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籍整理 >

从阮元的一首七言长律看当代古籍的标点问题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刘巍 参加讨论

    后人点校古籍,因诗词多典故,晦涩难懂,且囿于自身水平所限,多采取"藏拙"的手法,回避问题,将难点留给读者;也有人无畏无惧,不自量力,致使古籍点校的水平多不尽如人意,标点纰缪甚多。1993年,中华书局点校出版了清代著名学人阮元的《揅经室集》。现试举《揅经室集》中一首七言诗加以评驳,并摘出难点予以校勘。
    阮元,字伯元,号云台,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名臣,集著作家、刊刻家于一身,在经史、校勘、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被尊为一代文宗。
    阮元的这首七言诗《题陈迦陵先生〈填词图卷〉》源于一幅名画《迦陵填词图》。明清时期,"男风"盛行,此画为康熙十七年(1678)僧人释大汕所绘。画中反映的内容为迦陵与被冒襄豢养于奇山异水之水绘园梅花别墅的优伶徐紫云之间的"断袖"之情。对此,不仅有专门的诗集应运而生,而且题赠之作亦不绝如缕,朱彝尊、洪升、蒋士铨、翁方纲、阮元等103人曾题咏于上。标题中的主人公陈迦陵,即清代著名词人、骈文作家陈维崧,著有《湖海楼文集》(六卷)。
    以下是中华书局点校本《揅经室集》所载七言诗的标点(原书为竖排,以竖排说法为准):
    闻道元龙气最豪,平原绣像喜相遭。
    乌丝细压  边字,火色频添颊上毫。
    阳羡书生钩党在,维摩天女借禅逃。
    江山一曲周郎顾,丝竹中年谢傅陶。
    名士竞题黄绢妇,清班不藉  轮袍。
    歌喉井水新争柳,扇面烟花旧恨桃。
    酹酒墓田依壮悔,吹箫园馆记如皋。
    词人那识东林意,湖海楼原百尺高。
    诗的首句,"元龙"指三国时期的陈登,为"元龙高卧"、"元龙豪气"、"元龙湖海(气)"的变体形式,典出自《三国志·七·魏书·吕布臧洪传》:"陈登者,字元龙,在广陵有威名……后许汜与刘备并在荆州牧刘表坐,表与备共论天下人,汜曰:'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平原绣像",典出自唐·李贺《浩歌》:"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惟浇赵州土。""平原"指战国时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意为用丝线来绣平原君,表示对平原君的钦慕。此句暗指作者遇到上述名画的激动心情。显然,点校者将"平原"误认为是字面意思的所谓平畴原野,"平原"系人名,其下应加横线。左旁应加竖线(竖排,下同)。
    第二句,"  "应作"欄"。"乌丝"指印有或画有黑或红条格的笺纸,专门供书写之用,后人称之为"朱丝欄"或"乌丝欄";乌丝亦或兼指迦陵之词集《乌丝词》。"火色"系"鸢肩火色"的省略语,典出自《旧唐书·马周传》:"吾见马君论事多矣……然鸢肩火色,腾上必速,恐不能久矣。"意为像鹰之飞扬双肩上耸,如火之腾焰面呈红光。"频添颊上毫"是"颊上添毫"的变体形式,典出自《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画裴叔则,颊上益三毛。人问其故。顾曰:'裴楷俊朗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后人用来形容叙述生动,描摹逼真。此处指画中人物栩栩如生。
    第四句,点校者将"周郎顾"、"谢傅陶"分别点校成各三个历史人物。读者固然迷惑,而标点者恐怕也未必能确切指实这六个姓氏究属何人。实际上,"周郎顾"应标点成"周郎顾","谢傅陶"应标点成"谢傅陶",上下句均是主谓结构。周郎指周瑜,"顾"为谓语动词,意为回头看,典出自"曲有误,周郎顾"。谢傅指谢安,世称谢太傅。"丝竹中年"典出《晋书·王羲之传》:"谢安尝谓羲之曰:'中年以来,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顷正赖丝竹陶写。'"后因谓中年人以丝竹陶情排遣哀伤为"丝竹中年"。"陶"为谓语动词,意为"陶情"。
    结合迦陵所处的特殊的历史背景,作者在此处藏有深意。"江山"虚为曲名,实为疆土之意。"曲有误,周郎顾",并非是音律有"误",而实为神州陆沉,朝廷改朝换代,此为一大"误"。
    迦陵的双重性格也比较鲜明。一方面,其内心深处既不希望似吴伟业那样做贰臣,也有企望为清廷服务的侥幸期许。然心有顾忌,在作品中自然会表白一番。另一方面,他却又玩世不恭,纵情声色。
    第五句,"黄绢妇"即"黄绢幼妇,外孙齑臼"的简称。实为"绝妙好辞"。"清班"系"清贵的官班"的简称,多指文学侍从一类臣子。"鬰(郁)轮袍"指古曲名,又曰杂剧名,相传为唐朝王维所作。明朝冯梦龙编《古今小说》有言:"柳七即柳永,《忆秦娥》、《菩萨蛮》,王维有《鬰轮袍》,这都是词名,又谓之诗馀,唐之名妓多歌之。"明末沈泰所编《盛明杂剧》载有明清戏剧史上著名杂剧大家王衡撰《鬰轮袍》,其正目曰:"乔秀才两番错认,哑文字四面受攻,王摩诘腌臜学士,韩持国自在三公。"
    "名士"与"清班"对仗,均指词人。"黄绢妇"与"鬰轮袍"对仗,前者为褒义,后者为贬义。该句有以色相媚人,而不以艺术取长之意,隐喻迦陵与优伶的异常关系。点校者应将"黄绢妇"与"鬰轮袍"均标书名号,以示与其他名词区别。
    第六句之"柳",指北宋著名词人柳永,典出自南宋叶梦得撰《避暑录话》(二卷):"尝见一西夏归明官云:'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言其传之广也。'""扇面"指中国古典名剧《桃花扇》。"桃"本指东晋王献之爱妾桃叶。桃叶、桃根姐妹是历史上知名的美女,王献之作有《桃叶歌》。在此,作者借用桃叶来喻指李香君的反抗。柳、桃二字均应标横(竖)线。
    第七句之"壮悔",指中国古典名剧《桃花扇》的主人公、明末清初文学家侯方域。壮悔堂为侯方域壮年著书之所,其文集即颜之《壮悔堂文集》。"园馆"指如皋冒襄诗情画意之园林建筑水绘园和深翠山房。"壮悔"为人名,其下亦应标横(竖)线。
    最后一句,点校者将"东林"和"湖海楼"均标上横(竖)线,似视东林为"东林党"或"东林寺";误将"湖海楼"按字面意思理解为建筑物。"湖海楼"实系以迦陵《湖海楼词》而暗指作者,"词人"泛指舞文弄墨的文人。
    笔者认为,"东林"非指东林党,实为"竹林"之意,暗指避开官场的隐居生活。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竹林七贤",七人的政治态度不尽相同,山涛、王戎侮食自矜,曲学阿世,后趋附于司马昭集团。其他五人均反对礼法和名教,誓不入仕。东林之所以指"竹林",从杜甫《舍弟占归草堂检校聊示此诗》云:"东林竹影薄,腊月更须栽"可证。因为如果认定是东林党,则与下句文意不相连属,不能贯通作者对迦陵的称扬。
    此说如成立,作者为何不直接用"竹林",却偏偏以"东林"曲笔,回避"竹林"?其缘由似可从迦陵的复杂身世上找到答案。迦陵的先祖本与明末东林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年东林党人受阉党迫害,虽身在江湖,却心存魏阙。然而,江山易主,物是人非。迦陵所处的时代背景远比明末的东林党人要复杂得多。面对清人的高压统治,已然消亡了的东林党人的后裔因政治抱负得不到施展,精神上无所寄托,多采取与当局不合作的态度,不再关心时局,这与其东林党前辈的做法不啻有霄壤之别,故以"竹林"的含意指代。
    "东林意"表面上指东林党,实际却指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竹林精神",蔑视官爵、礼法,采取狂放、简傲的处世态度。迦陵的身世和处世哲学与阮籍、嵇康又何其相似,故阮元诗的结言颂其"湖海楼原百尺高",所表达的"竹林精神",也就顺理成章了。诗的首尾因"湖海豪气"之典遥相呼应。"湖海楼"是作品集,应加书名号,而不应标横(竖)线。"东林"如非指东林党或东林寺,就不宜标横(竖)线。
    需要指出的是,《揅经室集》一书中出现的标点问题,只是古籍整理工作中之管中窥豹。一首112字的七言长律,误标、漏标之处竟达14处之多。令人遗憾的是,从1993年5月该书由中华书局出版,至2006年原封不动地第2次印刷,历时13载,竟从未见有指摘者,这是极为不正常的现象。鲁迅在《病后杂谈之余》中写道:"清朝的考据家有人说过,'明人好刻古书而古书亡',因为他们妄行校改。我以为这之后,则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因为他们变乱旧式,删改原文;今人标点古书而古书亡,因为他们乱点一通,佛头着粪:这是古书的水火兵虫以外的三大厄。"此话无情地击中了当前古籍标校的要害,值得中国学术界和出版界为之三复斯言,敲响警钟!到了该做点有利于保存古籍庐山真面的时候了。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0月14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