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尔德说,过去书是由文人来写,大众阅读,现在书由大众来写,无人阅读。这话在今天还能让人点头称是。虽然王尔德以后,一个多世纪之中人类世界又产生了无数的畅销书,有无数畅销书作家冉冉升起,但我们都心知肚明,王尔德此处的“阅读”,可不是茶余饭后,娱乐至死的意思,反而有点像中国人说的“皓首穷经”,至少也要先有个开卷获益的资格。虽然王尔德本人在风月场中未必就不那么卡萨诺瓦,但在读书和写作这个事情上,他还是有不同意见的。 《卡萨诺瓦是个书痴》的作者却说,如果读书写作就是那样充满了偶然性和歧义,并受外部条件的限制,甚至是风流才子的身体活(Body work),那又怎样呢,是否还有规律可寻,还有偶像可造?作者约翰·马克思韦尔·汉密尔顿,系记者出身,多年来写书,撰书评,与阅读、写作、出版、传播等一切相关事务打交道,身经百战,说起书籍那点子事来旁征博引,滔滔不绝,又兼谐谑的写作风格,有时甚至有些“无厘头”,让人忍俊不禁,不得不佩服他包袱抖得出彩。 阅读这本书,几乎可以让人了解每一本书的一生,从写作、流通,到引起关注,获得专业评价,再到进入历史,藏入图书馆的全过程。除此以外,作者还撷取了一些与书籍有关的其它主题,如与书有关的修养,书前献词,最容易被偷的书等等,整合起来犹如一门关于写作和阅读的专项研究,既有基本逻辑,又有随意发挥,最重要的是让人觉得书籍的命运,是与我们这个世界的各项精神活动,乃至物质活动同时成立的,和社会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息息相关。从前我们想到读书时脑海中青灯黄卷的意象,在这本书里被置换为热闹的签售会,各种与书籍有关的行为艺术,由此我们对阅读和写作的感受,可能在读过这本书后就会发生一些变化了。 译者王艺说,《卡萨诺瓦是个书痴》本身就是2000年美国的一本畅销书,他遗憾没有把这本书更早一点介绍到中国来。这不由让人想到,在今天的中国,阅读和写作的尴尬处境在于,它们曾经承载了最高端的意识形态功能,因此常常显得神圣而高不可攀,但又在一个非常短的时期内,迅速坠入市场。这两端似乎难以被衔接好,所以当下两种模式同时存在,而彼此无法产生对话关系,弄得读者不知道什么才是真实的阅读、真实的写作。这个问题大概有两种解决办法,一是重新定义经典意义上的阅读和写作;另外一种,则是按照后现代的思想潮流,将原有的模式统统拆解掉,分析所有文化产品的生产机制和流通条件,在这个意义上看待《卡萨瓦诺是个书痴》这类书,会觉得启发更大一些,本书作者的态度就是暴露所有的“内面”给人看,正如他在前言题词中所写下的: “本章所反映的内容是/研究书籍、读物以及人类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要把他们当回事儿。” 说是“不要把他们当回事儿”,实际上本书作者在各章都花了大量的精力,尤其是第一章“写作经济史”,这一段文字背后的阅读量恐怕不会少于任何一本专业学术著作。在这一章中,作者将作家各种不同的身份,与他们的创作动力联系起来,把作品的风格面貌,与作家的收入多少,职业特性,生存状态等条件联系起来。如果你能像惠特曼一样,利用在内务部印度事务办公室工作的业余时间写作,或者像霍桑那样,利用做海关职员的空闲时间写作,那么你的创作心态和苦苦谋生的自由撰稿人肯定是不同的,但与此同时你也可能要忍受一些其它东西,比如作为学院里的写作者,你就“必须写那些没人会买的书,以保住你的低薪职位”。这些有趣的描述,甚至不属于通常意义上的“文学外部研究”,因为作者不仅仅将外部环境看做作品的写作背景,而是把它本身作为有独特规律和价值的文化生产的土壤,这样,读与写,就真的成为了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有意思的是,作者写尽了书的一切,唯独没有讨论的是意义,也就是说,他没有在意义的层面上给出阅读和写作的依据。不过,与其把这看做是一种缺憾,不如进一步想想,当意义问题暂时被搁置起来,当人们发现,写作和阅读除了产生于意义和价值的召唤中,也可以经别的途径建立它们的秩序,甚至于它们就潜伏在日常生活,和你的职业生涯的任何一个角落里,是否能体会到,不论最后是走向成功还是失败的经验,阅读和写作的位置是无所不在的。在我看来,这是这本妙趣横生的书最具实验性的地方。 《卡萨诺瓦是个书痴》 【美】约翰·马克思韦尔·汉密尔顿 著 三联书店 原载:《文汇报》2008-09-20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