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沉默,不代表生命无言 ——读《埃德加的故事》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范典 参加讨论

    
     《埃德加的故事》 [美]戴维·弗罗布莱夫斯基著  张鲲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美国作家戴维·弗罗布莱夫斯基的处女作《埃德加的故事》翻译成中文洋洋洒洒42万余字,近500页,据说英文版有570页,更厚。然而读过此书的人,都对作者细腻而唯美的文笔赞叹不已,连大作家斯蒂芬·金也称其“讲述的是人的心灵,是居于人类心灵之中、只可意会却不可言传的种种难解之谜”。
    书中讲了美国威斯康星州农场一家三代人的生活:他们世代驯养一种以家族姓氏命名的索泰尔犬种,世袭了自成一套的驯狗哲学。作者细致而丰富的描述,带我们进入美国西部农场广袤、原始的场景中,既领略了四季轮替的异域风光,又感受了生命繁衍的神奇和伟大,那些人与动物间的和谐相处、生命的平等、友谊与亲情的复杂交织,使其超脱单一主题而成为一部集大成者的巨著。
    这个养狗场由一对夫妇共同打理,男孩埃德加的降生使他们对生命的意义多了一层感悟——埃德加天生不会说话,却能听见声音。于是,他们之间的沟通只能用手语,依据这种肢体语言来传达内心想法和指示——这与他们驯养小狗时的做法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对应:生命可以不发声,可以失去说话的能力,像狗、猫,所有动物那样,但是有一样东西是阻碍不了的,那就是“表达”。小狗听你的训,也是情感的表达:想得到表扬、想感激你的恩赐。埃德加虽然无法说话,却阻隔不了他对亲人、狗群、自然、生命的热爱,无声心境对应的却是斑驳喧杂的世界,他单纯而宁静的灵魂里也许充斥着某种冒险的猎奇心态,这从他时常翻阅的《丛林故事》中可见一斑。
    书由五部分构成,前部分勾勒了一幅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唯美画卷,包括人物生活情境、状态,还有狗群生活、训练,尤其是当母狗伊丽丝分娩时,埃德加在父亲指示下“表扬”了伊丽丝——可见,动物和人类共通之处在于一种相互的“表达”,人需要被理解和尊重,狗何尝不是?为此,我们看到书中对狗的描述一律用人称代词:“他”或“她”。生命之间在不产生利益干系时是如此和谐,这与后部分的人心险恶与阴谋形成了鲜明对比。
    父亲的意外身亡在外人看来是出于疾病,但埃德加不信,他在谷仓恍惚见到了父亲的魂魄。埃德加就此陷入了这样的阴谋当中,叔叔克劳德完全取代了父亲,当起了养狗场的主人,并和他母亲过起同居生活。这一切让埃德加深深疑惧起来,一次失手导致老兽医摔死,埃德加带着三只小狗逃进了希华默根森林,他受到了好心人亨利的帮助,见识了农场之外人们的生活。可当他重回家园,却陷入了克劳德的阴谋当中……
    这是一个悲剧结局,虽然克劳德最终也没有幸免于难,那个鬼魂的适时出现,向他打开了地狱之门。因为前半部分的轻盈和唯美,导致后部分内容显得尤为沉重,作者的用心也从而凸显出来:歌颂生命,回归自然,摒弃阴谋与人性罪恶……正是这种偏向,使叙述和情节呈现过于完美,连谋杀和死亡都变成一幅画面,也使得节奏张力上产生了凝滞感。但这毕竟不影响整部作品的格局和品味,作者花费大量精力研究言语疾病、结构性火灾、乙醚、犬类生态学等等知识点,将其融入到小说叙述中,使得内容充实,结构丰满,人物立体,也体现了美国西部农场的习俗、风情,的确称得上是大手笔,况且这是他的第一部作品,撇开一切不说,这种“真诚”态度就首先值得人钦佩。
    一部包含了多重主题的作品,喜欢它的读者当然也有各自的原因,但最打动我的仍是作者的“真诚”,他将一个失去声音的男孩对待生活以及生活对他的一切,进行了非常系统而全面的解说,而埃德加的无言,并不代表他沉默,他那么热烈而全部的拥抱着他生活的这个时代!
    原载:《文汇读书周报》2010-06-04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