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否想像,在怎样的情境下,影视明星徐静蕾、李冰冰,畅销书作家韩寒、安妮宝贝,文化学者周国平、孔庆东这些看似不相关的名字会被列在同一张名单上呢?如果你不上网,不知道何为博客,恐怕无法想像这将是怎样一张怪异的名单,但是,任何一个登陆过新浪博客首页的网民都会再清楚不过———这是一张博客流量排行榜。 博客让不同身份的人聚集在一起,如同一场全民参与的热闹聚会。这就是媒介的力量:在印刷术统治的时代,艺人、作家、学者,在不同的空间里各司其职,“舞台”、“书籍”、“讲台”,谁的地盘谁做主;到了电视统治的时代,他们开始在同一个场域下出现,不过电视节目的划分仍旧巧妙地维持了他们各自的身份:演员、嘉宾和专家,他们仍旧能够很自然地形成对自我身份的和谐认同。直到博客的出现,一切因此发生改变。他们开始在同一界面下说话,所说话题也常常围绕着一个相同的热点展开,这时候他们同很多“草根”一起,成了博客——一群在网络上自由书写的人。 然而,尽管网络中博客们的身份是相同的,当他们在书写时,可能也会随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网民们,将自己认同成一个简单的网上存在者,一个纯粹的博客,但很遗憾的是,博客网站营运商们不会这样认同,阅读博客的广大网民们更不会这样认同,在他们眼中,写作者的真实身份,比网络中展现的那个身份更有吸引力。就像打开周国平的博客时的体验,阅读者会认为“我在阅读周国平的博客,一个文化学者的博客,而不是张三李四的博客”。于是就有了博客的划分———娱乐博客、文化博客、小资博客、女性博客……门类齐全,应有尽有。这个分类看似博客运营商们为了让主页显得丰富而进行的分类,其实本质上出于阅读者对博客的认同,同时也促使了写作者将自己分门别类。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这很自然地符合了人们的“归类心理”。归类让事物变得更容易认知进而认同,但博客的分类却不是一种直接的简单的分类,它囊括了写作内容、网络身份和现实身份的交互作用。在同一界面出现的不同人,在自己眼中获得了新的身份,在观者眼中仍旧延续着原有的身份,两个身份纠缠在一起,在并行和矛盾中自由生存。 较之更为矛盾的是“文化博客”这个词汇的产生,矛盾的产生来自于文化二字与网络的纯粹娱乐环境之间的格格不入,在这里“文化”已经不再是一种“内容”而是一种身份,于是博客分类也成为了一种针对写作者身份的分类,一种“伪分类”。不妨以博客中国(blogchina)为例,相对其他提供私人博客写作的博客主页,博客中国可以说是国内一个聚集最多文化名人、提供最多文化话题的知名博客主页,很多文化学者在这里开设个人博客,李泽厚、王元化、吴敬琏,这些在海内外享有极高声誉、极具知名度的学者也参与其中,成为博客中国自身定位的标志。博客中国的logo上,有这样一行醒目的标语———“每天5分钟,给思想加油”。在首页上,博客中国专门写出了自己的定位:“立足高端,注重思想性和知识性,以高端信息立足中国,放眼全球。”这样的定位和主张,在众多以吸引眼球、娱乐大众为目的的博客中可谓独树一帜、独具一格。然而,正如前面所言,在以身份而非内容进行的分类中,在网络这一独特的环境里,在“博客”这一崭新的媒介前提下,是否能够存在纯粹的“文化博客”这一乌托邦呢?在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的预言下,博客又是否能成为文化的“生存地”呢? 这提醒我们去重新思考尼尔·波兹曼的观点,我们生活在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电视)在把新闻包装成杂耍的同时,也引诱其他媒介这样做,于是整个信息环境变成了电视的一面镜子”。(尼尔·波兹曼,2004)报纸、杂志、广播这些较电视而言出现得早的媒介都追随电视将“娱乐至上”当作生存要义。网络本身产生在电视之后,较之而言,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价值,然而对于博客这一具体媒介而言,它本身就是以娱乐的形式为人们广泛所知的。木子美的诞生、新浪名人博客的明星效应,这些眼球经济时代的产物可以说是最娱乐的娱乐形式,博客上众多的脱离了生活背景、严肃意义的叙述和讨论也使得博客写作变成如同电视新闻一般的纯粹娱乐。如同尼尔·波兹曼所说,电视新闻通过“好,现在……”这样的语言分割了新闻,让不论多么严重的新闻事件都可以瞬间从我们的头脑中消失,与此相类似的,博客通过每个简短的书写片断,不同的日期划分,在一个界面中瞬间结束话题、转换话题,触动阅读者不同的兴奋点。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私人博客,在同一界面上,写者可能在前一天的日志里写到了中国教育制度的不平等现象,第二天就可能写到自己新剪了一个什么发型,吃了一顿怎样丰盛的晚餐,所写的信息和内容虽然稳定地存在于同一页面,却在阅读者的头脑中转瞬即逝,阅读者所接受到的内容,都不过是娱乐的不同形式,由此,博客也就这样被电视“引诱”了。 在这个诡异而又必然的过程中,文化博客似乎仍旧是以另类的形式出现,最直接的原因是,写作文化博客的是一群“文化人”,他们有的是大学教授、知名学者、科学家,有的是从事文化传播的工作者;他们有的已经具有广泛的社会声誉,为大众敬仰尊重,有的虽然仅是某一领域内的名人,但却著作等身、思想广博,这些人的出现,仿佛给由广大“草根”和商业化明星充斥的博客世界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让广大网民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冲浪体验,对于一直以娱乐大众和获得经济利益为直接目的的互联网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视点。如果早期的网络文化学者能够看到今天的“文化博客”,可能会对“网络具有隐匿性”这一结论做重新思考。在这里“身份”就是看点,那么很自然的,“匿名”就变得毫无意义甚至具有杀伤力,在文化博客的写作中,“匿名”是点击率的直接杀手。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就此说,文化博客改变了博客媒介,甚至改写了网络文化呢?恐怕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任何人都会有所犹豫。这种“权威体验”为何如此熟悉,感觉似曾相识呢?为什么好像这是一种引不起“震惊”的体验呢?没错,我们都曾经历过这样的体验,就在牙膏的电视广告里,一个形象健康、身穿白大褂的“专家”走出来,对小朋友们说,为什么我们的牙齿不够坚固?然后把一个牙齿模型泡在不知道是什么的溶液里,拿出来之后,模型轻轻一敲就碎了,而另一个涂抹了牙膏的牙齿模型却怎么敲都敲不碎,所以说为了保护牙齿,我们应该使用某某牙膏。这在广告心理学中是最为典型的“专家型”广告。在电视中,我们通过形象、衣着和说话方式首先相信说话的人是一个专家,进而对他的话产生权威崇拜。 文化博客竟然使用的是完全相同的思路——一个文化名人开了私人博客,他们也同样是以形象健康、“身穿白大褂”的专家面目出现,阅读者首先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东西将是“科学的、权威的”。更为可怕的是,他们会相信自己所看到的是“经过证实”的。由此,他们获得了至少这样两种体验,其一是关于所看到的信息的权威感、崇高感以及不可置疑感的体验;其二,通过认同专家的文化身份,进而认同自己“文化人”的身份,获得纯粹娱乐之上的体验。但如同牙膏广告,这种“相信”“满足”的体验,只是一种通过身份认同而获得的虚假体验。泡在液体里的模型是什么材质?溶液是什么成分?牙膏里的何种成分通过怎样的过程对模型起了作用?这些问题是电视观众不会去想,也没有必要去想的,因为十余秒转瞬而过的电视广告只需要留给他们这样一个信息———专家说的是对的。文化博客也以相同的方式影响着阅读者,博客中的文字没有“假设、论证、阐释、演绎、推理”这些思考所必备的元素,读者不需要具备任何知识基础,因为娱乐是不需要这些的。从文化博客里,读者能够读到很多的新鲜的闻所未闻的观点和结论,但却永远不必思考这些观点和结论怎样产生,具有怎样的理论背景,只需要知道这些观点被怎样的人说出来就已经足够了。于是,文化博客也便随其他类型的博客一样被电视“引诱”了。 打开博客中国的首页,我们看到的是整齐排列下来的“文化标题”,这些标题都是网站编辑从私人博客中挑选出来的。打开的刹那,容易让人产生幻觉,认为自己在阅读一本时尚杂志———“包二奶的愤怒、《红楼梦》的演员必须是处男处女、官员的感觉为何与普通民众的感觉不一样?……”这些极具商业潜质、网络语言化的题目,就如同一本观点犀利销量巨大的时尚杂志,具有广泛的读者圈。在报纸杂志被电视娱乐引诱的今天,报纸杂志又进一步引诱了博客,尤其是文化博客。 早期的网络研究总会提到,人们在上网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两个“自我”,一个“现实我”和一个“网络我”,或者说一个是真实自我,另一个是想像自我。网民通过获取网络中那个“想像自我”的独特体验而在网络中生存。文化博客看上去与此极为不同,文化人的网络身份是真实身份的延续,阅读者从博客中去看他们,不仅没有削弱他们的真实身份,反而使这种身份得以加强。因此博客就这样娱乐了大众,让人们误以为网络中存在“真实自我”。但事实上,文化博客的书写者和阅读者,在写作和阅读的刹那,仍旧在享受着获得“想像自我”的愉快。书写者体验到的是一个走出了传统学术领域却又继续以专家姿态出现的自己,场域改变但身份却保留下来,这为书写者带来了不可比拟的现代性体验。在以往,学者在出版物、会议和课堂上体验自己的学者身份,他们不是影视明星,不是小说作家,不需要感受到来自大众的追逐和拥护,他们所做的是象牙塔内少数人能够理解的学问。于是,当他们身处网络,在博客这一纯娱乐的网络环境中继续体验自身的专家身份时,“想像自我”就变得比“现实自我”更具有吸引力,这种全新的体验促使他们在博客中流连忘返。相类似的,文化博客的阅读者也在观赏这一奇妙景观的同时,享受着“想像自我”带来的无限愉悦。网络赋予他们网民至上的身份体验———一个在阅读知识的文化人,一个在与大师一同思考的思想者。这些全新的感受顿时让那些赤裸裸的以娱乐面目出现的博客变得毫无新意,网络吸引参与者通过“想像自我”产生兴奋体验,使得博客阅读和写作这些单纯的无意识行为产生了不可替代的快乐。 吉登斯在介绍作为现代性三大动力之一的抽离机制时提到所谓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专家系统通过专业知识的效度对时空加以分类,这种知识的效度独立于他们具体的从业者和当事人。”在文化博客中,时空的重组造就了身份的重构,此时,专家通过掌控对知识的效度将博客空间加以分类,而维持这一分类的是来源于博客广大阅读群体的信任。文化博客中网络空间与身份的奇妙组合造就了文化博客中的独特话语,一方面,它给人以专家般的权威感,一种现代性体验,另一方面又在以一种“等待阅读”的姿态出现,在这种媒介条件下,这样矛盾的组合产生的是足以产生认同的体验。写作者将文化博客划分为一种身份象征式的私域,从而产生知识掌控下的权威性。我们不妨说,这种独特的巧妙的时空重组,引发的是一个新的独特的知识分子场域的划定,带来了娱乐时代的文化人的新的生存空间。博客就这样为我们打造了一个梦境般的空中花园,我们能够在这里以一个想像的全新的身份出现,我们能够体验到奇妙幻境中的不同自己,在这里我们能够找到现实中不能提供给我们的身份,能找到一个全新的自己,尽管这种感觉是虚幻,但我们仍旧愿意在这种虚幻中继续生存。 原载:《中国图书评论》2006/12 原载:《中国图书评论》2006/12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