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最大的文学奇观也许就是机器人“小冰”写诗这件事了。我们曾经以为诗歌这种关乎人类情感、甚至人类灵魂的艺术形式,与冰冷的机器之间是没有关系的,但现在,“小冰”横空出世,逼迫我们重新去思考文学、思考人工智能以及生命本身。 习作①《机器人笔下的人类智慧》着眼于人类的发展史来审视人工智能,作者充满乐观情绪,他认为我们应该摈弃对机器的偏见,“思考这个时代下人类以及他们引以为傲的感性认识的意义”。也就是说,人工智能的发展,让我们回到古希腊那个哲学原点:认识我们自己。这个想法非常好。不过,作者似乎过于乐观了。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越是悲观地看待时代,才越有可能把握这个时代。” 习作②《文学需要温度,情感无法控制》与前一篇的观点完全相反,作者立足于人类情感的唯一性,认为人类作为社会化的存在,其丰富的情感是不可能被机器代替的。她反问道:“家务可以代劳,工作可以代劳,抒情怎能代劳?……人类失掉了文学中那份带有温度的感情,只能被机械化的创作所包围,那将是怎样可怕的世界?”这些反问让我印象深刻,如果抒情也被机器“代劳”了,那我们活着的生命的确黯然失色。不过,作者对于人工智能的思考是有待深入的。 习作③《机芯何以代诗心》很有意思,这篇文章的立论可以视为前两者的一种调和。作者认为人机之间未必就是泾渭分明的,比如“在音乐创作领域,乐师们与信息技术已合作多年,不仅各种在线谱曲软件相继问世,将作曲家们从笨重的钢琴前解放出来,完全通过技术编写处理的电子音乐也成为风靡全球的音乐类型。”作者因而提议:诗人与“小冰”之间是否可以进行一些类似的合作?比如,诗人写作初稿,再让“小冰”提一些润色的建议。这篇文章还有一个亮点,就是作者思考了文学作品的诞生条件。文学艺术是一定要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机器人没有生活,故而机器人写诗终归有限。 对待新生事物,看法的多元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不同的思考汇聚在一起,才能让我们思考得更加深入。我本人认真读过“小冰”的诗歌,比我想象的要好,尤其一些句子还有打动人心的修辞。但如果我们不知道这是机器人写的诗,而是一个无名作者,读完很可能就忘记了。而且,我也了解到,“小冰”的诗用软件生成之后,还是需要人修改后才发表的。因此作为作家,我觉得机器人永远不会写出真正一流的诗歌,但写出一些优秀的作品是可以肯定的,人机合作也许可以尝试。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一首诗是好是坏的评判标准永远都在人类心中,机器人可以模拟出诗歌的形式,但诗歌的真正完成,其实依赖的是看不见的人类的审美过程。从这点出发,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文学艺术与人性的关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