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我的高地情结——兼谈桂西北叙事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黄佩华 参加讨论

    我大约花了十来年的时间写了三部长篇小说,第一部是长江文艺社出的《生生长流》,一部是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的《公务员》,最近出的这部叫《杀牛坪》,是在《作家》杂志发表的。和以前写的诸多中短篇作品一样,我的小说无不怀有浓重的家族情结和河流情结。而我所表现的这两种情结都与一个地域有关,那就是桂西北高地。单从地理角度上说,这个地域其实应该算是云贵高原的一部分,只不过它被人为地划入广西的版图。这里不仅是我的出生地,也是我精神的故乡。一直以来,源自这块地域的一切记忆和发生的一切变化,都让我的创作深受影响。
    家族叙事:我老老家的二姐
    2011年春节临近之时,我决定回一趟老老家,去看望不久前丧夫的二姐。大年初二大早,我和同在南宁市工作的兄长以及堂兄三个人就上了路。每次回老家,基本上都是由我开着我这部07款大众帕萨特,从省城南宁市出发,先是沿着邕江然后是右江往西走,到了百色之后又沿着驮娘河溯源而上。山渐高水渐远,大约500公里路程走完了,便差不多到了这条河的源头,来到位于桂西北高地一个叫平用的村庄,这里是我的老家。而要到老老家去,则还要继续往山里走30余里。由于前些年南(宁)百(色)高速公路和今年春节前百(色)隆(林)高速公路相继通车,以往要花一整天的路程现在只要五六个多小时就能到了。
    我现实中的二姐其实也是我小说作品中的一个人物,而且她的人生颇具悲剧性。我二姐出生在桂滇边界一个叫岩怀的小山村。在她五六岁的时候,我父母亲就离开了岩怀,举家迁到距离岩怀村大约10公里的驮娘河边,落户在平用这个地方。于是从此我们家人就有了两个老家,一个是老家平用,另一个是老老家岩怀。可以说,我们父亲当年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因为老老家缺水,于是就投奔到驮娘河边来了。这条发源于云贵高原南麓云南省广南县的驮娘河,流过我们平用村,在高山大岭间蜿蜒数百里后流入右江,成为珠江水系的一条重要支流。得益于平用风土与驮娘河的养育,我二姐的少女时代过得相当平顺,不仅上了学还当上了供销社的售货员。可是不曾想到,正当她满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时,却被我父亲威迫利诱,嫁回老老家去和一个刘姓退伍兵结婚。许多年过去,我才知道在老老家居住着黄刘两个大姓,而且我们黄家与刘家长期不和,仇怨颇深。为了缓和矛盾,消弭仇恨,父亲于是把我二姐当成了厚礼送给了刘家。从那以后,老老家岩怀的黄家和刘家果然平息了恩怨,终于能够和睦相处。
    好人却未必有好命,大约是腊月初的样子,和二姐生活了40余年的二姐夫突然撒手走了。由于年底事多且离得较远,我没能在第一时间去看望二姐。我晓得,二姐这一生一直过得十分艰苦,确切地说她是一年年一天天地熬过来的。二姐嫁到刘家的头几年,可能是心理排异原因导致生理出现的问题,她居然一直没怀孕。后来在父亲的协调之下,我大姐同意把她的第三个儿子送给二姐抱养。这一招果然灵验,不久二姐便有了身孕,接二连三地生了三个儿子。因为二姐夫在县城的工厂上班,二姐便一边劳作一边独自担负起养育孩子的重任。可以说,我二姐的命运和苦难不是一般农村妇女所能承受的。因此,到老老家去看望二姐便成了我这个春节至先至重的一个心结。
    然而,老老家那个地方并不是说要去就可以轻松地去得了的。由于高地气候的特性,每到冬天这里几乎都是阴雨绵绵。通往老老家的村道因为是新修的简易公路,没有铺垫沙石,没有人维护,泡了一段日子的水,路面早已烂成了泥塘,一般的车辆是没法通行的。听说我们要回去,在县里开车的外甥刘海特意借到了县里惟一的一辆国产悍马猛士越野车,磕磕碰碰地把我们从老家拉到了老老家。见到三位老弟风尘仆仆地从南宁赶来探望,二姐抑制住内心的悲喜交集,潮红着眼微笑着迎接我们。我看得出来,坚强的二姐是不想让我们看到她悲伤萎靡的模样,把刚失去丈夫的悲痛和生活的艰辛都隐藏在内心里了。此时此刻,身材矮小的二姐在我的眼前忽然间变得高大起来,俨然像一棵不屈不挠的大树。
    虽说我二姐只是我们这个高地家族一个普通的成员,但她的人生际遇,她的命运以及故事却是惟一的。由于有了像我二姐这样诸多家庭成员的观照,家族叙事便成为我最常用的表现手法。
    河流叙事:这两条梦牵魂绕的河
    感谢父亲当年的眼力和壮举,把我们全家从大山里的老老家搬迁到了河边。相对于哥姐们而言,我还是比较幸运的,因为我出生在河畔。这条名叫驮娘河的河流虽说不大,却承载着我童年的梦想。我一直有一个念想,就是有一天亲手做一条独木舟,然后撑船顺流而下,到更大的江河去,到河下的大城市去,甚至到大海去。在当时看来,我认为只有村前的河流能够帮助我实现这个远大的理想,于是这个情结毫无疑问地影响了我的创作。
    我最早发表的作品是一则关于驮娘河的民间故事。这个发表于《右江日报》上的小小东西,讲述了在一个大旱之年儿子背驮着母亲逃荒寻水,在找到驮娘河的源头驮娘泉时,母亲却渴死在儿子背上的凄惨故事。这个故事虽说短小,却一直让我无法释怀,有时候我甚至有这样的错觉,我就是那个背着母亲去找水的儿子。这种沉重感与桂西北高地的另一条叫做红河的河流一起,成为我这大半生无法卸弃的负重。
    直到我成年以后,我才在一次下乡工作机会中得以见到传说中的红河。这条被誉为雄性之河的河流一开始就给我留下了难以言说的震撼。恰逢雨季,在两岸高耸的大山的挤压之下,不算宽阔的河面上浊流滚滚。汹涌的浪涛,巨大的旋涡,沉雷般的闷响……站在岸上,你会被一种压迫感笼罩住一切,人变得渺小了,内心里不由得对它产生无限的敬畏。尽管这条大河距离我老家只有30余公里之遥,但因为大山的阻隔,以致我很晚才见到它。
    红河发源于云贵高原的腹地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的马雄山,此地被认为是珠江的源头。它流经滇东的红土高原后进入桂西北高地,成为广西贵州的界河,往东南方流淌数百公里,然后掉头向南,与柳江汇合后称黔江,再与从桂西南流来的郁江汇流,形成西江。广西乃至华南两条重要的河流都流经我的家乡,对我来说,既是天地的造化,也是一种机缘。河流不仅孕育了生命,缔造了文明,更是芸芸众生赖以生存的命脉。如果说驮娘河带给我人生的影响是与生俱来的固有的,那么红河给我的影响却是撞击性的甚至是刺痛性的。红河给了我视觉和神经上的刺激,而驮娘河是细水长流般的源远流长。我的一些自认为比较重要的作品,诸如《红河湾上的孤屋》《远风俗》《瘦马》《回家过年》《涉过红水》等中篇以及三部长篇小说的灵感,基本上都来自这两条河流。作为一个没有多少天分的写作者,如若没有河流和土地的滋养,要想写出一种厚重感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要感谢河流,感谢它的无私和赐予。
    高地叙事的困惑
    是桂西北高地生成了红河和驮娘河,同时接纳和养育了我们家族,使我能够用自己的才情和劳动形成一些可读的文字。我的文字对高地来说可能抵不上一棵树或一块石头,但如果我已或多或少地记叙到了一些有关高地,有关河流,有关那一方水土养育的那一方人事,那么我这辈子就不算白活,我的文字也就不至于成为垃圾了。
    在一系列关于红河的小说中,我曾经写到了一些各种不同季节红河的姿态,除了洪水期的河流让人颤动外,瘦水时的河流同样撼人心魄。和凶猛的洪水期不同,我曾经有几次目睹到红河的狰狞,原先偌大的河床变得瘦骨嶙峋,河床里只剩下一条蜿蜒迂回的几十米宽的深槽,灰白的岩礁如千万只猛兽的獠牙般铺陈在两边的河滩上。槽上的水似飘逸的绿带子,那水深不可测。有时候往往你站在河边或身处獠牙阵中也只听到震耳的涛声,却看不到奔腾的河水。但是如今这种情景已经比较少见了。近20年来,随着红河梯级电站的开发,红河上修建了不下十余座大型水坝,狂暴的红龙似乎被降服了,往时一年中大半月份都能看到的红水因为泥沙的沉淀,到了下游已经变成了清流,这条千百年来桀骜不驯的红水也名不副实了。因为大坝蓄水的缘故,红河的原貌被改变了,一些村庄被淹没了,原先在河谷里生活的人们离开了世代生活的土地。不仅红河如此,就连水流不丰落差不大的驮娘河,也被无数的水泥大坝拦截成了若干节,借用当地人的形容,有些河段甚至蚂蚁也能过得河去,河床只剩下干白的卵石了。
    今天的桂西北高地,正在丧失原貌的不仅是河流,绵绵不绝的山坡上植被也被人为地改变了,原始的树林已被一些来自外地的树种代替,那些曾经在高地上出没的飞禽走兽失去了生存的空间,许多物种已经变成了传说。如今在我的家乡,多数农民已经不再种植他们祖辈种了千百年的水稻杂粮,田里生长的是外地引进的果树。由于极少耕作,原来祖先们驯化繁殖的优良水牛也日渐淡出我们的视野。那些没有任何工业污染的小溪小河流正逐渐被人们忘却,山坡的草地上飘舞的塑料包装袋和路旁遗弃的各种塑料瓶子,很容易让人误认为是到了一个陌生的地域。
    社会发展与时代文明的突如其来,显然让居住在山地的人们没有多少准备,大家似乎都在手足无措,都被这一切搞得懵懂了。当作家们还在迷恋高地上的原生态与淳厚古朴之时,时代已经发生了巨变。如果我们只是乐此不疲地充当地理原貌和民俗风情的忠实记录者和见证者,那么文学与人们心灵的距离将会越拉越远。新的高地叙事一方面呼唤写作者改变姿态,另一方面又要抛弃固有的创作情结,这是一种两难的选择。
    原载:《文艺报》2011年04月20日
    
    原载:《文艺报》2011年04月20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