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文学 >

[刘魁立]民间叙事的生命树--浙江当代“狗耕田”故事类型文本的形态结构分析

http://www.newdu.com 2017-10-27 中国民族文学网 刘魁立 参加讨论

    【摘要】 本文对浙江省当代流传和出版的“狗耕田”故事类型的全部二十八个文本,运用类型学方法,进行了共时性的比较研究,对这些文本的形态结构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并对这些文本的形态结构的规律有所总结。经过分析认为,在一个类型下可以划分出若干类型变体,同时在同一类型中可以划分出中心母题、母题链等一些重要单元,并且通过具体分析,就类型、类型变体、母题等的性能和机制问题,作出了若干理论性的推断。
    [关键词] 民间故事 形态结构 情节类型 类型变体 母题
    

    “狗耕田”故事是中国汉族、乃至各少数民族地区最广泛流传的故事类型之一。我国学者钟敬文、刘守华等就此类型进行过研究。韩国的崔仁鹤教授和崔来沃教授,日本的关敬吾教授、稻田浩二教授和伊藤清司教授等等,都发表过学术价值很高的论文。这些论文针对这一故事类型的诸多问题有很多发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半期至九十年代初,在中国大陆进行过一次规模空前的民间文学搜集记录活动。工作地域之广、动员人力之众、记录忠实程度之高,以及所获成果之多,均为前所未有。其中狗耕田故事类型的记录也极为丰富,例如四川省所出版的各县卷本就收录有79篇之多。
    本文拟就浙江省在这次民间文学普遍调查搜集中新记录的狗耕田故事文本,从形态结构的角度进行若干分析,我把这里的研究仅仅限制在共时的范围内,并不期望得出关于这一类型作品历史发展过程方面的结论。我们在浙江省约一百个地县行政单位所出版的九十九卷民间文学卷本中,寻捡到二十八篇。这二十八个文本隶属于二十四个县区(详情见文后所附本类型作品地区分布示意图)。我将这二十八个文本罗列在本文末尾,并将五个属于同一类型的二十年代记录的文本一并列出,统一编号。[1]
    中国汉民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狗耕田故事的情节基干是极为简单的:兄弟分家,弱者得狗;狗耕田;弱者由此得到好结果;强者仿效,得恶果。这一情节基干在每一次具体演述中呈现出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形态。
    同时应当指出,每一个文本都有它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都有它充分的存在依据,都有它实实在在的内在逻辑。
    


    浙江省这一故事类型的所有文本,都是以兄弟分家作为开头的。伊藤清司教授曾经就这一母题的社会历史根源发表过很有见地的学术观点(他认为,这一故事在中韩三国流传的不同情况,与三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所推行的不同的遗产分割制度有关。日本是长子继承制;韩国为长子先分得五分之一遗产后,所有继承人再平均分配;中国则是平均分配)。 [2]另外,正义要伸张,弱者应该得到同情,不公应该得到纠正。这一类的文化历史内涵的研究,当然是很重要的,但这不是本文所要注意的问题。
    从形态的角度看,弱者没有分到应得的财产,没有分到农民赖以为生的牛,而只得到了无足轻重的狗。由此而引出了整个民间叙事作品的话题。牛,只相对于狗来说,是重要的,但也并非永远如此。例如在牛郎织女故事类型中,兄弟分家,弱者仅分到一条牛。而在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所搜集的民间故事文本(文本23)中则为三兄弟分家。"大哥分的骡子马,二哥分的驴和牛,小三分的猫和狗。"在这一文本的情节发展中,大哥几乎没有任何作用,全是二哥和小三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所有文本中,在分家这一母题里,分牛的情节并非是主要的,而得狗才是主要的。因为情节发展的后续阶段是狗耕田。
    我很赞同崔仁鹤教授在《故事与民俗--狗耕田故事的民俗学考查》一文中所阐述种考查的观点:狗是否确实耕过田,作这种考查并非是讨论的要旨。[3]在本文进行的研究中,这种考查或许是完全不必要的。在某种意义上说,狗可以耕田,树上可以掉元宝,吃豆可以放香屁治病等几个母题都具有相近的性质和相近的功能。如果狗耕田是一种现实,而不是一种超自然的神异现象的话,那么狗主人同其他人打赌赢得重要资财的情节,就不合故事的逻辑了。
    狗耕田故事类型的所有文本情节繁简不一,但是无论它怎样发展都脱离不开兄弟分家,狗耕田(或从事其他劳动:车水、碓米、捕猎等),弱者得好结果,强横者得恶果这一情节基干,也脱离不开狗耕田这一中心母题。所有文本都是围绕情节基干和中心母题而展开情节。如果脱离这一情节基干或中心母题,那么这个文本就应该是划在其他类型下的作品了。
    在分析浙江省的二十八个文本的过程中,我发现,这几个或那几个文本有更多的相似之处,于是我在这一类型中便划分出几个分支,并把这些分支定名为类型变体。属于同一变体的各个文本相互之间在母题以及母题排列顺序方面,都有极多的相同处,同时又和其他文本有所区别。
    

 二

 
    经过详细的抽绎和梳理,归纳和分析,我把浙江省流传的狗耕田故事类型的二十八个当代文本(同时又吸收了二十年代所记录的五个文本,一共三十三个文本),按母题,绘制了一幅详尽的比较表,由于篇幅过长,不便印制。在对所有上述文本进行类型学比较研究的过程中,我发现,可以划分出九个类型变体(如果考察其他地区的其他文本,或许还能划分出更多的类型变体,也未可知),下面则分别缕叙之。
    狗耕田故事类型变体之一
    ①兄弟分家,弟得狗;
    ②狗耕田获得好收成;
    ③哥哥借狗,狗不耕田,被打死;
    ④狗坟上长出(或种上)植物;弟弟摇之得财富;
    ⑤哥哥仿效,得恶果。
    二十年代末发表的一个文本(文本33:《狗尾草》)说,哥哥打死狗,埋于地下,谎称狗钻进地里,留在地上的狗尾巴变成了狗尾草。这一文本虽然有一个像是物类起源传说的结尾,但那只是附会的一句话,与故事情节的总体内容并无实质性关联。这一文本中,弟弟以狗耕田获得丰收,哥哥则毫无所获,落得一场空,从本质意义上讲,与其他文本里的哥哥被严惩,或哥哥受到惩罚而致死,几乎是等价的。坟上长出狗尾草,与此类型故事的绝大多数文本中狗坟上长出(或种上)竹或树等植物的情节遥相呼应,似有异曲同工之妙,尽管从植物上落金银、以及落狗粪、毒蛇的母题,在这一文本中并未得到发展。
    我所分析的三十三个文本,有一个文本说狗葬于树下(文本30:《两兄弟》(一)),这实际上应该被看作是狗坟上长出植物的一种变异。其余的都是在狗坟上长出(或种上)植物。[4]这样看来,狗坟上长树的母题对于狗耕田类型来说,是仅次于狗耕田这一中心母题的第二个重要母题。它衔接着后续的弟弟得好结果、哥哥受惩罚的情节发展。这类文本最常见的情节是弟弟摇树(或竹)落金银、落元宝、落铜钱,在三十三个文本之中属于此类情节的就有二十七个之多,其中在当代的二十八个文本中,它们竟占了二十五个。其余的三个当代文本中,有一个文本(文本9:《耕田犬》)没有狗被打死,狗坟上长植物的情节,而是狗在弟弟处屙金子,在哥哥处则屙毒蛇,咬死哥哥。其余的两个文本,一个是弟弟在树下乘凉,可以长力气(文本7:《一只牛虱》),另一个是弟弟砍了坟上的竹,用来编鸟笼,鸟笼中得了很多鸟蛋(文本8:《两兄弟》)。
    哥哥之被惩罚通常是植物上落下狗粪,也有的落毒蛇、毒蜂、毛虫(如文本3:《兄弟分家》,文本6:《兄弟分家》,文本30:《两兄弟》(一)),哥哥(或嫂子),哥哥非死即伤。
    狗耕田故事类型变体之二
    ①兄弟分家(分牛),弟得牛虱;
    ②牛虱被鸡吃,弟弟得鸡;
    ③鸡被狗吃,弟弟得狗;
    ④狗耕田……(下略)
    在浙江省的当代二十八个文本中有十个文本(占总数的35.7%)是弟弟直接分到狗(个别文本是弟弟养狗),其余的十八个当代文本(占总数的64%)是弟弟在分牛的过程中得到最微不足道的,甚至是算不上物产的牛虱(或牛蚤、牛草蜱、蟋蟀等)。
    我把分到牛虱、进行交换(换鸡、换狗)这一个"情节段"称作是"母题链",从形态学的角度看,是兄弟分家弟弟得狗这个母题的扩展。这一母题链(或称"情节段"), 在某些故事类型索引专著中,被看得过分重要,甚至有意将狗耕田故事类型划归到“有利的交换”这一类型中(AT1655)。我以为这样的划定值得商榷,理由有三:第一,这一情节段并非属于狗耕田类型的情节基干;第二,分得牛虱以及进行交换的母题,并非属于这一类型的中心母题;第三,在下文论述中我们还会接触到若干个性质上与此相近的母题链,如果上述划类可作通例的话,那么狗耕田类型的许多文本同样也就可能划归到"偷听话"、"猴洞得宝"、"卖香屁"、"山魈帽"等故事类型当中去了。
    牛虱换鸡、鸡换狗,实际上是交换母题的两次重复,而获得的对象(牛虱→鸡→狗)则是三项的,这是否也可以被看作是民间故事中的三重复手法的一种表现呢?交换母题具有极活跃的变异性,赔鸡、赔狗的物主,在不同的文本中各有不同,或为娘舅和姑母,或为左邻右舍,或为弟弟两次打工的东家,甚至可能是面目模糊的鸡的主人和狗的主人。根据无数类似实例的分析,我以为可以概括地说,民间故事作品的变异性是体现在母题的活跃性和变异性上的。
    狗耕田故事类型变体之三
    ①兄弟分家,弟弟得狗;
    ②狗耕田;
    ③弟弟打赌获利;
    ④哥哥仿效失败;
    ⑤哥哥将狗打死……
    (下略)
    路人不信狗可以耕田,于是以自己的财产设赌。打赌的母题有时只出现一次(文本4:《神狗树》,文本8:《两兄弟》,文本9:《耕田犬》,文本17:《兄弟分牛》,文本24:《狗耕田的故事》,文本26:《哥弟分家》,文本27:《黄狗耕田》,文本32:《三兄弟分家》),赢得的物品也多有变异:米,棉,马,盐,木材,银两等等。另外的文本中,打赌的情节则重复两次(文本7:《一只牛虱》,文本15:《黄狗耕地》,文本30:《两兄弟》(一)等),赢得的物品分别为:米和棉,田亩和盖房的材料等。从文化内涵的角度说,这些物品都是封建社会农民生活中最不可缺少的衣、食、住等物质以及赖以为生的土地。
    狗耕田故事类型变体之四
    ①兄弟分家,弟弟得狗;
    ②狗耕田,弟弟获利;
    ③哥哥仿效失败,打死狗;
    ④狗坟上长出植物;
    ⑤弟弟获利,哥哥仿效失败,砍伐植物;
    ⑥植物制成的器物具有神异的能力,弟弟致富;
    ⑦哥哥仿效,失败而终。
    如上所述(见类型变体之一),一些文本的情节是狗坟上长出的植物惩罚了哥哥,情节发展至此戛然而止。而有的文本(文本7:《一只牛虱》,文本23:《两兄弟》),弟弟得好结果,哥哥仿效受惩这一母题得到扩展,仿佛是深化了的重现:弟弟用被砍的树做成船,船可以自动飘泊,并且发出音乐,使鱼自动跃进船仓;兄驾船,船翻,被淹死(文本7)。或者弟弟用被砍的树做成臼蓄水,流出来金银;哥哥仿效,流出毒蛇、蜈蚣,咬死兄嫂。
    坟上长出具有神异性能的植物这一母题,在这一类型中具有极强的链接能力,它像生物体上的肌腱一样,链接其他的肢体,如果把有关的文本放在一起看,这个肌腱式的母题又是多歧性的,它可以循着许许多多不同的道路向前推进情节。被哥哥伐掉的植物,可以用来编成淘米的箩,淘米多得米,淘钱多得钱;可以编成鱼篓,捕很多的鱼;可以编成锅中的蒸架,生出米饭鱼肉;可以编成鸡笼、鸟笼,得鸡蛋、鸟蛋。由此可见,母题具有极为活跃的变异性,同时具有极强的粘着性,极强的链接能力,具有组织和推进情节的机制。在链接时,母题又是多歧的、多向的,它可以作出多种选择。母题的这些性能,在我们举出的这一细节里表现得十分鲜明。
    
    狗耕田故事类型变体之五
    ①兄弟分家;
    ②狗耕田,弟弟获利;
    ③哥哥仿效失败,得恶果;
    ④狗被打死,狗坟上长出植物,弟弟因而得福;
    ⑤哥哥仿效失败,砍伐植物;
    ⑥被砍的树为弟弟带来福利,哥哥仿效失败;
    ⑦弟弟得豆(或种韭菜),吃了放香屁,卖香屁得利;哥哥仿效受惩。
    放香屁、臭屁的情节段(或称母题链)在狗耕田类型的故事文本中多有所见。在当代浙江省流传的二十八个文本中有六个(文本8:《两兄弟》,文本27:《黄狗耕田》,文本12:《狗耕田》,文本20:《分牛》,文本17:《兄弟分牛》,文本28:《两兄弟》)。在本篇论文所引述的二十年代末发表的五个文本中竟占了三个(文本29:《兄和弟》,文本31:《两兄弟》(二),文本32:《三兄弟分家》)。这一母题链在不同时代文本中所占比例多寡是不同的,当代文本的记录晚于二十年代的记录近半个多世纪,我不敢判定,时间的推演是否产生了某种影响。这一母题链(或称情节段)在各个文本中与情节基干的链接也是多种多样,或近或远。有的文本是树木被砍,烧成灰烬,种出豆子,吃豆放香屁(文本27);有的文本在这中间还插叙了一个或数个情节段,此种情形在这里就不加详述了。
    狗耕田故事类型变体之六
    ①兄弟分家;
    ②狗耕田……(下略)
    ③狗坟上的植物被伐……(下略)
    ④焚烧被哥哥毁掉的器具,弟弟得利;
    ⑤哥哥仿效失败,失火烧掉房屋(或烧死自己)。
    焚烧植物的细节,在类型变体之五当中,已经出现过。弟弟用哥哥砍伐的植物生火,烧出一粒豆子,吃豆卖香屁得福。
    类型变体之六中,焚烧器具已经“生发”成为充分展开的母题。弟弟捡回被哥哥具有神异能力的器具,用来生火,得到好处,哥哥仿效,烧了房屋、烧死自己(文本10:《两兄弟和狗的故事》,文本13:《两兄弟》(人烧伤);文本16:《两兄弟分家》;文本21:《二兄弟》)。此外,失火母题链在下面将谈的三个变体中也都存在,而且这种情况似乎是必然的和必不可少的。这样看来,这个母题链的附着性和牵动情节发展的链接能力是相当强的。
    狗耕田故事类型变体之七
    ①兄弟分家;
    ②狗耕田……(下略)
    ③狗坟上长植物……(下略)
    ④弟弟用被焚烧的植物制成器具得利;
    ⑤哥哥仿效失败,失火烧屋;
    ⑥弟弟救火后遇猴获宝;哥哥仿效失败被惩。
    文本11:《兄弟分牛》说,弟弟救火脸被熏黑,在休息时被群猴看见,当成菩萨,送来金银财宝。文本18:《两兄弟》说,弟弟救火后在树上休息,树下来了一群猴、熊等动物,饮酒戏耍,弟弟在树上撒尿,猴、熊等说天漏了,四散逃去,弟弟得了它们留下的饮酒的金壶、金杯。
    狗耕田故事类型变体之八
    ①兄弟分家;
    ②狗耕田……(下略)
    ③狗坟上长植物……(下略)
    ④弟弟焚烧植物制成器具得利;
    ⑤哥哥仿效失败,失火烧屋;
    ⑥弟弟救火,休息时偷听话获宝;哥哥仿效失败受惩。
    文本19:《两兄弟分家》说,弟弟救火后在崖壁上歇口气时,无意间听到两个老人(土地公、土地婆)说出藏金库和钥匙的地方,弟弟获得财宝,而哥哥仿效被惩。二十年代流传在浙江省奉化的一个文本(文本29:《兄和弟》)说,哥哥意欲加害弟弟,骗他到山中,弟弟听到虎、狼、猴说出哪里是风水宝地,弟弟因此而得利,哥哥仿效被群兽吃掉。
    狗耕田故事类型变体之九
    ①兄弟分家;
    ②狗耕田……(下略)
    ③狗坟上长植物……(下略)
    ④弟弟焚烧植物制成器具得利;
    ⑤哥哥仿效失败,失火烧屋;
    ⑥弟弟救火后休息,吓走山魈,得山魈帽,由此致富;
    ⑦哥哥仿效,被山魈吃掉。
    文本22:《两哥弟分家》。山魈是民间传说中的山中灵怪独脚动物。山魈所戴的帽子--山魈帽,是神奇的隐身帽。关于山魈和山魈帽在民间有很多传说和故事流传。
    有人把类似的包容了其他情节段的故事文本称为复合故事,仿佛是不同类型故事的拼合。这样做是便当的,过去采用过,今后仍然会不断地这样采用。但像狗耕田故事中的“山魈帽”、“遇猴获宝”、“偷听话”等情节,都已失去了独立的意义和形态,如果用加减法的方法来演绎和理解这样的文本,不作深入分析,就不免有些机械了。对于这一或那一情节被组配到为数众多的故事文本中去的具体情况,应该得到深入的和系统的研究。
    以上九种类型变体是从现已出版的当代流传的全部二十八个浙江省狗耕田故事类型文本中归纳概括出来的。如果从全国的范围来看,从汉族以外的各兄弟民族当中所流传的文本来看,或许还会增加若干变体。当然这些话已经是超出本文研究的范围了。
    
    

 
    在我们分析的所有文本中,无论是简单的,还是较为复杂的文本,其情节发展的脉络都可被视为是线性的,而且是单线性的,即由一个端点沿着直线向另一个端点发展,一个母题接续另外一个母题。事件是单一的,事件的发展也都在一个时间轴线上演进。
    例如,文本11《兄弟分牛》:兄弟分家,弟弟得牛虱→牛虱被鸡吃,店主赔鸡→鸡被狗吃,狗主人赔狗→狗耕田,成效比牛好→哥哥借狗,狗不犁田被打死→狗坟上长竹,弟弟摇竹落下金银,哥哥摇竹落粪便→哥哥砍竹,弟弟编成鸡窝,获得鸡蛋,哥哥借鸡窝得鸡屎→哥哥砍烂鸡窝,弟弟每次以一根竹片烧好饭,哥哥仿效,烧掉房子→弟弟救火熏黑脸,猴子当他是菩萨送给金银,哥哥仿效,受到猴子惩罚。
    若用线条来绘出故事进程,那么它将会是一条笔直的单线条的直线。而如果照这样来分析,其他所有文本也无一例外地将呈现出这种情景。
    但是,我在分析的过程中,将这二十八条横绘的直线纵向地竖立起来,让它们呈现出一种向上方生长的趋势,并用共时比较的方法,将之重叠起来,于是,一幅奇异而有趣的图画就展现在眼前!原来一条条像电线杆似的线条,如今则变成生长着许多枝桠的丰茂的树。
    下面就把用共时方法绘成的这一故事类型所有文本的形态结构示意图,附列于后(见图10 、图1-9),供各位批评。
    这个示意图可能向我们提供哪些理论性的思考呢?
    首先,最能引起我们注意的是构成本类型主体的情节基干(图1)。这一基干包含着两个母题链。这两个母题链分别以“狗耕田”、“狗坟上长出有神异能力的植物”作为内核,它们同时也构成这个故事类型的两个中心母题。这个情节基干是本类型的所有故事文本所共有的。
    其次,我们看到,在这个基干上,还可能“生长出”其他一些母题链。这些母题链的含义和基干中的某一个阶段处在一个高度上,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它们是替代情节基干的这一或那一情节步骤的。由于这一类的母题链(情节段)是和情节基干中的某一个步骤等价的,所以它没有结束或发展情节的功能,我称这一类性质的母题链为消极母题链。在文本的叙述中这些母题链必然地还要返回到情节基干上来。在图表中这一层意思,我是用带箭头的虚线来表现的。
    第三,我把一些可以推进故事情节的母题链定名为积极母题链,它们是在
    用来作为比较的那些文本的情节关键处(或可能成为结尾的地方)"生长"("链接" )出来的,以构成新的文本。这些积极的母题链可以作为该文本的情节结尾,也可以再链接其他母题链,再构成新的文本,获得新的发展或新的结尾。
    第四,新母题链的链接和新母题链的性质和内容,都是和前一母题的最终状态发生关联的,甚至可以说是由这一状态决定的。狗坟上长出植物,弟弟获利而哥哥被惩,这里的重心在于坟上的植物,因此新的母题链的链接在于这一植物,这是两个母题相衔接的肌腱。被伐植物制成有神异能力的器物,弟弟因此得利,哥哥被惩,新的母题链将在这一器物处"生发"。其他母题链在这一文本和那一文本的链接情况也大致如此。此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有的肌腱链接空间相对地说比较小,因此新的母题链的性质和内容就受到一定的局限。而有的肌腱部分,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前一母题的结尾处有一个比较大的工作平台,它会提供更多的机会,便利于各种各样的演练操作。哥哥受惩,房子失火之后,造成了一个仿佛是真空的状态,弟弟在这种状态下(救火熏黑了脸),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情节发展前景:可以遇猴获宝,可以得到秘密信息致富(偷听话),可以获得神奇物件(山魈帽等),得到完美结果。
    第五,在绘制这一形态结构图之前,我们感觉到狗耕田类型的每一个文本,都仿佛是单线性的情节结构,但是,当我们运用共时的类型学比较方法,将所有文本的仿佛是线性的结构叠印在一起之后,我们再重新观察这一或那一文本的形态结构,在包括本类型其他文本的总体背景下,这一或那一文本的结构就成为树形的了。这也许有些像我们进立体电影院看电影:用肉眼看,得到的结果是平面的,戴上特殊配制的眼镜再看,一幅幅画面就变成立体的了。当我们看到这一或那一文本的情节结构不是线形结构、而是树形结构时,正是本类型全部文本的共时比较研究向我们提供了这样一副眼镜。
    现在我们再重新绘制上文所述的文本11的结构图时,大致可以是这样的一种模样(图11)。
    在这里我不能不作些说明:我们前面所画的本类型的树形结构图,只是一种虚拟,故事类型在现实中并非是具体存在的,它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对现实材料做某种概括和归纳的结果,它的现实性体现在一个个具体文本中。我们依据这一虚拟的总汇狗耕田类型所有文本的形态结构图,才描绘出文本11的树形结构图来。无庸讳言,这一结构图对于理解文本11的结构不一定会起到什么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我以为这种故事类型的比较研究,对于理解故事情节的内部组织结构,对于理解故事发展生成的过程和内部机制,或者更扩大地说,对于理解民间故事的变异性特点和机制,会提供有益的视角和思路。
    树干上有树芽,树芽长成枝,枝上再生枝,于是我们就有了一棵鲜活茂盛的树。探寻民间叙事的生命树的奥秘虽然艰难,但却是十分有益趣的事!它对于我们理解世世代代的劳苦大众的心灵,该会提供多少帮助啊!
    最后,第六,我们从这幅图上还可以看到,本类型的全部文本无一例外地都以哥哥的被惩告终,只有文本33略有异样,不过哥哥借狗耕田的失败,也可以看成是哥哥被惩的变异。所有文本都是以两兄弟的矛盾纠葛及其不断反复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轴心,偶而出现的其他角色,都是陪衬的。
    如果从深层结构的角度看,情节的核心在于二元对立。哥哥要压制弟弟,剥夺弟弟,不分给他财产,使他穷困,但弟弟终于由此而获利,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哥哥破坏这种局面,使弟弟丧失这种有利地位,使弟弟仍归处于不利状态。这样就完成了第一次循环。弟弟在这种现状中再次得胜,哥哥再度剥夺弟弟的胜利,哥哥由此而再度失败。
    从哥哥的角度看,是剥夺、失败、再剥夺、再失败……在我们所见的文本中除文本33是一次循环即收尾之外,其他所有文本都是经两次或两次以上循环后才结尾的,最多的达五次循环。
    这里要说明的是,哥哥的失败,并非是指剥夺财产、剥夺狗、剥夺宝物的失败,而是这种剥夺反倒使弟弟处于有利地位,恰与哥哥的愿望相反。哥哥想再次剥夺,让自己处于弟弟的这种有利的地位,但其结局再次失败。
    我不知道如何来绘制这种二元对立,弟弟不断被剥夺、不断胜利、哥哥不断剥夺、不断失败的结构的图像。它或许可能是不断上升的折线,或者是不断上升的螺旋线,或者是一个圆圈之上再画一个圆圈。我真的不知道。但是这种分析已经不属于本文所选定的故事类型形态结构的研究范围了。
    末尾我想说,我确实深深地为万古长青的民间叙事的生命之树所感动、所折服。
    
    
    附 录:
    
    兹将《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各县卷本收录出版的当代狗耕田故事类型文本二十八篇,以及二十年代末收录出版的五篇,一并统一编码列录于下:
    文本1:《兄弟分家》,杭州市,《萧山市故事歌谣谚语卷》,第260-261页,
    萧山市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编,1989年6月;
    文本2:《两兄弟分家》,杭州市,《富阳县故事歌谣谚语卷》,第425-426页,
    浙江省富阳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编,1988年10月;
    文本3:《弟兄分家》,《嘉兴市故事卷》,第582-583页,
    浙江文艺出版社,杭州,1991年;
    文本4:《神狗树》,嘉兴市,《嘉善县故事歌谣谚语卷》,第295-299页,
    嘉善县文化局文联文化馆编,1989年3月;
    文本5:《水与牛虱》,嘉兴市,《嘉善县故事歌谣谚语卷》,第300-302页,
    嘉善县文化局文联文化馆编,1989年3月;
    文本6:《兄弟分家》,嘉兴市,《桐乡县故事歌谣谚语卷》,第306-307页,
    桐乡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9年2月;
    文本7:《一只牛虱》,嘉兴市,《海盐县故事歌谣谚语卷》,第462-465页,
    海盐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编,1989年10月;
    文本8:《两兄弟》,嘉兴市,《海盐县故事歌谣谚语卷》,第466-468页,
    海盐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编,1989年10月;
    文本9:《耕田犬》,嘉兴市,《海盐县故事歌谣谚语卷》,第469-471页,
    海盐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编,1989年10月;
    文本10:《两兄弟和狗的故事》,湖州市,《德清县故事歌谣谚语卷》,第334- 335页,德清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编,1990年1月;
    文本11:《兄弟分牛》,湖州市,《长兴县故事卷》,第404-405页,
    长兴民间文学集成编纂委员会,1990年7月;
    文本12:《狗耕田》,宁波市,《宁海县故事歌谣谚语卷》,第252-253页,
    宁海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编,1988年9月;
    文本13:《两兄弟》,宁波市,《象山县故事歌谣谚语卷》,第263-264页,
    象山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编,1989年10月;
    文本14:"附记", 宁波市,《象山县故事歌谣谚语卷》,第265页,
    象山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编,1989年10月;
    文本15:《黄狗耕地》,舟山市,《嵊泗县故事歌谣谚语卷》,第198-199页,
    嵊泗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编,1989年2月;
    文本16:《两兄弟分家》,温州市,《瓯海县故事歌谣谚语卷》,第271-272页,
    瓯海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编,1989年12月;
    文本17:《兄弟分牛》,温州市,《永嘉县故事卷》,第508-510页,
    永嘉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编,1989年9月;
    文本18:《两兄弟》,温州市,《洞头县故事歌谣谚语卷》,第236-239页,
    洞头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编,1988年4月;
    文本19:《两兄弟分家》,温州市,《平阳县故事歌谣谚语卷》,第277-279页,
    平阳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县文联编,1989年6月;
    文本20:《分牛》,温州市,《泰顺县故事歌谣谚语卷》,第325-326页,
    泰顺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编,1989年6月;
    文本21:《二兄弟》,丽水地区,《缙云县故事歌谣谚语卷》,第293-294页,
    缙云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编,1988年11月;
    文本22:《两哥弟分家》,《云和县故事歌谣谚语卷》,第334-336页,
    云和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编,1989年3月;
    文本23:《两兄弟》,金华市,《婺城区故事歌谣谚语卷》,第275-276页,
    婺城区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编,1990年12月;
    文本24:《狗耕地的故事》,金华市,《永康县故事歌谣谚语卷》,第244-246 页,永康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编,1992年5月;
    文本25:《两兄弟》,金华市,《东阳县故事卷》,第370-373页,
    东阳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编,1987年4月;
    文本26:《割地分家》,《磐安县故事歌谣谚语卷》,第306-307页,
    磐安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编,1991年1月;
    文本27:《黄狗耕田》,金华市,《义乌市故事卷》,第366-368页,
    义乌市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编,1991年10月;
    文本28:《兄弟俩》,衢州市,《开化县故事歌谣谚语卷》,第162-164页,
    开化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编,1988年12月;
    文本29:《兄和弟》,《菜花郎》,第82-109页,
    林兰编,上海北新书局印行,1930年;
    文本30:《两兄弟》(一),《渔夫的情人》,第83-99页,
    林兰编,上海北新书局印行,1930年;
    文本31:《两兄弟》(二),《渔夫的情人》,第93-99页,
    林兰编,上海北新书局印行,1930年;
    文本32:《三兄弟分家》,《金田鸡》,第75-81页,
    林兰编,上海北新书局印行,1930年;
    文本33:《狗尾草》,《相思树》,第9-11页,
    林兰编,上海北新书局印行,1930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