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批评的理论化——当前学理批评的一条出路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王一川 参加讨论

    当代中国大陆的批评状况如何?这是见仁见智的事,也需要大量文献材料的整理和分析来说明。但有一点是人们关注的:批评何为?如今的批评已变得种类混杂、标准不一和难以理解了。人们不禁发出批评的出路何在的疑问。我这里只是想提出个人关于学理批评的一点想法,聊作从自我批评活动出发的自我理解而已。
    1、从理论的批评化到批评的理论化。自从提出"理论的批评化"主张以来(见拙文《文艺理论的批评化》,《文艺争鸣》1993年第 4期。),我一直要求自己拒绝抽象理论大厦的诱惑而返回具体现象批评的原野,去重新寻求文学或文艺理论的灵性。如今,回望近十年来行走的足迹,我不禁发现,自己是极大地受惠于这条理论的批评化道路的。如果不是它,那我就会沉醉在"大美学"的形而上迷宫里继续徘徊不前,而无法享受到具体文学批评带来的莫大快乐。(《从大美学到本文分析》,《中外文化与文论》第 4辑,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版。)其实,如果单从学理上讲,提出"理论的批评化"这一自我戒律本来是多余的和不必要的,因为,正像人们可能已看到的那样,"理论"与"批评"本就不应分家,本来就是一回事。但是,在90年代初,那却是出于迫不得已:我们的理论与批评相互脱节的现代正统实在余威强劲,以致空头理论教条仍在禁锢着文学理论本身的自由灵性和现实的文学写作的发展,因此,理论的批评化就成了一个无奈而又必然的主动选择。
    而今,面对当前文学或文艺批评和理论的变化,我想提出一个与此相连的新观察:批评的理论化。批评的理论化,可以说是理论的批评化的另一面。有理论的批评化,就应当同时有批评的理论化。它们共同表明理论与批评之间的辩证关系,只不过,在不同的景况下需要有约略不同的工作重心而已。
    2、多元格局中的学理批评。人们可能会质疑说:批评就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文学批评,为什么还要"理论"而且更要"化"?这不等于窒息批评的生命吗?这一质疑本身有道理,但需要看到,今日批评之所以变得种类混杂、标准不一和难以理解,主要是由于批评本身已经出现了新的分化状况。分化,就是说,过去的单一形态的文学批评现在已经走向多元化了。在80年代,文学批评的主导形态还是来自政府文学机构的职业官员和专业评论家的言论,他们的文学评论不仅可以直接宣判作品价值的高低,而且这种宣判可以指导或左右公众的喜好。例如,他们说《班主任》、《伤痕》、《乡场上》好,那公众也就一致地接受这一评判,并且把这种评判自然而然地当做自己的独立判断。
    现在,这种一体化的文学批评已经被分解了。取而代之,至少可以看到如下四种批评形态:鉴赏批评、媒体批评、日常批评和学理批评。
    鉴赏批评是对文学现象的及时的和感受式的评点,多出于作协机构和研究机构的文学官员和职业批评家,他们的言说在文学圈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原因之一在于,他们掌握着文学颁奖的权力,这种颁奖有可能给文学作品带来巨大的市场或商业前景。这种批评可以说是以往单一形态的文学批评的某种遗留形态,但已经变得相对灵活和多变了。
    媒体批评是指各种大众传播媒体上经常出现的文学动态、名家逸事、公众议论等新闻、逸事与批评的杂糅形态。它多出于媒体的编辑、记者或那些"职业写手"之手,往往投合和左右普通公众的文学好奇心,成为数量最广大的普通读者的日常文学"收视指南"或"阅读向导"。随着文艺娱乐版在各媒体版面上的比重的增长和扩张,这种媒体批评实际上已经位居文学批评的"中心"位置,对于公众变得愈益庞大和具有控制力。这是90年代以来新近获得急剧扩展的新的批评形态。
    日常批评是指普通读者对文学的日常言谈,这种文学言谈虽然不如鉴赏批评那么"权威",也不如媒体批评具有媒介特有的魅惑力,但却自有其常识批评视野,反映出读者所处的日常生活境遇及时尚趣味。过去公众虚心听从"评论家"的权威评论,如今则可以对此不理不睬,而是在家庭、朋友聚会、同事闲聊等各种场合随时出于个人好恶地随意谈论和评判文学。互联网上的文学自由谈,不过是这种日常批评的一个窗口而已。这也是在90年代以来获得发展的新的批评形态。说它"新",并不是说它新近才出现,而仅仅是指它新近才可以疏离前两种批评而独立存在。
    学理批评是指一些研究机构或高校学者对于文学现象的学术观察,这主要表达在他们的学术专著和论文中。比起占据文学批评"版面"主体的鉴赏和媒体批评形态来,这种批评其实远不发达:学者们往往沉浸在以往中国或外国文学批评史的学术史梳理中,而把对于当下文学现象的及时批评置之度外,或者只是偶尔为之地点评一二。这等于主动放弃了文学批评阵地。尽管如此,这种批评还常常受到批评:愈来愈专业化或"学究气",逃遁于古代或学术象牙塔,而"脱离群众"――普通读者"大众"的日常言谈、媒体批评家的娱乐导读和文学官员的鉴赏尺度,也就是远离"创作实际","读不懂了"。无论是具体术语、句式还是基本的阅读趣味和评价指标,都是如此。
    上述四类批评都各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谁也不必灭谁,谁也灭不了谁。这一多元化的文学批评生态可能会持续较长的时日,这是文化界的正常现象,不必大惊小怪。
    但是,面对鉴赏型、媒体型和日常型批评说三道四,不是我现在的兴趣。我这里想说的只是对于学理批评的想法。也就是说,我这里的所谓"批评的理论化"意义上的"批评",还只是指学理批评这一种形态。我目前所关心的正是这样一种批评。这仅仅是由于,我是一个大学中文系教师,做一点文艺理论和批评工作,主要面对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及同行发言。这一身份决定了我需要对自己的批评工作做出自我反思。假如我的自我反思能够有幸触及我的同行们的共通的神经,引起他们的赞同或反对意见,那也是不令人奇怪的。我想,并不是我们中的所有人都清楚或赞同我们的批评工作在当前批评格局中的位置的。
    3、何谓批评的理论化?在我看来,置身在与鉴赏型、媒体型和日常型批评相互共存的多元格局中的学理批评,不必看别人的眼色行事,而应当在学院氛围中理直气壮地走自身的理论化道路。与其听命于鉴赏批评、效法媒体批评或比照日常批评,或者干脆放弃批评的权力,不如以理论的冷静或冷寂而置身在当前批评阵地的边缘地带。这种批评的理论化可以从批评的运作方式、基本要求和目的三方面去考虑。
    批评的理论化,不是意味着以抽象的概念分析或体系建构,而是指在具体的现象批评过程中对于学理阐释的高度重视。这是从批评的基本运作方式来说的,它表现为对于文学现象的学理化阐释。批评的学理化,就是说批评不应当仅仅作为直接的阅读印象的记录,而需要在此基础上依据一定的学术框架或模型去加以阐释。相比之下,鉴赏批评主要记录阅读印象,媒体批评则力求顺应和制作普通市民的时尚趣味,它们不约而同地拒绝被认为充满学究气的学理阐释。
    这种理论化也不是指现有学理的照搬,而是指新的批评眼光的确立。这是对批评的基本要求。新的批评眼光,是指过去未有的新的文学问题的提出,新的文学概念、范畴和方法的概括。这将是具体批评过程中的新发现,带有批评家的个性特征。文学批评如果只是重复现有理论而没有新发现,将是不称职的。而某些鉴赏批评则往往"自动化"地重复旧有理论或批评模式,而媒体批评则喜欢以流行的市场趣味的制作冒充或代替对于文学现象的新的个性化发现。
    从目的来说,这种理论化的批评将不是要直接影响作家的写作活动或指导读者的阅读,不是的。原因很简单:一些作家写作已根本不看学理批评,你想讨这个好都没门;即使要看,也是看鉴赏批评家的,因为他们握有文坛机构权力等。同理,读者阅读也往往听凭势如汪洋大海的媒体批评的强力引导,学理化的批评文字是不愿读或读不懂的。在这种情形下,批评没有必要再像80年代那样,固执地试图以左右作家写作和读者阅读为目的,而是变得符合实际:索性放弃影响作家和公众的目的而直接表达批评家自己的阅读和阐释兴趣,以便满足其文人化的理解或自我理解需要。
    这就是说,批评的目的已变为不再是引导作家写作或市民大众阅读,而是适应文化人的理解需要。这种批评文字的读者,可以是进入高等教育体制的大学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以及具有相当文化素养和趣味的其他各种读者。他们中不乏文学爱好者和未来的作家。这也是数量不小的"大众"――可称为文化大众。据近日媒体报道,中国的高等教育入学率现已达到11%,将在近期提前实现15%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这意味着,我所谓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文化大众的数量,将达到占同龄人总数的15%以上。批评能直接面向这类"文化大众"的文学兴趣,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当然,通过直接面向这种文化大众,也不排除出现如下可能性,即学理批评在经过了多层转换后,可以间接地和有限地渗透到作家写作和读者阅读之中,给予他们以这样或那样的影响。这种"间接影响"比起"直接不影响"来,总是较能让人接受,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发挥批评的社会作用。
    可以一般地说,批评的理论化意味着这样一种批评:注重学理阐释,体现新的个性化的批评眼光,直接满足文化大众的理解或自我理解需要。
    4、批评的理论化的途径。要实现上述理论化目标,批评需要从事一些相应的准备工作,达到一些基本要求。这样,批评的理论化呈现出大致如下途径:一是文学领域的知识通串。这要求调动相关的文学史知识、文学理论知识和批评方法,去从事具体现象的多方面批评。二是文学与其他文化形态的跨学科通串。这意味着把文学与其他人文学科打通,形成文学学科与哲学、社会学、历史学、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和人类学等学科之间的跨学科通串。通过这种跨越单一学科藩篱的多学科交响,文学批评可以呈现出理论化的活力。三是文本的个性化体验。理论化不等于人们担心的那种抽象化、概念化、学究化或掉书袋,而是要使学理批评重新富于活力,这就是对于独立自主个性的伸张。尽管要实现文学知识的通串和跨学科通串,但批评同时更要寻求对于文本的个性化体验,即批评家应当深入探究文本对于个人的生存体验的表现或再现,并且发掘出自己对于文本中的体验的独特体验。如果缺乏这种个性化体验,批评即便是再堆积多少跨学科知识,也是没有活力的。
    5、批评的理论化的意义。标举批评的理论化,目的是在目前多元批评格局中为学理批评寻求一种适合于自身的生存方式。学理批评的生路有多种,这里不过是提及我所看到的一种而已。提倡批评的理论化,可以使学理批评在与鉴赏型、媒体型和日常型批评的共存境遇中,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局限和特色,即明白哪些是可为的,哪些是不可为的,哪些是必须为的,以便明确自己的工作的性质、对象、任务和目的。如果忽视这一点,就可能误让学理批评去与鉴赏批评、媒体批评或日常批评争长较短。意识到自身的局限,有利于清醒地坚持和伸张而不是遗忘或泯灭自身的学理特点。学理批评有自身的学理花园,正像其他批评有自己的天地一样。它们可以各行其道,也可以偶尔交叉穿越,还可以多边会谈,等等。这样的多元格局,和多元格局中的学理批评的个性突显,无疑是文学批评的健全发展所不可缺少的。
    以上从学理批评角度对批评的理论化作了初步探讨。所根据的多是对我个人的批评体会的自我反思(如《中国现代卡里斯马典型》、《通向本文之路》、《修辞论美学》、《中国形象诗学》和《张艺谋神话的终结》等)。限于篇幅,这里不及一一举例说明。不如说,这只是我个人的自我反省而已。挂一漏万,在所难免,敬请方家指正。
    原载:《文艺争鸣》2001/02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