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文学 >

[纳勇]关于民族文献界定的若干问题

http://www.newdu.com 2017-10-27 中国民俗学网 纳勇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根据文献与民族共同的文化属性,可对民族文献的特征、范围、划分的概念和标准及其作用进行新的界定。民族文献的本质特征是民族性与资料性,非本质特征是时代性与多样性;民族文献的民族、文字、作者的范围是以本质特征决定的范围标准,划分标准由上位类与下位类所组成。
    关键词:文化;民族;民族文献
    中图分类号:G25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7X(2009)01-0115-06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共同创造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保留和流传了大量的文献。然而,究竟何谓民族文献,其特征有哪些?其范围标准怎样?又怎样划分?为此,笔者从认识文献与民族的属性及其两者的文化关系中,分析界定民族文献的本质特征,从而对民族文献的范围和划分的标准做一个简略的界定,并概述其学科地位与作用。
    一、关于文献与民族
    探讨民族文献的本质特征,必须对文献、民族的概念做一个认识性概括。
    (一)文献。文献属于文化的范畴,是人类文化知识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就是人化或社会化,即人或社会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是文化。文化一词在我国,主要是狭义的理解,专家论证认为:“不仅是约定俗成,而且也是合理的”[1](P4-6),这也是唯物史观所理解的文化,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系统地论述了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并明确地界说了文化的重要地位。即认为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是一个存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2](P663-664)狭义的文化指的是精神文化,这是相对于人或社会在实践活动中加工改造自然或物质产品上的物质文化而言的。知识被人们释为人类的认识成果。那么,人的一切意识及其成果则就是知识。知识就其存在形式可划分为两部分:主观知识存在于人的脑子里,随着人的死亡而消失;客观知识则存在于人脑之外,即以“一定的物质载体形式存在于具体的时空中(书店、图书馆等)”[3](P31)。准确地讲,文化之所以能够积累和变化发展,正是因为有了文献这种记录文化的方式和手段,人们并称这部分已经物化了的文化为文献。[4](P90)因为,精神文化是无形的,虽可借助声音、手势等接触形式来传播,但这样的交流不可能“垂之久远”。故人类创造了文献,其动因就在于创作者与接受者的精神文化之理解与沟通。文献是客观知识与物质形式的统一体。这样,我们对文献的属性就有了两方面的理解:一是文献不属于精神的范畴,它只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式,已完全脱离人脑而独立存在;二是文献不能纯属于物质的范畴,如我们一般提到的某部文献,不是指文献的物化形式,并大体是指它的知识内容。因此,文献记载的内容或观念信息是文献的根本属性。[5](P62)这正如人们到了书店、图书馆,给人最初的印象就是到了“文化世界”,其次人们才是有目的地查寻自己所需知识内容文献的行为。因此,从文献这个特殊的“文化世界”领域看,文献是表现于人的精神作用于外部世界的结果,是人类精神实践活动创造出来的一个有别于物质世界,有别于精神世界的特殊领域。
    文献记载的内容或观念信息是文献的根本属性,还必须与一定的物质载体(具体形态)相互依存,即一定知识内容(抽象形态)与一定的物质载体(具体形态)的统一体。具体形态主要是:(1)记录形式。主要是指文献内容必须通过一定的文字或符号的形式才能体现。文字形式大致有两种,一是不同语种的文字形式,如汉文、藏文、英文等;二是同一语种的不同语言形态,如汉文中的文言文、白话文等。符号形式是指用图画、乐谱、声颇、视频等手段记载的文献内容。(2)载体形式。文献的内容通过记录形式,必须要体现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自远古的泥板、纸草、甲骨、树叶、羊皮、竹简、石头等载体形式,到纸张的发明,再到当代新型的载体形式出现,如胶片、胶卷、磁带、光盘等电子出版物,以及电子为介质的网络载体形式。(3)书写与印刷的形式。印刷术发明之前,文献主要以手写的形式出现。印刷术发明之后,手写本仍然存在,只是不为主流了。自印刷术在中国古代发明,文献从雕版和活字的印刷到石印、铅印、影印,以及现代多种形式的印刷和电子式的印刷或复印。(4)装帧形式。在我国主要有卷轴装、旋风装、经拆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平装和精装及胶制和电子等载体出版物的其他装帧。文献构成的抽象形态,除前述文献的内容是构成文献的根本因素外,体裁与体例都是内容的表现形式。体裁一般是就各类图书或文章之间的不同的表现形式而言的,如文学作品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史学著作有纪传体、编年体、章节体等。体例是指一文献内容的组织结构和表现形式,如文献中的记时、记地、记人的方式、标目、征引的格式等都是体例的具体表现。
    文献学对文献构成的研究,不仅使我们具体认识了文献的各个组成部分,同时为文献的分类研究提供了基础。即文献的分类是以文献构成的某一特征来作为分类标准的:按记录方式中的文字形式分,可分为汉文文献、藏文文献、英文文献等;按载体形式分,可分为甲骨文献、纸张文献、电子文献等;按文献内容的学科分,可分为历史文献、化学文献、语言文献等;按体裁形式分,可分为散文文献、戏曲文献、编年体文献等等。这是为利用文献的需要而进行的文献整理研究,整理文献则是利用文献的前提,利用文献则是整理文献的目的。决不能忽视整理与利用文献这个基本的问题,尤其是关于少数民族文献整理与利用的问题。
    (二)民族。文献是人类记录知识内容的物质载体,而民族文献则是对“文献”这一概念的限制,专指内容或形式具有少数民族特点的文献。民族的概念是中外学者一直在讨论和争鸣的问题,“还出现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始料未及的新情况和新问题”。[6](P11)这不仅给有关民族的深入研究造成一定的障碍,而且还影响了民族学学科研究领域中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民族文献学”的学科建设问题。因为,一门学科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必然产生出关于自己学科的文献学。如历史文献学的形成,是由于历史学的发展与其文献的大量积累,一些对历史研究有价值的文献在客观上要求人们进行整理性研究,从而形成了训诂学、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等学科的知识。然而直到1981年《史学史研究》第二期刊载了白寿彝先生的《谈历史文献学》一文,以及在他主编的《史学概论》著作中,才界定与确立了历史文献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历史学中的地位。[7](P4-6)
    (1)民族的属性:在我国有多种说法,但都基本上是在斯大林界定民族的“四个特征”基础上进行的。牙含章先生在1939年就认识到,回族在语言上是采用汉语作为本民族的共同语,在地域上处于小聚居大杂居的状态,作为一个民族来说,四个特征起码是不完整的。[8](P10)有观点认为,“文化是民族学研究的本位与核心”和“民族文化赋予民族本质的特征”,并指出“文化的民族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因而使其载体民族具有相对稳定性”。[9](P42-45)2005年5月,中国共产党在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政策的阐述中提出了构成民族的六要素,其中之一的共同文化:“这里所说的文化特指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10](P6)那么,什么是民族文化呢?熊锡元先生较为具体的做了一个定义:“所谓民族文化,就是一个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的文化模式,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称之为民族的生活方式或样式。”并指出:“文化不仅表现一个民族的外在风貌,而且是它内在的‘灵魂’。”同时又以“文化图景”来说明“各该民族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或象征意义”。[11](P6-7)这里的“文化图景”已包含了食文化、穿文化等,实质仅指的并不是食品、服饰等物质实体,而是包含于物质实体中的精神因素,即它们内在的“灵魂”。如科学、技术、知识、风俗等使用的方式或方法等,包含的精神因素愈多,其文化水平或文化素质愈高,食仅能饱腹,衣仅能蔽体,“则没有什么文化可言”。[1](P3)这与本文前述“文化世界”,反映的内容实属于狭义理解上的文化,而且都认识到,人类社会的文化就是各个民族的文化积淀与总和。因此我们认识到,民族的出现使文化具有民族的特点和形式,而民族的特点和形式实际上都是民族的属性,它规定着某个民族之所以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根据所在。斯大林说:“每一个民族,不论其大小,都有它自己的,只属于它而为其他民族所没有的本质上的特点、特殊性。这些特点便是每一个民族在世界文化共同宝库中所增添的贡献,补充了它,丰富了它。”[12](P381)不仅指出了民族特点有别于其他民族的必然性,而且指出了它在文化中的意义及对世界文化的意义。
    (2)民族实体的构成:“民族”一词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既指宗族之属,又指华夷之别。现代意义的“民族”一词最早见于1895年的《强学报》,是从日本引入传播影响而出现的。[13](P37)始自1953年到1982年的民族识别工作中,一共确认了55个少数民族,形成了包括汉族在中国境内的56个民族。因此,我们应如费孝通先生所认识的:“我理解到了民族不是个空洞的概念而是个实实在在的社会实体”,又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界定出“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同属于一个层次,他们互相结合而成中华民族。”[14](P5-10)人们都说,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这也说明民族不是以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的。为此,关于民族的概念,本文就无需再做理论概念的辨析了。
    综上所述,从人类统一体的角度出发,文献与民族有一共同的交叉点,即文化能显现在两者的属性,换言之,是这一民族区别于另一民族在文献中所反映的民族的文化,是民族文献的研究对象,即民族性或民族特色。从文献分类学概念角度讲,是“文化的民族性”。[15](P115)这也是本文的研究内容,即民族文献研究对象的内部实质和外部联系。
    二、关于民族文献的界定
    关于民族文献实质的界定,目前大体有三种说法:内容确定论,即文献内容涉及少数民族的皆为民族文献;作者确定论,即作者为少数民族籍的作品皆为民族文献;文字确定论,即运用少数民族语文写作的作品皆为民族文献。
    (一)民族文献的特征。民族性与资料性是民族文献最本质的特征。民族的出现,首先是根据自己的形成特点区别于另一民族的,其次是依照本民族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去创造自己的文化和文献。因此,每个民族都依据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而记录于文献,从而使其文献的产生和积聚就带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使各民族的文献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于是,便产生了藏族文献、蒙古族文献等。作为以某个民族为中心记录的文献,是这个民族文化发展的积淀与缩影。民族文献最本质的特征,是由该民族的民族性或民族特色所决定的。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是该民族独特的形成状况。这是历史所赋予该民族的历史范畴,使其逐渐形成该民族客观存在的特征,由此又影响到该民族的生活习俗和生产方式。其二是聚居民族与散居民族的文化传播与发展,对于民族特色的形成有着显著的影响。其三是该民族的文化积淀,作用于或构成该民族特有的经济、政治、宗教、宗族、传统信仰等因素,也都影响着民族特色的形成。四是该民族聚居地域的自然地理及其他大事件,对民族特色的形成或发展,同样有着显著的影响。有学者认为:“文献的民族内容不仅从内涵上深刻地揭示了民族文献的本质属性,而且在外延方面进一步拓展了民族文献的归属范围。”[16](P89-90)这仅说明了民族文献的民族性内容的最本质特征,却忽略了另一本质特征,即资料性特征。若说民族性特征表现了民族文献的内容范围,那么,资料性特征则反映了民族文献的内容价值。民族文献的资料性特征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该民族自治居住地域的自然地理资料,“地理环境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形成某种类型的前提性的因素”。[17](P16)二是该民族生产与经济的资料,包括该民族的农林牧业、烟茶业、手工业、贸易业,各种工业的生产方式资料。三是该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与政治的沿革、人口变迁、人物等资料。四是该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和矛盾的问题资料,这也“包括民族这个人们共同体自身的事务和问题”的资料。[18](P28)五是文化类的资料,包括语言文字、风俗、宗教礼仪、文物、诗文戏曲等。六是无文字民族的有资料性特征的“口碑文献”,如侗族歌谣:“古人讲,老人谈,一代一代往下传;树有根,水有源,好听的话儿有歌篇;没有文字好记载,侗家无文靠口传”。[19](P21)
    时代性与多样性为非本质特征。文献属于文化范畴。因此,不同时代的文献都得到当时文化特征的影响,表现出那个时代的鲜明特征。民族文献也必然在其中,故是民族文献时代性特征形成的原因。换言之,一个时代社会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文献同另一个时代社会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文献,都有着明显的差异或印有时代的烙印。唯物史观认为,我们划分一个时代社会,主要是依据生产方式的本质来区别的,而生产方式对文化及文献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生产方式的时代性差异,往往也是民族文献的时代性差异。同时,民族文化与民族文献都是在某一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创造发展的,也就不可避免地留下了时代性特征。20世纪80年代因“抢救”而划出一个“民族古籍”,可称其为古典民族文献。从具体形态来看,古典民族文献主要以石刻、碑刻、简牍、卷子、刻本、手写或口承等形式组成。文字以不同时代的多种或多个文字形式组成,如“他族文字”、“古文字”。[20](P81)然而今天,当代的民族文献则多数进入了以“他族文字”为主的机械印刷型与机读型并存的时代,同时有了“计算机彝文输入系统的本民族文字机读型文献”[21](P104)。因而民族文献的载体形态比过去增多,有文字的民族也在一定地域范围中运用着该民族的语言文字。但是,有一定数量的文献信息中心把民族文献的收集局限于古典、近代的文献中,从而忽视了民族文献的时代性特征。
    民族文献具有多样性特征。首先表现于它不仅只是局限于印刷型的文献,而且必须包括非印刷型文献。现代科技的发展应用于文献领域中,使文献的载体更加多样化,如软盘、光盘等及电子为介质的因特网文献。这些复杂多样化的载体形态,决定了民族文献的多样性特征。其次是民族性的内容非常丰富,它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综合性学科的各个领域,决定了民族文献内容的多样性特征。此外,多样性特征还反映在文种上,这包括世界各民族文字涉及我国各民族内容的外文文献,以及口承形式的“口碑文献”。因此,民族文献从形式和内容讲都是多样性的,一些文献信息中心也不同程度地忽略了这一特征。
    (二)民族文献的范围标准有三个问题需要明确认识。一是民族文献的确定范围问题。即以内容凡涉及民族性内容的文献为原则。这是一个大范围标准,凡民族性内容的文献都收集,应该结合各不同民族形成的历史特点,以及该民族的人口变迁所处地理环境,来确定民族文献的收集范围标准。例如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是分部门的不同职责对象来收集不同载体形态的文献,州图书馆收集了不少纸张形态的白族文献,州文物管理所收集了近千通碑刻拓片形态的白族文献、州博物馆所收集了十余部白族家谱形态文献。同时,把“大理国”时期,乃至今天白族人口变迁地域范围中有关白族内容的文献,都划入到白族文献的收集范围标准中。[22](P28)民族文献工作者在实践中,首先碰到的就是关于民族文献的范围标准,同时还要正确认识本文献信息中心所处环境和条件,才能确定如何对民族文献的收集范围标准做一个划定。
    二是民族文字文献是否纳人民族文献范围的问题。目前大致有两种认识:一种是凡民族文字记录的文献,不论其内容是否涉及民族性,都属于民族文献的收集范围标准。另一种认为,凡民族文字记录了大量民族性内容的文献,纯属于民族文献。但一些未涉及民族性内容的民族文字文献,只是作用于民族地区传播功能的,是不能构成民族文献的主体。我们接触的民族性内容的民族文字文献,多是人们所说的,是珍贵的有研究利用和保存价值的古典民族文献及近代民族文献。而我们所接触的建国以来的民族文字文献,则多数是由于国家政治与经济、文化与教育等内容的传播需要,以民族文字记录形式的民族出版物。这部分文献有相当部分未涉及民族性内容,就不应列入民族文献的范围。因为,“民族语言平等,并不意味着各民族语言的使用范围相等”,[23]这是相对于共同地域与共同语言的相互关系而言的。此外,有认为只要民族性内容“在三分之一以上或其内容的参考价值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原则上也应算作少数民族文献”[24](P48)。这种说法从科学的界定看,起码是不严谨的。因为,文献收集的目的是在于利用,其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环节,即“整理”,民族文献工作者的整理对象和内容,也仅仅是指那部分涉及民族性内容的文字。这才符合民族文献的本质特征,并能真实反映该民族特色的文献。
    三是民族人士著述文献是否全部纳入民族文献的问题。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民族文学作者创作的文学类作品,因其创作意识的“共同心理认同”特征问题,已约定俗成地归入该民族文献范围。这里暂不讨论,因其也是可以再认识的。但是,凡民族人士的其他著述没有涉及民族性内容的,就不应列入民族文献。因为它没有民族性的特征,况且“民族人士”这一概念的外延太广。因此,无论是何方的民族人士著述,凡内容未涉及民族性的,都应该当作其他文献处理。然而,民族人士著述及其他民族人士的著述,只需内容涉及民族性的,就应纳入这个民族的民族文献范围。
    在上述后两个问题中,不少文献信息中心把内容无该民族性本质特征的民族文字出版物和民族人士著述全部纳入该民族文献,并出现在该民族文献书目中。但是,这种情况并不能作为把它们列入这个民族文献的理论依据。因为,把它们归入民族文献书目的说法,必然会给“民族文献”与“书目”两个术语概念的组合与具体的专题书目工作带来困难。因此,这种书目应该分别采用“民族文献”、“民族文字文献”、“民族人士著述”三种术语,即应该放弃单独使用“民族文献”概念来统冠之的模糊性。因为,民族文献的本质特征是按文献的根本属性,从抽象形态上划属于某一民族的。
    (三)民族文献有内容和形式两个划分标准。就民族文献类型来看,内容广而杂,如民族志就难于归入某一学科。因而本文认为,与文献的根本属性相联系最密切的就是其表现形式,即文献的体裁和体例。若把文献的两种划分标准分为上位类与下位类来划分,就较为科学和实用。按形式划分为上位类标准,主要分三种形式:一是按著述形式划分,是最重要的。它大致可分为民族志;史论著;聚居和散居区域地理;年谱、家谱、族谱;图片、地图;区域自治的文件、告示、传单;墓志、碑刻、拓片;书目;纪录电影、电视、报刊;讲话录音;印章、表格、票据;辞书、年签、资料汇编;笔记、杂著;丛书;文物古迹及介绍,档案,共16种。它们又可细分,如民族志可再按记载的民族主体对象分为彝族志、回族志等,乃至散居某地该民族的志。二是按载体形式可分为图书、杂志、报纸、手稿、散页(含剪报等),以及机读型的缩微品、胶片、胶带、磁带、光盘等新型载体形式。它们又可细分,如图书的印刷形式可分为石印、铅印、影印、复印等,装帧形式也有蝴蝶装、线装、包背装、平装、精装等,以及不同的印刷开本。三是按文字形式划分,可分为藏文文献、维吾尔文文献,以及多种外文内容涉及各民族的各国文字文献。
    按内容划分可为民族文献的下位类标准,这是划分的次要标准,即按民族文献的研究主体对象、主题内容、学科内容的划分。这是针对某专科民族文献图书馆和中心的,是其对某一民族文献的收集较为全面而做的划分标准。如《民族文献提要》基本上是以内容来划分的。[25](P661)若该书以所整理的民族主体对象的内容划分后,再依次按学科内容划分,就更加适应于学科研究者的需要。如以“藏学”为例的民族文献,先把其划分为藏族文献,再按主题内容、学科内容分,即参照《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统一标准分。其又可细分为天文学、医学、历史学、文学、经济学等专科文献。若能在上位类划分下再做下位类的划分,最适宜民族学科研究者的需求,显得更为实用。
    三、关于民族文献界定的功能
    民族文献能够反映民族在人类社会中各个方面的特点与状况,是一种具有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文字或非文字记载。民族文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从一篇文献、一类民族文献到所有的民族文献,都必须体现其民族性与资料性的特征,这个特征是界定是否为民族文献的根本依据。民族文献在内容和形式上除其本质特征外,一般没有限制。它可以包含各类学科的知识内容,而各类学科文献也可包含有民族性知识的内容。这种以文献的根本属性划分出来的文献类型,是文献学研究领域中的课题,更是民族学科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加强民族文献的研究,可以丰富民族学学科的理论研究,还可以构建“民族文献学”这门民族学学科中的辅助性学科,它能够促进我国的民族学学科日趋走向成熟。再则,民族性内容的文献,是我国多民族形式下对各个民族进行研究的重要来源和依据,具有重要的文献信息价值。此外,在作用于各个民族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的需求时,能够加强以民族文献为收集对象和整理研究为内容的民族文献信息中心(馆)、所、室的社会职能需要,培养和提高民族文献工作者的业务水平。
    应重视民族文献的资源建设。民族文献是一种文献资源,已经成为各个民族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赖以发展的中介物。诸如学者们认为的,对民族文献的研究,能够促进其资源建设和研究整理,推动其开发与利用。这里就谈点对其整理的层次问题。民族文献按编纂程度分析有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原始文献,即专著、论文、研究报告、法规、案例、档案,包括有关民族研讨会的材料,以及信札、地图等;第二层次是既有原始内容又有加工的文献,如民族志、族谱等;第三层次是对前两个层次文献的加工,如资料汇编、辞书等;第四层次是对前三个层次文献的加工,如书目文摘等。这四个层次对其资源建具有重要意义。
    民族文献的开发与利用必须注重整理研究民族文献中的“扬弃”问题,以符合今天时代发展的需要。如蜚声海内外的彝族文献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专家整理中认为:其原生形态的《阿诗玛》是产生于原始社会的,阿诗玛与阿黑的关系,名分上是兄妹,却很像一对恋人,并认为是多个历史时期社会观念的反映,各有各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专家还指出:“变异形态的精神内核及其艺术表现,更能表达近代人和当代人的思想感情,更具有艺术感染力”。[26](P53-54)即注重符合该民族今天这个时代的发展需要。这也是当代文化于古代文献中的理解,融入了人类当代精神于文献交流中的沟通与理解。虽然这是原创文化为源与传统文化为流的一个复杂问题,而且这种沟通与理解因其时代的差异特性有着其局限性。然而,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往下传承,其动因就在于能够不断创新。
    总言之,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离不开文献,我们今天的和谐社会同样需要各民族的文献来加以丰富。正如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这也是本文所欲为之服务的。
    参考文献:
    [1]黄楠森.唯物史观文化的共性和个性[J].哲学研究,1997(4).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关连珠.试论对精神文化产品本文的理解[J].哲学研究,1997(4).
    [4]谢灼华.文献与社会[J].武汉大学学报,1994(4).
    [5]周文骏,杨晓骏.文献学新论[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4(1).
    [6]纳日碧力戈.民族与民族概念辨正[J].民族研究,1990(5).
    [7]纳勇.简论专科文献学[J].云南图书馆季刊,1994(4).
    [8]熊锡元.民族特征论集[C].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
    [9]周泓.文化在民族学研究中的地位[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7(1).
    [10]吴仕民.中国民族理论新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11]熊锡元.略论民族文化的全民性与整体性——对“两种民族文化”论的再认识[J].民族研究,1991(3).
    [12]斯大林,张仲宝译.马克思主义与民族、殖民地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13]韩锦春,李毅夫.汉文“民族”一词的出现及其使用情况[J].民族研究,1984(2).
    [14]费孝通.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1997(2).
    [15]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编辑委员会.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四版)[S].北京:北京图书馆,1999.
    [16]李杰,蔡璨.民族文献界定管见[J].民族研究,1993(1).
    [17]冯天瑜.中国古代文化的类型[A].见: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主编,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C],北京:东方出版社,1986.
    [18]阿拉坦.论民族问题[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19]耿辉.民族文献工作的思考.情报资料工作,1991(6).
    [20]吴肃民,关照宏.浅谈民族古籍及整理[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4(2).
    [21]华林.论云南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的开发利用[J].民族研究,1997(1).
    [22]杨锐明.对民族地方文献收集的几点看发.云南图书馆季刊,1990(2).
    [23]李作南.论我国的语言制度[J].内蒙古大学学报,1997(4).
    [24]包和平.中国少数民族文献学概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25]董广文,耿孝玉.民族文献提要(1949至1989)[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1.
    [26]杨知勇.阿诗玛的诞生——收集整理《阿诗玛》五十年来的回顾[J].今日民族,2003(5).
    (本文原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年1期第115~120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