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祥夫《发愁》 同处一室 中有沟壑 李鲁平 《发愁》(《上海文学》2010年第3期)是一个简洁、精致的短篇。一个女人、一个男人、一只猫构成故事的全部。女人是跑了丈夫的女人、没有了工作的女人,没有丈夫和工作因而就成了喜欢喝酒的女人;男人是一个只能坐着的男人,是个无法正常站立、无法正常躺下的残疾男人,因此被叫做“废人”;猫是一只饥饿的、流浪的猫。小说一开始,女人就被一丝淡淡的愁绪笼罩着。她怀孕了,却不知道孩子是谁的,她最不希望是“废人”的,但无法回忆起来到底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因为每次都喝了很多酒。这种愁绪很快复杂起来。一只猫闯进了女人的视线。女人从猫舔大肚子联想到自己的肚子,女人以为猫要生了。男人找各种借口要赶走猫。第二天猫被放走了,这让女人十分沮丧。当猫再次出现时,女人终于按捺不住对猫愤怒起来。作品以简洁的语言、冷静的语调,反复叙述女人与男人始终无法方向一致的思想和对话,比如无论女人说什么,男人总是提醒她水开了;无论男人怎么说少喝酒,女人总是有理由说服自己再喝一口,从而把身处同一个空间的男女之间的深不可测的沟壑表现得无比轻巧而凝重。这是现代都市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情绪,但也是非常容易被忽略的日常感受。现代人无疑不断需要诸如《发愁》这样的文本来帮助自己唤醒麻木或沉睡的感觉。 马金莲《坚硬的月光》最朴素的才是最深刻的 张学东 中篇小说《坚硬的月光》(《朔方》2010年第3期)始终围绕着一对山村老人看似不幸的婚姻展开叙述。爷爷在54岁这年毅然决然地提出,要跟奶奶离婚,举家上下顿时被这来势凶猛且异常突兀的消息所震惊。在晚辈们看来,这个唐突的要求太过分了,根本没人理解,更没有人会支持爷爷。在“我”和奶奶的一次次娓娓的对话中故事层层推进,那些陈年旧事不断地被插叙进来:奶奶当年如何出嫁,如何度过三年自然灾害,怎样去公社食堂打汤水饭……奶奶嫁给爷爷几十年的苦涩辛酸的婚姻往事被一一解密。爷爷这辈子对自己的女人始终心存不满,因为他认为自己未能娶上一个“攒劲的女人”,而时常感到窝囊憋屈,爷爷这个始终活在疯狂与虚幻当中的男人,用他半辈子的光阴做着那些不断伤害奶奶的荒唐勾当。 作者在精心刻画爷爷这个有些荒诞又极不安分的特殊人物时,也为读者深情描绘了一位忍辱负重、死心踏地、不离不弃的善良的妻子形象——奶奶。爷爷的离婚计划最后宣告破产,但他还是选择了离开。在他离家后的那段日子里,奶奶变得有些唠叨和神经质,她依旧日日惦记着爷爷一生的种种“好”处,甚而至于每天晚上都要将爷爷的空尿盆拿进屋,天亮后再拿出去,如此反复。这个看似已毫无意义的朴素举动,却足以真实地表达出一个山村老妪对那样一个丈夫、对那么一种婚姻生活的忠贞不渝,读来叫人感动。 对作者而言,如何以她非常个性化的审美视角,写出独属于她眼中的西海固以及那片土地上的罕见的生存状况,是下一步面临的挑战。 原载:《文艺报》2010年5月10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5月10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