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现代文学 >

童道明、林克欢、濮存昕、李六乙评说林兆华戏剧邀请展:提供超越戏剧本身的思考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高艳鸽 参加讨论

    12月13日,在《伊凡诺夫》首演开始前,任该剧导演和主演的濮存昕心里很没底:“很担心,一直问自己这真行吗? ”作为2011林兆华戏剧邀请展的最后一个展演剧目,由林兆华、濮存昕联合执导的话剧《伊凡诺夫》 12月13日至18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演出两场后,濮存昕悬着的心才放下来了,“作为压轴戏,我们没有太丢脸。 ”
    作为契诃夫剧作《伊凡诺夫》的中文翻译,著名戏剧理论家童道明看了演出后有些出乎意料,“舞台呈现比我翻译剧本时感觉更丰富” ,让他更加惊喜的,是《伊凡诺夫》吸引了老中青三代观众前来观看,“这种现象不常出现” , “现在戏剧的创作者和观众以青年为主,所以之前我担心可能没有老年观众来看,当我看到很多中老年人走进剧场时,感觉心里很温暖。 ”
    这让童道明对当下的戏剧环境有了信心,坚信“戏剧是有生机的” 。他回忆十几年前戏剧的惨淡:“1998年林兆华导演的《三姐妹·等待戈多》演出时,演员们在舞台上对着空荡荡的剧场问观众‘这戏怎么样’ ?观众说‘不怎么样’ ,就是这样尴尬的局面。 ”今昔对比,童道明欣慰于“十几年来我们的戏剧有了进步,这个进步就是观众的成长。 ”
    对于目前的戏剧发展形势,著名戏剧评论家林克欢也很看好, “总得来说不错,大量的制作团队和作品在出现,即使存在着通俗搞笑的商业戏剧,也还是一个好现象,先把观众吸引到剧场再说。 ”他认为商业戏剧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心情苦闷,进剧场想哈哈一笑释放压力也情有可原,但是更多有知识的观众有更高的要求,他们想看能触及人灵魂的深刻的戏,在这种情况下,林兆华戏剧邀请展就显得非常重要。 ”他很庆幸北京有林兆华等艺术家的存在,让观众还能看到不是奔着钱去做的、有深度的戏剧作品, “有他们的存在,我们会看到另一种戏剧。 ”林克欢说。
    在2011林兆华戏剧邀请展的10部展演作品中,林克欢最喜欢的是德国戏剧《在大门外》和《伊凡诺夫》 。在他看来, 《在大门外》是德国知识分子用本民族最难以忍受的东西在永远提醒观众,让人们记住二战这段黑色的历史。至于《伊凡诺夫》 ,他很称赞濮存昕的表演,“这部戏最值得看的是濮存昕,他的那种姿态和一些细微的动作,把人物内心的痛苦以及跟整个环境的格格不入,完全表现出来了。 ”“只要你走进剧场,一定会有这个感受:契诃夫的剧作,加上林兆华和濮存昕,这一晚对你来说就是享受。 ”
    在北京人艺导演、剧作家李六乙看来, 《伊凡诺夫》等剧,让人看到了西方戏剧深邃的思想,“这正是现在我们的戏剧缺失的,我们说如今戏剧不存在了,就在于戏剧的思想消失了。 ”他认为,在艺术形式的探讨上,全世界的戏剧都是该玩的都玩了,已经走到了瓶颈,到最后较量的还是思想,而不是艺术手段有多么丰富灵巧,“思想就是你对世界和人的认识,这是无穷尽的,比如《在大门外》 ,就是德国人对生命和战后人的命运的反思。 ” “林兆华戏剧邀请展为‘未来的戏剧应该怎么样’提供了很好的诠释,其实观众也需要这些。 ”李六乙说,“所以邀请展的意义超过了这个展本身,给做戏的人提供了超越了戏本身的思考,这个思考对中国当代戏剧很重要。 ”
    做了几十年的戏,导演了约70部作品后,林兆华将2011林兆华戏剧邀请展的主题定为“戏剧到底是什么” 。邀请展的宣传海报上,是一个大大的问号,林兆华站在问号上,低头窃笑。这样的一个主题,连濮存昕一开始都很疑惑:“怎么会这样问呢?好像就大导您知道戏剧是什么似的。 ”但他随后就理解了林兆华:“其实他也在问他自己,他也没有答案。这种质疑的态度挺厉害的,是在永远怀疑既定形成的东西。 ” “比如在排练《伊凡诺夫》的过程中,我们都在猜大导,其实他也在猜他自己,质疑他自己。 ”
    濮存昕认为质疑是一种非常高贵的生活方式,“有时候我们真得问为什么,面对当前中国的文化环境,也确实该问点什么。 ” “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我们不应该只是呼吁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还一定要问:我自己应该怎样去面对这个机遇? ”他坦称从林兆华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是他在别处学不到的,他用两句话剧对白概括两人之间的关系:“你是怎么成为你的? ” “你是怎么把我塑造成我的? ”
    在今年邀请展的10部作品中,包括了一场戏曲演出《寻源问道·裴艳玲》和一场天津传世鼓曲演唱会。11月26日至27日,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裴艳玲将昆曲、河北梆子、京剧带到了首都剧场的舞台。12月8日,天津市曲艺团在首都剧场演出了京韵大鼓、河南坠子、梅花大鼓等。在邀请展即将收官时,有记者和林兆华进行了以下的对话,“在戏剧邀请展中加入曲艺,可能会让观众产生不伦不类的感觉。曲艺算是一种戏剧吗? ” “我对中国的说唱艺术和戏曲由衷的崇拜,我的戏剧创作也受益于它们。如果追溯我的戏剧继承的传统,就是在这里,而不在斯坦尼。 ”“这几场演出观众都不多,您失望吗? ”“不失望,谁爱看谁看。 ”“那您不担心票房吗? ”“担心也没用。 ”
    林兆华仿佛就是凭着这样的倔强和不愿过多解释的态度,实现着他在艺术道路上的自我坚守和探索。林克欢解读了林兆华为什么会邀请戏曲和曲艺参演,“它们是前戏剧,是戏剧之前的表演元素,是我们民族最宝贵的表演艺术遗存,当代戏剧在其中吸取了很多东西。你们仔细想想大导的戏,大量地吸收了戏曲、曲艺的东西,不仅是在美学上,也包括表现手段上。 ”在他看来,排了六七十部戏后,林兆华还是在捉摸和探索“戏剧是什么” ,“既然他要非常执著地追求这些,就不会在乎票房是否成功,这一点在我们看来恰恰是非常珍贵的。”
    原载:《中国艺术报 》2011年12月25日
    
    原载:《中国艺术报》2011年12月25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