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林黛玉性格的独特性探析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开 健 参加讨论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了林黛玉这个绝美且富有诗意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形象。林黛玉出生于一个世袭侯爵、支庶不盛的书香门第之家,自幼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心地善良,为人纯朴,但幼年丧母,寄人篱下的生活使她变得异常敏感、自尊、自卑和脆弱,但她又总是与封建阶级格格不入,表现出其性格的独特性。
    一、纯朴的性格
    林黛玉纯朴的性格表现在她对贾宝玉的感情上。她在贾府中惟一的知己是贾宝玉。他们的爱情是在思想一致基础上的心灵的契合和共鸣。对贾宝玉的爱情,是她的生命之源,一旦失去这爱情,生命也就终结。在“老祖宗”贾母的疼爱中,他们“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止同息”,因而“耳厮磨,心情相对”,以至“早存一段心事”。钗、湘的加入,使这份感情更加复杂和曲折。黛玉唯恐宝玉“见了姐姐忘了妹妹”,而宝玉也确实对钗、湘的美丽有爱慕之意。黛玉怎能不着急呢?几番口角,反复试探,就成了生活中的必修课。作者以他天才般的艺术手法对这种“三日好了,两日恼了”的复杂微妙的恋爱心理,作出了极其出色的形象描绘。她担心钗、湘是因为有“金玉良缘”之说,只要宝玉一同他们接触,黛玉就心神不宁,无休止地拷问着贾宝玉的心,折磨着贾宝玉的同时也折磨着自己。她对宝玉的爱情是纯真的、热切的,爱得越深,痛苦就越深。贾宝玉在林黛玉的真情感召下,不仅公开在史湘云面前称赞林黛玉不说仕途经济之类的话,而且勇敢地对林黛玉表白他的心,并送上定情的信物——两条旧手绢。这时林黛玉已确证贾宝玉对她是真爱,从此以后,宝黛之间再也没发生过大的口角,林黛玉对钗、湘的讥讽也少了。
    爱情连结着这个少女的生与死,她也正经历生与死的考验。雪雁误传的“宝玉定亲了”,立刻便把她抛入饮食不进的危险处境中,后来了解到只是误传,她又立刻挣出死亡的怀抱,“心情顿觉清爽了许多”。然而严酷的现实摆在她面前,对黛玉疼爱有加的贾母列出封建家长的择婚标准:“性格儿”和“模样儿”都要好,而黛玉“心重些”,身子“不太结实”,“待人里头,都不济他宝姐姐有耽待、有尽让”。当从傻大姐那儿获知偷梁换柱的真相后,黛玉“心里是油儿酱儿糖儿醋儿倒在一处的一般,甜苦酸咸,竟说不上什么味儿来了”。她在“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贾府唯一的精神支撑就是与贾宝玉的爱情。一旦这种精神支撑摧折,她的精神及其躯体也就不存在了。她立刻下了决心,焚旧稿,断痴情、求速死、抗浊世,以生命相殉。面临绝望的边缘,她则发出了反常的笑,“微微一笑”对虐害她的人意味着蔑视和憎恨,对于同情她的人,则是安慰,对于自己则是清醒、坦然和乐观。在她临死前,千言万语浓缩为一句话“宝玉,宝玉,你好——”,行文至此,让人同情、痛惜和悲愤。她的至诚至坚、至纯至圣的爱情感天地,泣鬼神,给不同时代的读者以生活的启示和美感享受。
    二、敏感、自卑的个性
    林黛玉的家境到她父亲林如海这一代,比贾家差了一大截。跨进贾府,她脆弱的心理失去了平衡。没有亲人的呵护,寄人篱下的命运是她心中的“死结”。所以她给自己定下严格的戒律:“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虽然贾母等人对她“万般怜爱”,她还是多疑地注视着周围,怕别人瞧不起她,这种担心使她更加敏感、脆弱。为了维护自尊,她有时就显得气量狭小,爱使小性子。周瑞家的送宫花本来是抄便道走,未分高低贵贱,恰巧,最后两枝给了林黛玉,便引起了她的惊觉:“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周瑞家的回答:“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她便冷笑道说:“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不给我。”在这里“惟恐被人耻笑去了”的自尊已经变成了“惟恐被小人看了他去”的自卫,如果林、贾二家没有门第差别,黛玉决不会从送花的先后顺序意识到高低贵贱之分。从情形上看,不是单冲着周瑞家的,实质上也冲着薛姨妈与贾府的,她借送宫花一事,掂掂自己在贾府的份量,这种偏执得让人受不了的自尊,其实也就是她的自卑。
    再看第22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政悲谶语》,史湘云说唱小旦的戏子有点像她的时候,别人都在笑,她却以为这是种轻蔑,大为不满。当看到宝玉向湘云使眼色,她就更为光火:“这安的是什么心?莫不是她和我顽,他就自轻自贱了?他原是公侯的小姐,我原是平民的丫头,他和我顽没若我回了口,岂不是他自惹人轻贱呢?……”在这儿黛玉把人格价值与门第价值说得很清楚了,她觉得自己受到了羞辱,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所以才强词夺理,发泄一通,这也是她维护自尊心的一种鲜明的表现。试想,如果她有亲人呵护,有着侯门家庭的地位,还会这样处处防范吗?归根结底,还是她有深深的自卑感,时时刻刻都要在人前维护她的自尊。
    三、脆弱的性格
    林黛玉脆弱的性格主要表现在她的哭上。曹雪芹用了很多笔墨来写林黛玉的“哭”,“哭”是她性格的独特表现,是她对生活环境的强烈不满的反抗。小说的第三回和第五回都写到了她的哭,预示了她悲剧人生的开始,初步表现她的性格与封建社会的不相容。后来的第十八回、二十回、二十七回和二十九回,写她一系列的“哭”。这“哭”,是她自由性格的无意识的流露。如二十七回中,林黛玉不和大观园里众多女孩一起祭花,却一个人偷偷地哭“葬花词”,名为哭花,实为哭人。林黛宝把花比作自己,“呜呜咽咽”,情不可遏。在这儿的哭与刚进贾府的哭不同,她为自己“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相严相遇”的险恶处境而哭,为自己与封建礼教格格不入而哭,哭出“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沟渠”的心声。又如二十九回张道士给贾宝玉提亲后的那一场哭。作者写她“胸红头涨、一行啼哭、一行气凑、一行是泪、一行是汗”,哭得别人都陪着她落泪,把她心中长期积压的不满和哀怨都哭了出来,充分展示了“自我”。哭是她对生活折磨的强烈反映,是她发泄痛苦的方式,是她诗人气质的抒发,哭更是她自由性格的无意识的流露。
    四、叛逆的性格
    最激动人心、催人泪下的,还是她叛逆者的悲剧性格。她的身上有着追求个性解放,争取婚姻自由的初步民主主义思想的光辉。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她才华横溢、学识渊博,还爱读“性灵之学”和描写爱情的脚本杂剧。在酒令会上,竟把《牡丹亭》、《西厢记》中的“良辰美奈何天”、“纱窗也没有红娘报”引为酒令,这实在有悖于封建礼教。在大观园中她不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道,不说“这些混账话”和宝玉引为知音,结为同心,从思想到行动上都支持宝玉。她的叛逆思想与封建社会格格不入,她曾经说过“什么臭男人”不能不让人另眼相看,这种性格是造成其悲剧的主要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长沙:岳麓书社,1987.
    [2]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M].北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王国维.红楼梦评论[M].北京:中华书局,1963.
    (开健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241000;安徽省桐城师范学校 231400)
    原载:《现代语文》(上旬刊)(文学研究)版2009年7期
    
    原载:《现代语文》(上旬刊)(文学研究)版2009年7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