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史传文学的“情志”

http://www.newdu.com 2017-10-24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魏玮 参加讨论

    先秦两汉的史传文学,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其历史意义和叙事传统,然而,这些字字珠玑的史传,也是编者、著者的情志体现。
    情志是中国古代诗学范畴的概念,是诗歌的内在本质要素。史传文学的“志”体现在以一字寓褒贬的春秋笔法,在叙事中蕴含着事理,抒发史官的政教抱负。“情”表现为史官在历史书写时“发愤著史”,融入自己的心灵感悟,饱含深情。用诗学范畴的“情志”来研究先秦两汉的史传文学,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史传艺术本质的认识。
    书史言“志”
    《尚书·尧典》有“诗言志”。《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记载赵孟请郑国七子赋诗言志,“武亦以观七子之志”。早期的“志”多指的是政治理想、政治抱负。到了战国中期,志的含义逐渐扩大。《庄子·天下》言“诗以道志”,屈原在《离骚》中说自己“屈心而抑志”。“志”也不局限于政治范畴,也包括个人的意志。
    先秦时期,史官掌管祭祀、占卜、记事、典册等一系列国家大事。这些人知识渊博、地位崇高,不仅担负记录历史的责任,还要向君王谏言、献策,有时还会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典籍中记载先秦不乏内史过、内史兴、史佚、左史倚相等一大批忠正直谏的史官。《国语·晋语九》有:“夫事君者,谏过而赏善,荐可而替否,献能而进贤,择材而荐之,朝夕诵善败而纳之。”史官个人的荣辱成败与国家兴亡是分不开的,他们同其他臣子一样肩负励精图治的使命。这也就是史官要在史传中表现“志”的原因。
    史官在记史时抒发意志,因为他们不仅是历史的记录者,还是历史的参与者。《春秋》“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就是说《春秋》曲折委婉地表达个人意志。《左传》强调“书”与“不书”,即是在礼制、道德之下暗含了作者的个人评判。“于外大恶书,小恶不书,于内大恶书,小恶讳。”(《公羊传·隐公十年》)《庄公·二十九年》有:“新作延厩,书,不时也。”“书,过也。”“书,时也。”“书,善之也。”有意书写,基本都是要起强调作用。不书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忌讳。《僖公·元年》“公出复入,不书,讳之也”。
    《史记·孔子世家》载:“故吴楚之君自称王,而春秋贬之曰‘子’;践土之会实召周天子,而春秋讳之曰‘天王狩于河阳’:推此类以绳当世。贬损之义,后有王者举而开之。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吴楚之君自称为王,而《春秋》中称他们为“子”。只用一字便表达了孔子对于吴楚之君“称王”野心的贬斥态度。而周天子狩猎于河阳,乃是“以臣召君,不可以训”(《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书“天王狩于河阳”是史官站在克己复礼的伦理道德立场,维护周王朝的权威。孔子慨叹:“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史记·孔子世家》)如果是秉笔直书,只是客观记录历史,孔子何以想到后世“罪”他,深层原因还是他在《春秋》中融入了自己信奉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标准。这种价值观念并不是作者个人狭隘的主观取向,而是认识历史的一种参照系统。
    史传散文在对事件和人物作点评时,往往会追加一个点评的主体,例如《左传》言“君子曰”、“仲尼曰”。《国语》常言“仲尼曰”。马王堆出土帛书《春秋事语》有“医宁曰”、“闵子辛闻之曰”。司马迁在评论时往往说到“太史公曰”,《列女传》在叙述女性事迹之后,附加“颂曰”。这样就将历史事件和人物品评区分开来,不会混为一体,不至于影响史实的客观真实性。对事件的看法借“君子”、“仲尼”之口表达,实质上是借他人之口抒心中所想。这样的叙事技巧,既保持了历史的客观真实性,凸显了史学家的公正,也在字里行间暗含了作为一个当局者的态度——史官并不是看客,而是切身为国家兴衰存亡忧心忡忡的正义保卫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