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事实”与“真实”

http://www.newdu.com 2017-10-19 光明日报 山 民 参加讨论

孙惠芬的《生死十日谈》(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4月出版)是一本讲述“自杀”的书。在一个叫翁古城地区的自杀死亡名册上,5年里发生了500多起自杀事件,足以引起社会学者的关注。但这不是一部社会学著作,书中故事在社会学意义上都是非典型案例。故事取材是真实的,开头和结尾即作者的进入和退出也是真实的,但整个故事确属虚构。孙惠芬营造访谈现场甚至亲临现场,造成一个非虚构的假象,试图在“信以为真”的基础上展示艺术通达真理的非凡能力。这是给自己出难题:她必须让文学的想象力贴近真实,同时,又不能让过分琐碎的事实削弱艺术的表现力。
     这涉及到一个关键问题:事实与真实有什么不同?
     事实具体而实在,是“真”的根基,却也是它的局限。艺术的真实性体现在对事物本质的整体性把握上,统领作品却隐而不见,其性质是形而上的,为想象和虚构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文学写作基于事实并且要求细节的真实,但它的性质是虚构而非客观事实,其基本元素是想象而非判断。因此,它描述的世界比所谓“真相”可能更接近真实。亚里士多德说过:“诗是一种比历史更富哲学性、更严肃的艺术,因为诗倾向于表现带普遍性的事,而历史却倾向于记载具体事件。”身在意识形态化的社会环境中,文献书写的弊病无处不在,南怀瑾提醒我们:“光读正面的历史是不够的,还要看小说。所谓历史,常常人名、地名、时间都是真的,内容不太靠得住;而小说,是人名、地点、时间都是假的,但那个故事却往往是真的。”
     对此,孙惠芬在创作过程中发现:原始讲述的局限很大,讲述者只能提供一个侧面的信息,心理学的访谈问卷很难打开故事的脉络。有意无意间,她触摸到了事实与真实的不同以及它们之间的依存关系,隐约觉察到:每一个具体的人事都可能成为真实的陷阱,“真”与“实”的纠缠在书写和阅读中会变成审美艺术的障碍。认识到这一点,不仅坚定了她的创作信心,也为想象打开了闸门,如她所说:“是这些丰富而杂乱的非虚构材料,让我有了一次有如在秋天的旷野中奔跑的倾情想像和书写。”可以说,正因为她看到了事实本身的局限,才能自觉而自信地调动起艺术的想象力,在来自良知的心灵拷问中直逼真实,让她“对人生、人性的看法,对生命、生死的感悟”得以更放松更深入地呈现出来。呈现的过程不是天然的,而是思想的结果。
     从事实到真实,是思想行进的目的地,也是艺术表现的一种内在品质,它靠什么实现?哲学靠的是推理,艺术靠的是想象。
     哲学推理的动力是问题,思想在持续追问中深入根底。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元素也有这同样的递进指向,因果关系的追问构成了情节的灵魂。文学的追问不是有序的和抽象的,它用形象取代概念,以恣肆磅礴的想象不断冲击既成结论,为思维的拓展和推进开辟了巨大的空间。
     《生死十日谈》中,人物庞杂却各不相干,除去身在现场的作家夫妇,没有一个恒定的主人公,故事情节是在以“自杀”为线索在持续追问中不断推进的。比如开篇故事“一泼屎要了两个人的命”,讲的是婆媳矛盾引发的悲剧。悲剧发生的场地不是贫瘠的土地,而是生机盎然的田野上一座外表宽阔的院落。显然,这悲剧不同寻常,在饥饿和穷苦之外别有原因。当事人出现了:他是一个死者的丈夫和另一个死者的公公——原本应该是悲痛欲绝的他,看到来访者,本能展示的不是悲痛:“他拉开铁门来到摄像机前,目光扫向我们,却顿时有了精神,仿佛早就知道在某个时候,他就该是一场戏的主角。这令我深感意外。”追问在一连串意外的感受中自然生发,作为情节引线贯穿全书,它的背景就是当下正在行进状态中的“城乡一体化”。在熟悉的故土上生发出陌生感,巧妙地运用了陌生化的创作手段,牵引读者的好奇心,意图很明显:“我就是想通过死者的死,探讨活着的人该如何活着,通过活着的人在如何活着,见证当代乡村生活的真相。”
     显然,在创作道路上,孙惠芬是有野心的。
     30年下来,她在创作中一次次完成了自我救赎乃至完成了对自我的超越,更加自觉地试图以一笔之力拯救日见衰败的世道人心。面对城市化和现代文明弊病,她在精神上坦然还乡,更加自信地利用自己的乡村生活资源,将救赎理念安排在寻常日子里,为严峻的理性追问插上了自由想象的翅膀。想象和追问贯穿全书的始终。在她这里,想象不是幻想,不是凭空而生的,无不来自亲历和她的人生阅历。确切地说,作者是用联想取代想象的:心思在疏离这一现场的同时却在另一个现场落脚……一个又一个现场在叠加过程中不断伸展,由一个个具体的问题递进通达形而上的终极追问。追问潜藏在情节中,它是引领故事深入的线索,答案却不是一个,通过不间断的恣意联想,它有无数个可能的方向。但是,落到实处,结果无非两种:沉淀,向更实在的社会学去;另则,升华,经由提炼,成全艺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