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不管怎样,把最好的给这个世界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张大志 参加讨论

    上期谈了出版社编辑抢稿之得失。从头培养新作者也许时间成本高些,可从长远看来收益更多。本期说说图书出版后销售情况不佳未达到预期时编辑的态度问题。
    在出版这个充满变化的世界里,惟一不变的只有变化本身。不管编辑和作者如何努力用心,仍然不能保证图书的畅销与重印。知名技术牛人作品全面滞销者有之;出版商花大力气推广,市场完全没有反应者有之;佳作无缘重印者有之。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系统化思维导论》和《咨询的奥秘》两本书是温伯格的经典作品,业内公认的好书,而且不缺乏读者,可是仍然因为各种原因未能重印或再版。面对各种不确定因素,图书编辑分化成了三种类型:消极厌世型、平和处世型、积极进取型。
    消极厌世型编辑因为看过太多失败的例子,感觉即使图书顺利出版成功希望也很渺茫,于是对工作的态度变成能不做就不做,能少做不多做。“反正出版之后多半是个卖不出去”是此类编辑的真实想法。竭尽全力尚且不能保证销量,做事不尽心尽力的编辑自然不能有好书出版。也许这种编辑对技术很了解,甚至具备对趋势的把握能力,但是仍然于事无补。很多时候新书的主推期还没过,市场还没凉,编辑就自己先“凉”了。希望作者能从沟通和交流当中提前感受到编辑的消极心态,选择放弃与之合作。如果有编辑长期如此,我建议还是尽早换行,出版这个需要激情的行业并不适合您。
    第二类是平和处世型编辑。他们的工作态度是:本职工作尽量做好,其他随缘。大多数资深编辑都属此类,整体而言大部分书也都出于他们之手。首先他们具备编辑起码的职业道德,能把分内的工作完成,其次因为感觉变数太多而很少主动去做更多的工作,比如:出版之后的额外推广。作者与此类编辑合作时,作品质量好则不用担心被埋没,但也不要期望黑马出现——没有额外的付出,就不会有额外的收获。“四平八稳”是对他们的合适用词。如果您属于此类编辑,那请至少保持职业责任感,即使是面对第一次写稿的作者。出版行业需要好的作品,而好作品都是由负责任的编辑打造出来的。
    第三类是积极进取型编辑。此类编辑人数不多,但却是行业的中坚力量。他们是在挫折之后仍然能保持良好心态的人,告诉作者坚持下去会有回报的人,尽自己所能为图书编写和推广多做些事情的人。我认识个这种类型的编辑,他会把井狩春男(《畅销书经验法则100招》作者)为畅销书下的定义分享给悲观的作者和同行,所谓畅销书一是卖给了想要读它的读者,二是一本不剩的被卖出去。我们有理由相信,即使困难重重,比如作品因各种原因销量不佳,作者仍然愿意继续与这位编辑合作,因为在他身上能看到希望。如果出版行业能多些积极进取型编辑,那么就会有更多有潜力的作者被发现,会有更多经典之作诞生。此类编辑的存在本身就是作者的幸事。
    社会与学校不同,工作态度也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好与坏之分。面对不如意,每个人有权选择自己的态度,也会因自己的处世态度而收获不同的人生。但我们仍然应该更加努力,那怕只是为了自己多增加一些经验。
    特蕾莎修女曾经道中个中真谛:
    Give the world the best you have,
    And it may never be enough;
    Give the world the best you have anyway.
    如果能通过我们的努力让这个世界多几部好作品,能多几个让世人认同的好作家,那么也许我们能无愧于编辑这个称号,别人叫我们“老师”的时候也不会难为情。
    不管怎样,把你最好的东西给这个世界。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是我在写本期专栏时的内心感受。本专栏以“如何出版图书、如何发现作者”为核心,伴我走过了近2年的时光。期间市场上潮起潮落,一些曾经甚嚣尘上的书很快被读者忘记,一些浮躁的编辑已经离开出版行业,但是更让我们欣喜的是除了资深编辑之外,一批优秀的年轻人进入了出版行业,我们也因此看到了更多的好书。
    相信中国出版行业有光明的未来!
    原载:《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2月15日 17 版)
    
    原载:《中华读书报》(2012年02月15日17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