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为李少红说句话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张文娟 参加讨论

    、新版《红楼梦》一出,网上骂声一片。骂完了、骂够了,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冷静下来想一想,造成目前这种状况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想首先有以下四个方面值得关注:《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化代表的古典名著,是大家的心尖子,不容许亵渎,这是其一;新版《红楼梦》之前的舆论造势太强,使得受众的胃口被吊起来,期待值过高,最后落差太大,这是其二;观众把太多理想寄托在李少红那里,因为她是一个有个人风格、有成功经验的成熟导演,而且是女性导演中的佼佼者,观众期待她能带给大家不一样的审美感受,结果爱之愈盛,恨之愈切,这是其三;87版的《红楼梦》虽然不是尽善尽美,但是在很多方面确实难以逾越,特别是演员的选择上,这是其四。
    对于新版《红楼梦》,网友指责最多的有这样几个问题:普遍认为演员与角色的年龄气质严重不符,而且她们的表演非常不到位;国际大师所做的造型在国内没人买账;拍摄风格上,包括让人难以容忍的大段的解说、突然改变运动节奏的镜头、像鬼片一样充满惊悚气氛的音乐表现等等。
    之前的选秀闹剧已经让《红搂梦》演员的选择变了味道。众所周知,该剧演员的挑选有很多人际关系和经济利益的干扰,有人拼命挤进来不是为了艺术,而是为了出名;这个年龄的演员都是随着中国新媒体发展成长起来的,“明星”的概念对他们来说深入骨髓,他们的精神信仰就是“秀”自己;再说人物的造型问题,制片商想着的是“海外市场”,至于国内市场,也许还不在他重点考虑范围。这种“国际性”的眼光仍然不是一个艺术的眼光。在这样过于商业化的操作中,再好的导演也导不出好片子。所以,我觉得一味对导演进行攻击是不公平的。
    遥想上世纪80年代,当时新文化思潮涌起,对经典作品的改编大多出于政治理念和文化理念,上世纪90年代之后,翻拍经典则有了很强的娱乐性、商业性,之后这股风潮愈演愈烈。在评论家还把电视作品奉为艺术的时候,它早已变身为“商品”,电视界也早已成为江湖,这里面多有利益之争,少有艺术品格,干扰艺术创作的因素太多。投资方看重的是有多少收益,影视新人看重的是如何乘了这班车混个脸熟、甚至一夜成名……在大张旗鼓的商业炒作下,可以说新版《红楼梦》不是艺术片而是商业剧。而艺术片和商业片目标指向是截然不同的,很多艺术片在艺术上是经典,但却卖不出钱来甚至亏本,这是大环境使然。大家都在指责新版红楼出炉太快,但是,在商业为先,利益为王的当下,即使导演想精雕细刻,投资方也不允许啊。
    《红搂梦》的收视率不会低,因为人们对经典的热爱,当然也因为网络上的一片谩骂,边看边骂,但边骂还是要边看,有了这个效果,也算是有投资回报的。对于收视率指标,从历史发展来看,是一种巨大的进步,使得电视作品从题材决定论、主题先行论等简单的政治教义的演绎中解脱出来,涌现了一批观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但同时我们也看到,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把收视率当做文艺作品兴败存亡的唯一指标是不科学的。面对多频道竞争造成的生存挤压问题,电视从业人员把大量的艺术创作时间转移到揣摩观众心理上,恶性的收视率竞争,其最终的结果是使得电视的品位一降再降,收视率变成了电视“恶俗”状况呈现的罪魁祸首。
    李少红的悲哀是遇到了一群爱较真的文化人,遇到了太热爱经典的有品位的观众,他们与这样的商业操作、商业化呈现较上了真,结果就是,李少红成了挡箭牌,你不是导演吗?不骂你骂谁呀!
    
    原载: 《 光明日报 》( 2010年09月30日 12 版)
    
    原载:《光明日报》(2010年09月30日12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