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维护生态和谐的另类呐喊——评析蓝天的《女乡长》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周丽萍 参加讨论
  陕西青年作家蓝天的长篇小说《女乡长》,应该说是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另类表达——通过小说的方式展现当代生态文学的魅力,在当代中国文坛上并不多见。小说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副旖旎神奇的原始林区自然生态场景,描绘的是一张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真实画面。
  《女乡长》所描写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秦岭南部山区。故事主人公含喻大学毕业考取了省级机关公务员,被下派到秦南市汉江县的女儿河乡挂职锻炼,一同下派挂职的还有另外四位同学。从此,二女三男五位大学生的事业、爱情在这充满原生态韵味的秦南山区小县上演。秦南地区的锦绣山川对从小生长在大城市的五个大学生来说,真是钩人魂魄,一草一木都是那么惹人留恋。然而,自然美丽的东西,往往有其维系其美的平衡规律,一旦这种平衡被破坏,就会遭受无情的报复。小说的结尾,含喻在狂风暴雨里带领全村活着的父老乡亲,向着大熊猫栖息的原始森林进发,终于保住了一部分人的性命。然而,就在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美丽的林海村落,却遭受了灭顶之灾,洪水裹挟泥石流排山倒海般倾覆而来……一个自然村落从此消失了!
  这是一部极具警世作用的生态小说。小说给读者昭示的生态文学理念至少涵盖如下三点:
  其一,和谐生态是人类永远的家园。故事里的女儿河乡地处秦岭南坡腹地,山大沟深,森林茂密,村庄、农户被葱绿的林木遮掩着。挺拔高耸的百年树木,使方圆几百公里成了浩淼无垠的林海。茂密的森林给女儿河这个小地方造就了特殊的地理气候:夏天多雨清凉无酷热,大山深处随处可见冬日才能一见的冰棱;冬天大山遮风无酷寒,家家户户火堂里煨着苞谷酒,山涧里汩汩流出的清泉冒着腾腾的热气……秦岭和汉水是大自然的神奇杰作,从柴扉里走出的庄户女子面容清秀,装束简朴,腰身美丽可人。走在山路上,经常能够听到的是远远传来的号子声、伐木工人的吆喝声、干活的山民嘹亮悠长的山歌声。女儿河的美丽传说,给小说平添了几份神秘;女儿滩旁的七姊妹享有“俏家伙”盛名,村里的女子既美丽又能干,故事里出场的女子尽显魅力;女子招夫纳婿,男子倒插门,使得山区农人的生活具有了别样的传统;女子聪明伶俐又风情万种,男人勇敢重义又柔情似水。山里人既有像大山一样的勇武,又有像汉江水般的温柔。这里的女人以生于此长于此而自豪,安贫乐道心无旁骛,谭波儿,谭玄儿,谭清儿三姊妹即是典型;这里的山水具有磁石般的吸引力,连新来挂职的乡长助理含喻也在这里扎下了根,水乳交融般地与当地的人们生活在了一起;早些年来到这里的南方人金枝、窦成章,把终身托付给这里,献身当地教育,为山区培养了一批批识文断字的读书人。这里的乡村干部与老百姓亲如一家,被山区农民群众视为自己人,农村的红白喜事他们是必不可少的一分子,关系老百姓利益的事情,他们可以冒犯上级,可以一屁股坐在老百姓这边。领导与普通干部之间没有那种上下级的感觉,有的只是兄弟之情,同志之爱,和发自内心的彼此尊重与体贴,间或有那种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彰显的是男女之间的真性情,犹如乡长谭波儿与方德明副部长之间的倾心爱慕,亦是当下基层干部与上级之间人际关系的一种存在。不管你从哪里来,只要一到女儿河乡,便很快融入温暖和谐的大家庭,当然不乏人情、人性、肉欲和精神之恋。
  这里的人文自然环境很适合初出茅庐的青年人,是年轻人锻炼成长的好地方。在这里,肉体的苦不视为苦,因为有相对富有情趣的精神生活的弥补;物质生活的艰苦,往往是锻炼人意志力的最好方式,更何况有别样情趣的另类精神生活来替代。日子久了,亦会真切感悟到:只有人与大森林和谐相处,生命才会在这里生生不息。
  其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课题亟待破解。大自然是那么伟大而神奇,又是那么可敬而又可畏。自然生态是人类的衣食父母,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依恋。然而,人性的贪婪却使我们往往忘记了这些,只顾一味向大自然索取,连喘息的机会也不愿多给,结果是:资源枯竭,大自然不得不对人类展开报复。
  当人与自然一旦形成二元对立的时候,悲剧必将上演,受伤的必是人类自己。
  小说中有三次洪水爆发。第一次是“谭神仙”讲的“女儿滩”形成的美丽传说——牛娃与七个天仙女子的故事,人神的“生死之恋”惊艳、凄美!这也许是开天辟地,毁林造田的一种映射。第二次发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是“农业学大寨”毁林造田结下的苦果——洪水爆发,导致南方义务来此支教的女教师金枝的死亡,一场凄婉的爱情悲剧发生在了这里。第三次发生在二十世纪末本世纪初的那年,小说的结尾部分——当砍伐森林的大队人马正与保护林木的乡民严阵对峙的时候,暴风雨来了,山洪裹挟着泥石流,吞没了整个山村……三次自然灾难的直接诱因,均来自于人类对自然生态的过度索取。
  山大坡陡的秦南山地,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光秃的山坡留不住竹筒倒一样的雨水,而天然林的绿色屏障,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生态平衡。高大浓密的树冠遮风挡雨,抵御风沙,盘根错节、纵横交错的庞大根系牢牢维系着森林植被,稳固了土壤,涵养了水源。女儿河的人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正是这些茂密的森林替他们守卫着家园,仿佛这里成了一个世外桃源。但是,现代文明和人口的爆炸已不允许世间存在人类不能涉足的地方,人类无情的索取本性注定了对生态净土展开了攻势——毁林造地,滥伐森林就成了人类向自然无限索取的铁证。随着人类消费主义至上观念滋生膨胀,维系人类生存的生命之源——大森林——成了任人宰杀的羔羊。地方政府为了满足日益膨胀的财政支出,盲目追求政绩,追求GDP的增长,于是竭泽而渔——无节制地滥伐原始森林,及至违背自然规律,强迫农民在生产粮食的土地上人为栽植速生杨,引起老百姓上访告状。县长权云绮支持人造板厂厂长刁寒滥砍滥伐了南山森林,继而滥伐北山森林,为的是向人造板厂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料。这种只顾眼前利益的作为,是典型的向大自然无情索取的丑恶行当。结果招致大自然的无情报复:山洪泛滥,泥石流爆发,村毁人亡。教训是何等的深刻!
  作者在小说中描写的三次洪水爆发对人类的毁灭性打击,昭示的是:生态文明建设何其重要而紧迫!作者在结尾的时候,似乎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蓝图:上上下下各级、各阶层已经领悟到了建设生态文明、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似乎就此已经达成了共识。这正是广大读者所期待的。
  其三、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永远的命题。小说中提到人造板生产已属夕阳企业,预示其必将倒闭。当含喻冒着生命危险带领大家逃命,顺着羊皮烤图的指引进入标有大熊猫的山洞,发现了“桃花源”的原始林海。早些年里,这里的人们男耕女织,从来不猎杀野生动物,更不会滥伐林木,所以千百年来他们没有遇到过洪水摧毁家园的大灾。与前面的三次洪水爆发、摧毁家园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旗帜鲜明地讴歌了农村基层干部为保护天然林不被滥伐,积极带领乡亲们与强势阶层、强势人物进行斗争的典型人物。谭玄儿、廖文斌等基层干部组织乡亲们,在乡长含喻的帮助下,公开与有深厚背景的强势人物刁寒作对,差点酿成械斗。刁寒无意间闻听“谭神仙”的口诀突然中风倒地,雷电骤雨突袭山村,洪水泥石流对林区村庄的无情袭击……灾害之后激起人们痛定思痛,小说结尾时省委副书记带领灾后考察团深入腹地慰问考察,提出新的发展战略,在秦南因地制宜搞生态旅游开发以替代资源开发等等,这些似乎已经昭示我们:生态文明建设已曙光初露。

    是的,人类的生存于发展,仅有GDP是不够的,着眼长远,顾及子孙后代的利益,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这,才是伴随人类文明与进步始终要坚持的不懈追求。
    原载:《南都学坛》2011年第01期  
    
    原载:《南都学坛》2011年第01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