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苏童的“小说地理”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张学昕 参加讨论
我清楚地记得,1989年冬天,我第一次在《收获》杂志上读到《妻妾成群》的时候,曾经毫不犹豫地做出过这样的猜测和判断:一是,作者苏童一定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因为这篇小说文本,虽说看不出有多少小说新元素,但它对一个旧式家庭中男人和女人的纠缠,描述、演绎得十分老到和娴熟,故事、人物,小说中体现出的或感伤、或恬静、或沉郁、或唯美等种种意味,都充满了奇异而成熟的智慧感、平衡感、“暧昧感”,手笔古典,卓尔不凡,小说中有种不见策略的策略在里面;二是,这个充满飘浮感、古旧气息的故事发生在颓靡、幽深的宅院和巷道里,声色沉溺,鬼魅弥漫,而且,那一条条南方的街市与作者一定存在着神秘的身体和精神的关联,叙述的角度和口吻,分寸把握十分得当,或了无痕迹,或倏然作结。直到10年后的1998年,我与苏童在南京相见时,面对这位我的同龄人,我仍有恍若隔世、心存犹疑之感。这就是苏童吗?我很难把他与那些有关南方的老到而优雅的文字联系在一起。对此,许多人都与我有同感,以至于长久以来,我都无法将26岁就写出成名作《妻妾成群》和《红粉》的苏童,与后来写了《刺青时代》、《城北地带》、《米》和《西瓜船》等大量杰出中、短篇小说的苏童看作是同一个苏童。
    的确,熟悉苏童小说创作的人,没有人不惊异和叹服他创作初期的“早熟”。说苏童是一位天才或者说天生的小说家,丝毫也不为过。一般地说,我们大多只知道苏童小说写得如此洒脱、漂亮,却很少用心探查它的来源及产生作品的条件等重要因素。这其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就是苏童小说发生的地理脉络、空间维度,包含叙事背景和故事选择的发生地,及其自然形态、引力场、势态、水流、择向等等,虽然这些元素,在作品中时隐时现,貌似无意,但却纠缠着人物的性灵和作家的定力,当然,这种贴切、别致的叙事背景和风貌,也是苏童叙事能长久保持其光泽、弹性和张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实,多年以来,无论在想象的世界如何驰骋,苏童都难以超越宿命般的故乡、原乡情结。这也是几乎所有中外优秀作家无法逾越和摆脱的小说地理坐标,它既是“精神地理学”、“情感地理学”和“文化地理学”,也是饱含着写作所必需的基本愿望、冲动和生命力的自然起征点。可以说,尽管苏童的想象天马行空,汪洋恣肆,但永远也不会也没有离开过那条生命记忆中别梦依稀的故乡小街。我相信,苏童的小说气象与“地理目光”是完全契合的。
    刚刚开始构思并已经动笔写作《河岸》的时候,苏童恰好去德国访问。其中几万字是在那里完成的。回国后,竟然无论如何也无法接驳上前面的叙述,只好将这部分文字废弃掉从来。这种情况如何解释呢?显然,可能是“地气”接不上了。
    我无意去苏童的虚构世界里寻找其现实存在的“对应”经历和确切的地理依据,但一个作家在对世界和生命深入感知后自然生成的情结,必然在他的心理上形成某种“机制”,对写作产生各种暗示或指引。苏童有大量散文、随笔记叙他的童年生活旧事。许多文字讲述中弥漫着浓郁的惆怅和感伤,更多的还有对过去生活、人物的珍惜,怜爱,其中也不乏大量在他后来小说中频频隐现的重要意象。文字中所描述的那些碎瓦、河流、城北的桥、船、桥洞,隐藏着那个时代江南古城的文化信息,并且,由想象和幻想共同虚构、营造出的系列故事,成为超越了物理空间的心理、精神现实,放出奇异的光芒。
    对于短篇小说《桑园留念》,苏童就曾多次表达对它的格外喜爱。这篇表现少年成长的小说,可以说浓缩了苏童少年时代的“街头”生活,是苏童此后“香椿树街”系列小说的起点或“引子”。这个小说中的“我”,后来就像影子一样飘荡、隐现在《沿铁路行走一公里》、《伤心的舞蹈》、《刺青时代》、《回力牌球鞋》、《游泳池》、《舒家兄弟》、《午后故事》、《西窗》、《独立纵队》等一大批作品中。苏童在他的随笔《城北的桥》和《南方是什么》中反复提及、描摹的那个桥边茶馆,显然是他的著名中篇小说《南方的堕落》中“梅家茶馆”的原型。而《红桃Q》实际上就是苏童的亲身经历的文学记叙。
    算起来,苏童近20年的小说写作,以“香椿树街”为背景的小说近于他创作总数的大半,可以看出,苏童特别喜欢、迷恋在这个背景下展开他的文学想象。
    苏童自己曾坦言:“我的短篇小说,从80年代写到现在,已经面目全非,但是我有意识地保留了‘香椿树街’和‘枫杨树乡’这两个‘地名’,是有点机械的、本能的,似乎是一次次的自我灌溉,拾掇自己的园子,写一篇好的,可以忘了一篇不满意的,就像种一棵新的树去遮盖另一棵丑陋的枯树,我想让自己的园子有生机,还要好看,没有别的途径。其实不是我触及那两个地方就有灵感,是我一旦写得满意了,忍不住地要把故事强加在‘香椿树街’和‘枫杨树乡’头上”。
    可以说,这两个虚拟的“地名”,其实更是苏童借以挥发他写作灵气的理想而默契的空间,是他最理想的“播种地”、“自留地”。
    苏童常常扪心自问,窃窃独语:“我对我经常描述的一条南方小街的了解到底有多深呢?我对它的固执的回忆是否能够随着时间的流逝触及南方的真实部分呢?”但他的南方并非像他表述的那样讳莫如深。它有时可能是漂浮不定的河流,也可能是城北地带踏实、坚固的铁路路基或苍白的缺乏人情味的石子路面,一个破旧而牢固的世界,总是在他的记忆和推断中若隐若现,不断地成为一道道地缘特征清晰又模糊的风景,在苏童的叙述里简洁而生动,世俗而深刻,并且,它常常以一种莫名的力量或魅力打动我们。
    记得若干年前,一位研究中国文学的日本青年学者,曾经独自专程跑到苏童的家乡、苏童小说的背景地———苏州。他按图索骥,沿着苏童小说文本中呈现过的地理印记,避虚就实,遍地寻访,试图寻找、印证苏童小说的场景所在和衍变状况,探究其中是否有某种潜在的秩序和规则。我想,这种想法和举动固然虔诚和有趣,但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了文学本身的意义。因为,小说的虚构本性,早已决定了不可能任由你打开作家亲手封签的那扇暗室之门,真正地辨识或者走出作家所叙述的文学这座地理迷宫。
    原载:《文汇读书周报》2012年03月16日
    
    原载:《文汇读书周报》2012年03月16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