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籍整理 >

《全宋诗》重出举例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曹海花 参加讨论

    《全宋诗》是上个世纪末由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纂、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最大的一部断代诗歌总集,所收诗歌作品约二十七万首,超过《全唐诗》5倍,卷帙浩繁,泱泱72大册,这是20世纪古籍整理的一项大工程,其成绩是应当充分肯定的。但我们知道其作品来源分布的文献范围十分广泛,正如《全唐诗》存在大量缺漏一样,《全宋诗》的缺漏也是在所难免的。诗作重出就是其中的问题之一。虽然《全宋诗》的一大特点乃考订精审,“凡过去误将唐人和元明人诗作为宋诗的或本朝人而张冠李戴的,都加以审别,作适当处理”, 且在第一册《凡例》也曾云:“凡旧籍中一诗互见数人集中或名下而难以确定归属者,一律重收,各于题下互注又见。”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一些重出互见之作,编者并未注明互见。一些重出互见诗歌,亦并非“难以确定归属者”,或通过考察互见者的仕宦,或复核诗歌原始出处等,就可以判明诗歌的真正归属。这方面的文章已有不少。笔者今就翻阅所见,姑一一列出他人未发现的宋诗中的重复现象,向编者求教,以求证于方家,以俾再版时改正。
    笔者就自己的看法对自己所看到的宋诗中的重复现象分了以下几类:
    一、同一作品在不同诗人的诗选中出现
    这里面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重复出现的诗的诗名和内容完全一样,例如:
    《望仙曲》:麻姑王蔡迹已往,望仙亭在孤峰上。……
    此诗见于《全宋诗》第12册卷677(第7890-7891页),作者为杨杰,出处是明夏良胜正德《建昌府志》卷1。而同一诗名和同一内容又重复出现在《全宋诗》第16册卷934(第11006页)张商英的诗选中,出处是清谢旻雍正《江西通志》卷150。案:四库本中清谢旻雍正《江西通志》卷150选了此诗,作者为张商英。而在杨杰《无为集》中未见有这首诗。又,《江西通志》是清代的,是在明《建昌府志》的基础上修订的。由此,我们认为此诗当为张商英的诗,杨杰的为重出。
    《奉酬令德寄示长句》:闲官屋舍如幽栖,寒苦余业偿盐薤。……
    此诗见于《全宋诗》第33册卷1854(20712页),作者是朱松,出处是《韦斋集》卷2;又见于《全宋诗》第38册卷2122(24001页)洪迈的诗选中,诗名和内容都完全一样,出处为《两宋名贤小集•野处类稿》卷下。案:四库本中朱松《韦斋集》卷二收了此诗,另外《野处类稿》卷下、《江湖小集》卷2、《两宋名贤小集》卷157也收了此诗,但作者为洪迈。这样以来我们也无法判断此诗到底该是谁的。但钱钟书先生在其《宋诗选注》中曾指出:“……洪迈《野处类稿》里的诗篇差不多全是朱熹父亲朱松的作品……。”例如,朱松诗选1和洪迈诗选1有大部分都是重复的,而朱松诗选2和洪迈诗选2全部都是重复的,在此,我们不再一一例举,详参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刘蔚的《〈全宋诗〉重出误收甄辨》一文。由此,我们认为此诗当为朱松的诗,洪迈的为重出。
    (二)、重复出现的诗有少许不同,这里面的不同大多为诗名的不同,还有就是诗中少许字的不同。例如:
    《壁间所挂山水图》:老骥无能空在闲,苜蓿既饱思行山。谁知尺幅分向背,恍如百里随跻攀。云烟蒙蒙心共远,草树阴阴日将晚。一声幽鸟隔前溪,万古回春来叠巘。凉风仿佛飞清霜,奉身九折忍王阳。嗟我胡为不自爱,逐物颠倒轻余光。瓜罗活计知何日,相对无言搔短发。芒鞋竹杖清自在,皎皎吾身真匪石。
    此诗见于《全宋诗》第17册卷964(11231-11232页),作者是李之仪,出处是《姑溪居士后集》卷3;又见于《全宋诗》第20册卷1202(13605-13606页),作者为李廌,出处是《济南集》卷3,题目一样,只是有少许字的不同(在第20册中,“尺幅”为“八幅”、“忍王阳”为“思王阳”、“瓜罗”为“瓜篱”、“清自在”为“请自在”)。案:四库本中李廌《济南集》卷三收了此诗,李之仪《姑溪居士后集》也收了此诗。从两人的个人生平简历来看,一字方叔,一字端叔,且两人都受知苏轼,经历有相同之处,这应是两诗重复的原因所在。然四库本《姑溪居士前集》提要中曾说到:“臣等谨案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宋李之仪撰。……前集五十卷为干道丁亥吴芾所辑,并为之序。姑溪居士,之仪南迁后自号,因以名其集也。后集二十卷,不知谁编。然文献通考已著录则亦出宋人手矣。”而此诗正好在其后集卷三,据此,疑此诗当为李廌的,李之仪的为重出。
    《雪后》:玉环晕月蟠长虹,飞沙卷土号阴风。黄云幂幂翳晴空,屋头唧唧鸣寒虫。大符夜下扶桑宫,玄冥震怒鞭鱼龙。鱼龙飞出沧海底,咄嗟如律愁神公。急奭斗北斗卷云汉,凌澌卷入天瓢中。椎璋碎六华,剪出寒垄璁。翩翩作穗次如手,千奇万巧难形容。恍如堕我银沙界,清光高夜寒朣胧。肝肠作祟耿无寐,试把往事间追穷。男儿生须衔枚卷甲臂雕兮,径投虎穴策奇功。不然羊羔酒帐玻璃钟,侍儿醉脸潮春红。谁能蹇驴驼着灞陵东,骨相酸寒愁煞侬。屏山正吐黄齑气,笑倒坐间亡是公。
    此诗见于《全宋诗》第15册卷878(10215页),作者为李之纯,出处是明樊深嘉靖《河间府志》卷27;又见于《全宋诗》第62册卷3294(39263页)李伯玉的诗选中,题名仍为《雪后》,但有少许字的不同,出处是明李蔉《宋艺圃集》卷18。
    案:比较两诗,我们发现,李之纯的《雪后》中仅有“澌”、“垄”、“次”、“高”、“间”、“兮”、“间”几个字与李伯玉的诗不同,在李伯玉的诗中对应的字为“嘶”、“珑”、“大”、“隔”、“闲”、“弓”、“闲”。通过字体、押韵、收处等各方面的比较思考,笔者认为这首诗应该属于李伯玉。但仍有问题所在,经查,在《四库全书》中,《四库》中金代元好问《中州集》卷4收了此诗,另外,明代李蔉《宋艺圃集》卷18收了此诗,但把它归为李纯甫的诗,还有,《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御选金诗》中作者为李纯甫,《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16谓“屏山李纯甫29首”之一。纯甫即为李伯玉的字,这不消多说。但四库中大多把此诗归为金诗,或为元好问的诗,就是署名为李纯甫的也是出现在御选金诗中,这到底又该做何解释,暂且存疑。
    《题苏端明书乳泉赋后》[淳佑甲辰]:苏公早闻道,文章乃其戏。乳泉出重海,作赋聊记异。玉池咽中夜,挈瓶非小智。气者水之生,此语可深味。
    此诗见于《全宋诗》第62册卷3252(38804页),作者为王学可,出处是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卷10。同样的内容又出现在《全宋诗》第64册卷3391(40360页)中,作者为王亚夫,只是诗名和诗的出处不一样,在王亚夫笔下的诗名为《题苏子瞻书天庆观乳泉赋帖》,出处为明汪砢玉《珊瑚网》卷4。案:明汪砢玉《珊瑚网》:“……淳佑甲辰孟夏朔岘山王亚夫书于西湖孤山之阳。”《式古堂书画汇考》:“……淳佑甲辰孟夏朔岘山王亚夫书于西湖孤山之阳。”《宋诗纪事》卷66王学可:“学可,字亚夫,襄阳人。”据此,亚夫,是王学可的字,王学可与王亚夫实属一人,而《全宋诗》误分两人。
    《赠陶辰州》:使介直登双御阁,州符就领五蛮溪。争雄白鹊临崖斗,忆子玄猿绕涧啼。
    此诗见于《全宋诗》第13册卷780(9029页),作者为章淳,出处为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71《荆湖北路•沅州》。同样内容又出现在《全宋诗》第8册卷407(4995页)陶弼的《沅州》诗中,出处同上。案:《舆地纪胜》:“《东皋杂绿》载,熙宁中章子厚奉诏城沅州时,陶弼知辰州,赠诗云云。”又,四库本在注释文字中提到“陶弼诗云使介直登双御阙云云争雄白鹊临崖斗忆子玄猿绕涧啼”。由此,此诗当为陶弼赠送章淳的诗,《全宋诗》弄颠倒了。
    《春日杂兴》15首:
    渔翁樵叟自行藏,裹饭过从乐未央。扑满自缘钱作祟,鸱夷聊以酒为乡。老来愿弃人间世,病去欲荒墙下桑。黄犊不嫌人日雨,村村犁晓绿微茫。
    残雪初消月正明,茅檐自雨竹窗晴。肩寒耸耸吟诗骨,肺渴泠泠醉酒羹。苟有梅方成野趣,不多松亦作江声。高人合着山岩里,纵有穷愁彻底清。
    野性最於鱼鸟亲,自知不是世间人。生成雪壑冰崖面,收得烟蓑雨笠身。杨柳春来青眼旧,山林老去白头新。毋多感慨令君瘦,独立斜阳一欠伸。
    吾生身世信天缘,一死何须较后先。未怕时逢真太岁,或言寿过古稀年。穷余禄料齑百瓮,醉负生涯囊一钱。又见山林春意思,办随芳草落花眠。
    天与之愚竟不移,经年兀兀槿花篱。拙于生事可无粥,工乃穷人赖有诗。只恁么休身是客,知何以故鬓成丝。寒欺雪屋青灯夜,六十犹痴始是痴。
    绿绕西畴小作劳,溪村寒入旧绨袍。五穷政坐没梁斗,百技不如无口匏。获稻条桑豳雅颂,纫兰餐菊楚离骚。客来更话唐虞上,盍且卑之毋甚高。
    鹤骨崭崭疾未瘳,怯行山亦倦登楼。久知老去事当尔,自入春来雨不休。虚器甚惭居士层,实封难觅醉乡侯。小迟须有佳晴日,待试山翁已健不。
    春来多病靶颓龄,草药泥瓶不暂停。身似漏船难补贴,齿如败屐久凋零。炎黄岂解留年寿,庄老聊堪悦性灵。长剑拄颐儿戏耳,底须麟阁更图形。
    花柳村村奈老何,一春门巷断经过。无绳可系西沉日,有水皆随东逝波。妄想已空骑鹤梦,劳生亦厌饭牛歌。正须秉烛游清夜,转眼兰亭旧永和。
    幽蹊几日不曾来,半是红香半绿苔。乐事每从忙里过,好花偏向雨中开。惯贫可使居无竹,高隐共忻山有莱。投老田庐筋力倦,不才多病两悠哉。
    高下云藏野老家,纵横水漱竹篱斜。勒将春去许多雨,流出山来都是花。白首风烟三径草,清时鼓吹一池蛙。身闲不耐闲双手,洗甑炊香夜作茶。
    南冈北岭对窗扉,看尽朝岚与夕霏。社后未曾闻燕语,雨中谁不惜花飞。山醅约莫几时熟,沙笋轮困一尺围。莫怨风光损桃李,荼蘼芍药又芳菲。
    冲雨冲泥处处行,物情殊不可诗情。牡丹又是一年过,春事略无三日晴。先后笋争滕薛长,东西鸥背晋齐盟。山居寂寞谁堪共,杞菊苗俱可耕。
    绿阴芳树鸟啼春,与客相携发兴新。半落杏花初过雨,微酸梅子已生仁。每寻诗去必迁坐,稳跨牛归不问津。筋力尚堪蓑笠在,莫欺老子发如银。
    净扫山房不以贫,旋炊野饭唤比邻。子规啼处一村雨,芍药开时三径春。丘壑自成安乐国,渔樵尚有老成人。茅檐相对坐终日,只说桑麻语自真。
    《春日杂兴》十五首见于《全宋诗》第61册卷3208(第38379-38380页),作者是方岳,出处是《秋崖先生小板》卷19。又见于《全宋诗》第63册卷3336(第39826-39828页)胡仲弓的诗选中,只是有少许字的不同,出处是《江湖后集》卷12。第一首在胡仲弓的诗中只是把最后一句的“犁晓”改为“苗长”。第二首在胡仲弓的诗中仅把“醉酒羹”改为“醒酒羹”,把“苟有”改为“少有”。另外,在胡仲弓的诗中,把“合着”写成“合著”、“彻底”写成“澈底”。第三首的区别仅在于在胡仲弓的诗中“鱼鸟”是写作“鱼鹤”,但又注释有“【四库本作鸟】”几字。第四首也只两字的不同:胡仲弓的诗中“身世”为“身事”、“齑百瓮”为“斋百瓮”。第五首的区别更小,只是把“恁麽”写作“恁么”。第六首也只是“百技”与“百舌”的区别。第七首胡仲弓的诗中“事当尔”为“自当尔”。第八首胡仲弓的诗中“靶颓龄”为“感颓龄”。第九首两人的完全一样。第十首有两处不同:“山有莱”为“山有晖”,“筋力”为“今日【四库本作筋力】”。第十一首两人的也完全一样。第十二首的不同在于:“夕霏”为“夕晖”、“一尺围”为“一尽围”。第十三首也完全一样。第十四首不同在“芳树”为“芳草【四库本作树】”。最后一首不同在“山房不以”为“山房不似【四库本作小房不以】”。案:四库本中方岳《秋崖集》卷8收了此诗,另陈起撰《江湖后集》卷12把它归为胡仲弓的诗。至于该属于谁的,暂且存疑。
    《答周邦彦觅茶》:内家新赐密云龙,只到调元六七公。赖有家山供小草,犹堪诗老荐春风。仇池诗里识焦坑,风味官焙可抗衡。钻余权幸亦及我,十辈遣前公试烹。
    此诗见《全宋诗》第32册(卷1846第20559页),作者是张祁,出处是宋周辉《清波杂志》卷四。此诗又见于《全宋诗》第45册(卷2406第27784页)张孝祥的诗选中,只有些微的不同。在第45册中此诗为:
    以茶芽焦坑送周德友德友来索赐茶仆无之也
    帝家好赐矞云龙,只到调元六七公。赖有家山供小草,犹堪诗老荐春风。仇池诗中识焦坑,风味官焙可抗行。钻馀权幸亦及我,十辈走前公试烹。
    案:四库本中,《两宋名贤小集》卷144张孝祥《于湖集》收了此诗。另,《宋诗纪事》卷48收为张祁的诗;《续茶经》卷下之三采取了周辉《清波杂志》的说法;而周辉《清波杂志》卷四:“先人尝从张晋彦觅茶,张答以二小诗。内家新赐密云龙,只到调元六七公。赖有家山供小草,犹堪诗老荐春风。仇池诗里识焦坑,风味官焙可抗衡。钻余权幸亦及我,十辈遣前公试烹。” 并于此诗后说:“诗揔得,偶病,此诗俾其子代书。后误刊在于湖集中。”又,张晋彦即张祁,晋彦为张祁的字,而张祁又是张孝祥之父,这是父亲的诗误收在其子的集子中。据此,《全宋诗》第45册的这二小诗为重出。
    二、同一作品在同一诗人的诗选中重复出现
    《全宋诗》第9册卷466(5650页)刘敞诗选4《曲水台竹间默坐》:“杖履不能远,逍遥池上林。……”同样的内容又以《曲水台》的名字出现在同册卷471(5709-5710页)刘敞诗选9中。
    《全宋诗》第45册卷2432(28126-28127页)陈造诗选11《行都》:“露冷河倾斗柄低,望仙桥外独归时。……”在同册卷2435(28177页)陈造诗选14中我们又发现《行都夜归》这样一首诗:“灯火通衢苦未稀,望仙桥外独归时。……”两诗的二、三、四和八句完全一样,诗名也有相似之处,似有重复之嫌。
    《全宋诗》第6册卷345(4254页)范镇诗选1《游昭觉寺》:“炎蒸无处避,此地忽如寒。……”此诗又以《寓大邑游仙寺》的诗名出现在同册卷346(4265页)范镇诗选2中,内容没有任何改变。
    三、同一作者的同一首诗在不同册中重复出现
    这种情况笔者在查阅的过程中,只发现了一例:
    《柴门》:石砌苔初合,柴门手自开。……
    此诗见于《全宋诗》第59册卷3087(36827页),作者为盛世忠。又,《全宋诗》第63册卷3338(39855页)又出现了盛世忠其人,《柴门》其诗。案:通过
    第59册中的作者简介“盛世忠,字景韩,清源(今山西清徐)人。今录诗十五首。”和第63册中的作者简介“盛世忠,字景韩,清源(今福建泉州)人。与胡仲弓(苇航)有交。有《松坡摘稿》,已佚。事见《江湖后集》卷一四。今录诗十五首。”的比较,这两册中的盛世忠实为一人,区别仅在于对其所在地“清源”的不同解释而已。
    对于宋诗重出,已有不少研究《全宋诗》的学者就自己翻阅到的东西说了不少,笔者以上所说,可以说得上是这些学者的补充。当然《全宋诗》中的重出现象决不会只有这些,现仅一一列出自己发现的例子,向编者求教。在以后的研究中,笔者仍将关注这方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吴宗海.《全宋诗》重出现象小析[J].江海学刊,2002.6.
    [2] 方健.《全宋诗》证误举例[J].《学术界》(双月刊),2005.1.
    [3] 房日晰. 读《全宋诗》偶记[J].渭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4] 吴宗海. 读《全宋诗》识小[J].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5] 房日晰.《全宋诗》误收重出考辨及补遗[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1.1.
    原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年第3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