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朗读者》:体会“反思”的魅力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傅小平 参加讨论

    自1995年出版以后,《朗读者》已被翻译成22种文字,在英语世界的销量近200万册,是战后继《香水》之后销量最大的德国小说
    以一场令人动容的“不能之爱”打动全世界千万读者的德国小说《朗读者》,今年1月由译林出版社推出纪念版中译本。译林出版社宣传负责人袁楠告诉记者,2001年该书旧版《生死朗读》一经推出,就引起了很好的反响。该书自推出新版以来,已重印四次,销售成绩不俗,在新浪、搜狐的销售排行榜中,一直名列前茅。一部“严肃”的德语小说为何有如此之大的魅力?诚然它的畅销离不开良好的包装和宣传攻势,其经久不息的阅读魅力却只能来自小说本身。
    记者了解到,《朗读者》自1995年出版以后,已被翻译成22种文字,在英语世界的销量近200万册,是战后继《香水》后卖得最好的德国小说。它是有史以来第一本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德语书,在德国甚至成为每个中学讨论的话题,在美国,《朗读者》入选著名的欧普拉读书秀后,很快风靡北美,并形成全世界范围内的阅读话题。在中国,许多作家、学者不约而同提到对它的兴趣与钟爱。
    以朴素、庄重的叙述包容了丰富而多义的主题,是热爱该书读者的共识。曹文轩在该书序言中坦言对此书叙述方式的欣赏“我喜欢《朗读者》的那份庄重。在看了太多的油里油气、痞里痞气、一点正经没有的中国当下小说之后,我对这部小说的庄重叙述,格外喜欢。”
    至于该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可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池莉说:《朗读者》向我们倾诉的是“另外的东西,是心之幽情,是人类对自己生存理由的质询,是对不规范情爱关系的探究。”毕飞宇表示:“我愿意把《朗读者》理解成一部关于尊严的书。伴随着尊严,我们看到了暴戾、残忍、无奈、软弱、忏悔与宽容。”青年作家徐则臣也表示了同样的理解。有读者则从叙事学的角度指出:《朗读者》涵盖了多个模式化的故事原型。一个是“洛丽塔”的故事,一个是关于救赎的故事,一个有点诡异而时尚的影射“处女与野兽”的故事。曹文轩说,这样的阅读效果得益于小说中悬疑手法的运用,更主要的却来自于作家对人性、对存在的深度把握。在侦探小说似步步推进的情节叙述中,小说给我们留下了太多无从释怀的难题,正是在对这些难题的求索中,我们读出了关于爱、尊严、性、两代人、历史等复杂的话题。
    小说写了一个涉世不深的少年和一个饱经沧桑的中年女性之间的不伦之恋,看似又一个有关性爱和罪恶的畸情故事,在其性爱和罪恶的表皮下,讲的却是另一个更为深刻的故事。它隐含着战后德国第二代对战争的反思,更难能可贵的是故事并不流于简单的谴责。该书作者本哈德·施林克说:“人并不因为曾做了罪恶的事而完全是一个魔鬼,或被贬为魔鬼;因为爱上了有罪的人而卷入所爱之人的罪恶中去,并将由此陷入理解和谴责的矛盾中。”
    “参与罪行的每个渺小人物无疑应该承担其中一份责任;问题是历史的这一个个局部,具体地是怎样发生的?个人的罪责与巨大整体的罪责是否完全重合?”书评人程昀提出了这样的质问,他说,《生死朗读》并不是一个意识形态化的文本。小说主人公汉娜的悲剧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某种历史的绞轧下,作为一个个体的尊严和价值是怎么被扭曲地保存下来的?在她的罪责后面,是否有一些不易察觉的人性的复杂?作者以艺术的手法,提出了有关历史与小人物的关系这样一个哲学命题。本哈德·施林克使小说摆脱畸情故事的窠臼,并上升到如此的高度,显然也得益于他的写作态度“不仅要写作,而且还要在生活中承担某些使命,它们不是我自己给自己规定的,而是摆在我面前、我必须面对的任务,对人、事和所做的决定负责,这丰富了我的生活和写作。”他的话对当下浮躁的文坛无疑是一种警醒。
    从更开阔的角度看,显然《朗读者》的问世并非一个作家的兴之所至,它植根于德国民族反思的大环境,也植根于德国反思文学的传统。近日,由文汇出版社推出的德国作家西格弗里德·伦茨的长篇小说《德语课》可谓德国反思文学的另一个典范。它在上世纪80年代首次翻译成中文,就引起很大的反响,并被作家余华称为“这是一本读过以后不愿意失去它的小说”。这部1968年出版的作品,取材于德国著名画家埃米尔·汉森在纳粹统治时期被禁止作画的真实事件,剖析和批判了被作为“德意志品质”宣扬的“忠于职守”思想,激发人们对被纳粹践踏的公民义务进行深刻反思。从某种意义上说,反思是任何国家、民族共同的母题。该书日文版译者说:“这是一篇让日本人羞愧欲死的艺术檄文。”作家肖复兴读了该书后感叹:可惜它是德国人写的,而不是我们自己。正因为此毕飞宇表示:《朗读者》是我读到的关于第三帝国“第二代”最为深刻的反思小说。作为一个小说家,我特别想补充一点,作为“文革”的第二代,我认为,中国文学关于“文革”的书写不仅不应当草率地结束,而应当重新开始。”
    原载:《文学报》2006年8月3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