、司徒主簿秘书丞。钧在职启校定秘阁四部书,更为目录。累迁散骑常侍国子祭酒。大通四年卒,年四十九。”
    阮孝绪《古今书最》:“梁秘书丞殷钧撰《秘阁四部目录》,书少于文德殿书,故不录其数也。”
    西省法书古迹目(梁)殷钧撰 佚
    《梁书·本传》:“又受诏料检西省法书古迹,别为品目。”
    梁东宫四部目录四卷(梁)刘遵撰 佚
    《隋志》著录。
    《隋志考证》是条案云:“刘遵初为昭明太子舍人,后为简文帝东宫中庶子。所著目录,本传不载其事,不知何时?或当在中大通以后。”
    梁文德殿四部目录四卷(梁)刘孝标撰 佚
    《隋志》著录。
    《古今书最》:“《梁天监四年文德正御四部及术数书目录》合二千九百六十八帙,二万三千一百六卷。秘书丞殷钧撰《秘阁四部书》少于文德书,故不录其数也。”
    《梁书·文学传》:“刘峻字孝标,天监初召入西省,与学士贺纵典校秘书。”
    梁五部目录(梁)刘孝标 祖暅撰 佚
    《隋志序》云:“《文德殿目录》其术数之书更为一部,使奉朝请祖暅撰其名录,故梁有《五部目录》。”
    古今四部书目五卷(梁)刘杳撰 佚
    姚振宗《隋志考证·簿录类》卷末附识记汉魏以来目录之《隋志簿录类》末载者中言及:“又如《玉海》所引刘杳《古今四部书目》五卷……。”
    阮孝绪《七录·序》末云:“通人平原刘杳从余游,因说其事,杳有志积久,未获操笔。闻余己先著鞭,欣然会意。凡所抄集,尽以相与,广其闻见,实有力焉。”
    七录十二卷(梁)阮孝绪撰 佚
    《隋志》、两《唐志》并著录。《遂初堂书目》目录类亦有其名。
    《梁书·处士传》:“阮孝绪字士宗,陈留尉氏人也。年十三编通五经。屏居一室,非定省未尝出户。所著《七录》等书二百七十卷行于世。”
    《七录序》:“凡自宋齐以来,王公缙绅之馆,苟能蓄集坟籍,必思致其名簿,凡在所遇,若见若闻,校之官目,多所遗漏。遂总集众家,更为新簿,其方内经史至于术数,合为五录,谓之内篇。方外佛道,各为一录,谓之外篇。凡为录有七,故名《七录》。……天之遗书秘记,庶几穷于是矣。有梁普通四年,岁在单阕仲春十有七日,于建康禁中里宅,始述此书。”
    《七录》序,目,见《广弘明集》卷二。有严可均辑全梁文本,晋石厂丛书本、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本。
    古今书最(梁)阮孝绪撰 存
    见《广弘明集》卷二
    案,此书记几种书目之书数量,实为我国第一部书目之书目。
    宋世文章志二卷(梁)沈约撰 佚
    《隋志》《新唐志》并著录。《梁书·本传》作三十卷。
    四代文章记一卷(梁)张防撰 佚
    《隋志·集部·总集类》著录:“梁有四代文章记一卷,吴郡功曹张防撰。”不知是否亦文章志之类。附记于此。
    杂仪注目录四卷不著撰人 佚
    《隋志》著录。
    姚振宗《隋志考证》是条案云:“本志仪注类有《杂仪注》一百八十卷…此四卷大抵即是类书之目录。又仪注类《杂仪注》一百八十卷条案云:疑此书是范岫作也。岫字懋宾,济阳考城人,仕齐入梁为祠部尚书。”
    符瑞图目一卷(梁)顾野王撰 佚
    《宋史艺文志·目录类》著录。
    野王曾为富城王宾客,著有《玉符瑞图》。不知此书是其目录否?
    昭公录 梁武帝撰佚
    姚振宗《隋志考证》《名手画家》条案云:“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载自古评画者有……《昭公录》梁武帝撰。”
    图画目录梁武帝撰 佚
    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专科目录篇》(页329)云”《贞观公私画史》列举古画名目,俱以“太清目所有”,“大清目所无”分注。因知梁武帝太清初年撰有《图画目录》。
    书品一卷(梁)庾肩吾撰 存
    《四库总目·子部·艺术类》著录。
    提要云:“肩吾字子慎,新野人,元帝时官至度支尚书。是书载汉至齐梁能真草者一百二十八人,分为九品,每品各系以论。”
    法书目录(梁)付昭撰 佚
    姚振宗《隋志考证》:《法书目录》条案云:《述书赋》注云:梁付昭亦撰《法书目录》。
    付昭,梁灵州人。仕齐至尚书左丞,入梁累迁散骑常侍。
    [任昉藏书目] (梁)任昉撰 佚
    《梁书·任昉传》:“家虽贫,聚书至万余卷,率多异本。昉卒后,高祖使学士贺纵、沈约勘其书目。官所无者,就昉家取之。”
    金楼子藏书考一卷梁元帝撰 存
    在王仁俊《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中。《四库全书》辑《永乐大典》本、《金楼子》中作《金楼子聚书篇》,此书实为现存我国最早的藏书目录。
    金楼子著书考一卷梁元帝撰 存
    在王仁俊《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中。《四库全书》辑《永乐大典》本,《金楼子》作《金楼子著书篇》。
    出三藏记集十五卷(梁)僧祐撰 存
    各种大藏经本,近年新印本。
    僧祐,建康人。在齐梁间地位甚高,门徒甚多。故能集合众力,造立经藏。佛经之有藏,实处祐始。佛录之流传至今者,亦以祐录为最古。其编制之体,为辑录体目录之创始之作。此目初创于齐建武年间,完成于梁天监中。
    正度录一卷(梁)释正度撰 佚
    费录、宣录著录。
    正度,僧祐弟子,曾助祐编集《出三藏记集》。姚名达以为是目撰成于梁武帝时。
    华林佛殿众经目录四卷(梁)释僧绍撰 佚
    费录、宣录著录。
    梁天监十四年,敕僧绍撰,华林佛殿藏经目录。绍乃略取《出三藏记集》目录,增减之,分为四卷。
    梁世众纪目录四卷(梁)释宝唱撰 佚
    费录、宣录著录。
    僧绍所编华林佛殿众经目录未惬帝意。天监十七年命宝唱重编。
    佛经录三卷(梁)阮孝绪 佚
    仙道录 (梁)阮存绪撰佚
    二者均在阮孝绪《七录》中。
    太上众经目撰者不详 佚
    孟安排《道教义枢》卷二著录。王国良以为其撰成当在梁陈以前。
    三十六部尊经目 撰者不详 佚
    孟安排《道教义枢》卷二著录。王国良以为其撰成当在梁陈以前。
    陶隐居经目(梁)陶弘景撰 佚
    《道教义枢》卷二著录。
    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隐居不仕。梁武帝时,朝廷大事,辄就咨询,时人为之山中宰相。
    南朝·陈
    陈秘阁图书法书目录一卷佚
    《隋志》著录,不著撰人。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曰:“天嘉中,陈主肆意搜求,所得不少。及隋平陈,命元帅记曾,参军裴矩,高颖收之,得八百卷。”
    陈天嘉六年寿安殿四部图书目录四卷不知撰人 佚
    《隋志》、两《唐志》并著录。
    《隋志·叙》曰:“陈天嘉中,又更鸠集,考其篇目,遗缺尚多。”
    陈德教殿四部目录四卷不知撰人 佚
    《隋志》著录。
    陈承香殿五经史记目录二卷不知撰人 佚
    《隋志》著录。
    续画品一卷(陈)姚最撰 存
    《四库总目·子部·艺术类》著录。
    提要云:“其书继谢赫《古画品录》而作。但叙时代,不分品目。所录凡二十人,各为论断。”
    古今乐录十二卷(陈)释智匠撰 佚
    《隋志·经部·乐类》著录。两《唐志》均作十三卷。
    《玉海·艺文类》:中兴书目条曰:陈光大二年僧智匠撰《古今乐录》,起汉迄陈。今有汉魏遗书抄本、玉函山房辑佚书本、汉学堂丛书本、黄氏逸书考等辑考。
    《隋志·经部·乐类》尚著录:《乐簿》十卷、《齐朝曲簿》一卷、《大隋总典(曲)簿》一卷、《正声伎杂等曲簿》一卷、《太常寺曲名》一卷、《太常寺曲簿》十一卷、《歌曲名》五卷、《历代乐名》一卷等。不知是否曲类目录?附此备考。
    陈大乘寺藏录(陈录)四卷 佚
    昇录、照录著录并引用。《昇录》卷十四《大乘五阴论》下云:“失译,出《陈朝大乘寺藏录》第一译。右陈录云:陈大建四年五月沙门慧布北将来。”又《十往论》下云:“陈朝大乘寺藏录云:一名《十住毗婆沙》。”
    卷十六《明度无极经》下云:“陈录云《抄度经》,出第八卷。”
    岑号录一卷佚
    费录、宣录、昇录、照录著录。性质不明。
    “费录卷一,于汉末严佛调《迦叶诘阿难经》下,曾引过《岑号录》一次。
    北朝·北魏
    甲乙新录(北魏)卢昶撰 佚
    《魏书·孙惠蔚传》云:“臣学阙通儒,厕班秘省,恭官承乏,惟书是司。而观阅旧典,先无定目,新故杂糅,首尾不全。篇目虽多,全定者少。臣请依前丞臣卢昶所撰《甲乙新录》,欲裨残补阙,损并有无,校練句读,以为定本,次第均写,永为常式。”
    卢昶附见卢玄传,末云:“转秘书丞。景明初,除中书侍郎。”其官秘书丞撰《新录》,当在孝文帝时。
    魏阙书目录一卷佚
    《隋志》著录。
    《隋志序》云:“后魏始都燕代,南略中原。初收经史,未能全具。孝文徒都洛邑,借书于齐,秘府之中,稍从充实。”
    关东坟籍志(北魏)宋孝王撰 佚
    刘知几《史通·书志篇》:“近者宋孝王《关东风俗传》亦有《坟籍志》。其所撰皆邺下文儒之士,校仇之司,所列书名,唯取当时撰者。”
    述画记 (后魏)孙畅之撰佚
    姚振宗《隋志考证》《名手画录》条案云:“《图书见闻录》载古今评画者有用《述画记》,后魏孙畅之撰。”
    译众经论目录一卷(后魏)菩提流支撰 佚
    费录、宣录著录。
    流支,北天竺人。北魏宣武帝永平初,来游中国,居大宁寺,敕以为译经之元匠。所出经凡三十九部。
    魏世众经目录一卷(后魏)李廓撰 佚
    宣录著录。
    廓,洛阳人,魏孝武帝永熙中,奏敕撰《众经目录》。分为十科。凡经律论真伪四百二十七部。其中有目未得经者仅十六部,则所录殆为藏经之目。
    北朝·北齐
    [北齐书目]
    牛弘《清开献书之路表》云:“高氏据有山东,初亦采访。验其本目,残缺犹多。”
    《北齐书·樊逊传》:“天保七年,诏令校定群书,供皇太子。逊乃议曰:今所仇校,供拟极重,出自兰台,御诸甲馆。向之故事,见在府阁。即欲刊定,必藉众本。”
    释道憑录一卷(北齐)释道憑撰 佚
    费录、宣录著录。
    道憑,俗姓韩,平恩人。齐文宣帝天保十年,卒于郸城西南宝山寺。王国良先生谓:“所录殆为宝山寺之藏经目也。”
    高齐众经目录一卷(北齐)释法上撰 佚
    宣录著录。
    法上,俗姓刘,河南朝歌人。本目撰成于北齐后主武平年间,所载凡七百八十七部,二千三百三十四卷。
    北朝·北周
    [北周书目]
    《隋志序》:“后周始其关右。保定之始,书只八千,后稍加增,方盈万卷。周武平齐,先封书府,所加旧本,才至五千。”
    《封氏闻见记》:后周定目,书止八千。
    余嘉锡《目录学发微》(页110):“是则保定之时,尝编书目。然《周书》《隋志》及牛弘表皆不叙及,所未详也。”
    一乘寺藏众经目录佚
    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宗教目录篇》(页256):“三曰《一乘寺藏众经目录》,见周武帝世颂菩提译经目注。”
    王国良先生以为:“查诸僧传、杂记、南北朝时代并无以‘一乘’名寺者,疑‘一乘’即‘大乘’之讹。”
    玄都观经目(北周)玄都观道士撰 佚
    王《考》是条云:“玄都观,周武帝所立。观中道士于天和四年上经目,隋即又有增订。释法琳《辨证论》卷八云:玄都观道士等所上《一切经目》,云取陆修静所撰之者,依而写送。玄都观士确有虚张经目之嫌,故次年即受到甄鸾之讥评。”
    三洞珠囊经目七卷(北周)王延撰佚
    《至元历代尊经纲目》著录。
    延,扶风始平人。周武帝钦其高道,甚加礼遇。召至长安,立通玄观,使校三洞经图,遂撰此目。
    
    开皇四年四部目录四卷(隋)牛弘撰 佚
    《隋志》不著撰人。两《唐志》作牛弘撰。
    《隋书·高祖本纪》:“开皇三年三月丁已,诏购求遗书于天下。”《隋志序》:“开皇三年,表请分遣使人搜访异本,每书一卷,赏绢一匹。”《旧唐志·后序》:“隋氏灭陈,南北一统,秘书监牛弘奏请搜访遗逸,著定书目,凡三万余卷。”
    开皇八年四部书目录四卷佚
    《隋志》著录,不著撰人。
    香厨四部目录四卷佚
    《隋志》著录,不著撰人。
    开皇二十年书目四卷(隋)王劭撰 佚
    两《唐志》著录。
    《隋书·本传》:“劭字君懋,晋阳人。炀帝嗣位,迁秘书少监。劭在著作,将二十年,专典国史。”
    大业正御书目录九卷(隋)柳撰 佚
    《隋志》著录。
    《玉海·艺文类》:“隋西京嘉则殿有书三十七万卷,炀帝命秘书监柳䛒等诊次。除其重复猥杂,得正御本三万九千余卷,纳于东都修文殿。”
    柳䛒,字顾言,河东人。仁寿初,引为东宫学士,加通直散骑常侍,检校洗马。
    七林 (隋)许善心撰佚
    《隋书·本传》:“善心字务本,高阳北新城人。(开皇)十七年,除秘书丞。于时秘藏图籍,尚多淆乱。善心仿阮孝绪《七录》,更制《七林》。各为总序冠于篇首。又于部录之下,明作者之意。区分其类例焉。”
    真缔录[真缔翻经历] (隋)释智敷撰 佚
    《续高僧传·释法泰传》后。智敷,广东平等寺沙门。开皇十二年,被命为广、循二州僧任,仁寿元年卒。
    真缔,西天竺优禅尼国人。梁武帝末来华,至陈宣帝即位,凡二十三年。所出经论纪传六十四部。智敷据以编成目录。
    隋众经目录七卷(隋)释法经撰 存
    宣录著录。今存诸大藏中。
    开皇十四年五月十日,太常卿牛弘须撰《众经目录》,即命大兴善寺翻经众沙门法经等二十人修撰。扬化寺沙门明穆,区域条分,指纵綋络。日严寺沙门彦琮考校同异。总计二千二百五十七部,五千三百一十卷,凡为七卷,于七月十四日进呈。
    开皇三宝录(历代三宝记)十五卷(隋)费长房撰 存
    大藏经本
    费长房,成都人。本预缁衣,周废僧侣,因俗博通。纱精玄理。隋文帝敕召入京,时预参传,笔受词义。开皇十七年十二月撰成《三宝录》十五卷上之。前三卷为年表,四至十二卷记汉至隋历代所译经典,十三、十四卷为大小乘入藏录,十五卷自序传及总目,所以历代经录附焉。
    释灵裕译经录一卷(隋)释灵裕撰 佚
    费录、宣录著录。
    灵裕俗姓赵,定州钜鹿曲阳人,自年三十,即存心著作,前后所撰,经四五十种。此录为通录古今者。
    仁寿内典录(隋众经目录)五卷(隋)释彦琮等撰 存
    宣录著录。大藏经本。
    彦琮俗姓李,赵郡柏人。仁寿二年,下敕更令撰众经目录,琮乃分单译、重翻、别生、疑伪,随卷有位。另有阙本一科,备以侍访。书成,咸行于世。
    崑崙书经录五卷(隋)释彦琮撰 佚
    《续高僧传》卷二:“彦琮乃当时译经之元匠。大业二年敕于洛阳上林园立翻经馆以处之。时新平林邑,所获佛经一千三百五十余部。并崑崙书(梵文)。敕送翻经馆付琮披览,并使编叙目录。琮乃撰为五卷,分经、律、讚、论、方、字、杂书七例。用汉字译之,成二千二百余卷。”
    众经目录(隋)释智果撰 佚
    《隋志·序》:“炀帝即位……又于内道场集道佛经,别撰目录。”又,《隋志》卷尾总计四部书部、卷数后附记:“道经三百七十七部,一千二百一十六卷,佛经一千九百五十部,六千一百九十八卷。”
    “大业时,又令沙门智果,于东都内道场,撰诸经目,分别条贯,以佛所说经为三部,一曰大乘,二日小乘,三曰杂部。……[见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宗教目录篇》页256引]。
    真寂寺录佚
    《大周众经目录》著录,不著撰者。
    真寂寺在长安义宁坊,开皇三年立。本目当系该寺之藏经目录。
    玄法寺录佚
    《大周众经目录》著录,不著撰者。
    玄法寺在长安安邑坊,开皇六年立。本目当系该寺之藏经目录。
    经国寺录佚
    《大周众经目录》著录,不著撰者。
    经国寺在长安延福坊,开皇六年立。此目当系该寺之藏经目录。
    隋朝道书总目四卷佚
    《通志艺文略》道家类著录。郑樵注云:“经戒三百一部,饵服四十六部,房中十三部,符篆十七部,总计三百七十七部。”与隋志卷尾所记部数全同,该即大业中于内道场所撰道经目录也。
    宝台四法藏目录一百卷不著撰人 佚
    《隋志子部杂家类》著录。注云:大业中撰。姚振宗《考证》是条案云:“此隋代释藏目录。隋志据其大数附录于四部之后。”
    玄门宝海一百二十卷不著撰人 佚
    《隋志子部杂家类》著录。注云:大业中撰。姚振宗《考证》是条案云:“疑是隋代道藏目录。”
    参考文献:
    [1] 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北京:中华书局,1962
    [2] 王重民.普通目录学.北京大学铅印讲义
    [3] 王重民.中国目录学史论丛.北京:中华书局,1984.12
    [4] 王重民.校仇通义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2
    [5] 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上海:上海书店,1984.6
    [6] 汪国垣.目录学研究.商务印书馆,1955年重印本
    [7] 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中华书局重印二十五史补编本
    [8] 姚振宗.三国艺文志.中华书局重印二十五史补编本
    [9] 秦荣光.补晋书艺文志.中华书局重印二十五史补编本
    [10] 吴士鉴.补晋书经籍志.中华书局重印二十五史补编本
    [11] 王国良.汉魏六朝书目考(一)宗教目录篇(台)国立中央图书馆馆刊.第18卷第2期, 1985. 12
    [李艳秋:山东大学图书馆古籍部。 张雷: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
    原载:《山东图书馆季刊》2008年第4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