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大时间:重新发现易经》:追寻生命的底色

http://www.newdu.com 2017-10-20 三联书店 竹天润 参加讨论

    
    作为先睹为快的编者,我们有幸经受了一次先秦乃至上古文明的洗礼,有若干感受在此跟大家分享。
    跟历来的解易著作不同,该书第一次系统地做了易经的现象还原,使我们唤回了乡村生活的记忆,重温了上古三代二三千年间的农耕文化,令人信服地证实了易经是三代以至先秦中国人的日用“卦历”、是人们生活的百科全书。这一意义,在易学史上,大概只有先秦时期的老子、孔子与孔门弟子,以及以扫象著称于世的汉代王弼、集义理大成的宋代朱熹等人或可喻之。
    易经,向来被称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该书作者看来,传统经典只不过是历史的某种叙事而已。离开生活情境,一味躲进书斋式研究,或一味江湖式猜谜与臆断,有可能都是不切实际的。传统究竟有什么,迄今国人尚无及格的认知;要么否定,要么推崇备至。我们相信,该书作者示范了一种健康的态度,传统并不神秘,并不具有对今人符咒般的作用;传统也并未失其效用,至今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诚如作者的认识,易经作为世界文明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经典之一,也可以将其理解为时间中的大象,此大象与空间维度内的那个大象一样,同样万古不磨、历久弥新——关键是我们要不断地去亲近、体认它,即: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
    传统经典并不神秘,像远山、像原始森林。易经的六十四卦,像六十四座山峰,或六十四片森林,远看神秘,走进去清新、美丽,一切的枝节、花实,均与人心相通,即:汝未看花时,花与汝同寂;汝来看花时,花与汝同澈。
    作者认为,中国上古的两次重大的“防火墙运动”——颛顼的“绝地天通”、周文王以后天卦序取代先天卦序——使绝大多数普通人失去了观看天象的权利,进而失去了“究天人之际”即研究天文地理的能力,知识的生产和发布从此被垄断了。原本自由生活于天地之间的上古人们,经此二劫,自此沦入王权与伦理本位的系统中,与易经渐趋渐远及至绝缘。以“大时间”为书名的本意,在于唤醒沉睡如木乃伊般的心灵。
    作者在写作中不乏创见,在我们看来,最有趣的莫过于名人命算系统。事实上,作者尚未能证明,一个人的人生轨迹与该人出生时的时空偏好必然相关,但作者的理性光芒使每一个读者均有始于此而行千里之感——出生时的时空偏好,无疑会给每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打上某种底色,而我们看似社会化的言行,多半受这种极度个性、极度先天选择与规定的影响。毫无疑问,作者向文学、哲学、心理学、社会行为学、经济学等领域提出了课题:如何追寻并看待生命的底色?我们自以为自由的人生选择,其实有此底色或偏好在支配;我们以为我们难逃宿命,其实可以获得人生的相对完善与圆满。
    有趣,是该书另一大鲜明特色。编辑之余,不由得把玩,俨然成了编者的枕边书——探究人生命理的简易读本。面对作者对中国传统哲学命题,诸如知行关系一类命题的梳理,知行,不再是一对对立的哲学观念,知难行易,或知易行难,更可能是知易、行也易。易经,也或许如其命名那般容易,不再是象牙塔中的琐碎与精致,也不再是江湖术士手中神兮兮的工具。自由人的状态,就是乡村社会的老农羡慕的,“秀才不出门,知晓天下事”;就是老子所说的,“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据说,现代科学主义者证实了人类基因具有冷酷和自私的特征,但是我们却在书中处处感受到人文精神所洋溢着的温情,理性而坚定。它证实了,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宇宙的演化乃至人类的目的,并非纯然自私利己的,而是有着更高的和谐。
    在编者看来,该书是将经典还给读者的一个有益尝试。寓教于乐,重在分享时空所赋予我们的生命底色,十分好玩,更何况作者不惮其烦为我们@了北半球近千位古今中外名人,以此参验经典。如果觉得有趣,不妨动动手,大家一起写微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