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惊讶地细翻这一辑四本的“女书”,心情起了奇怪的变化,的确觉得是在看另一种的“她们”图书。不要说有什么窥视感吧,但还真的有点像在探看一座美丽花园的野蛮小鬼,被“花”弄得动作放慢,感到自己是个小坏蛋,进到这美丽的地方。我想,这会是男生的感觉吧。我感到了性别。有人说,不该有文学的性别,不该有性别写作。但我觉得,这是有的。有如这套《最美女儿心》,出现四个“姐姐”的作家,出现四种不同风格的“花语”,其实还不止她们,书中还鲜明地出现着女孩的文编、女孩的美编、女孩的书装、女孩的画家——所以,当我细细翻书的时候,心情所起的奇怪变化,当就来自于“她们”整体的写作、策划与出版行为。被花包围。花迷眼睛。 中国当代的少女文学一直存在。但我要说,这套书的策划和出版行为是达到了一流的表现,我们看到了一种女作家、女编辑和女画家的那么热诚的合力,如此虔诚的共创,才能达到这般精诚的用心。我想这套书是会被得到细翻,细看,细读。男生将被“细”。女生想必还将会收藏。连我都感觉到了这里面的一种“女孩的纪念”意味。有着令人感动的“女儿”气息的她们的少女文学的共同感应。如花的意念以及如花的细节,真叫是遍布在书中的封面、封底、扉页、导语、直至题头与尾花;当然,更不用说充满在花衣裳的作家、花园里的作家和花季般美丽表现的画家的文字与插图的作品之间。 我发现了一种女孩、女孩文学和女孩插图的意象——像“花”的“裙子”。不信,你翻入这套书中就会获知。当然女孩也穿牛仔裤。男孩穿牛仔裤,但男孩却不能穿裙子。男孩短发。女孩也可以短发。但男孩能像辫子姐姐那样留长辫子吗,能像绿人姐姐那样留绿头发吗。头发像“植物”。裙子像朵“花”。在这套女书里面,有美丽的插图,演绎着女孩的这种意象:女孩们穿着一朵一朵“花”的裙子。白裙,红裙,牙红的裙,蓝白渐变的裙,石榴红带孔雀蓝小圆点的裙,筒裙,喇叭裙,如瀑坠地的裙,你有兴趣的话,竟全都能在花朵里面找到。 我们被花包围。进入花园。这是一座“她们”的花园。 我想谈点文学之中的“花园”——其实,并非是女作家就将会派生一种“花园”的母题,古今中外的文学史倒并非如此;我认为这种文学的文化现象只能出现在儿童文学和少女文学的作家身上。 人类的文学,折射并提供了一系列的心灵故乡、精神世界、以及向往的或恐惧的梦境。有如:权力的“城堡”。历史的“迷宫”。阴谋的“陷阱”。生命的“宴席”。人生的“旅行”。等等如是。其中,儿童文学也是有着自己独特或更强的一系列涉及审美心灵的意象背景,有如:世界感的“远方”。生命力的“夏天”。动物哲学的“森林”。探险的“岛”。游戏精神的“比赛”和“马戏团”。保护感的“家”。如梦如幻释放自由的“飞行”。等等如是。 “花园”,也是文学所提供的一种人类心灵深处的意象。它曾出现在西方文学源头之一的宗教心灵之中,那就是人类曾有但已失去的“乐园”。它也曾出现在中国上古神话的“瑶圃”之中。《红楼梦》及其大观园的意象,应该不是“花园”,而是“宴席”。我认为,只有在儿童文学之中才真正地出现有着这种“花园”及其“我的花园”的心灵故乡一般的意象感。试看:安徒生曾为世界提供了一座“花园”。中国儿童歌舞剧及其花仙子的携带者黎锦晖也曾为中国儿童引进一座“花园”。在我眼中,中国的幼儿园及其她浓厚的世界儿童文学气质也在中国出落着一座“花园”。以上种种,当我们直面的时候,我们就会坦荡地看到这一鲜明现象:的确都是非常的女性化。 我近年几次提到当代儿童文学界的“美丽的姐姐”。她们,也出现在这套图书的四座花园里面。 儿童文学和少女文学的女作家,在她们能为中国带来的独特精神贡献之中,其中的一项,我便认为只有“她们”才能表达出一座人类心灵的“花园”,它是一个有点窃窃私语和美丽诡秘的幽深领地;也是一个阳光灿烂和敢红敢绿的健康无邪的透明玻璃球;也是“一个唯美的精微世界”的灿烂池塘;也是一个典雅而高贵的静读世界和陈列百科的玲珑馆——从这四本图书之中,我读出了一个美丽的“姐姐”,她就是一个少女文学的“姐姐”。她们各自不同,且看我的透视:有的像美丽而知性的小巫女,有的像美丽而热情的花仙子,有的像美丽而飞行的女孩精灵,有的像美丽而神秘的林妖。除了这四个作家“姐姐”之外,还有一个编辑的“姐姐”,美丽而通灵。还有好几个画画的“姐姐”,美丽而华彩。她们的共同气质,就是一种“姐姐”的美丽气质,从而就没有什么女皇的表现、母夜叉的表现、教师的表现和校长的表现。我非常地看重和推崇这一种少女文学“姐姐”的气质。 只有这种“姐姐”才配为人类心灵营造出一座文学的“花园”。从书中能看到这些姐姐同孩子们是用的何种对话方式。也能看出她们无论长得多大,却仍在心底是个“女孩”。 中国文学,有望她们维护着一座“花园”;她们并也将继续上升成为一个文学精神之中的“女神”。 (“最美女儿心”四种,包括郁雨君的《天天天蓝》、韦伶的《月亮花园》、唐池子的《一条想念春天的鱼》、陆梅的《女孩四季》,人民文学出版社、天天出版社2011年5月版) 原载:《文学报》2011年06月30日 原载:《文学报》2011年06月30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