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凤姐生日” 第二十二回“宝钗生日”,是指崇祯十七年(顺治元年1644)十月初一日顺治帝在北京即皇帝位,“定鼎燕京”。其中深受贾母喜爱的“小旦”龄官即引清兵入关的吴三桂。(详解见第二十二回) 本回“凤姐生日”,则指顺治二年(1645)清朝之“初定天下”。顺治二年(1645)五月,豫亲王多铎陷南京,六月,俘弘光帝朱由崧,弘光朝廷灭亡。“闰六月甲申,(英亲王)阿济格败李自成於邓州,穷追至九江,凡十三战,皆大败之。自成窜九宫山,自缢死,贼党悉平。壬辰,谕曰:‘……今天下初定,百事更始……’癸巳,命大学士洪承畴招抚江南各省。乙巳,改南京为江南省,应天府为江宁府。”(《清史稿·本纪四》) 1645年夏天,清廷在军事上取得的胜利是十分惊人的。到这年五月,大顺农民军不仅失去了全部占领的地方,其领袖李自成——大顺国皇帝也在清阿济格部追击下逃入湖北通山县被乡团打死,大顺政权已经名实俱亡了,只剩下一支还有相当实力的武装,史学界一般称之为大顺军余部。同一个月,南京弘光朝廷在多铎统领的清军面前几乎毫无抵抗,就土崩瓦解了。南明原来拥兵自重的江北四镇和左梦庚部军队都争先恐后地向清朝投降。这种离奇的现象,对各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大顺农民军元气大损,陷于群龙无首的境地,不再扮演逐鹿中原的主角。忠于明朝的官绅士民也震惊不已,他们当中许多人迷恋的东晋、南宋偏安局面被无情的事实打得粉碎了。可是,对于清廷的最高统治者摄政王多尔衮来说,胜利却来得太容易,他以为清朝的两大对手大顺、南明都已经被彻底打垮,剩下的事不过是接管地方,享受胜利果实而已。这年闰六月初七日,多尔衮传谕兵部道:“江南地方南直、江西、湖广三处已经归顺,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七省遵依表文尚未报到,应速行遣官招抚,在京文武官员不拘见任、家居及士民人等,有情愿输忠效力的,准赴兵部报名,验实,赍捧敕谕,给赐路费、马匹前去。事竣,有功重加升赏。该部即出示晓谕。”多尔衮想不战而胜,意图是很明显的。然而,他却完全估计错了形势,骄狂地以为天下已定,征服者的面貌顿时暴露无遗。从此开始全面推行一系列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汉民族被激怒了,大江南北掀起了汹涌澎湃的抗清运动。(顾诚《南明史》) 所谓“攒(cuán)金庆寿”,即指清朝在消灭南明弘光朝廷和李自成大顺政权后,庆祝“初定天下”。庆祝场所之所谓“新盖的大花厅”,应指新建之乾清宫。顺治元年(崇祯十七年1644)四月,李自成西撤前“焚宫殿及九门城楼”。(《明史·李自成传》)乾清宫也应焚于此时。五月,多尔衮进入北京,七月,“建乾清宫”。顺治二年(1645)五月,“宣平定江南捷音。乾清宫成,复建太和殿、中和殿、位育宫。”(《清史稿·本纪四》)“花厅”,指旧式住宅中大厅以外的客厅,多建在跨院或花园中。乾清宫,是明清两代皇帝在紫禁城中居住和处理日常政事的地方,为后三宫之首,位于乾清门内。此处称乾清宫为“大花厅”,应相对于太和殿而言。 贾母道:“这件事我交给珍哥媳妇了。越性叫凤丫头别操一点心,受用一日才算。” “尤氏”是在清朝消灭南明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的降清汉人的代表(详见第五十八回后),这里主要指洪承畴。本回由尤氏操办“凤姐生日”,即指清廷“命大学士洪承畴招抚江南各省”。脂砚道:“尤氏亦可谓有才矣。论有德比阿凤高十倍,惜乎不能谏夫治家,所谓‘人各有当’也。此方是至理至情,最恨近之野史中,恶则无往不恶,美则无一不美,何不近情理之如是耶?” 就当时的形势来看,南明方面弘光朝廷虽然已经覆亡,但南明政权还控制着福建、广东、广西、湖南、贵州、云南几个全省(四川在张献忠为首的大西军控制下)和浙东、赣南地区,人力和财力还相当可观。而清朝统治者在摧毁了大顺政权和弘光政权两大对手后,错误地判断了形势,以为只要稍事招抚,全国即可平定。1645年六月,英亲王阿济格率师“凯旋”;九月,豫亲王多铎也领兵回京,换来了一位年纪很轻的贝勒名叫勒克德浑以平南大将军名义带领一支满洲八旗兵镇守南京。勒克德浑部下的兵员数目不详,但肯定比多铎的兵力少;此外就是奉命招抚江南各省的内院大学士洪承畴和一批投降不久的汉军。(顾诚《南明史》) 清廷认为“只要稍事招抚,全国即可平定”,所以“命大学士洪承畴招抚江南各省”,也没有给洪承畴多少兵力。 尤氏“走到鸳鸯房中和鸳鸯商议,只听鸳鸯的主意行事,何以讨贾母的喜欢。二人计议妥当”。虽然“共凑了一百五十两有余”,但尤氏“把鸳鸯二两银子还他”,此即指清廷撤回英亲王阿济格和豫亲王多铎。 “赖大之母”等几个“财主”,指清初汉人四王,即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吴三桂(详见第四十七回)。贾母道:“你们虽该矮一等,我知道你们这几个都是财主,分位虽低,钱却比他们多。”脂砚道:“惊魂夺魄只此一句。所以一部书全是老婆舌头,全是讽刺世事,反面春秋也。所谓‘痴子弟正照风月鉴’,若单看了家常老婆舌头,岂非痴子弟乎?”贾母要求她们和尤氏李纨一例。不过尤氏也将平儿的一份还给了她,平儿也代表降清汉人。李纨的一份本来贾母要替出,凤姐道:“我替他出了罢了。”但最后凤姐也没出。李纨也代指清初汉人四王,不受洪承畴节制。顺治二年(1645)八月,清廷命吴三桂还镇锦州。十月,又命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两人带部众回盛京(沈阳);尚可喜回故乡海州(辽宁海城市),指示他们“各厉兵秣马,以俟调遣”。(李治亭《吴三桂大传》) 凤姐也没忘了“周姨娘赵姨娘”,说:“有了钱也是白填送别人,不如拘来咱们乐。”“赵姨娘”代指农民军。不过洪承畴招抚农民军不成功,相当于“把周、赵二人的也还了”。“彩云”代指明军,随着隆武政权、永历朝廷的相继建立,南明军队继续抗清,这也等于“把彩云一分也还了他”。 本回脂砚道:“看他写与宝钗作生日,后又偏写与凤姐作生日。阿凤何人也,岂不为彼之华诞大用一回笔墨哉?只是亏他如何想来。特写于宝钗之后,较姊妹胜而有余;于贾母之前,较诸父母相去不远。一部书中若一个一个只管写过生日,复成何文哉?故起用宝钗,盛用阿凤,终用贾母,各有妙文,各有妙景。余者诸人或一笔不写,或偶因一语带过,或丰或简,其情当理合,不表可知。岂必谆谆死笔按数而写众人之生日哉?迥不犯宝钗。” “起用宝钗”,指顺治帝“定鼎燕京”;“盛用阿凤”,指顺治帝“初定天下”;“终用贾母”,则指康熙帝即皇帝位,一统中原(详见第七十一回“贾母八旬之庆”)。 二、“宝玉祭金钏” 这日宝玉素服到荒郊野外祭祀金钏,因金钏系“投井”而死(第三十二回),所以宝玉选定了水仙庵,在“井台上”焚香祭祀。 金钏即海西女真三部,第三十二回之所谓“金钏投井”,即指努尔哈赤吞并海西女真三部后建立后金,所以金钏又代表努尔哈赤之后金;“井”即“金”。也就是说,“金钏投井”之日,既是海西女真三部之忌日,也是后金之生日。宝玉之所谓“北静王的一个爱妾昨日没了”,即指海西女真三部被努尔哈赤吞并。“北静王”即“北京王”,代指北京朱明;“海西女真”本就是北京朱明之“爱妾”。第四十四回之所谓“今日是金钏儿的生日”,即指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脂砚道:“原来为此!宝玉之私祭,玉钏之潜哀俱针对矣。然于此刻补明,又一法也。真十变万化之文,万法具备,毫无脱漏,真好书也。” 所以所谓宝玉“郊祭金钏”,实际上指努尔哈赤初步统一女真族。而本回“凤姐生日”,则指清朝“初定天下”。 “当日演的是《荆钗记》。贾母薛姨妈等都看的心酸落泪,也有叹的,也有骂的。” 《荆钗记》,南戏剧本,元代柯丹丘作,写王十朋和钱玉莲夫妇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钱玉莲拒绝巨富孙汝权的求婚,嫁给以“荆钗”为聘的温州穷书生王十朋。不久王十朋中状元,因拒绝丞相逼婚,被派往荒僻的地方任职。孙汝权暗自更改王十朋的家书为“休书”,哄骗玉莲上当。玉莲后母也逼其改嫁,玉莲不从,投江自尽,幸遇救。后经过种种曲折,王、钱二人终于团圆。 “贾母薛姨妈等都看的心酸落泪,也有叹的,也有骂的”,按此情节,应正演到玉莲投江,代指南明弘光朝廷之亡。 第四十三回:“林黛玉因看到《男祭》这一出上,便和宝钗说:‘这王十朋也不通的很,不管在那里祭一祭罢了,必定跑到江边子上来作什么!俗语说睹物思人,天下的水总归一源,不拘那里的水舀一碗看着哭去,也就尽情了。’” 《男祭》写王十朋不知钱玉莲投江后遇救,在江边祭奠亡妻。此处暗伏弘光朝廷之灭亡,并不代表南明之灭亡。 所以所谓“不了情暂撮土为香”,实际上是借“祭金钏”,祭祀南明弘光帝。弘光帝于顺治二年(弘光元年1645)五月被俘,次年(1646)五月在北京被杀。 茗烟道:“我常见二爷最厌这水仙庵的,如何今儿又这样喜欢了?”宝玉道:“我素日因恨俗人不知原故,混供神混盖庙,这都是当日有钱的老公们和那些有钱的愚妇们听见有个神,就盖起庙来供着,也不知那神是何人,因听些野史小说,便信真了。比如这水仙庵里面因供的是洛神,故名水仙庵,殊不知古来并没有个洛神,那原是曹子建的谎话,谁知这起愚人就塑了像供着。今儿却合我的心事,故借他一用。” “洛神”即宓(fú)妃,传说是伏羲氏之女,溺于洛水而为神。但按照宝玉的说法,此处之“洛神”则指甄后。甄后即甄洛,中山无极(今河北无极县)人,三国魏文帝曹丕之妃,魏明帝曹叡之母。后因谗赐死,魏明帝谥曰“文昭皇后”。曹丕之弟曹植被封鄄城时曾作《感鄄赋》,因“甄”与“鄄”通,且后来魏明帝曹叡又将此赋改名为《洛神赋》,所以经过市井人口相传,就诞生了关于甄氏和曹植“叔嫂恋”的传闻,甄氏的别称“甄宓”、“甄洛”也由此而来。而小说传奇和一些诗人,则直接将洛神演绎为甄后。 此处由甄氏与曹植之“叔嫂恋”,牵连出孝庄与多尔衮之“太后下嫁”,意指清朝是多尔衮听信了“曹子建(曹植)的谎话”为孝庄所建之“水仙庵”。意指清朝并未一统天下,多尔衮“这起愚人就塑了像供着”。此处之“洛神”代指孝庄,“水仙庵”则代指清朝。所以宝玉“不拜洛神之像,却只管赏鉴”。 “那老姑子见宝玉来了,事出意外,竟象天上掉下个活龙来的一般,忙上来问好,命老道来接马。” 宝玉即传国玺,代表朱明皇权,故谓之“活龙”。那么“婉若游龙”之“洛神”(孝庄)就是“假龙”,而宝玉在“井台上”焚香祭祀的则是“死龙”,指南明弘光帝。 此处之“老姑子”也指孝庄,“老道”则指多尔衮,与第二十九回之“荣国公替身张道士”对看。 宝玉回来后去“新盖的大花厅”,“只见玉钏儿独坐在廊檐下垂泪”。玉钏道:“凤凰来了,快进去罢。再一会子不来,都反了。”宝玉“见了贾母王夫人等,众人真如得了凤凰一般”。 这里用“凤凰”承接“活龙”,将“贾母王夫人”与“老姑子”串联起来。 玉钏之“再一会子不来,都反了”,则指降清汉人之反正,为第四十四回伏脉。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