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和氏璧”故事探源 ——附“隋侯之珠”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熊人宽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 卞和之得玉璞,或因追捕猎物,或因旅游、访友,或因……。总之他“不期而遇”的在山中得到了玉璞。得玉璞后,当然是先带回家,再“奉而献之王”……。卞和“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也应当在其“家”中。故古籍记载“和氏得玉璞楚山中”,这“楚山”多半是指和氏居住的地点。而不是他得玉璞之地点。和氏居住的地点,以湖北南漳--保康的“荆山”可能性最大。 郝用威先生在神农架发现月光石原生矿床,证明鄂西山区可能出产宝石。
    关键词 和氏璧,玉璞,月光石,楚山
    和氏璧
     《韩非子•和氏》:〖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蚡冒?前757~741年)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前740年)。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前689年)。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璧:《尔雅•释器》中说“肉倍好谓之璧”(肉指璧体半径,好指内孔半径),是一种扁体圆形环状玉器,古代重要的礼器。
     卞和得玉的故事,古籍记载不仅在地点上有所歧异,而且在时间上也是众说不一。《韩非子》记载为楚厉王至文王时代;汉代的刘向在《新序》中则记为楚共王之时;而一些地志和杂记又谓在楚平王之时,前后相差150多年。但是史册记载“和氏璧”的存在是没有疑异的。
     相玉高手被称为“玉眼”。不知道卞和从何处学得这么高超的相玉本领,能够把一块毫不起眼的、“玉人”都看不出来的毛石,认定其内涵是价值连城的美玉。
    只是卞和太老实,以至备受冤曲,失去双脚……
    和氏抱璞之“楚山”的地望
     卞和之得玉璞,或因追捕猎物,或因旅游、访友,或因……。总之他“不期而遇”的在山中得到了玉璞。得玉璞后,当然是先带回家,再“奉而献之王”……。卞和“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也应当在其“家”中。
    故古籍记载“和氏得玉璞楚山中”,这“楚山”多半是指和氏居住的地点。而不是他得玉璞之地点。而得玉璞之实际地点(他不一定告诉外人),可以在其附近,也可以距离较远。
     和氏抱璞之“楚山”的地望,历代均有考证,以湖北南漳--保康的“荆山”可能性最大。
     ◇湖北南漳--保康的“荆山”。
     晋•庾仲雍《荆州记》载:“西北三十里有清溪,溪北即荆山,首曰景山,即卞和抱璞之处。”
     《辞源》(商务印书馆1983年修订版)释荆山:“《书•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汉《孔安国传》:‘北据荆山,南及衡山之阳。’相传卞和得璞于楚荆山,即此。”
     宋“《太平寰宇记》云:‘卞和得璞开荆山,即此;顶上有池,并有石室,相传云是卞和宅。”
     清《一统志》谓:下有抱玉岩,即卞和得玉处。
     “《中国名胜词风俗》:湖北南漳县城西约75公里的荆山南麓,峰峦峻秀,松柏葱郁,洞窟幽奥,溪泉萦回;有岩高百仞,壁削如屏,曰:“玉印岩”,相传卞和得璞于此,故名。”
     《山海经•中山经》:“中次八经。荆山之首,曰景山,其上多金玉,其木多杼檀。睢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江,其中多丹粟,多文鱼。东北百里,曰荆山,其阴多铁,其阳多赤金,其中多牦牛,多豹虎,其木多松柏,其草多竹,多橘櫾。漳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睢,其中多黄金,多鲛鱼,其兽多闾麋。”[P94]
     《湖北通志》载:“案《韩非子》云卞和得玉楚荆山,其地在今南漳县,盖《禹贡》之南条荆山也。”
     《方舆纪要》载:“荆山顶有池,旁有石室,相传卞和宅,上有抱玉岩。
     ◇湖北阳新说。《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荆山在湖北阳新县北五十里”,并引《舆地纪胜》云:“为卞和得璞之所。”
     ◇安徽芜湖,《太玉府志》载:“芜湖县东南十六里,介天成湖与长河之间,有大、小二山,曰大荆,曰小荆;上有鹤迹、龟文之石。”《九域志》谓:大荆山即卞和得玉处。山崖有“寒壁”二字,为明御史骆曾所刻。“荆山寒壁”为芜湖八景之一。宋时宣城人梅尧臣有《荆山》诗云:“和楚人,滋楚地;泣玉山,无所记。但见楚人夸产玉,古庙幽幽无鬼哭;倘有鬼,定无足。”
     ◇安徽怀远县说。
     《怀远县志》:“荆山,县新倚也,在治西南,滨淮突起。”
     《水经注》载:淮水出荆出之左,当涂山之右,奔流二山之间。
     《图经》云:“荆涂二山本相联属,禹凿为二,以通淮流。”
     清康熙《凤阳府志》:“今两崖间凿痕犹存”;荆山“高一百八十五丈,周围十七里,东有卞和洞。”
     《中国名胜词典》:怀远县荆山有抱璞岩,传为卞和抱璞泣血之所。岩上有卞和洞,天然形成,幽深宽广,可容数十人;岩壁有摩崖书刻“青螺石帐”四字;洞上有坑,曰“采玉”,坑内有玉石层迭,晶莹闪亮,恍若白云攒集,俗称:“白云堆。”洞左有溪,碧流淙淙,名曰“濯玉涧”,传为卞和濯璞于此,故名;右有阁,曰“青山”,又名“梓潼”,其内旧有唐人胡曾《荆山诗碑》,上刻其诗云:“抱璞岩前桂叶稠,碧溪寒水至今流。空山日落猿声啼,疑是荆人哭未休。”宋哲宗元 七年(1092)上巳节,苏东坡自颖州改知扬州途中,曾慕名率子苏迨、苏过同游荆山,留诗咏叹:“荆山碧相照,楚水清可乱。刖人有余坑,美石肖温瓒。”
     ◇今人还有“高淳县东三十公里的桠溪荆山”说等。
     “和氏璧”为月光石,“玉璞”产于荆山西南的神农架
     1921年,著名地质学家章鸿钊分析推测,“和氏璧”应是一种珍稀的具有碧绿、洁白闪光的月光石。他在《石雅•玉石》中指出:“其内有无数平行结晶薄片,相互映射而放蓝白或真珠光彩,又如秋月清辉,湛然莹结,故名月光石。此亦惟一面而言,他面则随石之本色而异。假曰和璧即此。”
     月光石:为钾、铝硅酸盐矿物(K[Al2Si2O8])——钾长石,和少量层状钠长石微晶交替排列,折光率稍有差异可对光发生散射,伴有干涉或衍射,在某一角度看它时就出现蓝绿、紫红、金黄等色调的晕彩(其他角度看不见),如同柔和朦胧的月光,微晶片愈薄晕彩愈明亮。月光石通常是为半透明乳白色(透明者称冰长石),具有漂游波状蓝色晕彩者,质量最佳。硬度6-6.5比重2.55-2.61折光率1.518-1.526二轴晶,负光性。
     价值连城的“和氏璧”,据唐 杜光庭《录异记》记载“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可能就属于月光石制品。
     2001年,在“中国观赏石博览会”上,展出已故地质学家、宝玉石和观赏石专家袁奎荣以变彩拉长石复制的“和氏璧”玉玺,玺为正方形,底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上雕螭虎纽。不过此玺呈墨绿色,在阳光的照射下,会散透出点点晶莹的蓝光。
    变彩拉长石(Labradorite)。成分以钙、铝的硅酸盐(Ca[Al2Si3O8])矿物为主,少部分鈉、铝的硅酸盐(NaAl2Si3O8)。属于斜长石的一种。因发现于加拿大拉布拉多海岸而得名。外表黝黑不平,不透明至半透明,少数透明度较高,玻璃光泽。折光率一般1.55,双折射率0.07,色散0.12。硬度6~6.5,比重2.7。由于不同方向的微细片状包体和析离薄层条带对光的不同吸收和干涉,转动宝石时会出现艳丽的蓝、绿、橙、红色或其它颜色——变彩(Play of Fire)。故名彩虹拉长石,亦称“光谱石”。
     袁奎荣先生以变彩拉长石复制的玉玺,与和氏璧“纯白,光润无瑕”;“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差别太大。
     钾、铝硅酸盐的月光石,与钠、铝硅酸盐的翡翠(NaAl2O[Si2O6])成分相近。而月光石在转动宝石时沿一定方向有时可见到美丽的蓝绿、紫红、金黄等色调的晕色。这是翡翠所没有的,但是,翡翠的韧性很好。
     长石类宝石,产于基性岩浆岩侵入体、伟晶岩和片麻岩中。
     原生矿床产状多为串珠状凸镜体或结核体。
     荆山西南的神农架地区分布有基性岩浆岩,具备生成月光石母岩的地质条件。
     湖北省地矿局高级工程师郝用威有一次跋涉到神农架腹地的板仓坪阴峪河时,发现凸起的台隆北缘有一条北西走向的断裂带,其中凸镜状、层状的岩体,像卧龙身上的鳞片反射出银白色的光。郝用威先生沿着岩体走向踏勘,发现三个基性岩体,其边缘为细粒辉绿岩,向内过渡为粗粒辉长岩,最里边为晶体巨大的斜长岩。有的斜长岩内还包裹着透明、半透明的另一种长石。敲打下来的标本在阳光下发出变化的光泽,还有晕彩现象。郝用威先生预感到这可能是一种不同寻常的宝石——月光石。
     1986年,在全国地学史学术会上,郝用威先生以《和氏璧探源》为题宣布:“和氏璧为月光石,产于神农架南漳(?)西部沮水(?)之源的板仓坪、阴峪河一带,那里是当年卞和抱璞之处……”(邢霄若《揭开和璧隋珠之谜》《中国宝玉石》1998年1、2期)。这一发现获得了我国地质、考古、宝石界学者专家的好评,在海内外引起轰动。
    卞和得玉璞于山间河谷
     大多数高档、特级玉璞产于河床之次生冲积砾石、巨砾之中。经过风化、水流搬运,一些质量差,有裂隙,结构松散的玉璞,被自然淘汰,而保留于河床中的,主要是些质地高档,结构紧密的玉璞。故而原生矿床中,高档玉石较少。
     例如,缅甸翡翠(硬玉)
     原生矿床分布于雾露河上游干昔山地区,主要产中低档硬玉。产地有,度摩、马萨、凯苏、散卡、圣卡摩、缅摩、乱目岗等地。
     河床冲积、洪积层中的搬运次生硬玉矿床,常有高档、特级翡翠产出。特点为薄皮,磨园度好,称水石。分布于雾露河两岸,从散卡到达木坎,及坎底河中段。主要产地有帕岗、摩东、麻蒙、达木坎、后江等地。
     明 宋应星《天工开物•珠玉》也说:“玉璞不藏深土,源泉峻急激映而生。然取者不于生处,以急湍无著手。俟其夏月水涨,璞随湍流徒,或百里,或二、三百里、取之河中。凡玉映月精光而生,故国人沿河取玉者,多于秋间明月夜,望河候视。玉璞堆聚处,其月色倍明亮。凡璞随水流,仍错杂石浅流之中,提出辨认而后知也”。“璞中之玉,有纵横尺余无瑕玷者,古者帝王取以为玺。所谓连城之璧,亦不易得。”
    由此推测,卞和所得之玉璞,多半是得之于山间河谷之中,而不是采掘于高山“原生矿床”之内。
     前文已叙,古籍记载“和氏得玉璞楚山中”,这“楚山”多半是指和氏居住的地点。而不是他得玉璞之地点。得玉璞的实际地点,可以在其附近,也可以距离较远——例如距离“荆山”一百来公里的今神农架地区。而不必拘泥于卞和居家的地点。——宝康--南漳之“荆山”。
     郝用威先生在神农架发现月光石原生矿床,证明鄂西山区可能出产宝石,这的确是一项重要发现。但是,郝先生说:“和氏璧为月光石,产于神农架南漳西部沮水之源的板仓坪、阴峪河一带……”这样表述,在地理上则含糊不清。
    郝先生把“神农架”与“南漳”纽在一起,实在没有必要。在地理位置上也说不过去。神农架“板仓坪”,与“南漳”县的直线距离约一百五十公里。“沮水之源”既不在“板仓坪”,也不在“南漳”,而是在两者之间的宝康县 欧店镇 三岔口附近。
    “和氏璧”的流传
     昭阳将军为楚国令尹、上柱国。楚威王七年(公元前333年),昭阳率兵攻打越国,杀死越国国君无疆,今兴化一带并入楚国。为此,楚威王将“和氏璧”赐给昭阳,又将“古勃海之地”(即兴化一带)封为昭阳食邑。(可见楚王与赵王不同,并未把“和氏璧”当作“国宝”。)
     昭阳某日请客时,出壁让宾客观赏,席散时却不翼而飞。虽多方搜求也毫无下落。约五十年后,和氏壁为赵国太监缨贤所得,后为赵惠文王搜据己有。
    《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六回记有和氏璧的故事:
     〖 赵惠文王(前298—前266年)宠用一个内侍,姓缪名贤,官拜宦者令,颇干预政事。忽一日,有外客以白璧来求售,缪贤爱其玉色光润无瑕,以五百金得之,以示玉工。玉工大惊曰:“此真和氏之璧也!楚相昭阳因宴会偶失此璧,疑张仪偷盗,捶之几死,张仪以此入秦。后昭阳悬千金之赏,购求此璧,盗者不敢出献,竟不可得。今日无意中落于君手,此乃无价之宝,须什袭珍藏,不可轻示于人也。”缪贤曰:“虽然,良玉何以遂为无价?”玉工曰:“此玉置暗处,自然有光,能却尘埃,辟邪魅,名曰‘夜光之璧’。若置之座间,冬月则暖,可以代炉;夏月则凉,百步之内,蝇蚋不入。有此数般奇异,他玉不及,所以为至宝。”缪贤试之,果然。乃制为宝椟,藏于内笥。
    早有人报知赵王,言:“缪中侍得和氏璧。”赵王问缪贤取之,贤爱璧不即献。赵王怒,因出猎之便,突入贤家,搜其室,得宝椟,收之以去。……〗——这当然是小说中夸张的描写。
     接下来是众所周知的“完璧归赵”。秦昭襄王得知和氏壁在赵国,便说要用十五城来交换壁。赵王只好派蔺相如出使秦国。荫相如不辱使命,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秦王,“完壁归赵”。
     六十一年后秦灭赵,和氏壁归秦。李斯《谏逐客书》有“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这“随和之宝”即指“随侯之珠”与“和氏璧”两物,说明“随和两宝”已入始皇之手。《录异记》说:岁月之精坠于荆山,化而为玉,卞和得之献其玉,后入赵、献秦、始皇统一天下琢为受命玺。元崔◎在《进玺笺》中也说秦始皇将和氏璧作成方四寸的玺,命李斯篆文,孙寿刻字,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刘邦入咸阴,子婴“奉天子玺符,降轵道旁”。刘邦将子婴奉献的玉玺作为自己的玺印,世代传授,号曰“汉传玉玺”。
     西汉末年公元前1年,汉哀帝刘欣病死,幼帝刘婴登基,“和氏璧(玺)”由长乐宫皇太后代管。王莽篡位自立前,派堂弟逼皇太后交出“玉玺”,太后一怒之下将玺掷之于地(《汉书•元后传》),摔坏了玺纽的一角。王莽得到“玉玺”,命玉匠用黄金镶补。后王莽兵败被杀,禁卫军校尉公宾得到传国玺,赶至宛,献于刘汉更始帝刘玄。
    公元25年,赤眉军杀刘玄,立刘盆子。“和氏璧”一度挂在赤眉军首领的颈上。后刘盆子兵败宜阳,将传国玺拱手奉于东汉刘秀。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灵帝熹平六年,袁绍入宫诛杀宦官,段珪携帝出逃,玉玺失踪。献帝时,董卓作乱。孙坚率军攻入洛阳,意外得到传国玺。孙坚将玺秘藏于妻吴氏处。后袁术拘孙坚妻,夺玺。袁术死后,荆州刺史徐璆携玺至许昌,时曹操挟汉献帝在此,至此,传国玺又归汉室。
     公元220年,曹丕逼献帝禅让,汉亡。曹丕使人在传国玺肩部刻下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
     公元265年,司马炎“依样画葫芦”,称晋武帝,传国玺归晋。
     公元311年,前赵刘聪虏晋怀帝司马炽,玺归前赵。
     公元329年,后赵石勒灭前赵,得玺,在右侧加刻“天命石氏”。
     公元350年,再传冉魏,后冉魏乞求东晋军救援,传国玺为晋将领骗走,并以三百精骑连夜送至首都建康(南京),传国玺重归晋朝司马家。
     南朝,传国玺历经了宋,齐,梁,陈的更迭。隋朝一统中国,传国玺入了隋宫。
    公元618年三月,隋炀帝杨广被杀于扬州江都,隋亡。萧后携太子元德带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贞观四年,李靖率军讨伐突厥,萧后与元德太子返归中原,传国玺归于李唐。
    唐末,天下大乱,公元907年,朱全忠废唐哀帝,夺传国玺,建后梁。公元923年,李存勗灭后梁,建后唐,传国玺也随着到了后唐。
     公元936年,北京留守后晋石敬塘带契丹军攻至洛阳,五代后唐末帝李从珂,怀传国玺登玄武楼自焚,传国玺就此失踪。
     北宋哲宗(公元1085年-公元1100年)时,农人段义犁地时发现传国玺,送至朝廷。各部各阁大学士经过多方论证,确认为始皇帝所制的传国玺。但是,此“传国玺”当时便有人怀疑是假的。
    公元1126年,靖康之乱后,徽钦二帝被掠,传国玺也被大金国掠走,后不知所踪。
    公元1294年,元世祖忽必烈去世,在大都传国玺忽现,叫卖于市,伯颜命人购得。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建康称帝,明初太祖遣徐达入漠北,追寻遁逃的蒙古朝廷,以期得到传国玺。最终还是空手而返。
    清乾隆三年,江南河道总督高斌进贡所谓“传国玉玺”一方,玉色黝黑,上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乾隆一看便知是“前代好事者仿刻”,视作玩物收入宫中。
     附:“隋侯之珠”为何物?
    《墨子》云:“和氏之璧,隋侯之珠……此诸侯之良宝也。”
    《韩非子•解老》:“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
     传说西周时代的隋侯,在渣水西侧的断蛇丘上救活了一条受伤的大蛇,后来这条蛇衔了一颗明珠送给隋侯,以报救命之恩,后人遂称之为“隋侯珠”。这个传说更给“隋珠”增添了神秘色彩。
     隋珠为何物?历代学者众说粉纭,有的人以为是珍珠,故有“隋之明月,出于蚌蜃”;也有人认为是能发莹光的莹石。
     郝用威先生一度在随县地质分队工作,而这里正是古隋国之地,即隋珠的原产地。郝用威先生决定利用此有利条件探解其源。他先到断蛇丘探察,发现断蛇丘与现今的渣水相距甚远,古河道可能变迁,而且这带也找不到隋珠的踪迹。后来在大洪山考察时,在钟祥市九花寨的山中发现了金刚石矿的母岩——金伯利岩!这就意味着有金刚石原生矿床。郝用威敏锐地感觉到:隋珠可能是金刚石!
    1978年11月,上级部署寻找金刚石,郝用威等地质队员很快就在分布金伯利岩的群山中发现了第一颗金刚石,尔后在近百平方公里的面积里发现金刚石矿点20余处,捡到金刚石40余颗。……
     1991年春天,郝用威在全国宝石矿物学会上宣读《隋珠探源》论文,论证隋珠系宝石级金刚石。在大洪山与桐柏山之间,蕴藏金刚石矿。海内外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地质学家和宝石学家莫不为之震动。郝用威先生“和氏璧”之源与“隋珠”之谜的破解,可谓“珠联璧合”,足见地有奇宝,人有奇才。
    (部分资料来源:邢霄若《揭开和璧隋珠之谜》《中国宝玉石》1998年1、2期)
    原载:作者投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