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梦醒之后,路在何方——贾宝玉的两种结局浅探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杜维天 参加讨论
 贾宝玉是《红楼梦》全书的中心人物,他的最终结局直接关系到主人公的命运的走向和思想的归宿,也关系到全书主题思想的最终定论,甚至从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作者曹雪芹本人的人生观和思想的发展方向。因此有必要从作品本身和前人的研究成果中出发,作具体分析。
    但由于《红楼梦》仅存前80回,对其命运的走向我们只能推测。比较有影响的说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高鹗续书中描写宝玉最终悬崖撒手、出家为僧;另一种是考证派的观点,认为宝玉最后沦落街头成为乞丐。
    一、悬崖撒手 出家为僧
    现行《红楼梦》最后40回是高鹗续写的。根据统计《红楼梦》后40回续书有三十余种1,其中主人公贾宝玉的结局自然也是大相径庭。尽管反对高鹗续书的大有人在,但仍是得到了大多数读者的认同。
    高鹗续书中大体完成了《红楼梦》的悲剧结尾。鲁迅说"大故迭起,破败死亡相继。" 2续书中众芳流散,贾府被抄,宝玉在中举后悬崖撒手,遁入空门。宝玉最后披着僧装向父亲告别,"不言不语似喜似悲"3,马上被一僧一道挟走。贾政追上去" 只见白茫茫一片旷野,并无一人。"这个结局也算落实了第五回中那句"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预言。鲁迅说: "与所谓'食尽鸟飞独存白地'者颇符。"
    前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宝玉经常对月伤怀,对花沉思,平时也参禅、念佛,读《庄子因》、《五灯会元》,经常在言语中讲到死亡和灵魂归宿的问题。
    如三十一回,宝玉与黛玉拌嘴时说到"你死了,我做和尚去。"
    三十六回里,宝玉对袭人谈到自己的死,希望众人的眼泪把他的尸首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之处去随风化了。
    五十七回里,宝玉对紫鹃说"不活着,咱们一处化灰化烟如何?"
    

    "化灰化烟"听来似小儿玩笑话,但也足以说明宝玉已经开始对自己的人生和命运的归宿做了思考。结合宝玉所处的封建家长制的环境和他天生的叛逆和反抗精神,化灰化烟也是当时的他所能想到的最为浪漫也最为彻底的结局了。而"做和尚去",却成为了他最终命运的谶语。宝玉由最初的"毁僧谤道",到泛泛讲灵魂归宿问题,后来通过参禅、读佛老著作,再进一步思考,最终接受了佛家思想。再后来,黛玉的死亡、家庭的败落,使他得以看破红尘,最终出家。一切都很自然,顺理成章,单从宝玉的结局看,高鹗的安排是符合曹雪芹意愿的。
    佛家思想认为"人生皆苦",包括生、老、病、死之苦,求不得苦(自己的欲望无法满足之苦)、爱别离苦(生离死别之苦)和怨憎会苦(与难相容的人一起相容之苦)。4在《红楼梦》中,这诸苦可谓集宝玉于一身。宝玉一直在追求自由的生活而不可得,此即求不得苦;和黛玉的爱情没有实现,最终自己挚爱的人早逝,此即爱别离苦;生活在一个备受封建礼教约束的家庭,祖母、父母和亲友,甚至贴身丫鬟总要自己委身经济之道,进入仕途成为"禄蠹"。与这些封建制度卫道者还有曾经想致自己于死地的赵姨娘等一起生活,此正是怨憎会苦。
    佛家另有一苦是五取蕴苦——将世间的虚空执迷的认作真实的存在而导致之苦。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这恰是书中太虚幻境一幅对联的上联"假作真时真亦假"。而下联"无为有处有还无"则是道家思想中"有""无"观念的反映。可惜当时宝玉初游太虚幻境时并没有从中参悟。而这无边的苦海他要跳出,佛老思想可以说是他解脱的最好途径。可见,出家的这条路是专为宝玉而铺设的。
    二十一回庚辰、有正本脂砚斋批语:"宝玉有此世人莫忍为之毒,故后文方能'悬崖撒手'一回,若他人得宝钗之妻、麝月之婢,岂能弃而为僧哉。" 5根据这条脂批,一般认为,宝玉"悬崖撒手",是做了和尚,即割断尘缘,弃家为僧了。
    二、沦落街头,成为乞丐
    清人纪昀《续阅微草堂笔记》:"戴君诚甫,曾见一旧时真本,八十回之后,皆不与今同。荣宁籍没后,均极萧条;宝钗亦早卒,宝玉无以作家,至沦于击柝之流。史湘云则为乞丐,后乃与宝玉仍成夫妇——故书中回目有'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之言也。" 6击柝指更夫,虽说并不是乞丐,但也是证明贾府一败涂地,其子孙沦落街头,曾经从事一些当时低贱的职业。
    根据周汝昌先生考证,以前见过这种佚本的,还不乏其人。为此周汝昌先生在其《红楼梦新证》中结论认为:"众星捧月、娇生惯养、享用非凡的宝玉,改变颠倒成为破毡酸齑、奇穷无比的贫丐"。
    我们也可以从前文和脂批中找到证据。如《好了歌》中"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下有脂批"甄玉、贾玉一干人。"还有一条"寒冬噎酸齑、雪夜围破毡"的脂砚斋批语,是说曹雪芹佚稿中有宝玉落魄的犹如乞丐的情节。
    由于曹雪芹写作《红楼梦》是以个人的亲历目睹为基本素材,其中就有自身的兴衰际遇,并且其情节"也不敢稍加穿凿",我们也有理由相信,贾宝玉结局的安排也有可能是作者自身的缩影。曹雪芹在曹家败落后,"著书黄叶村"8时已经是一贫如洗,只有卖文为生,过着"举家食粥酒常赊"9的生活。艰难的生活难免有身世苍凉之感,从而影响其作品的创作。因此,贾宝玉的结局类似于曹雪芹的晚年生活是有其可能性的。
    三、两种结局,殊途同归
    关于宝玉这两种结局的说法,笔者并不想褒一贬一,而是想探究宝玉更深层次的思想。就是说按这两种命运给宝玉结局,那么在命运到来的时候,他会怎么想?
    宝玉为什么要出家为僧,他的目的是什么?难道仅仅是他顿悟了吗?在经历了黛玉之死、众芳离散、家族败落的沧桑之后,感到尘世的虚妄,由色入空,大彻大悟而出家?
    我们可以理解他对他所生活的那个社会充满了反抗和批判精神。贾府如果真的没有彻底败落,反而"家道复初","兰桂齐芳",那么这种环境对宝玉来说是十分残酷的,这说明他依然生活在一个牢笼般的世界里。当此之时,他不可能找到其他理论的批判武器的时候,佛老思想未始不可以是一种最好的选择。所以,宝玉才会说冷语、悟禅机、想出家、求正果。宝玉不休止的在寻找出路,寻找思想上的避难所。而宗教式的佛门道家,确实是给他指出了一条坦途。
    王国维在其《红楼梦评论》中说:"解脱之道,存于出世。...出世者,拒绝一切生活之欲者也。彼知生活之无所逃于苦痛,而求入于无生之域。...故通常之解脱,存于自己苦痛,彼之生活之欲,因不得其满足而愈烈,又因愈烈而愈不得其满足,如此循环而陷于失望之境遇,悟宇宙人生之真相,遽而求其息肩之所。" 并说这种解脱就是宝玉的解脱。
    然而我们回头看来,宝玉的这一选择同甄士隐的解《好了歌》之后的出家并无二致;同柳湘莲见到尤三姐自杀之后的入道也无区别;甚至和惜春"勘破三春"的为尼也几乎相同。并且这种出家,无疑是对现实生活的逃避,是消极的,体现不出作家通常所具有的进步性。
    然而我们真正怀疑的是,出家对宝玉来说能否获得真正的解脱?!
    《红楼梦》一书"大旨谈情"。脂批说佚稿书末有"情榜",而情榜上面宝玉的考语是"情不情",即对无情者也钟于情。如第八回的珍惜桃花,五十八回感伤杏子,七十九回哀思于海棠花,甚至蓼花苇叶、翠荇香菱,也"似有追忆故人之态"。宝玉对于无情之人也钟情,如红玉,而红玉当时正思恋贾芸;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晴雯当时也是不知情之人;十五回宝玉甚至对一个素不相识的"村庄丫头"也"恨不得下车跟了他去"。
    我们很难想象宝玉这么一个"爱博"者何以能看破红尘,绝情而遁入空门。高鹗续书中只说宝玉出家,并没有关于宝玉绝情的内心描写。那么我们只能认为宝玉虽然踏入佛门,然而并未绝情!这在第一回中说的明白:"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我们从中可以看出,这个僧人虽然出家却并未断绝七情六欲,对人生、整个世界依然饱含深情,所以名为"情僧"。这个僧人当然是宝玉。
    排除了绝情的原因,结合宝玉平时的性格思想,再来看宝玉的出家只能是为了逃避,或者说是一种反抗:摆脱封建制度的束缚,表达自己的反抗精神和叛逆性格。而他所悟到的"空",即是整个封建社会走向没落而必然崩溃的趋势。
    我们再来看宝玉沦落街头的结局。
    试想一下,一个平时娇生惯养的贵公子,连戥子也不认识;银子有几两也掂不出;农村用的水吊子和粗茶碗也分不清;平时洗手还要专人测量水温。如今一朝沦落而为社会的最底层,去过一种与过去判若云泥的生活,他将如何生存?!锦衣玉食、一呼百应一变而为破毡酸齑、满街乞讨,如此强烈的生活水平的对比,他将要如何忍受?会不会轻贱自弃?会不会精神崩溃?会不会暴尸街头?此时宝玉的心中到底作何感想?是心灰意冷、意志消沉,还是忍气吞声、逆来顺受;抑或是日日沉浸在对黛玉之死的深深悲痛中无法自拔?而考证派的研究者少有给出答案的,我们只有按照常理去揣摩宝玉当时的心理。
    宝玉在寻找和思索命运归宿的时候,对于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也很向往。十五回中见到农家的农具的好奇将他的这一想法表露无遗,最后见到那村庄丫头还"恨不得下车跟了他去"。而家族的败落正可以满足他接近淳朴的田园生活的愿望。
    即使对于仆人,宝玉平时也没有主子的架子。相反他的思想里已经有了民主平等思想的萌芽,而对于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反抗和叛逆,则一直是他的主导思想。
    假使贾府彻底败落,那么束缚其自由的各种封建枷锁无疑全部自动消弭。那么宝玉从小到大日日所痛恨、所抗拒的旧制度、旧观念就会一一不攻自破,对他来讲,这实在是值得大庆贺的喜事。如此精神枷锁的解除,那么作为身外之物的娇宠地位、奢华生活,对他来说就不算什么的了。锦衣玉食的臭皮囊的蜕化,留下的只有朴实无华的纯真本我,这在贾府未败落前却是宝玉求之不得的生活。
    按此推论,若宝玉真的沦落街头,甚至成为乞丐。他的心头也一定不会抱怨,雪夜围破毡而不畏严寒;饥馁吞酸齑而甘之若醴。唯一心中伤痛和念念不忘的或许只有早逝的红颜知己——黛玉,不时忆起他们以前并肩齐躯共同反抗的日子。
    站在封建卫道者们的立场,他们经历了一场惨痛的衰败,是一场大悲剧;而站在宝玉这种无时无刻不在反抗桎梏、寻求自由的"逆子"角度,他则终于冲破枷锁获得了自由,赢得了胜利!除了爱情的悲伤外,他的结局是人间的喜剧。
    按照胡适的自传说,《红楼梦》是曹雪芹自己生活的经历。而我们从一些资料中也确能找到这一结局的相仿之处。
    曹家败落后,曹雪芹在北京西郊的农村生活,他当时虽然生活困窘,但精神并不因此消沉压抑。曹雪芹生前故交张宜泉曾在其《伤芹溪居士》诗前小序中说:"其人素性放达,好饮,又善诗画。"使我们对曹雪芹为人性格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既然举家败落、贫病不堪的曹雪芹的性格是"放达"的,那么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他耗尽毕生精力的宏伟巨著《红楼梦》主人公最终在沦落街头的时刻,这个主角性格思想里也一定是达观开朗、超然于名利之外的。同以前的生活相比,沦落为丐对于他来说,亦是一种解脱。
    综合以上结论我们可以看出,宝玉无论是出家为僧也好,沦落街头成为乞丐也罢,都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实现了自己一直以来的愿望,即对整个封建社会制度的反抗获得了成功,冲破了封建枷锁的束缚,得到了人生的自由。
    两个曾经争议的结局,道路南辕北辙,而究其根源,实际是归与一脉的,最终都走到了宝玉个人精神上获得解脱的道路上来。然而对宝玉来说,两种结局都付出了代价,并且这两种解脱都只能解脱自己,却无法拯救大众。
    王国维在其《红楼梦评论》中说:"今使为宝玉者于黛玉既死之后,或感愤而自杀,或放废以终其身,则虽谓此书一无价值可也。" 那么假使宝玉真的沦落街头,或为乞丐,并以此为解脱的终极,在王先生看来,这绝对是"放废以终其身"了。
    即使逃入佛门,度了自己的苦厄,也只是寻求到了宗教式的个人的解脱,只不过这种解脱的思想更完备、更成熟、更具有说服力罢了。而红尘中还有千万个待解脱的人,生活在封建主义桎梏中、压迫下!千万个你当日所没有"念及"过的女子,正在"风刀霜剑"中"红销香断"!又有谁去怜惜?!即使入了佛门,宝玉的眼前仍是一片苦海,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说:"其所领之境界,除阴云蔽天,泪洳弥望外,固无所获焉。"
    自己的悲剧结束了,世界上无数个悲剧仍在上演。对于《红楼梦》的主人公来说,这才是无法解脱的大"悲"。
    "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梦醒了之后无路可走。"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宝玉看到了封建制度崩溃的前兆,然而他能为此做些什么呢?他无力加速历史的车轮;无力让这制度的崩溃提前;也无力拯救仍在被这一制度所压迫的人们!在觉醒之后,宝玉站在命运的路口,不知该何去何从。为僧乎?为丐乎?而两条道路的实质都是逃避,并非抗争,都充满了无奈。
    曹雪芹和贾宝玉虽然都有自发的进步思想意识,然而在当时那个时代,他们不可能找到正确的哲学理论作为思想武器,他们当然也不能成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清初社会里也很难出现这样的人物。
    鲁迅说:"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而大梦中醒来的宝玉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看着这座华丽的大厦在风雨中飘摇,等待着它的倾颓——这才是绝世的悲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