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籍整理 >

寓作于注的大作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何兹全 参加讨论

    
    编者按:《〈晋书·食货志〉校注〈魏书·食货志〉校注》是陈连庆教授的遗著。此文是著名历史学家何兹全教授为是书出版写的序,文中不仅论介了该书的特点和价值,还对古籍注释的诸多问题发表了许多极有价值的意见,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今发表以飨读者。标题是本刊编者所加。
    陈连庆教授的《〈晋书·食货志〉校注〈魏书·食货志〉校注》就要出版了,编者嘱我写序 ,这是我义不容辞的。
    我常常想,为别人书作注,比自己写书难。自己写书,材料搜集好,按照自己的思路,信笔书写就是。为别人的书作注,须要跟着别人的文路、思路走。书写到哪里,注就要跟着走到哪里,注者就要追古逐今,上下五千年。如果没有博学基础,大海捞针,你到哪里去找,哪里去寻?注家没有广博的学问为基础,作者的每句话、每段话都会处处是拦路虎,使注家寸步难行。
    自来学者都推崇裴松之《三国志》注好。陈寿《三国志》比较简单,裴注的贡献在“博引载籍,增广异闻” ,“详引诸书错瓦之文,折衷以归一是” 。
    裴松之以前的注史者,如服虔、杜预等注《左传》,贾逵、韦昭注《汉书》,裴松之以后的注史者,如颜师古注《汉书》,李贤注《后汉书》,重点多在文字音义、地理寻迹、名物
    训诂等方面。
    这可以说是古人注书的两大派,裴松之是一派,注以“补充事实,列举异同,考辨真伪,发表评论”为主 。杜预、颜师古等为一派,注以文字音义、名物训诂为主。两种注法,都是有贡献的。使书易读,使读者能懂,增广读者知识,都是好事,都是作者、读者的功臣。但,作注最好是两种方法並用。
    连庆的《〈晋书·食货志〉校注〈魏书·食货志〉校注》,就是兼用了这两种方法的。它有文字音义,名物训诂,又有长篇阐释。而他的阐释,不仅汇集了有关材料,还有考订,有议论,而又往往有自家的独到见解闪烁其间。这是非有博学的基础和精到的研究做不到的。如《〈晋书·食货志〉校注》第55-61页关于曹操屯田的几个注,就是一篇关于曹魏屯田的全面论述。把这几个注(注②到注⑦)连起来就是一篇精彩的曹魏屯田论文。最后列有“曹魏屯田图”,更使读者对曹魏全国屯田形势一目了然。
    连庆对中西交通特有研究。《〈晋书·食货志〉校注》第70-76页注⑨(西域人入贡条)长达三千七百多字,对三国时期魏、吴两国与西方和南洋的交贸关系作了历史和现状的全面论述,都是极见功力的。
    他对于河渠、地理的考订,更多有独到之处。如对于司马氏在淮河流域的屯田,魏晋时期在南北各地所修建的水利工程,皆有精密的考订。这裏只是略举几个例子,精彩之注释,随处都是。
    连庆和我都是所谓“汉魏之际封建论”的支持者。魏晋时期正是中国社会刚刚进入封建社会的初期,《晋书》、《魏书》两书《食货志》中有关封建化的,注中便特别立意论述。如《〈晋书·食货志〉校注》第115-117页注⑤关于“私相置名”注,第119-122页注④、⑤关于“奚官”的注,第122-123页注⑦关于“使皆如屯田法”的注,第154-155页注11、20关于“食食客”、“荫客”的注,第157-159页注①关于太康年间经济情况的注,都是可以独立成篇的大好论文,它详细论述了自由人、奴隶的依附化。
    这种有考证、有分析、有概括、有独见的长篇巨“注”,在《〈魏书·食货志〉校注》中也很引人注目。如第221-222页注②论永嘉乱后北方人口,第229-231页注11论徒何种条,
    指出“工使巧”上脱一“百”字,《魏书·太祖纪》“三十六万”“万”係“署”之误,第233-235页注22论述拓跋氏的封建化,第243-246页注①、③、④、⑤、⑦,论述逃户、绫罗户、杂营户、手工业工匠的依附民化、封建化等等,都是多有发明,有独立见解,长短不一的好文章。孔子曰“述而不作”。 其实古人的述,正是古人的作。以述为名,以作为实。从注疏中发挥自己的见解,这正是中国文化中一个特点。连庆的注,实际上就是他的作,在《〈晋书·食货志〉校注〈魏书·食货志〉校注》中蕴含着连庆对魏晋南北朝史的大学问。这也是他受古人影响寓作于注的大作了。
    连庆去了。他一生坎坷,又不幸早逝。我和他叨在知遇之交,有义务宣传他的学问,但恨才短学疏,连反映他的学问的一篇序都写不好。暂时也只好如此了。
    一九九八年十月二十二日
    原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