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用散文激活历史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木弓 参加讨论
河北散文作家程雪莉的历史散文集《故国中山》是一部厚重深沉而又激情飞扬的优秀作品。作者以大量考古成果为材料把笔触伸到河北遥远的历史深处,探寻着文明古国——中山古国的奥秘,一点一滴地讲述着那些神秘莫测又让我们无限向往的故事,一点一滴地组合起一个散文的形象,从而激活了历史,激活了埋藏千年的那种巨大的文化力量。
    据我们所知,散文家程雪莉以往的散文创作的强项并不在历史散文。她那种女性细腻灵秀的笔调似乎与大历史散文所需的那种理性逻辑形成了鲜明的差距。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女性,向时代奉献出这样一部沉甸甸的历史散文作品,表明了她身上那种不可低估的创作潜力。看得出,她在向自己挑战,向写作的难度挑战,向一个对她来说可能是非常陌生的领域挑战。显然,她成功了。《故国中山》的问世,奠定了她在河北散文创作中的位置,也为近年来方兴未艾的历史散文创作奉献了一部难得的力作。
    实际上,对任何一个作家来说,要在文字上恢复中山古国往日的辉煌,要揭示出一种文明发展的本质规律,都是非常困难的,都是一种思想艺术的挑战。很显然,作者是以大量艰苦的调查研究和事实学习的努力来迎接这个挑战的。我们从书中涉及到的历代文献、当代资料和考古成果的全面性上可以判定,作者为此付出了艰苦的艺术劳动。这种扎实的基础,结果就是使这部作品在当今大量同类题材创作中有了自己独有的思想分量。当今这类题材的创作有流于轻资料、重想象的毛病。一点点材料,就会推出一大堆的想象,这样的作品,并没有多少厚重的思想力量。《故国中山》的主题是靠大量的干货支撑起来的,所以很稳固,很结实。仅这一点,就足以让我们刮目相看。
    浩如烟海的历史留给我们的总是一些碎片。一个渺小的个人怎样才能去把握它,真实地展现历史的风貌,挖掘历史深处的文化价值,揭示历史前进的规律,是这部散文作品碰到的更大难题。有意思的是,作家似乎轻而易举地破解了这道难题,很轻松地带着我们一会儿钻进历史的隧道,一会儿又钻到世俗的平台,一会儿让我们苦思冥想,一会儿又让我们直觉飞扬。探其奥秘,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作者以散文的方式去认识历史,去描述历史,去创造历史,她那种极好的散文感觉把她带出了写作的困境,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艺术天地。在她的笔下,古中山国不是文献上的中山国,也不是考古碎片组合的中山国,而是散文意境中的中山国,充满神秘,充满情感,也充满文化意韵。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作者在散文创作中,有效地调整了过当个人化的心态,而把自己的忧虑融入到历史之中,在讲叙历史的散文故事,从而使作品思想开阔,格局宏大。当代散文很爱惜个人的小感觉、小心得,总是反复咀嚼,自我满足,甚至会无病呻吟。好在作者不接受这样的写作态度。她在追求一种能与历史理性力量相称的思想格局和境界,把女性的细腻汇入历史前进的力量的江河中去。于是,我们在这部作品中听到悲怆的历史回声,感受到了那种女性散文特有的魅力。
    我们正处于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时代,必然会更加珍惜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必然会自觉地到我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中汲取文化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故国中山》并不是仅仅讲叙中山国的命运,而是试图借此激活历史文化的力量,推动我们当代文化建设。《故国中山》进而还向我们提示,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传统再辉煌,说到底仍是我们的文化之流。我们民族的文化之源,在于我们自己民族的现实创造中,人民的生活之源组成了我们民族传统的河流。立足于当代人民的创造,才能正确地把握历史,历史的力量才能被激活。这种历史唯物主义精神,是《故国中山》主题之魂。
    原载:《文艺报》2010年5月14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5月14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