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籍整理 >

版本之版本——被遗忘的叶长青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张京华 参加讨论
钱基博《版本通义》,自序写于1930年5月2日,当年有油印本。1931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列入《万有文库》,1933年又列入《百科小丛书》。1955年5月重校,1957年由古籍出版社出版。其间《叙目》又单独刊于《南通报·文艺附刊》1930年6月26日第29号,自我评价说:“余读官私藏书之录,而籀其所以论版本者,观于会通,发凡起例,得篇如右。”
    其书宗旨在书末一句:“於戏!版本之学,其始以精校雠,其蔽流为骨董。”盖钱氏用意在于反本归原,提升学术,而不汲汲于所谓学科之独立。我国学术传统向来为一种整体观,“理一分殊”,个体不离整体,离整体则个体即不能成立,不离整体而恰可以成就个体。“八风九歌,以相成也。琴瑟专一,谁能听之?”整体与个体,合则两成,离则两毁,故钱氏此书虽曰创兴,而首重“原始”。
    但钱氏此书内容其实比较简略。全书共四篇,为《原始第一》、《历史第二》、《读本第三》、《余记第四》。《原始》论汉至唐五代,《历史》论宋至清,分期虽不同,实为一线贯穿。《读本》依经史子集分论要籍版本,如通行之书目。《余记》论刊刻著录之家,兼涉掌故。严佐之先生认为钱书“主要看点约有二端:一是‘会通古今’的‘义例’,二是‘重在校勘’的‘义理’”,实则书中“义例”与“义理”之高揭并不甚扎实。
    其书由四部论,为子家体。由钱氏平生著述论,为“通义体”。钱氏另有《骈文通义》,1934年由上海大华书局出版,共五篇,为《原文第一》、《骈散第二》、《流变第三》、《典型第四》、《漫话第五》,与《版本通义》体例相同。
    书中三次提到“版本之学”,而不言“版本学”,用语与《书林清话》“目录版本之学”相类。究其用意,“学”谓学术,尚非现代学科“某学”、“某学”之意。
    倒是钱氏在1932年的一篇演讲,明确以“版本学”为主题。演讲的整理稿甚简,原刊《无锡图书馆协会会报》1932年第3期,其中说道:“研究国学者,须研究版本学。版本学在中国,尚未成一种学问。”著作称“通义”,演讲则称“学”,大概演讲须顺应时趋之故。
    叶德辉《书林清话》一书,1920年刊行。“清话”为札记体,宋以后多有之,如《玉壶清话》、《道山清话》、《太平清话》之类。别称“清言”,即《四库提要》所谓“明季清言小品”,如《娑罗馆清言》、《兰畹居清言》。而叶氏此书专论刊刻,又别开“书话”一体。惟其书洋洋十卷,逾12万言,目验既精,复能裁断,时人往往不及,叹为观止。而论其治学渊源,本承叶昌炽《藏书纪事诗》,而与“书志体”之《郋园读书志》相表里。缪荃孙《序》称之为“版本之学”,仍非现代学科之“版本学”之意。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者以创建独立学科为用心,追论“版本学”起源,多以钱基博《版本通义》及叶德辉《书林清话》为标志。其主要者如戴南海《版本学概论》(1989)、曹之《中国古籍版本学》(1992)、姚伯岳《版本学》(1993)、黄永年《古籍版本学》(2005)均如此。严佐之《版本通义·导读》说道:“湘潭叶德辉《书林清话》……无锡钱基博《版本通义》”、“版本学史上最早的两部学术专著相继问世”。
    按“版本学”的独立及其起点实际上是一个现代学科观念问题,背后所反映的是西方知识价值体系在中国的应用问题,而与历代版本自身的状况无关。换言之,作为现代学科的“版本学”并不是陆续地和逐渐地形成的。
    版本学界有关的讨论意见纷纭,如李明杰所说,关于版本学起源有先秦说、西汉说、宋代说、清代说、当代说五种,同时版本学的历史分期又有三段论、四段论、五段论三种。实则此处的起源说与历史分期说都只是通常的历史流变问题,“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乃是学术常理,原本不能截断众流,突然加入一种“起源”在其间。
    虽然民国间学者并不以营建学科框架为急务,但是若干重要的论著还是被忽略了。叶长青的专著《版本学》便是一例。
    叶氏《版本学》一书,厦门大学油印出版。其书封面为篆书“版本学”三字。内容共计八章,正文270页。书首有陈衍、龚乾义及《自叙》三叙。《龚叙》作于1925年4月,《自叙》作于同年5月。
    此书又有陈钟凡《叙》,署为1925年冬,单独刊载于厦门大学《国学专刊》,其中说到“余昔为大学诸生述《古书读校法》,中华图书馆协会邀共寻研,尝取周贞亮、李之鼎《书目举要》,补正数十事,为治目录者之一助。嗣思遍征古今版本,汇为一编”;“十四年夏,归自岭表,道出厦门,见叶君俊生已先我为之。凡五阅月,邮寄全书,裒然巨帙”。
    陈衍《陈》又见《陈石遗集》。陈衍又有《与叶长青论版本学书》,称“寄到新辑《版本学》一巨册,乞余为叙”。
    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各《叙》都明确肯定的叶氏《版本学》的著作价值和创始之功,如陈衍《叙》称:“长青多著述,近复成《版本学》一书,穷源流,殚穿凿。不见三月,脱稿十余万言。”《与叶长青论版本学书》又称:“长青之书,顾略观大概,但觉其体例甚当,征引甚备。”《龚叙》称:“乡来谈版本学者匪鲜,而剖芒忽,原终始,程效用,成一家言,断自俊生。则谓版本学创自俊生,其可?”陈钟凡《叙》称:“其言校勘,增‘避讳’一则,言体制,详征宋元后官私雕椠,并补余说之未尽,足与叶德辉《书林清话》相辅而行”。
    合龚乾义、陈钟凡二人之见闻,均认为“版本学”为叶氏首创,当可据信。
    叶氏《版本学》一书内容,已有意识以新方法建立新学科,如说:“‘校勘学’者,以科学方法,校正版本之错误也。”其论版本校勘,主张求外证、内证。提出:“甲骨为近二十年来新发现之物,校读三代古籍,此为最得力矣。而金石竹简,足以补苴罅漏者,亦复不少。”首引罗振玉《殷商贞卜文字考》,从中明显可以看出作者兼容旧学与新学的态度,而与现代潮流同一趋向。
    按民国间之旧学、新学,所读之书与所操之方法并无不同。所不同者,旧学之怀疑在于以怀疑而求真求信,阐旧开新,疑古派之怀疑目的在于遂行打倒推翻,根本否定本国学术。
    我国学术传统,既有形而下之迹,又有形而上之道,其学术大原如此,所以章学诚有“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之说。版本之学,其形下之器的特征最为明显,但亦未尝不有形上之义。其义即在于反辅校雠,进而辅经辅道,所谓“深明于道术精微、群言得失之故”。版本学之“原始”正在于此,故叶长青论版本学而首论校雠学、目录学,即寓归本之意。
    而陈衍《叙》亦称“独喜其言‘版本学与校勘学之关系’、‘版本学与目录学之关系’,为版本学实用所在,非仅备骨董家谱录”。又称:“道咸而后,经史学衰而校勘未衰,言版本者未能由校勘而考据经史,但见援版本以入目录。”清人版本之学表面看来长盛不衰,实则有向上与向下完全不同的两种趋向。版本家热衷于雕版字体之一点一画,而对于经史典籍夺落颠倒之证据“绝不能有所改正,斯则骨董家之缺口瓶、折脚铛”而已。
    陈衍的观念与钱基博所主张的“版本之学其始以精校雠,其弊流为骨董”,可说完全一致。
    叶长青与钱基博曾为同事。1927年9月,钱基博至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任教,曾主讲“目录学”。1930年制定的《各学年学科和讲授纲要》规定,第二学年必修课可开设“目录学”,选修课可开设“版本学”。这当是钱著《版本通义》的背景。1930年8月,叶长青至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任教,而叶氏的《版本学》在此之前已经著成了,并且其中《论版本学与校勘学之关系》一章还在《国学专刊》创刊号刊登,只是未标明文章与《版本学》一书的关系,故学者罕知其事。
    除此以外,叶长青还有《闽本考》、《明清藏书家图记表》、《十五年来之校雠学》、《二十年来中国之校雔学》等文,均与叶氏的版本研究有关。《闽本考》曾刊《图书馆学季刊》,并单独出版,前有短叙称“兹篇为拙著《版本学》之一章”。另就叶长青个人的整体规划而言,他有所谓“治学六法”之说。《版本学自叙》云:“六法者,采版本外,精小学、识时代、通地理、治目录、明典章也。”可见其治学途径宽广。衡以叶氏已有著述,尚不及其半,其生平夙志未申亦可概见。要之,叶长青著此《版本学》一书,故非素无计划、率意而为者。
    吴芳吉有言:“俗学好限范围,好执定义;正学贵在受用,贵能自得。”照说学术当以古今流变、中西融通为大端,而我国现代学科之建立率皆始于清末民初之际,诸如文学史、哲学史乃至外国文学、西洋哲学各科究竟始于何时何书,并无太多意义。但问题既然存在,总须有一判断。而既然是现代学科,最终当以“某某学”的出现作为具体依据,否则观念多有不同,内容先后递进,缺乏绝对标准,势必聚讼无止。由此而言,叶长青《版本学》一书,就目前所知确属第一部版本学著作,其成书年限比钱基博《版本通义》早了整整五年。此则恰如研究者所云:“不知道当年到底出了什么事情,叶长青被彻底遗忘了。”
    原载:《中华读书报》(2012年12月12日13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