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80后”、“90后”作家并非脱离传统的一代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马季 参加讨论

    以年份数字对出生于这一年代的作家予以命名,是近年才出现的文学现象。这种方法是从广义的社会代际人群的命名引申到文学领域的,比如先是有了“80后”、“90后”的人群,才产生了“80后作家”、“90后作家”的提法。从社会现象到文学领域的引申,一方面来自于文学研究者的研究归类,另一方面则来自于这些代际作家的风格标榜和身份认同。这种对作家以代际命名的现象在表象和本质上都值得思索。合并同类项、提炼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是数学方法。而用于文学,即对于作家群体的精神气质、创作特质的化约似乎是更切合实际的代际划分。
    然而,我们也应当充分考虑,对年轻一代作家进行代际命名的社会动因。一方面,当今的社会发展速度前所未有,十年即可以被称做一个时代。在如此短暂的时光中,很多需要纳入历史检验的生活经验得不到沉淀和发酵,加之“80后”、“90后”作家们较为单纯的生活经历和薄弱的审美经验,他们匆忙上阵,所创作作品的厚重程度有限;另一方面,“80后作家”、“90后作家”成长在一个市场化时代,因此在创作中引入了与上一代作家所不同的文化策略。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新世纪头十年,“80后作家”、“90后作家”集中受到利益的影响,的确是一个强烈的信号。也许正是因为这些作家们代表了由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发展而来的时代特征,他们才被以他们出生和生长的时代冠名。
    每一个个体都立足于历时和共时的交叉点上,谁都无法逸遁出文化传统和社会之外。“进化论”式的评判只能在某些节点上适用于文艺创作,绝非百试不爽的灵丹妙药。总有人担心“80后”、“90后”无力承担对文化传统的继承,这种担心实在是杞人忧天,他们并非脱离传统的一代。除了从中国古典和现代文学传统中受益,他们还接触并借鉴了更多的西方创作方法——很多西方创作技巧只不过是西方的传统而已。从另一个角度看,作家的艺术创作是自我审美的实施行为,世界上没有哪两个人的思维是相同的,因此作家主观的创作是在传统之下独特的个体劳动,尚无一种断代分类的方法能够完全概括哪怕是两个作家的创作特征,显然这种代际命名也不具备归纳、总结作家创作的实际意义,只出于研究的方便。
    时代在迅猛发展,中国社会面临经济转型、传统价值观分裂、资讯高度发达,由此而导致话语权力出现空隙地带……总之,是变化太多,成分复杂。年轻作家其实负担很重,面临的期望值很高。他们生活多元化,集体精神无信仰、无畏惧,道德无禁忌,他们面对的文学传统延续的又未必是珠链,也有可能是草绳;继承的未必都是遗产,还有一部分是债务。从另一方面说,社会生活的难度实践,可能更利于独立价值观的成熟,更利于回归生活本质,回归文学本源。不迎合市场或什么现象,人人都可以对象化,人人都可以主体化。真正实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那才是新世纪中国文学的希望所在。
    原载:中国作家网2011年02月14日
    
    原载:中国作家网2011年02月14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