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高鹗序”并非高鹗言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古洞秦人 参加讨论

    

    长期以来,“高鹗续书说”蔓延深广,至今仍有很多人深信不疑。这一说法最早由胡适提出。此说的支撑点不外乎三条:一、他认为小说中暗示人物命运判词与实际结局不合,进而猜测《红楼梦》前后两部分可能由两人所作。然而笔者通过对大部分判词进行解读,发现判词均为暗语,有些判词隐述的内容本身与人物命运无关。故胡先生的猜测乃误读所致。二、高鹗的同年进士张船山在《赠高兰墅鹗同年诗》题解中写道:“传奇《红楼梦》后四十回俱兰墅所补。”这句话的原意是:【川寄《红楼梦》后四十回句,男庶所补。】显然,胡适对作书人表面语句,作常规解读,结果偏离作者本意。
    第三条就是笔者下面将论述的“高鹗序”,这段写在1791年萃文书屋活字本《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上的序言,一向被人们当做高鹗续写后四十回的直接证据。于是胡适便将补书的作者认定为高鹗,这种观点提出后长期被人们所接受。周汝昌先生继承这一观点,并将这一论断大肆传播。而笔者通过对序文“二牍”文意判定:“高鹗序”并非高鹗所作。该序言系曹寅生前草拟,鄂尔泰晚年修改,再由曹顒与乾隆嵌入宫廷本的一篇隐述文字。下面依据谐音读法,将“高鹗序”正解如下,以佐证本人观点。
    原序:高鹗序:予闻《红楼梦》脍炙人口者,几廿余年,然无全璧,无定本。向曾从友人借观,窃以染指尝鼎为憾。今年春,友人程子小泉过予,以其所购全书见示,且曰:“此仆数年铢积寸累之苦心,将付剞劂公同好。子闲且惫矣,盍分任之?”予以是书虽稗官野史之流,然尚不谬于名教,欣然拜诺,正以波斯奴见宝为幸,遂襄其役。工既竣,并识端末,以告阅者。 时乾隆辛亥冬至后五日铁岭高鹗叙并书。
    谐音倒读:【告书并序。鄂稿临三帖,日无后字栋孩新弄,嵌死日再曰稿。遗目段子言,并君《记》,宫以七郎遂醒,委包笺,录私薄,遗禛挪言掰。然新校瞑御目,布赏然。留祉褆页,官掰。虽书褆已语,子仍分刻,以备妾衔。只好同宫爵记,复将新库字垒成记。主禁连书,布纫词曰,妾事见书。犬购贝说,妻亦语。鄂字犬校,字程纫,有蠢连禁函,伪鼎尝字,然异妾观。接人又重整香本,鼎无批语,犬误然。年余,连记再抠壬子汇曰。《红楼梦》文顒序鄂。】
    解文:告知本书由来并作此序。鄂尔泰的补删本抄录三套,雍正死亡之后的文字曹顒最近创作完成,并入雍正二批本,雍正死亡情节曹顒写,然后并入宫廷本。乾隆命胤佑醒批,委托曹寅校注,然后作为秘本珍藏,雍正生前曾增补过,但从新校订雍正死亡章节,曹寅十分欣赏,他藏有胤祉胤褆事迹的相关材料,被史官所用,虽然胤褆的改本已载诸王轶事,曹顒还是拿来整理刊刻,以备竺香玉补书之用。这样只好与宫廷本同时补写,再连同自己最新见闻积累成书。乾隆所禁曹顒之书,原系曹寅作批,书中载有竺香玉的轶事。曹顒见自己的书被禁,便从诸贝勒手中购得底本,其妻马氏也参与改评。鄂尔泰的本子由其子女校对,程伟元抄录,其中有曹顒的禁语函,雍正曾缀语,但此本与竺本存在异文,曹寅只好雇用他人重新整理竺本,新竺本没有皇帝批语,因而被曹顒误解。事过一年,曹顒再抠补1732年的汇校本,遂改成现在这个本子。《红楼梦》正文曹顒创,序言鄂尔泰拟。
    序言尾署:“时乾隆辛亥冬至后五日铁岭高鹗叙并书”一句,是人们确定该序作于乾隆辛亥(1791年)的“铁证”。其实不然。句中的“乾隆”、“辛亥”、“高鹗”、“铁岭”皆为托语或“借音词”。将这句话独立作谐音倒读即:
    【是书病序,鄂高龄删贴,日无后,字栋孩新龙嵌】,原意说:病中为这本书作序,正值高龄的鄂尔泰带病删帖,雍正暴亡后作序,序言由栋亭的孩子和新继位的皇帝插入书中。
    按:雍正死于1735年,标志作此序时间的上限,鄂尔泰死于1745年,可以判定此序初稿作于这年之前;又曹寅死于1740年,从文意判断,序文初稿无疑出自曹寅,那么可以确定,在1735年至1740年这五年间,“高鹗序”业已存在。问题是当时还没高鹗其人,这又如何解释呢?明眼人一看便知,该序文只有头三字和尾署提到高鹗,显然,前后两句是后来加上去的,去掉这两句,照样可以谐音倒读成文。可见曹寅去世前,已经预料到曹家书会公开印行,已将序言预先夹入书稿中,但乾隆并不知情,此序“背面”暗道《红楼梦》成书之缘起。
    如果“病序”谐音“丙戌”,则最终修改“高鹗序”的时间在1766年,此年高鹗才八岁,而曹寅、鄂尔泰、曹顒、曹霑均以离开人世。究竟是谁改了这篇序言呢?笔者认为是袁枚。袁枚40岁辞官,已定居南京随园十年,他一直在为宫廷本效力。程甲本埋没近二十年后初刻,标志着乾隆对《红楼梦》开始解禁,他有可能让袁枚假借八岁幼童高鹗的名义作序,此举不仅可以回避当事人,而且乾隆自己乃至所有皇室成员与这本书的瓜葛,被掩盖得严严实实。乾隆聪明过人之处,不言而喻。
    如果上述判断无误,则程甲本的实际刊印时间,比目前世人公认的乾隆辛亥(1791年),要早25年,它的成书时间则再早20年。由于世人未能掌握《红楼梦》语言文字的另一种读法,作者为避文祸而故意设置的阅读障碍,将后世研究者一直堵在书外,无所适从。所以,我们不必过分指责前人的“无知”,因为我们都被作者“蒙了去”。这一切,大概只有高鹗本人最清楚。
    咸丰辛酉重刊《红香馆诗草》序言的落款这样写道:“甲戌之秋八月既望,铁岭高鹗序。”谐音倒读是:【假序,鄂高龄贴,往记曰,把囚自序】。曹顒将这句话暗夹在为高鹗量身定做的《红香馆诗草》序言中,已经把话挑明。而高鹗,即使个人才具平庸,无端占得虚荣,考虑对自己一世功名,有益无害,最终采取沉默,才导致百年红学陷入一个作书人精心设计的“骗局”中。
    高鹗背了二百年的“黑锅”,反留下千古骂名。如今笔者为他辩诬,但愿他九泉之下,亡灵有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