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体现民族精神海拔的写作——谈徐剑的报告文学《东方哈达》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梁鸿鹰 参加讨论

    铁路修建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世界上的大铁路对人类文明的演进均产生过重要的推动作用。围绕青藏铁路建设这件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大事,其漫长的决策历史,以及这项工程本身之壮丽,堪可惊天地、泣鬼神,已构成文艺创作的富矿,受众有着强烈的心理预期,理应得到当代文艺浓墨重彩的表达。能不能有较强的可读性、能不能有文学的光彩,是对作家不小的考验。目前我们看到的徐剑所著长篇报告文学《东方哈达——中国青藏铁路全景实录》,以体现民族精神的海拔为重要指归,融理性与激情于一体,文学表达不同凡响,焕发出了应有的光彩,值得加以大力推荐。
    这是一次以理想和激情为精神支撑的写作。熟悉所要进行文学处理的题材,是报告文学创作成功的重要前提,同时,对所要处理的题材是否有感情,也许更为重要,更具有决定性意义。曾长时间在西藏老书记阴法唐同志身边工作的徐剑,对青藏高原可以说怀有一种刻骨铭心的难舍情结,他聆听老书记对这片神奇土地的陈述,八次踏上雪域高原,自他头一次沿着今天的青藏铁路线走进去的时候开始,就感受到了这片土地的博大精深,感觉到了它对自己写作甚至生命的意义,他“蓦然觉得自己走进了一片如意的高原,走进了命运的福地”,它的圣洁令人的一切欲念和思想的杂质荡然无存,他在这里一次次地感受人性的净化,不断地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他在采访写作的过程中,找到了“文学高度”,似乎自己二十多年的创作都是为青藏铁路的写作而准备的,更找回了“一种生命极限的高度,一个民族精神的高度,”他满怀激情,决意以自己的写作去用力彰显“民族的精神海拔”,这种理想与激情,这种认识的、情感的高度,决定了作品体现出感人的不凡气象。
    这是一次焕发深厚历史、表达悠远历史情怀的写作。青藏高原的过去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篇章之一,在写西藏历史的时候,作家着意找寻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大力突出团结统一的主题、和睦相处的主题。他以第一人称的亲切叙述饱含深情地回顾了文成公主进藏的经历,歌颂了这个率先将汉藏血浓于水的民族之情纽带拉起来的人的丰功伟绩。他始终怀着莫名的感动和崇敬,触摸既往的历史,在检视唐蕃遗址和藏汉团结事件的过程中,找到了历史通往未来道路。作家在古人那些为祖国统一和发展而奋斗的壮举中,不断领悟民族精神的伟大,不断吸取创作的动力。作品不仅写文成公主的段落为本书添上了极富光彩的一笔,在对清末民初西藏传奇般历史进行的描写,也有很强的可读性,作品着力刻画的清朝最后一位管带陈渠珍与藏地头领彭错女儿西原生死相依的情愫,更是惊天动地,可歌可泣。作品这些写历史的篇章,全心全意关注人的命运与精神、情感世界,在对青藏铁路沿线风尘的挖掘中,在对“冷冻下的史诗、宗教、风情和风光”的反映中,体现中华民族历史传统的悠久与伟大,引发我们对民族历史的崇敬之情,激发我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作为第一部完整展现青藏铁路修建的报告文学,徐剑确实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但正是由于他丰厚的历史现实生活积累,对题材的深厚感情,使他找到了写作的路径。《东方哈达》的写法显示作家的睿智与悟性。在徐剑看来,青藏铁路不仅是一条地理意义上的‘路’,还是人们通往西藏这个神秘地方的桥梁,在处理青藏铁路这个题材的时候,作家不仅把它作为推动中国进步的现实的物质的大动脉来看待,更是把它作为一条沟通之路、文明之路、发展之路来看待,从它可以在完成文化的沟通、民族的交流和融合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的角度,认识和表现其意义,因此作家能够把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决策青藏铁路的历程,放在民族发展、进步的高度来认识,他揭秘青藏铁路上的决策细节,叙说青藏铁路修筑中的难题以及筑路人鲜为人知的故事。作家受呼啸而过的列车的启示,采取“上行列车”与“下行列车”交错并行的叙述结构,更是独具匠心。这种写法能够方便地把历史和现实贯穿联系在一起,相互补充与照应。“上行列车” 历经十一站,有三个重点线索,一是从孙中山、毛泽东到邓小平、江泽民几个国家决策者构筑青藏铁路之梦的路途;第二条线是以中国第一位高压病院士吴天一教授、青藏铁路首席冻土专家张鲁新为代表的各个一线指挥长的业绩;第三条线索是最普通的青藏铁路建设者的奋斗历程,他写这些普通筑路人的梦,写他们对生活的期盼,写几代人为青藏铁路前赴后继的感人事迹,我们看到夫妻咫尺天涯相望的刘正道、方文红,风火山观测站的守山人周怀珍、孙建民,隧道出口队罗宗帆、任少强等等,作者为他们树起无名的纪念碑,镌刻下他们的业绩,让我们铭记生活的伟大与人的伟大。“下行列车”则用铁路道岔来结构,一个道岔讲述一段跟青藏铁路有关的历史,突出这条铁路所凝聚的非凡意义,产生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原载:中国作家网2007年04月24日
    
    原载:中国作家网2007年04月24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