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访陈众议:拉美文学繁荣增强中国文学信心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newdu 参加讨论

    2010年10月7日,略萨获诺贝尔文学奖。
    这个名字多么熟悉。英国一家书店的工作人员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如释重负地说:“这次诺贝尔获奖作家我们都认识,书店不用担心没他的书。”
    这个消息却又令人感到一丝意外。在世界文坛,略萨的名字曾如雷贯耳。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他和“爆炸”的拉美文学一同进入中国,深深影响着中国的作家和读者。但几十年过去了,那些深受影响的中国作家好多已刀剑入鞘,他的读者也在时间中逐渐褪去红颜。人们似乎淡忘了他也淡忘了拉美的文学。
    但在2010的秋天,他的名字又被无数次提及。许多人忆起那段曾由略萨、马尔克斯这些拉美作家带给中国读者美妙享受的属于文学的黄金时代。
    记者昨日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所长陈众议,他是拉美文学的研究者,他带着我们再一次走近拉美文学,走近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略萨。
    作为诺奖候选人,略萨已经等了半个世纪
    《文化广场》:略萨获得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让拉美文学又一次回到了人们关注的视野。略萨自己也说,这是诺贝尔文学奖“对拉美文学和西班牙语文学作品的承认”。拉美文学一度被称为“文学爆炸”。这个概念是怎样产生的?
    陈众议:拉美“文学爆炸”的说法产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并在拉美的评论家中传播开来。我认为这个概念产生的最大的原因是由于冷战期间,东西文化的对立。在两个阵营之间,也就是在拉美,出现了一个非常繁荣的文学景象,让东、西方文化都能接受。西方能接受拉美文学是因为拉美文学和西方文学本身就同源。上世纪五十年代古巴革命胜利后,很多拉美作家和左翼的知识分子都支持古巴,而苏联对拉美知识分子的影响也由来已久,使得拉美作家对自己的民族和政治产生了一种左倾的色彩,所以他们的文学当然也被苏联社会主义阵营、东方所承认。
    拉美文学当时呈现出巨大的繁荣,流派繁杂,产生了一大批的作家,在价值和方法论上都有很大的差异,极大的丰富性导致评论界无法用一个很概括的概念去涵盖它,所以评论界就用“文学爆炸”来表达拉美文学的繁荣。在这个说法背后是各个流派,其中重要的有以马尔克斯为代表的魔幻现实主义,略萨为代表的结构现实主义,还有阿根廷作家科塔萨尔为代表的心理现实主义和墨西哥作家福恩特斯为代表的社会现实主义。这几个流派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关于技巧和叙事方法的探讨是他们共同的特点,而略萨在这方面尤其突出。他们的作品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宏大的叙事,关注重大的社会和历史问题。当时拉美文学也有博尔赫斯这样面壁虚构的作家。总而言之,当时拉美几乎在同一时间崛起了几十个作家,文学呈现极为丰富的形态,产生了很大的国际影响。
    略萨也是在六十年代成名的。1962年他写出《绿房子》后就获得了诺奖提名,所以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略萨已经等了半个世纪。
    小说是结构的艺术
    《文化广场》:拉美在那个时期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文学形态?
    陈众议:拉美“文学爆炸”的出现与冷战有很大的关系。另外一方面,当时的拉美社会是一个非常多元的状态,有的国家是独裁统治,有的国家是军政府统治,有的已是三权分立的民主制度,处在一个变化、多元、动荡的一个奇特状态,从文学上讲,拉美文学跟西方文学一脉相承,但政治和社会的格局又让它有比西方文学呈现更为多元、丰富的状态。拉美当时很多的重要作家在年轻时,由于拉美政治的动荡,都有自愿和被迫流亡过欧洲的经历,接受过现代派文学的洗礼。但由于国内沉重的民族和社会的责任,加上左翼思潮的影响,拉美文学继承了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它充满了生命力,同时西方文学的根又扎得很深。
    《文化广场》:拉美文学在世界文学的版图上一直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陈众议:我认为拉美文学在世界文学的版图上是非常重要的一极。最近半个世纪以来,它作为一个群体,在严肃文学方面的影响,超过了任何一个语种的文学,成为世界文学的一个奇观。别的语种的文学在最近半个世纪都显得很零散,没有这种集群的力量,拉美文学在关注重大的题材、在传承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方面,都是别的语种的文学无法比拟的。
    《文化广场》:在拉美“文学爆炸”中,略萨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他的贡献是什么?
    陈众议:他和马尔克斯是当时的领军人物。而略萨的最大的贡献是他尝试了小说在结构、形式、技巧方面所有的可能性。以前人们认为小说是语言的艺术,现代主义认为小说是时间的艺术,而略萨认为小说是结构的艺术,可以把小说当作房子来建造,可以建造得很轻盈很别致。
    原载:《深圳商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