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红楼梦》之纪年虚无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孙爱明高秀梅 参加讨论

    《红楼梦》到底写的是哪个朝代的故事,一直以来就是人们议论的话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红楼梦》不过就是令世人换新眼目,聊以解闷而已,因为曹雪芹在开篇就已经讲了,文中也只是利用石头到人间下凡历劫而繁衍出的闺阁琐事,一没有地域邦国,二没有朝代可考,书中讲的非梦即幻,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既然曹公讲要把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呢,那书中就一定有隐情!这些被隐去的事实际上讲的就是曹公即他的家族曾经经历过的一些事情。我们说,一般的小说只是经过艺术加工以后的高度凝练,并不完全是真实生活的情景再现,但是曹雪芹所写的《红楼梦》,与其它的任何小说都有根本的区别,曹公说的只是解闷而已,但是脂批却在第一章回里明确指出“能解者方有心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那么我们由此可以了解到,曹雪芹书写这部鸿篇巨著时是在怎样的心境下写成的?!我们有理由相信,既然曹公是用血泪凝成此书,没有亲身经历大起大落悲欢离合,不会有如此的感悟!而且脂批在第一回的文中“却反失落无考”后面讲“据余说却大有考证?”那么究竟文中写的大有考证,具体表现在哪里呢?
    1.  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云霞
    书中第三回,原文:
    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蜼彝,一边是玻璃□。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银的字迹,道是:
    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云霞。【甲夹批:实贴。】〖周汇本〗
    下面一行小字,道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甲戌侧批:先虚陪一笔。】
    书中第三回是林黛玉初进荣国府,曹雪芹借用她的眼睛,观查了一番荣国府的“正内室”。室内高悬一块赤金九龙的大匾,匾中上书“荣禧堂”三个大字,并且标明了是皇帝“书赐”荣国公贾源的。黛玉还看到有一乌木联牌,这联牌上的对联是“东安郡王”所书。且看这副对联中所提到的两个“物件”是什么?
    一是“黼黻”,二是“珠玑”。这“黼黻”就是俗话中的“补子”,就是文官、武将穿的官服上,在胸前显示品级的图案。如一品文官的图案是仙鹤,一品武将的图案是麒麟等等。在明、清时期的官服上,胸前都有这显示品级的“图案”。当然仅仅靠官服的标志不足以说明问题,揭示朝代的秘密关键是在“珠玑”二字上!因为“珠玑”是暗喻清朝官员们所佩戴的“朝珠”!在中国的历史上,也只有清朝的官员才配戴有“朝珠”。对联中既出现了官员胸前的“黼黻”,那与之相对应的“珠玑”,必是清朝官员胸前所挂的的“朝珠”无疑了!黛玉所看到的这一匾一联,正是曹雪芹书中“暗写”的秘密。由此可以证明书中所讲是清朝的故事,我们都知道,清朝年间,文字狱盛行很厉害,有关政治与朝廷的事没人敢涉及,书中讲的故事既然是发生在清代的事,那曹雪芹所书的这一位皇帝与一位王爷,可就有大看头了。大家都知道,曹家是正白旗的包衣(奴才),而这正白旗恰恰是由皇帝掌握的上三旗之一,所以,曹家与皇帝有“关系”,也就不奇怪了。皇帝亲笔所书的“荣禧堂”三个大字,能出现在《红楼梦》中,这也说明了曹雪芹在这三个大字上是有话要说的。这个为曹家题匾的皇帝,就只能是康熙帝了!
    2.荣禧堂
    在清代的历史上,康熙帝有六次南巡的经历。有史料证明,康熙六下江南,其中有四次是住在金陵曹家。而当时的江南曹家曹雪芹的太奶奶孙氏老夫人,曾经是太皇太后身边最得意的女官。按照宫中规矩,奴才到了该婚配的年龄时,主子就为其指定婚姻,当年的曹尔玉是宫中的侍卫,把孙氏许配给了曹玺是由孝庄太皇太后亲指的。而孙氏是幼年康熙(玄烨)的“引教保母”,这“引教保母”的“母”字,可不是小保姆的“姆”字,是母亲的“母”字!也就是说孙氏在当年改是作改为母亲一样的身份来习教幼年的玄烨一些生活上的规据的尤其是皇家的礼仪的,孙氏出身于皇宫之中。她曾带着玄烨,在今天的北京雍和宫中避痘,而孙氏的儿子,也就是曹雪芹的爷爷曹寅,自然就是幼年玄烨的伴读与玩伴了。由此可见当今皇上对曹家的重视程度。
    在一次南巡中,康熙帝到达南京后就住进了曹家,当孙氏老夫人前来见驾时,康熙帝赶紧起身离座前去迎接,并对随身的官员们说:“这是吾家老人也!”康熙帝这是在说孙氏老夫人是他自己家的老人,言语间充满着真情与热情,并且亲笔手书三个大字:“瑞萱堂”。事后,曹家就把这三个大字刻在匾上,悬于家中的正室之中。这“瑞萱堂”虽然与“荣禧堂”不同,但这也是曹雪芹在暗中追溯曹家与康熙帝的特别关系。这件事在书中第五十三回中有所表现,贾家在岁未祭宗祠,宗祠中的一副对联中,书写着“兆姓赖保育之恩”。这同样是在讲曹尔玉被当今皇上更名为曹玺是无尚荣光的事情,而孙氏曾经养育康熙帝同样也得到了很多恩典。
    3.东安郡王说的是谁?
    通过“荣禧堂”三个字,我己经得出了结论,这是曹雪芹在暗写曹家与康熙之间的故事,那么,这位写对联的“东安郡王”是谁呢?在清代的历史上并无此封号的郡王,这又是曹雪芹在暗写“真事”了。我们来看这联中的落款:“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甲戌侧批:先虚陪一笔。】
    穆莳的“莳”指的是将植物移植栽种。一个郡王为何要起这样的名字?我们知道,曹雪芹写的《红楼梦》是一字不可更,一句不可改的,那我们就有疑问了,这个名字所象征的含义又是什么呢?他的移植与栽种到底和清朝哪位太子有关系呢?
    在书中第十三回,从薛蟠的口中牵出了一位王,他就是坏了事的义忠亲王老千岁!在前朝,除了万岁爷最大,下来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千岁了。
    大家都知道,在康熙年间,曾经被两立两废的太子只有胤礽!当年太子胤礽被废后,就从“东宫”的毓庆宫,移往咸安宫被圈禁起来。书中所讲的东安郡王虽被作者从亲王“降级”到了郡王,但我们通过对照还是能看岀来,书中所讲的这位郡王就是暗指当年的东宫太子胤礽!刘心武老师考证出胤礽的一副对联:“楼中饮兴因明月,江上诗情为晚霞。”与书中的   “ 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云霞。”在风格上是一致的。更有脂砚斋在此处有两句批语,一是“实贴”,这是脂砚斋在明明白白告诉我们,在真实的曹家,是真有胤礽太子写的对联的。二句批语是“先虚陪一笔”。这句批是批落款的,意思是这副联的作者在书中的后文,他是会实实在在地“出现”的!
    在第十三回中,薛蟠口中提到了“坏了事”的义忠亲王老千岁。这“义忠亲王老千岁”的原型就是废太子胤礽无疑!因为,在康、雍、乾三个时期,只有一位因争夺帝位而坏了事的亲王,他就是胤礽!
    胤礽,系康熙帝首任皇后赫舍里所生的第二个儿子,头胎早夭,所以胤礽深受康熙喜爱,但好景不长,生下胤礽不久,赦舍里就去世了。康熙帝因同赫舍里的感情很深厚,所以,在胤礽仅仅两岁时,就被康熙帝立为太子了。太子的权力当然是很大的,内务府是专门管理皇帝自己家奴的机构,当时的内务府总管是索额图,他是赫舍里的亲叔叔,也就是太子胤礽的()姥爷。而曹家又是正归内务府所管辖。所以,曹家是必须唯胤礽、索额图的马首是瞻的。自然,曹家同太子胤礽走的很近。
    康熙四十四年第五次南巡,太子胤礽陪同前往。胤礽因听了“奸臣”两江总督阿山的谗言,说江宁知府陈鹏年在办接驾之事上极为不力,雷霆震怒,要斩杀陈鹏年。这时,随行的官员无人敢出面为陈说句公道话,只有曹寅仗着曾经是老主子康熙幼时的伴读,还有一些脸面,跪地磕头,嘭嘭有声而且是血流额面,冒死在小主子太子胤礽的面前,请下了陈鹏年的一条性命,为其伸了冤。陈鹏年,江南百姓称之为“陈青天”,而曹寅又素与陈鹏年不和,这是江南的官民们都皆知的事情。然当陈鹏年命悬一发之际,曹寅能为陈说句公道话,他这等仗义的、无私的义举,感动了江南的万千官民,从而得到了江南百姓的最高称赞,并为曹寅之义举大书特书之。而当时的曹家与康熙及太子胤礽关系确实是非同一般的。
    4.书中的中京指的是哪里?
    《红楼梦》中暗隐的故事就发生在清代,文中提到了名为“中京”的京都,那这“中京”自然就是清朝的都城北京了。有人会问了,曹雪芹可没有写出“北京”二字,连脂砚斋都没有批出“北京”二字来,你怎能就把书中写的“中京”给定为北京了?你的依据又是什么?书中第一回,原文:
    甲戌本凡例
    【书中凡写长安,在文人笔墨之间则从古之称,凡愚夫妇儿女子家常口角则曰"中京",是不欲着迹于方向也。盖天子之邦,亦当以中为尊,特避其"东南西北"四字样也。】
    这凡例中提到,凡书中写类似唐朝都城长安的地方,作者大都以“中京”二字来替代。而且还“特避其"东南西北"四字样也。”就这句话,其实己经告诉我们“秘密”了!先不说“东南西北”这四个字,只说“特避其”这三个字,就己经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了。因为这“特避其”三个字,就是“故意”的意思,就是说曹雪芹是“故意”地避开了“东南西北”这四个字。表面上好似这“中都”的地名,就与真实的地名无关了。既然曹雪芹己经“告诉”我们书中“隐”有“真事”了,就一定暗写了这“中都”到底是哪!书中第七回,原文:
    周瑞家的听了笑道:“阿弥陀佛,真坑死人的事儿!等十年未必都这样巧的呢。”宝钗道:“竟好,自他说了去后,一二年间可巧都得了,好容易配成一料。如今从南带至北,现在就埋在梨花树底下呢。”
    在此回书中,周瑞家的对宝钗所服用的“冷香丸”产生了好奇心。在她们二人这对话之中,宝钗说她把这“冷香丸”,“如今从南带至北”。就是宝钗的这句“从南带至北”,泄露了“中京”二字的秘密!大家都知道,金陵就是南京,而宝钗又恰恰是从南京的金陵来到了“京都”,也就是书中提到的“中京”,书中明表,宝钗她之所以来到了“中京”,是为选“秀女”而来。“中京”被曹雪芹称为是“天子”居住的地方,是“盖天子之邦”。那宝钗的这句“从南带至北”,就不单单是指“方位”的事情了。宝钗既来到了“中京”,也就表明了她就是从“南”京来到了“北”京!对于需要隐写的《红楼梦》来说,这己经是很明显了。所以,《红楼梦》里的“真”故事,讲述的就是发生在清代的都城北京城了!
    5.军机处?
    书中既“暗”写“真”事,那“真”事的发生都应该是有真实纪年的,书中第五十三回,原文:
    当下已是腊月,离年日近,王夫人与凤姐治办年事。王子腾升了九省都检点,贾雨村补授了大司马,协理军机参赞朝政,不题。
    “贾雨村补授了大司马”,这“大司马”是汉武帝设立的,就是三军总司令,相当于国防部长。曹雪芹写贾雨村都爬到了兵部尚书的位置,意思也是在讽刺“当今”用贾雨村这等小人当国防部长,真是瞎了眼晴!且看最后一句好似慢不经心的话,“协理军机参赞朝政”,兵部尚书是最重要辅政的大臣之一,他当然要参赞国家大事了。问题的关键点是在“协理‘军机’”的“军机”二字上。此“军机”二字,一下就泄露了曹雪芹的“秘密”。因为雍正登上帝位是用卑鄙的手段夺来的,所以根基不稳,反对的力量甚是强大,为了平息反对的声音,防止暴乱他就得独揽大权,当时的朝政采取的是疏散的内阁制,就是各部高官各管一摊事,雍正对此进行了调整,特设了一个临时机构,这个临时机构一直“临时”到了公元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临时机构,这就是“军机处”!雍正成立的军机处,实质上就是彻底地架空了内阁,把各部的事都拢到军机处一起来管,各部、各司的负责人都在军机处上“行走”,这样一来,雍正直接抓军机处的工作,所有的事,都由他一人做主了,而且可以把各种事都拢到一起共同处理。这样办国事,对雍正来说是很有用的,任何事情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了,他也能更充分地打击异己了。这也是雍正的聪明之处。往前推历朝历代中,都没有军机处这一机构。,但这清朝的军机处也有很大的弊端,这与此书无关,就不说了。这“军机处”三个字暗现于书中,就更进一步点明了《红楼梦》中书的“真”故事,就只能是发生在雍正、乾隆之后时期的事情。
    6.三春讲的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在书中的第十三回,秦可卿托梦的一节中,她最后说的一句话是:“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这就表明了《红楼梦》中的“正文”,从开始到结束就是三年的时间。书中又明表贾宝玉在第一春时是十三岁,而《红楼梦》又是一本自传体式的小说,作者曹雪芹出生于公元一七一五年即康熙五十四年已末,十三岁时正是乾隆元年。那么在书中有没有有一件事情,可以证明《红楼梦》中的“三春”,就是乾隆朝的头三年呢?
    书中的第五十八回,宫里面薨了一位老太妃,贾家有诰命加身的命妇,是必须入宫陪祭的,这在书中己写实了。大家都能看出来,书中从第十八回元春省亲开始,到第五十三回贾家除夕祭宗祠,这是“三春”中的头一“春”。而第五十八回就是“三春”中的第二个“春”了。在真实的历史中,乾隆二年,宫里就只薨了一位老太妃。她就是康熙的熙嫔陈氏,是慎郡王胤禧的母亲。而胤禧是康熙帝的第二十一皇子。何其巧也,胤禧死后的谥号为“靖”字,在书中,北静王水容正是“年方弱冠,也就二十岁左右。而胤禧在雍正、乾隆“交接”之际,他也正好是书中的水溶年龄一致。那我们就可以清楚知道《红楼梦》中的“真”故事,确确实实是发生在雍正到乾隆三年之间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