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无中生有的大孤山“曹雪芹家族”(之四)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童力群 参加讨论

    第二十节、曹霖是曹锡章的祖宗还是曹锡章的儿子?
    《新浪·曹操正宗七十代孙的博客》(《红历博客》)是曹祖义先生的博客。
    该博客的博文目录的第三页有曹祖义先生自己的《薛宝琴十首怀古诗“解味”》。许多网及许多网友转载了此文。
    曹祖义先生在《薛宝琴十首怀古诗“解味”》里写道:
    “十首怀古诗全部解释出来了,现在大家都十分清楚了。十首怀古诗是曹雪芹家的三位远祖和回归本宗的真正家谱,复原为:
    曹操——曹丕——□□——曹髦
    —曹寅——曹顒——曹雪芹
    曹锡章(远)——曹霖——曹文龙——曹峦(玺)
    —曹宣——曹頫—”
    童力群今天注释道:引文里的“□□”,是曹霖,这个曹霖,是曹髦之父。
    《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第四》写道:“高贵乡公讳髦,字彦士,文帝孙,东海定王霖子也。”
    曹祖义先生为什么要将第三代远祖“曹霖”隐藏起来呢?因为他的第二代近祖也名为“曹霖”!
    如果只是散文式的叙述,曹祖义先生当然不会出此下策。然而,他面对的是《薛宝琴十首怀古诗》,他一定要将薛小妹的每一首诗解释为曹氏族人,而且第二代近祖“曹霖”是不能露掉的。于是乎,他想出了这么一个丢远祖保近祖的绝招。
    但是,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
    因为谜底“曹霖”是从薛宝琴的《广陵怀古其五》得出来的。这个谜底只能是两个字“曹霖”,不能一会儿变成“远祖曹霖”,一会儿变成“近祖曹霖”。
    于是乎,曹祖义先生必须面对这么一个非常尴尬的难题:曹霖是曹锡章的祖宗还是曹锡章的儿子?
    第二十一节、曹祖义先生错误解读《赤壁怀古》
    一、曹祖义先生的论述摘录
    赤壁怀古其一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
    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
    曹祖义先生写道:
    按字面分析:光滑像墙一样的物体……这个物体应该是“冰”……冰层越来越厚,光滑得就像赤壁一样,委卧在江河湖泊里,所以称“沉埋”。……此诗谜第一个谜底为“冰地”,因“冰地”委卧在江河湖泊里,所以“委”代谐音字“魏”字,“冰”谐音为“兵”,“兵”亦当“武讲,“地”谐音为“帝”。所以,这是指魏武帝曹操,魏武帝曹操是真正的谜底。
    二、我的分析
    (一)赤壁
    “赤壁”是地名。“沉埋”的是曹操的战船。
    “赤壁”从来就是地名。专指赤壁之战的主要战场。湖北有五个赤壁,哪个赤壁是赤壁之战的主要战场,迄今未有定论。这五个赤壁为什么名为赤壁,皆因为地处江边或河边,崖岸是红色【赤壁市之赤壁,传说战火映红了崖岸。】。黄州的赤壁一带,崖岸至今是红色的。
    湖北之外,河边的崖岸是红色的地方,皆名为“赤岸”。全国许多省都有赤岸。
    红色的墙壁,从来不名为“赤壁”,而名为“红墙”。
    赤,从来没有光滑的意思!
    “赤”有几个义项貌似“光滑”,其实不然:
    1、“空净无物”——赤贫、赤地、赤手。
    2、“诛灭无余”——其宗族亦赤。
    3、“裸露”——赤身、赤膊。
    “赤膊”并不是光滑的膊,而是裸露上身,或裸露的上身。
    查遍《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分类词典》、《袖珍字海》、《简明古汉语字典》、《新编说文解字》、《辞海》、《辞源》、《康熙字典》等,赤都没有光滑的意思!
    “赤壁”根本就不能解释为“光滑像墙一样的物体”!
    更重要的是只有将“赤壁”作地名,才能得出谜底是“曹操”【赤壁之战曹方的主帅】。
    既然曹祖义先生不把“赤壁”作地名看,而只当作“光滑像墙一样的物体”看,这谜底“曹操”【赤壁之战曹方的主帅】与曹祖义先生有什么相干?
    (二)沉埋
    曹祖义先生认为:“冰层……委卧在江河湖泊里,所以称‘沉埋’”。
    “委卧”一词是曹祖义先生独自生造出来的。
    诚然,“委”有“积聚”、“堆积”之意,“卧”有“横躺”之意,但这与“沉埋”有何关系?
    沉——没入水中。
    埋——用粉状、粒状或其他成堆的东西掩盖住(全部或一部)。
    “赤壁沉埋水不流”说的正是在赤壁战役里曹操的战船没入水中被泥沙掩埋,因其多而导致长江水难以流动。
    冰层恰恰是先由江水的表面先结冰然后向下继续结冰,根本不是冰“没入水中”!更遑论上面有什么“粉状、粒状或其他成堆的东西”来“埋”住冰!
    (三)冰地
    再议论曹祖义先生所言《赤壁怀古》的谜底“冰地”。
    江河湖泊之水结成很厚的冰,名为“冰封”,而不是“冰地”。
    河有“河冰”,湖有“湖冰”,甚至海有“海冰”。大面积之水结冰在十五厘米厚以上者称为“冰面”。唯独没有“冰地”的说法!
    陆地有冰雪,名为“雪地”,而不是“冰地”。
    “冰地”是什么?
    冰地——冰底的统称用法。翡翠地张等级的专有名词之一,指翡翠的地张色淡或无色,清澈透明,晶莹如冰,内部无杂质,石花较少,可谓“水清地好”。
    曹祖义先生写道:“‘冰’谐音为‘兵’,‘兵’亦当‘武’讲,‘地’谐音为‘帝’。所以,这是指魏武帝曹操,魏武帝曹操是真正的谜底。”
    “‘兵’亦当‘武’讲”。的确,兵是武器,是武士,但这是释义,而不是转音。而曹祖义先生所谓“‘兵’亦当‘武’讲”,意在音的转换,由bing转换成wu。
    猜谜的确用谐音法,但不能随意转音。否则,转音就变成了随心所欲,而不是猜谜。
    《薛宝琴十首怀古诗》谜底的范围是“俗物”。这“俗物”是论“件”的。
    《赤壁怀古》,曹祖义先生的谜底既是冰地又是曹操。
    “曹操”超出了制谜人【《红楼梦》(《石头记》)的作者】划定的范围,只是猜谜人曹祖义先生自己另外去划定的一个范围。
    显然,曹祖义先生的作法是不妥当的。
    更何况,即使依曹祖义先生之意将“冰地”看作是大自然物体,那么,既不能称“雅”也不能称“俗”,不能算“俗物”,更不能论“件”。
    “冰地”作为谜底完全不符合制谜人【《红楼梦》(《石头记》)的作者】划定的范围!
    总之,曹祖义先生的猜谜过程充满了牵强附会,他挖空心思将一切往“魏武帝”三字上面靠,结果却适得其反。
    第二十二节、曹祖义先生错误解读《交趾怀古》
    一、曹祖义先生的论述摘录
    交趾怀古其二
    铜铸金镛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
    马援自是功劳大,铁笛无烦说子房。
    ……表明了这首诗谜的谜底为“蚕”。
    这首诗谜和上首诗一样,真正的谜底还在谜之中。上首诗真正的谜底是魏武帝曹操,这首诗很自然联想到曹操的儿子曹丕。这首诗谜的俗物谜底为蚕,蚕做蛹的过程为“封蚕”,“封蚕”实际上是蚕给自己“补衣”,补衣把自己包起来,怕风雨隐喻“娇子”。
    “封蚕”谐音原字是“封禅”,“补衣”谐音原字是“不一”,“不一”合成为“丕”。俗物谜底本身就隐寓着魏文帝曹丕封禅当皇帝一事。显然真正谜底是曹丕。
    我们再来看这首诗的谐音原字及真正含义:
    统主进用朕祚纲,圣传换魏不用枪。
    祃元畤事功劳大,铁蹄无犯谁仗量。
    破译出来的《交趾怀古》诗,原意我们可以看出这是曹丕逼汉献帝禅位,建立魏国事。
    二、我的分析
    曹祖义先生认为“‘封蚕’谐音原字是‘封禅’”。
    “封蚕”的谐音原字果真是“封禅”吗?
    封禅之禅音shan,而不是音chan。
    曹祖义先生认为“俗物谜底本身就隐寓着魏文帝曹丕封禅当皇帝一事”。
    曹先生的这句话真是错得出奇!
    什么是“封禅”? 封禅是指中国古代帝王为祭拜天地而举行的活动。
    曹祖义先生所言“魏文帝曹丕封禅当皇帝一事”,实为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之事。
    禅让之禅音shan,而不是音chan。声母不相同!
    曹祖义先生操的是胶辽方言。在该方言里,shan念san,chan念can,声母仍然是不相同的!
    因此,“封蚕”的谐音原字不是“封禅”!
    因此,《交趾怀古》的谜底不是曹丕!
    第二十三节、曹祖义先生错误解读《钟山怀古》
    一、曹祖义先生的论述摘录
    钟山怀古其三
    名利何曾伴汝身,无端被诏出凡尘。
    牵连大抵难休绝,莫怨他人嘲笑频。
    ……上述表明此诗俗物谜底确属“草帽”。
    这首诗谜与前两首一样,是阴阳谜,有两个谜底。但这首诗谜特点是,谜面字是一样的,谜底音也一样,即“草帽”的真正谜底是“曹髦”。……曹髦终于帝位上,所以诗名为“终禅”(钟山)怀古。
    二、我的分析
    (一)“终于帝位上”之义,不是“终禅”
    (二)“终禅”与“钟山怀古”扯不上。
    “钟山”的典故是:孔稚珪在《北山移文》中讽刺周颙从隐居的钟山走出来做官。
    (三)曹祖义先生是曹髦的后裔,很自然由“草帽”能联想到“曹髦”。
    然而,要让众人都信服此联想,却有难度。
    因为这个谐音联想必须有前面的两个谜底“曹操”、“曹丕”作基础。
    既然前面的两个谜底“曹操”、“曹丕”被否定了,这个谐音联想亦难以成立。
    第二十四节、曹祖义先生错误解读《淮阴怀古》
    一、曹祖义先生的论述摘录
    淮阴怀古其四
    壮士须防恶犬欺,三齐位定盖棺时。
    寄言世俗休轻鄙,一饭之恩死也知。
    ……诗谜第一句告诉我们,这个俗物长的大而壮实,但是害怕恶犬类动物欺负,仍须防范。第二句说,防范要“三齐位定盖棺时”。是说俗物有三部分突出地方,要缩到象棺材一样的严密中去。说到这,基本上可以认定这个俗物是“玳瑁”。……每首诗谜都有其隐寓,我们就找找这首诗的隐寓是什么。先看这首诗的特别之处,一是三齐和齐王,可以解释成山东和山东人。二是说韩信胯下受辱,意含膝软信息。“膝软”正好是曹雪芹家山东始祖曹锡远名字“锡远”的谐音字,也就是说,这首诗谜隐有曹锡远名字。……
    二、我的分析
    (一)玳瑁是海龟类动物,基本上没有恶犬去欺负它。
    (二)韩信胯下受辱,表现的是做人要能伸能屈,忍一时之辱而将来成大业。
    说韩信是胆小鬼,恰恰是错误而俗气的理解。
    所谓“膝软”,不就是胆小鬼的同义词么?
    “膝软”不能成立,其谐音“锡远”就更不能成立。
    (三)曹祖义先生的山东近祖是曹锡章,而不是曹锡远。
    曹祖义先生一再声明他与北宋曹彬没有血统关系。而曹锡远与曹彬是有血统关系的。既然如此,曹祖义先生将曹锡远当成“山东始祖”,难道不是令人非常可笑的吗?
    第二十五节、曹祖义先生错误解读《广陵怀古》
    一、曹祖义先生的论述摘录
    广陵怀古其五
    蝉噪鸦栖转眼过,随堤风景近如何。
    只缘占得风流号,惹得纷纷口舌多。
    ……谜底不言而喻就是“画眉”。
    ……第二句,说隋堤经过一阵雨后,到林子跟前看一看,是什么样子呢?原来林中树木全被雨淋湿了,即林代上雨了。“林代雨”,这是隐“林黛玉”,实质上是隐“曹霖”。“林代雨”就是“林”字上加“雨”字,为“霖”字,这个“曹霖”是林黛玉的原型。……
    二、我的分析
    “林中树木全被雨淋湿了,即林代上雨了。”这个“代”字从何而来?
    “‘林代雨’就是‘林’字上加‘雨’字,为‘霖’字。”“霖”字就等于“曹霖”吗?从“林代玉”到“曹霖”,这个“曹”字从何而来?
    “‘曹霖’是林黛玉的原型。”难道曹霖是个小姐吗?难道曹霖与某个公子谈过恋爱吗?
    曹祖义先生排了一个他自己家族的清代世系表“曹锡章(远)——曹霖——曹文龙——曹峦(玺)—曹寅——曹顒——曹雪芹”。
    众所周知,虽然《红楼梦》不是自传体小说,但曹雪芹的确是贾宝玉的原型之一!
    难道“祖先曹霖”还与自己的后裔“曹雪芹”谈恋爱不成?
    种种色色,简直是荒唐至极!
    至于曹祖义家族里有两个曹霖——远祖曹霖(三国魏之人)和近祖曹霖(清代人),是曹祖义先生永远迈不过去的坎!
    第二十六节、曹祖义先生错误解读《桃叶渡怀古》
    一、曹祖义先生的论述摘录
    桃叶渡怀古其六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
    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这个俗物谜底很明显是“灶王爷”。俗物谜底已出,真正的谜底是什么呢?我们再重新研究此诗谜。这也是谐音诗谜,内容应该是这样的:
    衰曹先画应潜螭,韬子韬爷宗分离。
    六曹梁栋多如许,消赵空选必上提。
    此谜第一句是说,按照曹家真正的家谱排列到这辈人,应是深深隐藏起来范“龙”字的人,这个人是谁呢?应该是曹文龙。第二句是以曹文龙口气讲的:在曹玺当时的家谱上,从儿子曹玺向上看是找不到我的,从我的爷爷曹锡章(远)往下看也找不到我,原因是曹玺和原“宗”曹家分离出去了。第三句,“六曹梁栋多如许”,是说自曹雪芹往上的第六代先祖,因历史原因,有好几个人在这个位子上。
    例如,按《八旗通谱》上的曹家家谱,曹雪芹向上第六代有曹锡远或曹世选,按曹玺原来正宗家谱算,曹雪芹往第六代是曹霖。对于这样的情况,应该采取的措施是“消赵空选必上提”。消赵实指消去曹振彦,赵同曹。
    空选,是把曹世选位置空起来,再把曹锡章、曹霖添上,同时往上提一个位子,空出的位子就是我曹文龙。按这个曹家真正家谱排列起来,我曹文龙就有了自己的位置。
    这个谜底是“振彦去”,“添文龙”,和第一个俗物谜底是完全吻合的。“灶王爷”在阴历二十三上天后讲“真言”,供奉人害怕把自己的过错也讲出来,所以在“灶王爷”上天的六天中供奉“灶王爷”是封其口,不让讲“真言”。其实,这是曹雪芹比喻不让讲“振彦”,而叫“灶爷度”,即“桃叶渡”的谐音,其义“灶爷去”,即“振彦去”(真言)。振彦消去后,添上曹文龙,这条谜底真正人物是曹文龙。
    二、我的分析
    曹祖义先生写道:“消赵实指消去曹振彦,赵同曹。”
    “赵同曹”,韵母相同,但声母绝对不同!无论是普通话,还是胶辽方言(丹东话),在声母方面,“赵”都不同“曹”!
    退一万步说,即使“赵同曹”,那么,“消赵”就是“消曹”,那就是消掉了所有姓曹的,为何只“消去曹振彦”一个人?这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
    曹祖义先生写道:“而叫‘灶爷度”、’,即‘桃叶渡‘的谐音”。
    “灶”与“桃”,韵母相同,但声母绝对不同!无论是普通话,还是胶辽方言(丹东话),在声母方面,“灶”都不同“桃”!
    《桃叶渡怀古其六》第三句“六朝梁栋多如许”,其“六朝”说的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等六朝,说的是六代兴衰,而不是说其中的某一朝、某一代。
    同时,六朝是确指,不是泛指,不是任何一串连续的六个朝代都可以称为“六朝”的。
    曹祖义先生将《桃叶渡怀古其六》谐音成他创作的歪诗“衰曹先画应潜螭,韬子韬爷宗分离。六曹梁栋多如许,消赵空选必上提。”
    我单说曹祖义先生写的第三句“六曹梁栋多如许”。
    曹祖义先生的解释是“自曹雪芹往上的第六代先祖,因历史原因,有好几个人在这个位子上。例如,按《八旗通谱》上的曹家家谱,曹雪芹向上第六代有曹锡远或曹世选,按曹玺原来正宗家谱算,曹雪芹往第六代是曹霖。”
    解诗之法,是天下之公器,有约定俗成之套路。某人写成了某句诗,并主动公之于世后,怎么解释,可就由不得这个人的随心所欲了。
    “六曹梁栋多如许”,意思就是六个姓曹的“梁栋多如许”,而不是说某一个姓曹的“梁栋多如许”。从“六曹梁栋多如许”里,得不出“往上”的意思,也得不出“第六代先祖”的意思,更得不出“有好几个人在这个位子上”的意思。
    更何况,“六曹”——“六个姓曹的”,是泛指,而不是确指。
    曹祖义先生排了一个他自己家族的清代世系表“曹锡章(远)——曹霖——曹文龙——曹峦(玺)—曹寅——曹顒——曹雪芹”。
    这个世系表是曹祖义家族与曹雪芹家族的混合世系表(混合体),是根本不存在的世系表!
    曹祖义先生关起自家门,可以自说自话,说“六曹”就是“曹锡章(远)——曹霖——曹文龙——曹峦(玺)—曹寅——曹顒——曹雪芹”。
    但是,曹祖义先生如果要社会承认这“六曹”就是“曹锡章(远)——曹霖——曹文龙——曹峦(玺)—曹寅——曹顒——曹雪芹”,就必须做一个由泛指到确指的转换工作。
    曹祖义先生必须回答这一个问题:为什么这“六曹”就一定是“曹锡章(远)——曹霖——曹文龙——曹峦(玺)—曹寅——曹顒——曹雪芹”呢?
    总之,曹祖义先生对《桃叶渡怀古其六》的解读,其逻辑混乱的地方太多了。
    “费尽心思亦枉然”,《红楼梦·桃叶渡怀古其六》无论如何,都不会变成“振彦去”与“添文龙”!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