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文学 >

“第五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会议”综述

http://www.newdu.com 2017-10-27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王尧 参加讨论
    2007年8月3日,“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五届会议在京召开。本次会议由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和中国俗文学学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文学所民间文学室承办。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大陆和台湾众多高校和科研单位的40多位青年学者。
    本次论坛会议的主题为“与传统对话:民间文化的当代观照”,学者们会前先在网络上提交论文、引发讨论,会上进行更加开放性的争辩,对民间文化的传统性、当代性等问题各抒己见,激烈交锋。

 

民间散文叙事与学术史

 

对学术史的回顾和研讨是历届会议重复出现的重要主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施爱东《顾颉刚故事学范式回顾与检讨——以<孟姜女故事研究>为例》一文,针对本学科经典论文,重点指出了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中“历史演进法”所具有的明显局限,即一源单线的理论预设与故事生长的多向性特点之间的不相符、故事讲述的复杂多样与文献记载的偶然片面之间的矛盾,以及在材料解读过程中基于进化论假设的片面性导向;同时该文也对顾颉刚故事学范式的科学贡献及其学术精神予以了充分肯定。发言引起了学者们热烈的讨论,进一步提出了还原历史真实性的问题,但顾颉刚故事研究范式的杰出成就是学者们一致认同的。

 
    北京师范大学康丽的《民间叙事中的故事范型及其序列组合方式——以中国巧女故事为例》认为在民间故事中构成叙事结构的最小单元是以不同形式展现在具体文本中的母题和包含这些母题的故事范型,它们聚合为序列组织,以相同事件的并列或相关事件的递进,完成了对该类型故事讲述主题的强调,宏观地体现了重复规律在同一故事类型中的运作过程,是民间故事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累积起来的传统叙事规律之一。

 

中国科技大学祝秀丽《解析“孟姜女”:女性的人生历程》一文则不同于自顾颉刚之后的研究者对孟姜女行动和命运意义的关注视角,而是聚焦于其作为女性的人生之途富有意味的象征,运用民俗学与心理学的方法解析表层叙述话语背后承载着的关于女性成长的文化心理和价值观念;同时考察孟姜女故事不同的讲述人主体所赋予的性别差异,发现男性讲述人关注较多的是故事中的历史、地方风物等社会内容,女性讲述人关注较多的是家庭、生育等心理体验,这种性别差异带来的传承特点,使孟姜女故事既满足了男性的心理期待,又赢得了女性的情感认同。发言后有学者质疑:故事的讲述人性别和文章所谈到的女性意识是否存在必然联系,指出女性主体并不等同于女性意识。

 

中国传媒大学王杰文《直意与隐喻——十八打锅牛的传说研究》关注了历史与传说的互动关系。借助对“十八打锅牛”这一移民传说的著名之作的分析,将事实与虚构进行比对,关注思想的真实性,认为传说与历史本身具有对应关系,历史并不仅仅止于信仰的真实。

 

同样关注传说与历史真实性构建的还有山东大学叶涛《传说、信仰与乡村生活空间——山东省沂源县牛郎织女传说调查与研究》。通过对被当地民众认作是牛郎故乡的山东省沂源县牛郎官庄村的田野调查,结合对当地碑刻、县志、家谱等民间文献史料的分析,追溯了当地牛郎织女信仰的历史渊源,指出村庄家族历史、日常生活与传说之间的互动是一种逐渐附会结合的过程。发言中同时强调了对民间文献的重视和运用。

 

北京大学陈泳超所撰《再论<世经>帝德谱的形成过程及其相关问题》,对中国神话学和上古史研究中历久争讼的一个关键命题提出新的看法:认为以五行相生原理来解释世运的所谓“新五德理论”,最迟在董仲舒那里已经确然存在;刘向父子创作了《世经》帝德谱,该谱所蕴含的“汉为尧后”与“汉为火德”两个命题本质上是为了汉代寻找合法性依据的,父子之间并没有原则分歧,而且刘向很可能最先发布了汉代帝室刘氏宗族的迁徙路线图,只是由于“新五德理论”先天具有的轮转特性后来被野心家王莽利用来作为篡汉的舆论工具。

 

台湾辅仁大学锺宗宪《论上古民间文学的“沉默现象”》一文提出关注“沉默现象”:民间文学的“生命树”由于材料的缺失导致很多现象是隐形的,在新材料出现之前这些隐性的部分都叫做“沉默现象”,应在关注基础上进而反省口头传播与书写记录传播之间,民间文学与文人文学之间存在的问题。发言同时强调指出民间文学的两个重要特性,即不必要存在范式和配合演出而存在。

 

口头韵文传统与仪式表演

 

中山大学刘晓春《客家山歌的传承方式——以梅州和兴国客家山歌为对象》分析认为客家山歌的传承基本上按照三种模式:一是山间田野的即兴唱和,二是民间艺人的山歌传承,三是民间宗教人士的山歌传承。在现当代,客家山歌已经从私人情感的表达渠道转换为公共领域的娱乐休闲乃至社会动员的工具、地方形象的代表。刘晓春的发言引起社科院学者吕微对马林诺夫斯基功能主义理论局限的批评,他指出现象学理论可以为深入研究提供新的角度和理解,由此引发了在场众多学者对现象学和“科学主义”的争论。

 

南开大学黄旭涛《仪式操演建构了民间小戏演出的表演场域——对一次葬礼中祁太秧歌演出的调查》认为仪式活动为秧歌演出创造了表演语境,决定了上演剧目及表演形式,秧歌演出从属于仪式活动,特定的秧歌剧目(如葬礼上是否上演《小上坟》)反映出仪式活动的精神内涵和指向,热闹的演出气氛为仪式操演营造了背景和氛围,而仪式内容与秧歌的表演形式并无直接关联。

 

北京大学陈连山《武当山地区民间长诗研究》对武当山南麓官山镇吕家河村存在的民间长诗进行了初步探索,文章通过与河西宝卷的比较,对这些长诗的生存环境、曲调、歌词、乐器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分析,重点解剖了丧葬仪式中演唱的民间长诗。

 

中国社会科学院尹虎彬《从二元论到多重纬度的民俗学视野》针对史诗的观念和史诗研究范式的转移,主要讨论了三个史诗范式:一是自亚里士多德以来与民族国家有关的典型范例epic;二是口头传统中的史诗,较前者出现了巨大的变化,确立了全新的范式,此后才有口头程式理论、表演理论等等;三是芬兰对史诗的研究范式:“史诗是关于凡例的宏大叙事”,强调了史诗的文化多样性,强调了民俗学与特定社区、集团的关联作用,扩大了史诗的范围,对史诗概念作出了新的界定。

 

受到西方新史学观念和研究方法的启发,中国社会科学院乌日古木勒《民间艺人的个人生活史研究》采取了自下而上的微观研究方法,研究哈萨克族史诗艺人的个人生活史,以求从侧面了解民族生活、社会历史和史诗传统的兴衰史。同时在发言中还提出了要提高史诗艺人的生活水平,尊重和保护其知识产权等问题。

 

民俗的社会角色和应用

 

不少学者不约而同地聚焦于民俗事象在现当代社会中的适应和被运用过程。浙江师范大学宣炳善《晚清知识分子演讲的口头表演与社会启蒙及其民俗适应》分析认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是从传统文人士大夫转化而来的社会群体,他们逐渐形成的具有自身群体特征的口头演讲民俗以及话剧等形式的表演,是群体身份转换与文化人格的转型。同时,他们的口头演讲在启蒙民众时,对于演讲的形式与中国的社会环境之间也存在一个民俗适应过程。发言后有学者提出在处理演讲稿与演讲现场以及不同时间的演讲稿版本之间的区别问题,但由于条件的限制,研究者们只能通过后人的回忆和记录来尽可能地还原演讲现场和演说辞。

 

中国艺术研究院秦燕春《上帝与恺撒之争:中国传统医学的现代话语命运》阐述了中国传统医学自近代以来面对西方现代医学的侵入自身难保、无能为力的处境,主要体现为民间生态的中医技术被强行移植进入现代国家体系的种种不适,呼吁强调恢复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完整、细腻、准确的理解与认识,建构适合其存在生长的客观、合理环境。中山大学朱钢《中药腊丸制造工艺考辨》则从技术层面对传统中药的底蕴予以分析。

 

针对不久前中华民族“图腾”变动的问题,中国社科院刘宗迪《我们是如何成为“龙的传人”的?》分析认为中华民族并非自古以来就是“龙的传人”,这一观念是随着清朝末年的近代化进程而逐渐确立的,“龙—中国”之间的能指—所指关系纯粹是一个现代的“文化发明”。随着“龙的传人”观念的深入人心,此后一系列与龙有关的问题才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话题。

 

北京外国语大学黎敏《标志性新建筑与民俗形式的运用》一文以1959年前后在天安门广场兴建的三座建筑为例,探讨在标志性新建筑中民俗形式被理解、被改造并发挥作用的方式,从而考察民俗在当代社会的演变之因。但有学者质疑,建筑形式的问题是否应隶属于建筑美学的范畴,黎敏针对该问题指出如天安门广场诸建筑高度的比对设定等问题正是由民俗的思维方式引起的,同时也是由民俗来解决,对问题的思考不能脱离民俗环境。

 

游自荧《民俗的被利用和故事的再创造》,以20世纪60年代初蓬勃兴起的新故事运动以及《故事会》的创刊为研究对象,探讨民俗尤其是 “故事”如何被权力意志利用的问题,认为民俗在各种外力作用下总是按照某些力量的牵引向某一方向发展,但是内在传统的力量会让它在时空上体现出延续性和一致性,因此在强势政治的压制下民众总能以自己的方式化解政治高压,仍然能适当地表述自己的想法、愿望和情感。

 

沈阳师范大学吉国秀《民俗文化:东北社会转型的精神动力》指出了民俗文化在当代的意义,发言探讨了三方面问题:首先是民俗学目前存在的“学科超脱性”问题,认为民俗学缺乏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其次,目前东北经济发展缓慢不是民俗原因造成;寻找东北民俗文化中的核心传统,尽快实现区域民俗文化的发明与创新成为当务之急。第三,东北文化无法替自己言说,民俗成为经济发展缓慢的替罪羊,应该用民俗学独特的方式书写历史使命,否则则失去了民俗学自己的生命。

 

在本次会议发言开始前还举行了“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颁奖仪式,该奖自2006年起由论坛同人设置,由台湾几位学者出资,以鼓励各高校学生积极开展民间文化的学术研究。本届获奖论文为:梅仕士(华中师范大学)《民间文化元素在计算机游戏创作中的运用—以网络游戏<暗黑破坏神>为例》、王窈姿(台湾辅仁大学)《试论楚帛书中雹戏的创世神话》、张芸(清华大学)《民间望夫石传说流传考》、杜树海(广西师范大学)《神的结盟—-广西漓江上游流域马援崇拜地方化考察》、钟建(北京大学)《神性的山歌》。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是自2002年由从事民间文化研究工作的部分青年学者组织发起的网络交流平台,自发起之日就受到众多来自各个阶层民间文化爱好者的关注和参与。由论坛主办的学术研讨会已于2003(网络会议)、2004(北京)、2005(山东)、2006年(武汉)成功召开了四届。本次会议的学术论文将陆续在《民俗研究》等杂志上刊出并谋求结集出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