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草根体验:在名人博客和博客名人之间 ——对博客图书的一种考察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胡疆锋 参加讨论
【主持人语】 作为网络新兴事物的博客(blog),自进入中国起,便备受关注。随着博客数量的骤增及博客身份的多元化,“博客文化”已然成为新媒介下的焦点文化现象,诸如草根体验、博客图书、知识分子的网络生存等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期刊发的这组文章,试图将目下尚止步于经验、技术层面的“博客文化”研究提升至学理思辨的高度,当然,这仅仅是个开始。
    草根体验:在名人博客和博客名人之间——对博客图书的一种考察
    2002年,中国博客先锋方兴东和王俊秀在《中国博客宣言》里说过这样一段话:(有了博客),“互联网在经历了军事阶段、商业阶段之后,终于迎来了它的文化阶段”。[1]言下之意是:博客产生后,网络才真正具有了“文化意味”。在博客出现以前,就连风光一时的网络文学都算不上有什么“文化”!
    这种判断是否可信,目前还很难说。不过,继黑客、红客和闪客之后,博客成为网络上最炙手可热的群体,这倒是不争的事实。据预计,2006年中国博客规模将超过6000万,2007年将接近1个亿。[2]博客图书扎堆出版,也正是博客热的一种明显例证:从2004年到2006年8月,在两年多时间里,中国大陆至少已有26本博客图书问世。[3]
    本文无意对博客进行全面考察,而是将集中探讨一个问题,即:当下的博客热究竟呈现着怎样的社会心理和文化意味。
    博客热的背后:技术优势、名人效应抑或草根崛起
    博客热的兴起,首先缘起于博客(blog, blogger)这种新媒体的技术优势。作为连续更新的记录个人生活和工作的网络日志,博客是当下网络沟通中最快捷、最方便的方式:和电子邮件相比,博客多了公开性和共享性;和ICQ(QQ)等相比,博客更完整、更真实;[4]和BBS相比,博客少了喧哗、庞杂、散漫、流动,多了清晰、有序、负责、稳定,前者更像小区广场,后者更像居家客厅;和个人网站相比,博客的准入门槛极低,几乎是零技术,更有利于平民进入。随着“播客”(声音和视频博客)和移动博客(手机和网络结合)的推广,博客功能更为强大,有利于网民扩大话语权和彰显个性,塑造网上个人形象———“比特人”(方兴东语),更有可能成为网络媒体中的一代天骄。博客也因此被称作“共享媒体”(we media,也译为“自媒体”)。
    博客热的兴起,更源于博客写作的独特性。博客成功地传播和呈现了网络时代的草根体验,从而获得了亿万崛起的网络平民的集体认同。博客写作主要有三个要求:频繁更新、简洁和个性化。方兴东把博客写作的意义概括为:全民写作,超职业写作,超商业写作,作者、编辑和读者三位一体写作,“包产到户”的农民式写作,快乐写作,业余写作,生活写作,增值写作(充分挖掘利用互联网中的素材价值),率性写作,互联网写作,链接式写作,分享式写作。其核心意思是全民写作和生活写作,也可以说是草根写作。
    也许有人会对此表示怀疑,理由有二:其一,诸多来自演艺、体育、媒体、地产、文化等等各界的名人陆续开通个人博客,是他们带动了中国的博客热。“名人博客”和“精英博客”压制和颠覆着草根博客,草根博客虽然为数众多,但大多沉落在“底层”,成为“沉默的大多数”。其二,商业炒作、网络作秀和“女人脱衣,男人打架”等网络文化现象与博客如影随形。在此情况下,草根博客最多是自娱自乐,怎么能说博客热源于对草根体验的传播与认同呢?
    必须承认,这两种质疑有一定的合理性。目前的博客井喷现象的确与明星效应和粉丝狂热有关。网民对名人博客的关注和跟进,和名人传记的热销类似。有些名人博客有博客之名而无博客之实,有的不是本人所写如巩俐,有些则成了“粉丝俱乐部”如郭敬明,有些只能算资料库如余秋雨。“炒作”、“骂”和“脱”也确实成就了博客的一时“英名”。但是,如果把博客热仅仅看成是名人效应和不良网络文化的产物,把博客看得一团糟,这就是一种草率的判断了。持这种观点的人往往没有对有代表性的名人博客进行文本细读,也缺乏对网民接受心理的持续跟踪调查,因此只看到了表面现象和事情的开端,因此不能准确地回答许多具体问题。比如,名人博客千千万,为什么人们偏偏独爱“老徐的博客”?为什么许多名人博客很快就偃旗息鼓,并没有成为博客名人?新浪总编辑、博客栏目开办人兼总管家陈彤最近在接受采访时说:“明星博客,明年最多剩下三分之一。”淘汰一大半名人博客的力量是什么?当前已经出版的博客图书,是否只是精英文化和名人光环的幻象?精英博客和草根博客,是否仅仅由博客的身份决定?是否能说平民就是“草根”,名人就是“精英”?精英和草根,是否就真的那么泾渭分明?网络作秀,难道就真能够持久地吸引多数网民的眼球?
    在我看来,博客热的背后,离不开技术优势,也不能否认有名人效应和网络作秀等因素,但不容忽视的是其中更深层的东西,那就是广大网民对深深扎根在博客中的草根体验的认同。
    那么,什么是草根,什么又是草根体验呢?
    “草根”(grass root)是一个社会学术语,原指基层、底层、群众、民间、乡村、选民。[5]周星驰扮演的小人物、刀郎、郭德纲、胡戈、超女、芙蓉姐姐、天仙妹妹等,都是草根的代表。博客是中国当下最集中的草根群落,“博客”在台湾被译作“部落格”,则充分体现了这种网络文化的民间性、边缘性和草根性。“体验”是个体对自身在世界上的生存境遇或生存价值的具体深层体会。[6]草根体验主要是指个体对草根或者平民生活的生存状况的当下直觉,包括日常体验和审美体验,往往与“民间的、原生态、个体的、普通的、平常心、真实、鲜活、混杂、叛逆、坚韧”等含义有关,草根体验奠定了民族的“集体认同”,[7]与“形而上的、精致的、高雅的、纯粹的”的精英体验相对。
    草根体验并非是平民独有的体验,它是游走于精英与平民之间的网络精灵,是亿万网民最基本的体验类型,由此而产生的平民话语是博客文化最强大的话语。谁能够强烈地表达它们,满足广大草根的沟通需求,谁就能够获得网民的认同和追捧,谁就能够在网络文化里左右逢源,而不再只是“孤独的狂欢”。当下的博客热,发端于名人,受惠于草根。许多名人博客成为博客名人,正是由于他们很大程度上展现出平等的、真实的草根体验和平民话语。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够在千万博客里,分清哪些只算名人博客,哪些有可能成为博客名人;哪些是浮华易碎的泡沫,哪些是活泼生动的浪花;哪些迟早会枯萎死寂,哪些最终会茁壮葱郁。
    下面,我们以大陆的博客图书为例,看看草根体验在其中是如何被呈现的。
    从“名人博客”到“博客名人”
    从当下博客图书的作者(多半是博客名人)来看,草根占绝大多数:梅子、董事长、北京女病人、舒飞廉、13位中学生等等,他们所呈现的草根体验是不难体会的。新华社记者周轶君的《离上帝最近》,很像描写战时巴格达平民生活的战地博客“雷德在何方”,王小姿的《有姿有色》被称为现代版的《笑林广记》,王晓峰、猛小蛇、郑渊洁的博客充满了浓重的“江湖”气息,以嬉笑怒骂、呵佛骂祖著称,其中的草根体验也是满得要溢出来。对这些图书的分析,将会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但这不是本文的分析重点。笔者更感兴趣的是,那些表面看起来很精英的博客图书———比如徐静蕾和潘石屹———是否也可能具有丰富的草根体验呢?
    作为美女(四小花旦之一)和才女(导演)的徐静蕾,在新浪博客排行榜上一直遥遥领先,被称为“世界女博王”。潘石屹是房产大鳄,自称他的公司缴税金额在全国房地产公司里排第一,其博客在新浪博客排行榜上稳居第六。徐静蕾和潘石屹在博客里“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谈电影制作、陈丹青、莫言、世界经济论坛、朗诵诗歌的婚礼、禅、企业竞争力……乍一看,他们的博客与平民生活、草根体验是不怎么搭界的,但细读之后,可以发现:他们的博客很大程度上并不仅仅是精英的独白,而是精英和草根共享的宴席;很多时候,他们在博客里卸下了名利场中的面具,完成了对精英和名人的“祛魅”和“脱冕”,从而呈现出一种真实而丰富的草根体验,获得了“草民”的广大认同。
    先看徐静蕾。徐静蕾稳居新浪博客点击量第一,访问量到今年11月底已超过6000万。写博客的美女才女多了去了,为什么偏偏要看徐静蕾?我想最主要的还是因为“老徐的博客”有“看头”。徐静蕾虽身为名人,但当她游弋在网络文化里时,受到了草根文化的强大影响而转换了心态。她在《四海之内皆兄弟》说:“草根出英雄,英雄也皆来自草根,如今的中国,如果有哪位认为自己出身高贵并以贵族自居,那对不起,您不过是给天下人徒留笑柄罢了。友善如我,也在心里给您扔了无数的臭鸡蛋和烂柿子了。”[8]徐静蕾对草根力量的敬畏和对草根体验的认同直接影响了她的博客写作。登陆“老徐的博客”,你看到的经常是,一个以草根面貌出现的徐静蕾,一个原生态的、鲜活、真实的徐静蕾,一个从媒体手里夺回了话语权的徐静蕾,一个并非在鲜花和光环中被八卦、绯闻给妖魔化了的徐静蕾。
    徐静蕾描写草根体验的自觉意识首先在“老徐”这个名字中就得以呈现。徐静蕾并不老(1974年出生),但她偏选择了“老徐”这个被许多影视女星躲避不及的凡夫俗子之类的称呼,这本身就是一种平民叙事和草根书写的象征。
    老徐博客描写的草根体验主要集中在对大量鸡毛蒜皮的日常琐事(并非隐私)的个人叙事中,诸如头疼脑热、北京的哥、初恋、朋友小聚、闺密、算命、八卦、打台球、斗地主、做噩梦、睡懒觉、老爸教女、穿衣观、迷恋韩剧、学英语、失眠、晚餐、增高秘诀、读书笔记、看电影、宠物、做媒、唱卡拉OK、漫长的青春期……等生活经历构成了老徐博客的主要内容。在这些琐事的描写和抒发中体现出来的生活体验在草根博客是司空见惯的,但在名人博客里却是稀缺之物。在老徐博客里,这些体验或轻松,或凝重,或快乐,或自嘲,或烦躁,或幽默,或严肃,或俏皮,或睿智,或迷茫,或柔和,或叛逆,把一个拥有平常心的邻家女孩徐静蕾娓娓道来。如老徐对日常文化消费的描述:“著名的大师发怒了,媒体人士疲于解释。全是大片,都上亿。中国有自己的歌舞片了,莺歌燕舞眼泪漫天飞舞。中国的竹林好多啊,我们都会飞檐走壁,哼哼哈嘿咦。我们的手机都唱歌,两块钱,想让谁唱让谁唱。还没MSN?请问您来自哪里?”[9]在这里徐静蕾至少描述出了五种常见的媒介消费———电影、电视、流行歌曲、手机、网络———给普通人的生活带来的丰富与喧嚣、自由与烦躁。这些感受正是草根们能够切身体会到但很少有机会传达出来的体验,网民们读到后自然要会心一笑。
    不掩饰,不浮夸,“孩子气”式地描述日常生活的原生态,构成了老徐博客描写草根体验的突出特征。《漫长的青春期》她承认:“21世纪前后,大家的青春期都延长了十几年,长几个青春痘是很正常的,不知道哪天还变声呢,我29那年还长个儿呢。三四十岁怎么了,自己都还是个孩子。”[10]没错,老徐的确“还是个孩子”,有着“漫长青春期”的孩子:真诚、淘气、叛逆。这一点网友也看出来了:“她素面朝天地在博客里记述着一个带有明星光环的女人的日常生活。琐碎、自然……更像是一个淘气的孩子在无拘无束地玩。”[11]这几句话说得很到位。“淘气的孩子”、贪玩和童言无忌,本来就是网络文化和草根文化的象征。网络文化其实就是一种崇尚少年精神、鼓励越轨、强调创造性的个人文化,这种文化的原则就是“孩子为王”。[12]我以为,正是老徐博客有着如此出色的草根体验,才使老徐在网络文化中如鱼得水,得到千万草民的拥戴。
    如果说老徐博客的草根体验主要体现在“孩子”般的清纯、灵性和淘气,那么潘石屹博客对草根体验的表述则是另一种类型:底层回忆,草根情怀,狐狸式的厚道、童真。
    《潘石屹的博客》根据主题排列。全书分为“往忆、渐悟、坐看、行走、发现”五部分。“往忆”主要回忆了潘石屹的童年酸楚和创业艰难:在旧庙里读书,爷爷被饿死,梦里拣菜票,偷苹果,被怀疑是小偷,遭遇悲惨的六妈、疙瘩娃,海南打工生涯……典型的叙事有:“我出生在中国最贫困的年代———1963年,出生在最贫困的地区———甘肃天水非常偏僻的农村。那年月,我们家的家境在那个偏僻的农村里也算是最糟糕的,妈妈瘫痪,家庭成分还不好,是地主。好像几乎所有不好的事都在那段岁月里降临在我们这个家庭的头上,真是‘破屋偏遭连阴雨’……我能活下来真是件太不容易的事了。”[13]
    类似的许多底层回忆被网友评论为“貌似完美的背后的诸多不堪回首的心酸和心痛”。这些经历并非只是简单的忆苦思甜,而是对民间疾苦和底层生活的深刻体验。而且,从全书来看,潘石屹的质朴个性和草根气质弥漫始终,如《感谢乡下人》:“我又去了工地。一部分工人在干活,另一部分工人在工棚里热得没办法睡觉。上千人同一装束,每人穿一条裤衩,在水泥地上,有人在抽烟,有人在打牌,也有人已经睡着了。城里人在埋怨下岗,现代城为社会创造了几千个就业机会,但我相信这一堆人里没有一个城里人。在建设一号楼时,现代城工地的噪音影响了城里人的睡眠,我们送去了扰民费,但时不时会有啤酒瓶飞过来,乡下人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建设着现代城。”[14]在这里,潘石屹的叙述视角不是俯视,而是平视,甚至是仰视;不是以成功人士的身份对芸芸众生的鸟瞰,而是一个“盖房子的”“乡下人”感同身受的结果。作为商人,潘石屹被人称为有着“狐狸的狡黠”,但潘石屹终归是一个“厚道的”狐狸。他自称拥有财富后不做善事,身上会分泌出让人焦躁不安的化学物质。[15]那种“焦躁不安的化学物质”是什么?我想,应该就是一种难以忘怀的草根体验吧。
    潘石屹在博客里是直率的,他认为艺术界、商界、股票市场、文化界都经常会出现“皇帝的新衣”的故事,他提倡“要多一些小孩的勇敢和童真”。[16]有意思的是,潘石屹在这里也提到了“孩子”。在对草根文化“孩子为王”特性的传达上,潘石屹和徐静蕾殊途同归了。
    草根体验:中国博客的魂魄
    从目前的博客图书上看,精英、名人和草根、平民之间的区别,并没有许多人想像的那么大,草根体验和精英体验也并非水火不容。名人未必没有草根体验,草根文化未必缺乏精英腔调。徐静蕾在博客《说说》里对过分强调名人和草根的对立表示了不满:“能不能别用什么‘草根’来压人?‘名人’怎么了?‘草根’怎么了?谁都可以有话语权,谁都可以开博客,关博客,只要自己愿意。‘名人’就没有开博客的权利?谁对这个持否定态度,那我只能说您真是滑了天下之大稽。新浪用‘名人’博客强大了自己博客方面的实力,怎么不对了?恕本人无知,还真没看出来。况且毕竟最终非名人的博客还是大多数,也有很多很好看的。”(2006年8月10日)徐静蕾为什么会对“草根”问题这么在意?就是因为,虽然她是名人,但是她与草根并非对立,相反,她的博客很多时候就是草根文化的表征。
    博客是最鲜活的民间档案和草根记录。事实上,徐静蕾、潘石屹等名人博客充满了平民意识和日常生活的鲜活气息,确实在返璞归真、认认真真地记录着他们的日常生活和体验———尽管这种描述不乏节制和谨慎。是的,名人博客如果缺乏真正的草根体验,那么它也仅仅是一时的自恋和噱头而已。毕竟,人们关注的焦点不会长久地停留在“名人博客”,而总是会落在善于书写草根体验的“博客名人”。
    这种草根体验的书写狂潮和集体认同,是在深刻而具体的文化语境———网络文化的迅猛发展———中发生的。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到2006年6月底,我国互联网用户已达1.23亿人,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其中文化程度在本科以下的占72.4%,收入在2000元及以下(含无收入)的占78%,有23.7%的网民经常使用博客。博客的主体是草根。2005年底,“搜狐”公布了首份全球中文博客调查报告,报告显示:70%以上的博客用户月收入不足2000元。博客的平民身份呼唤和吁求着网络写作能够更好地“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能够真实而富于感染力地描述草根体验。这样也就决定了:谁的博客能够呈现出丰富而复杂的草根体验,谁能够描绘出当代中国草根的鲜活形象,谁就能够获得亿万网民的集体认同,就有可能具有强大的号召力。了解了这些,我们就不会奇怪世界首届博客书籍文学奖得主居然是美国一个业余厨师,不会奇怪中国目前的博客名人也多由草根构成。潘石屹曾说过:“的确,博客现在还没有形成品牌,比较杂,比较乱,这有点像市场经济初期一样,没有品牌,市场混乱。但我想,用不了一两年时间,博客也会形成自己有价值的品牌,目前的混乱会结束。”[17]“博客品牌”如何形成?我以为,“草根体验”应该是其中最重要的构成因子。
    当然,我们也不能把草根文化和草根体验过于理想化。民间的污秽和江湖的混杂不可能不在草根文化显现出来,网络文化的商业化趋势也时刻在威胁和侵蚀着草根体验的真实传达。在消费文化至上的今天,完全拒绝博客的商业化也许是不现实的,毕竟博客在赛伯空间里“安居乐业”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草根”一词从诞生之日起就和财富、利益紧紧相连———在19世纪美国的淘金狂潮中,人们盛传:越是草根生长茂盛的土壤表层,下面越有可能蕴藏着黄金。但是,只要草根体验还在,博客文化的魂魄就在,中国自然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有力量、有业绩、有前途的博客”,不管他(她)是叫“Acosta”、“二月丫头”、“当年明月”还是别的。当博客陷入谄媚的商业炒作和华丽的名利场时,这也许是我们的最大安慰吧。
    参考文献:
    [1]方兴东、王俊秀,《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170。
    [2]崔保国主编《2006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90。
    [3]博客图书详见下文肖寒,《从孤独的狂欢到喧哗的公共空间———博客事件点评》。
    [4]据一项博客调查称:55%的受调查者公开了真实姓名,20%的人提供了真名的变体(亲密的朋友可以识别出来)。引自张笑容、方兴东,《博客传播:个人价值的崛起》,蒋原伦、张柠主编《媒介批评》第2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刘纯豹主编《综合英汉文科大辞典》,译林出版社,1997:818。
    [6]王一川,《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7。
    [7]Antonina K?覥oskowska,National Cultures at the Grass-Root Level,Budapest:Central European U-niversity Press,2001:9-10.
    [8][9][10][11]徐静蕾,《老徐的博客》,中信出版社,2006:105,68,146,“博评链接”。
    [12]吴伯凡,《孤独的狂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39,43。
    [13][14][15][16][17]潘石屹,《潘石屹的博客》,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176,58,177,64,175。
    原载:《中国图书评论》2006/12
    
    原载:《中国图书评论》2006/12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