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文学 >

鬼神之状与情

http://www.newdu.com 2017-10-27 摘自唐君毅:《人生之体验 唐君毅 参加讨论

    世俗之为学者曰:死者不可知。遂任死生路断,幽明道隔,而聊欣乐于人生之所遇,宗教哲学家形上学家之措思于此者,恒谓死者之灵魂自存于形上之世界,或上帝之怀,或住炼狱以待耶稣之再来,或由轮回以化为他生。是皆各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然其为是为非,皆非吾今所欲论。吾亦尝对此措思,而亦不反对人之对此之措思。然吾今所欲论者,即凡人之只作此类之措思者,皆一往以知求不可知,而化鬼神之状,为知识之对象,以成被知﹔终将不免陷吾人之明知,以入幽冥而不返﹔此非所以敬鬼神而成人生之大道也。凡为此类之说者,皆不知凡只为知识之对象者,皆在能知之心之下,无一能成为我们之所敬﹔而人之念死者之遗志,与未了之愿而受感动者,皆觉死者之精神,如在其上,如在左右,以感动我,我乃初为被动。必俟我受感动后,而再致我之诚敬于死者,我乃为主动。故我必先觉死者之如出于幽以入于明,而后乃有我之明之入于幽,以为响应,而成其互相之感格。此非视鬼神为被知之对象,陷吾人之明知以入幽冥而不返之说也。故鬼神之状,非吾今所欲论者也。
    鬼神之状,固非吾今所论。然吾人如真识得人生乃以其身体之渐趋于不存在,以成其生活与精神之存在,又知人之将死者恒致其顾念祈盼之诚,而有寄望于生者之深情厚意,吾人又能以吾之深情厚意与诚敬之心,及祭祀之礼乐,以与之相接﹔则人死之后,非一无复余,人之鬼神为必有,人皆可内证而自明。世间焉有本以身体之趋于不存在,以成其为存在之「精神」,本不限于其现实生命之存在之「精神」,乃随其身体与现实生命之不呈于人前,而即不存在乎?知其存在,而欲使之呈于人前,则唯赖人之通幽明以其道。不得其道,而谓其不存在,亦如囚于监狱中之人,不得其门而出,遂谓广宇悠宙皆不存在之类耳。然此道亦无他,即直下断绝一切世俗之思虑推测与想象,唯以吾人之超越吾个人之诚敬之心与深情厚意,以与死者之精神直求相接而已。心诚求之,诚则灵矣。
    今鬼神之状,非吾所欲论。然鬼神之情,则我果以情与之相遇,则可得而言。人之鬼神,「人」之鬼神也。人于生前之所念者,乃其家庭﹑其乡土﹑其国家﹑其所生活之此自然世界﹑社会人文世界。彼以此而生﹑而死﹑而寄望于后死者。则谓其一死化为鬼神,即奔另一不可知之世界,以绝此尘世而不返,而对此世界,一无余情﹔则我果有情,实未之敢信。吾意人死后不断灭,而由轮回以转他生,皆理所可有。然此所转之他生,亦不过其精神自体之另一表现,其有此另一表现,仍不能忘其在此尘世之表现,即不能绝此尘世而无余情。果其非绝此尘世而无余情也,此余情必仍顾念此世间及其家,及其乡土,及其国家,及其所尝寄望之一切世间人。吾何以知其然也?吾非以其死与鬼神之状,而知其然也。吾以其生时之情,而知其然也。彼临终谆谆教子之父母,临危而殷殷付托之志士仁人,其对世间之深情厚意,即依于其预知其将死而发,以洋溢于其死之外,以顾念人间,吾是以知其死后而尚在,其情之必继之而洋溢,以顾念人间也。是以祖宗父母之亡,其情必长顾念其子孙﹔德泽乡土者,其情必长顾念乡土﹔忠臣烈士﹑志士仁人为国家人类,而以身殉道者,其情即长顾念此国家﹑此人类。凡人之情,其生前之所顾念者大,其为情也深,则其为鬼神也,其情之所顾念者亦大,其为情也亦深。故一家之慈父慈母,其情或只限于一家。一乡之善士,其情或只限于一乡。而文天祥史可法,即其情长在中华。孔子﹑释迦﹑耶稣,则情在天下万世。而其鬼神之为德也亦然。故孝子贤孙,以其诚敬,祭其祖宗,则其祖宗之鬼神之情得其寄﹔一乡之人,以其诚敬,祭其乡贤,则乡贤之鬼神之情得其寄﹔一国之人,以其诚敬,祭其忠臣烈士,则忠臣烈士之鬼神之情得其寄﹔天下之人,以其诚敬,祭仁心悲愿及千万世之圣贤,则圣贤之鬼神之情得其寄。而凡一家之人﹑一乡之人﹑一国之人﹑天下之人,一切足以直接间接上应合于死者生前之所愿望者,亦皆足以成死者之志,而遂死者之情,足以慰其在天之灵。是皆非徒文学上渲染及姑为之说之辞,实皆为彻通幽明死生之道路实理与实事,而为吾人之直下依吾之性,顺吾之情之所知,而可深信不疑者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