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真实与虚构——评皮埃尔—让·雷米的《大师之死》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李霞 参加讨论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现代主义风起云涌,而年轻的法国画家巴尔蒂斯却发出了异样的声音:“所有人都在学毕加索,除了我”。巴尔蒂斯一反潮流,向过时的画家——安格尔、库尔贝、普桑等致敬,走上古典主义道路,几十年从未更改过立场。毕加索称他为“20世纪最伟大的形象艺术派画家”。从1908年诞生,到2001年辞世,巴尔蒂斯成为20世纪最后离去的艺术巨匠。他的去世,震动了法国,人们以各种方式缅怀老人神秘而传奇的一生。
    共同岗位上的机缘,让法国作家皮埃尔—让·雷米意识到他与画家巴尔蒂斯的联系:20年前巴尔蒂斯曾出任罗马法兰西艺术学院院长,入主美第奇宫,20年后作家雷米继任了这一位置。对于雷米而言,巴尔蒂斯无论如何都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艺术家。
    然而,巴尔蒂斯是斯芬克斯式的人物,从来都拒绝谈论自己,对所写人物材料的掌握十分有限,雷米面临着创作上的矛盾。但这并没有成为作家走近画家的障碍,在“虚构的传记”——《大师之死》(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中,他创造了一个叫“马特乌斯”的主人公。
    通过这部传记小说的结构,我们可以看出作家在何处运用了“纪实”,何处采用了“虚构”。马特乌斯1935年举办的首次画展,把他推向了公众的视线,1935年也成为小说中结构上的分水岭。1935年后的马特乌斯,一步步走向成功,成为举世瞩目的艺术大师,这一部分恰恰是人们已知的内容。对于成名之后的马特乌斯,作家采取了叙述式的略写,为了与书中重点展示的主人公青少年生活相衔接,小说从马特乌斯去世前的生活片断往回推溯,组成本书第一章“舍拉德镇葬礼及其后”的主体。实际上,雷米面临的真正困难是马特乌斯的未成名阶段,它基本上是主人公的生平空白。而人的成长总是由其青少年时代的经历奠定基础,尤其对一个画家来说,它常常是他创作的根源和母题。如何解读马特乌斯的青少年时代?雷米紧紧抓住了马特乌斯的画作,从中来解读他的全部历史和内心。作家结合画家的亲人和青少年时期朋友的回忆碎片,追溯马特乌斯成熟时期每一幅创作的根源,尽可能“真实”地猜想大师,进行“真实的虚构”,完成对画家艺术生成过程的探讨。
    作家还发现了影响主人公日后创作的两个主题:少女与死神。少女题材是马特乌斯绘画的主题,1935年他的首次画展,就因有伤风化的主题而引起关注。书中描述了少年马特乌斯与数位少女的离合遭遇以及对其艺术所产生的特别影响。马特乌斯一生的目光都定格在少年式的审美方式上,这个把女性之美作为一生创作源泉的画家,从11岁开始立志当一名画家,历经风雨剥蚀,仍保持着一颗处子之心。死神带来的恐惧从另外一个角度帮助了少年马特乌斯的成长。湖弗洛山庄之行,让他体验了同行伙伴的意外而亡造成的精神创伤。激烈的死亡,刺激了少年的神经,形成了他日后作品的深刻主题。
    书中,雷米将真实生活中巴尔蒂斯对日本文化的钟情,改写成马特乌斯对中国文化的钟情。作家雷米曾在上个世纪60年代担任过法国驻中国的外交官,他在描绘马特乌斯/巴尔蒂斯的历史过程中输入了个人的情怀。
    原载:《文艺报》2009年11月05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