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被困在一栋着火的建筑物中,并且无法找到逃生之路,“出口在哪儿呢?”你在大声呼喊。这时有一个声音透过烟雾传了过来:“从大厅下去,右转,下楼梯,右边就是出口。”仅仅因为知道了出口的位置你就能得救吗?不能,你必须迅速跑到出口才能逃生,假设你不知道出口,那就一定会被烧死。你知道真理,不迅速行动起来,虽然不一定就会得救,但已经存在了得救的可能;而你不知道真理或不寻求真理,就注定不可能得救。 对于犹太人来说,《塔木德》是帮他们找到真理的生活指南。通过寻找真理他们获得了智慧,通过智慧他们获得了拯救。《塔木德》被誉为犹太人的第二部“圣经”,又称犹太智慧羊皮卷,或犹太5000年文明的智慧基因库,它不仅在犹太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维系了这个民族,而且滋润了一代又一代的犹太人,让他们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和有信仰的人。无论是马克思还是爱因斯坦,无论是弗洛伊德还是斯宾诺莎,都深受《塔木德》的影响。 《塔木德》成书于公元3世纪到5世纪,由1500名犹太拉比联合完成,全套20卷,总计12000页,250万字,内容庞杂,卷帙浩繁,头绪纷纭,大至宗教、律法、民俗、伦理、医学、迷信,小到起居、饮食、洗浴、着衣、睡眠等无所不包。它以《旧约》的箴言为开端,接着是神话故事、诗歌、寓言及道德反省和历史回忆,题材广泛,内容鲜活生动,虽然其中三分之一是《米德拉西》,即训诫和道德说教,但让人丝毫不觉得生硬和僵化。如果说《旧约》是一部永恒的书,那么《塔木德》则是犹太人日常生活的伴侣,充满着生命的智慧和化解危机的良谋。它不是史书,却在谈史;它不是人物志,却在述说人物;它不是百科全书,却包罗万象。正是它孕育了西方文明的模式,成为犹太智慧的源泉。它与《圣经》、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和伊斯兰的《古兰经》,并称为影响人类文明的巨著,是真正的传世经典。 《塔木德》在世界上广泛流传,大约被译成12种语言。尤其是犹太人人手一册,从生到死一直研读,常读常新。它不仅教会了犹太人思考什么,而且教会了他们如何思考。它用一种始终如一的声音,构建了犹太人的世界观。它宛如一位和蔼可亲的朋友或思想深邃的学者,始终和每一个犹太人进行交谈和讨论,并穿透琐细的生活,让人感觉到鲜活的智慧和触及万物的力量。 《塔木德》说:一神论,是犹太教不同于其他宗教的重要特征,所以我们看到了这样的箴言:“凡摒弃偶像崇拜者,均被视为犹太人。” 人首先是以个体被创造出来的,这样做是要教导人们无论谁毁灭了一条生命,上帝便视其为毁掉了整个世界;无论谁拯救了一条生命,上帝便视其为拯救了整个世界。因此,对人类的冒犯就是对上帝的冒犯。 如果我们不为自己努力,我们靠谁?如果我们只为自己努力,我们成了什么?如果我们现在还不明白,我们什么时候才明白? 《塔木德》和《圣经》的区别在于,《圣经》是神在说话,而《塔木德》是人在说话。一群饱经沧桑,每天都在探讨智慧和哲理的犹太学者用了近400年的时间蕴育了这部大书。因此,犹太民族是一个由信仰上帝到信仰真理的民族——由于信仰上帝,导致了“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这一观念;由于信仰真理,导致了“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由于上帝和真理都是超验的观念,导致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观念,从而完成了现代文明的塑造和转换。没有上帝,就没有绝对的道德;没有真理,就产生不了民主;没有法律,就没有“自由和平等”的保障,因此,《塔木德》中有613条犹太诫律,这613条诫律正是现代法律的基础。所以,有许多犹太智者成为世界一流的法律专家和美国联邦法院的大法官。 美国石油大王哈默说:“《圣经》让每个人服从上帝的安排,《塔木德》让财富服从了我们的选择。” 金融大王摩根说:“我的棺木中不要黄金、支票和任何股票,它们都是不牢靠的,我只要一部犹太圣典《塔木德》。” 正因为如此,在时下的中国书肆流行了各种各样的讲述“世界第一商人”犹太人如何发财的小故事的所谓“塔木德大全”之类的书,其实都是对犹太文化和《塔木德》的误读。说白了,《塔木德》不仅仅是一部讲述发财的书,更主要的是,它是犹太人的“生活圣经”,内容涉及到:上帝与宇宙、人的教义、自己与他人、婚姻与家庭、肉体生活、道德生活、社会生活、末日审判和永生,所以,勒维纳斯在《塔木德四讲》一书中写道:“人既非天使,也非魔鬼,而是与善恶交织在一起的存在,是欲望纠缠的生灵;没有戒律的犹太人对世界是一种威胁;人类在他们的本质上不仅是为己者,而且是为他者,并且这种为他者必须敏锐地进行反思;自由就是责任;犹太人是所有人类的人质,因此,犹太人需要世界——世界需要自己的人质犹太人——犹太人离不开犹太教——世界也离不开犹太教文化。” 需要提醒读者的是,目前国内真正能称得上《塔木德》的书为数廖廖,只有山东大学版的《大众塔木德》和重庆出版社刚刚推出的真正的羊皮卷《塔木德》。《塔木德》就仿佛犹太人的《论语》一样,不读《塔木德》,就算不上一个真正的犹太人。 《塔木德》 (精编采插本)赛妮亚编译 重庆出版社出版 原载:《文汇读书周报》2008-4-28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