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红楼梦》图画拾零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陆树仑 参加讨论

     《红楼梦》里有好多情节是可以入画的。这些情节已具备了画的意境、形象、结构和色彩。看来曹雪芹在有心传达画意,给绘画提供蓝本。把薛宝琴身披凫靥裘,衬以红梅,站在雪坡上,比作仇十洲的《艳雪图》,称薛宝钗姊妹等在林黛玉潇湘馆围坐熏笼上叙家常,是《冬闺集艳图》,大概不是偶然的吧!
     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时时运用绘画的手法来描叙情节,脂砚斋、畸笏叟在评《红楼梦》过程中,已经注意到,所以一再评说:深得绘画的“秘诀”,称“林黛玉倚着床栏杆,两手抱着膝……”是画出了一幅《金闺夜坐图》;对林黛玉葬花一节,更是想借“仙笔”传真。批语说:
     此图欲画之心久矣,誓不遇仙笔不写,恐袭(亵)我颦卿故也。己卯冬。
     丁亥春间偶识一浙省发其白描美人真神品物,甚合余意。奈彼因宦缘所缠无暇,且不能久留都下,未几南行矣。奈至今耿耿,怅然之至。恨与阿颦结一笔墨缘之难若此。叹叹!丁亥夏,畸笏叟。
     脂砚斋、畸笏叟借“仙笔”为林黛玉葬花写真的愿望,没有能够实现,固然是件恨事,不过,大概在他们怅然慨叹之后
    没有多久,就有人(当然不一定是“仙笔”)以《红楼梦》里的人物、情节为蓝本,进行创作了。至于取材于《红楼梦》的画,究竟有多少,现在已无从统计了。一粟同志曾根据有关
    《红楼梦》画的文字记载和流传下来的作品,共收录了二十八种[1],不过,这是一个很不完全的数字。就以嘉道咸三朝而言,一粟同志只收录了五种,显然是不完全的。过去读书,曾偶而摘录了几首题《红楼梦》画的诗词,现今翻出来看看,觉得这几首诗词,既可作《红楼梦》图画的补遗,也可借以了解
    《红楼梦》流传的情况。所以便整理了一下,介绍于此。
    一
     《史湘云醉眠芍药楠(裀)》 《林黛玉瘙(瘗)花》
     这两幅画是画在扇面上的,见载于平舟主人的《宝善堂诗草》[2]。这部《诗草》是按年编辑的。在乙丑夏月的诗稿中,有《题画扇四咏》,每咏是一首七绝。
     其一、《采莲美人画》:
     不支不蔓见莲心, 嬝娜婵娟摇橹寻。
     竹篙苇篷款乃处, 轻轻入画更堪吟。
     其二、《梳妆美人画》:
     控帘对镜挽青丝, 白玉钗插花几枝。
     可爱图皴新睡起, 临妆犹自蹙蛾眉。
     其三、 《史湘云醉眠芍药楠(裀)画》
     带醉寻芳芍药边, 太湖石上枕花眠。
     丹青何必工图绘, 羞煞园中百卉妍。
     其四、 《林黛玉瘙(瘗)花画》:
     为惜花魂满径迷, 持锄轻瘗石山西。
     柔质自倚栏杆畔, 画上芳心倩笔题。
     根据题诗的内容,第一、第二两幅扇面画,与《红楼梦》没有什么联系。第三、第四两幅,则是根据《红楼梦》第六十二回史湘云醉眠芍药褶和第二十三回林黛玉葬花描绘而成的,其构思也没有超出《红楼梦》所提供的意境范围。
     这两幅关于《红楼梦》的扇面画是什么人的手笔,《诗草》里没有可供考述的材料。不过,从“题画扇”这种命题方式来看,似乎其作者就是题诗的人——平舟主人。平舟主人,是多尔衮六世孙睿亲王谆颖的次子禧恩。他的题画扇诗,是写在乙丑(嘉庆十年即公元一八O五年)的夏天。这两幅《红楼梦》的扇面画,不论作者是不是禧恩,其创作的时间,当在与题诗同时,或稍前一些。
     禧恩题这两幅画时,是带着镇国将军封号的衔头充当御前侍卫,不久授銮仪使,副都统。以后以内廷扈从的特殊身分,力排众议,拥立宣宗曼宁,官御前大臣,理藩院尚书,封不入八分辅国公。从他的诗集里可以知道他和仁宗颙琰关系非常密切,颙琰“出巡”到那儿,他便扈从到那儿,一齐围猎,一齐看戏,……是个深受宠幸的人物。他这两首题《红楼梦》扇面画的诗,写得并不好,但可以说明他是看过《红楼梦》的,对林黛玉、史湘云这两个人物是赞美的。当然,不能因为禧恩这位帝王亲信看过《红楼梦》和手里藏有《红楼梦》的扇面,便揣测颙琰是否接触过《红楼梦》的问题,但我们联系到永忠、墨香等人对《红楼梦》喜爱和推崇,就会发现这样的事实:《红楼梦》在天潢帝胄之中确有相当影响,颇有一些读者,甚至摘取其中人物情节绘成图画来赏玩。这是值得《红楼梦》的研究者注意的。
    二
    《红楼梦便面》
     便面,就是扇面。蔡銮扬曾写过一首《题红楼梦便面》诗:
     半卷流苏缀碧珠, 茜窗斜月逗?????颊糊。
     背人自试芙蓉镜, 近日春山更瘦无。此诗收在他的《证向斋诗抄》[3]里。
     蔡銮扬字季和,浙江桐乡人,生于乾隆四十一年(公元一七七六年),嘉庆四年(公元一七九九年)成进士,授京官,晚年出守延平府,道光四年(公元一八二四年)卒。在任京官时,曾与大江南北名士,屡举诗社唱和。这首题《红楼梦》扇面诗,可能是做京官时写的。
     从题诗的内容来看,这幅扇面画,可能画的是黛玉形象,但它不是根据《红楼梦》里某一情节画成的,而是从人物引伸出来的写意作品。象这样的扇面画,很可能有好几幅,蔡銮扬的诗,只是其中一幅的题诗,所以标题只是《题红楼梦便面》,而没有具体点明画的是什么画。至于画的作者,已无从考查。
    三
     《葬花图》
     石韫玉《微波词》里有一首《浣溪沙》词,就是题在这幅《葬花图》上的,题名《题葬花图》。其词是:
     翠月红年不计辰,丹青窈窕画中人,自浇杯酒莫花神。刻意团香成小冢,惊心埋玉殉芳尘,东风多少未招魂。
     关于石韫玉,我们并不陌生,他曾取材《红楼梦》写过一本《红楼梦传奇》,并在京师等处演出过。石韫玉生于乾隆二十一年(公元一七五六年),卒于道光十七年(公元一八三七年)。他创作《红楼梦传奇》是在嘉庆年间。这首《题葬花图》词,也可能写在这个时间。此图是何人手笔,也无从考订。
    四
     《史湘云醉花图》
     有关这幅画的记载是首诗,见郭润玉的《簪花阁诗草》,题名《题史湘云醉花图》。其诗是:
     黛影钗声两渺茫, 阿谁妙笔绘红妆。
     落花万点春如雨, 酒味浓时梦亦香。
     郭润玉字笙愉,湖南湘潭人,生于乾隆末,死在道光初,是湘阴李星沅的妻子(李曾两任总督,《清史稿》里有传,能诗,除著有《簪花阁诗草》外,还有《簪花阁遗稿》和《梧笙唱和集》,《湘潭郭氏闺秀集》也是她手编的。她这首《题史湘云醉花图》诗,是早年写的。看来这位大家闺秀,在未出阁之前就看过《红楼梦》。她对史湘云的豪爽的风度是赞赏的。但对钗黛的看法却有点特别。她说:“黛影钗声两渺茫”,是什么意思?她的伯姊郭漱玉的《红楼梦题词》里也有类似的提法:“一枕红楼月二更,消磨黛影与钗声。早知身世原如梦,悔把相思误此生。”[4]这就值得深思了。现行的百二十回《红楼梦》钗黛的遭遇迥然不同。黛玉在风刀霜剑严逼之下,抱恨死去,宝钗则登上宝二奶奶座位,后虽被宝玉丢下了,但终因子而贵。郭家闺秀颇有一点文学素养,对钗黛的这种不同的结局,不可能觉察不到。她们异口同声,钗黛并提,谓钗黛的如梦身世,为相思所误,随流光消逝,同归于“渺茫”,当不是随便说说的,似乎她们所读的《红楼梦》是别的一种本子,钗黛都是早死的。据《续阅微草堂笔记》记载,《红楼梦》有一种本子,八十回以后,与通行本不同,荣宁二府皆极萧条,宝钗也早卒,宝玉与湘云在穷困中结成夫妇。这倒与郭家姊妹诗的内容有某种相似之处,会不会她们读的就是这种系统的本子呢?
    五
     洪锡绶的《读红楼梦随笔》[5]里,有两处评语提到关于《红楼梦》画的情况:
     宝玉头戴箬笠,身披蓑衣,脚蹬木屐,一婢张伞以拥之,一婢掌灯以导之,手扶香肩,冉冉而出潇湘馆,绝妙一幅画图,今人多有抚摹之者。
    宝琴披着凫靥裘,站在雪坡上,身后一个丫环抱着一瓶红梅,真是耀眼。贾母命惜春写入画图,不曾写得,却被今之画师窃作蓝本,到处描摹。 ’
    洪锡绶是清代晚期的人,光绪初年还活着。他的《读红楼梦随笔》有十万字左右,逐回评述,颇见工力。他这两处有关《红楼梦》画的记载,不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两幅《红楼梦》的画,而且还告诉我们《红楼梦》在画家中颇有些影响,有不少人喜欢根据《红楼梦》的人物、情节,“到处描摹”。
    以上七种,加上一粟同志收录的五种,共十二种,都是见于文字记载,未见作品,真是遗憾。不知人间还残留否?
    [1]见一粟同志《红楼梦书录》(增订本)图画类。
    [2][3]平舟主人(《宝善堂诗草》、蔡銮扬《证向斋诗钞》,均系稿本,复旦大学图书馆藏。
    [4]见《湘潭郭氏闺秀集·绣珠轩诗》
    [5]洪锡绶《读红楼梦随笔》,旧钞本,郑州大学图书馆藏。
    原载:《我读红楼梦》
    
    原载:《我读红楼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