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时间或镜像之光

http://www.newdu.com 2017-10-18 辽宁作家网 东川 参加讨论
很早就想为李皓的诗集写点什么,耽于生活耽于工作,一直到奇才乔布斯离世,乔布斯离世与诗歌的灵感似乎没有干系,但乔布斯关于高科技极度融合现代美学的理念,却能给予我们每位诗歌习练者以卓越的启示,就像我面前的这本李皓诗集《击木而歌》,它不仅仅是一本分行文字的结集,所折射的诗歌之光,而作为一面物化世界的想象的镜子,在当下当然的具有一切可能的参照意义。在一首诗歌很难成为社会关注的公共话题的今天,一位诗人对于语言层面超现实的想象或对于社会终极价值的追问却可能让其获得比诗歌本身更神圣的精神存在,而这种丰裕的精神存在,在某种意义上昭示了人类一切高伟思想的起源。
        诗歌由于特殊的创造,特殊的美学和价值,而从远古一直存活至今天的人类世界,对于一首好诗,似乎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的答案,但一首好诗,却无一例外的具有特殊的风格和美学气质,供人长久的欣赏而不至于变质变色,它是历史的产物或曰现实的产物,因而也是人类进入历史或现实的精神通道。它是诗人隐秘内心的敞露,可以借助其窥视人性的秘密之花,或者是一种教化或者激励,或者可以帮助重新塑造人性。种种。所有这一切的意义和价值,仍然只来源于诗歌本身的生命存在。从一个或几个角度解析李皓的诗歌,看上去似乎是容易的,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又变得异常困惑,我不知李皓在创作每一首诗时处于一种何样状态,有时创作者的激情往往不是来源于文字的本体,而可能是来源于现实的某种场景或物质,甚至一个年代本身,诗人的激情与其说来自灵感的刺激,莫不如说来自于对分行文字的把玩和占有欲,在于身体和这一行行文字某一个隐秘的时间或某一个隐秘的地点,而发生着某种特殊的独一无二的联系,一个字或一行不期而至的文字突然的造访,比一幅画更深的打动着诗人,触摸、翻检、挪动、伸展——往日的记忆纷纷呈现,眼前的图景仿佛令人着魔似的狂欢,一个你不曾听说,从未见过的文字国度,即刻发生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诗人于是身不由己地彻底将自己交给了将由他创造的艺术品。
        从我和李皓的日常交往中,我猜想李皓的写作是充满激情的、灵动的又朴实而深刻的,当我在《大连日报》编辑《星海》文学副刊时,其实我已阅读了较多李皓的诗作,这个来自大连普兰店的文学青年,这个当过工人、秘书、军营士兵和媒体记者的人,上中学的时候就爱好写诗,并在国内诗坛崭露头角,诗歌似乎成了李皓少小血液里不可分离的激情因子。与诗歌结缘似乎与经历一样是命中注定的。
        对于一名真正的诗人而言,他真正的享受不仅仅是生活所给予的慷慨馈赠,而是来自被众多心血之作的环绕,所有的亲情、现实感悟、大江大河,花草月下悉入法眼,形成一个氛围和气场,无论希望还是失望,而这种氛围所带来的无止境的快乐,不仅诠释着一种无法命名的职业行为,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从诗歌的界域观察,李皓的诗歌仍然没有脱离生他养他的土地,他执着于贴近时代,讴歌当下,他的诗歌灵动、舒展、飘逸而又真诚、真切、率真,那种撞人心魄的真情可谓是他诗歌的灵魂——
        你金子的光芒
        照亮了战地
        中国一九二九
        硝烟中的重阳
        菊
        在一首《采桑子》里生长
        开放然后飘香
        这么多年了一直
        挥之不去
            ——《战地黄花》
        不论从《战地黄花》还是 《少年·雨巷》还是《大爱汪洋》等小辑,风格或酣畅,或委婉,或质朴平实,但都无一例外是真心真情的自然流露。
        李皓在诗集后记中说:窃以为,真正意义上的诗人,就应该是像诗一样生活着的人:他敏感、激情、豪放,不与一切世俗为伍;他蔑视金钱、权力,重情重义,仗义执言,不向权贵低头,不为五斗米折腰;他纯净如一汪秋水,纯粹如一缕清风;他表面平静如水,内心波澜壮阔;他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他平凡如草,但仙风道骨,他从平常事物中间找出闪光的语辞,向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性情率真的李皓发出了如此的喟叹——泱泱华夏几人哉?
        十七世纪的虔信派认为:“去思想即是去供奉”,很显然,我们国内的一些诗人天天在供奉着什么,而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我们的诗歌探索已经摆脱了政治奴隶的地位,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诗歌,而诗人也越来越成熟了。确实越来越成熟了?他们写出来的诗对自己而言不是一种生命的甚至是血的完成,而仅仅是一种技术的完成,概念的完成,从所谓知识分子写作到民间写作(我一向不喜欢这种提法),谁在表达着自由?
        记得谢冕教授曾讲过:“我们拥有了无数的私语者而独独缺少了能够勇敢而智慧地面对历史和当代发言的诗人。”而他还曾说过:我们的“诗歌既丰富又贫乏”,
         我深信诗人分为两类的观点,即一类是描摩外在世界的诗人,一类是创造主观世界的诗人。如杜甫、米勒、托尔斯泰、金斯伯格,都是描摩外在世界的诗人,而李白、但丁、卡夫卡、狄兰、夏加尔、奥顿,则属创造主观世界的诗人。两类诗人都可达大师之境,但其作品必然是变血为墨的飞翔。
        看看我们诗坛所谓大师级的诗歌是些什么?除了孱弱、贫血、没有骨头之外,剩下的只是他们受到的良好教育、技巧之外的技巧,他们或许已经浅薄地意识到对光明和正义的追问,但他们永远不能深刻地意识到深入地狱,并将之揭示出来才是语言的狂欢,艺术的高蹈。
        不容置疑的是,由于汉语语言固有的张力,我们的一些诗人在诗歌的形式能力上已经攀援到了一定高度,但诗歌除了形式能力之外,尚存在着一种充满更高神性的东西,即所谓精神的向度!
        诗人写诗,可以凭激情,凭才气,但诗人切忌用模仿代替创造,用平庸淹没个性。有时候我们回头看一看,比朝远方看更能获得某些启示。比如第一浪潮的诗人如北岛、杨炼、江河等一开始就是以自己强烈的艺术个性引起诗坛注目的,但是后来随着新诗潮的逐渐交合、汇聚、崛起,诗人的创作个性却逐渐减弱了,明显增强的只是文化特征(唯文化、反文化)、地域特征(北京、南方)以及题材特征,而如今仍然还在继续着的国内诗坛拉帮结伙的江湖习气已经让某些诗人失去了清醒,让诗歌失去了公正的评判尺度,再加上市场化的冲击,诗歌一度几乎死去。
        有没有纯诗?有的人神乎其神地说谁也没看见过诗,似乎诗歌成了外星人的炼金术,写诗就是写纯诗。那么我们仔细推究一下,瓦雷里在那篇著名的演讲稿中,为纯诗界定过一个比较明确的概念,他说:“完美的纯诗是没有的,有的仅是诗歌中的一些片断和成份。”仔细阅读,你就会发现瓦雷里所谓的纯诗指的是诗歌的语言和音乐性。而反观我国当下诗坛的一些“纯诗”,简直语言缠绕,不着边际。诗歌毕竟不是一种虚无的承诺。其实连瓦雷里也觉得“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能否创作一部完全排除非诗情成份的作品。我过去一直认为,并且现在也仍然认为这个目标是达不到的,任何诗歌只是一种企图接近这一纯理想境界的尝试。”
        从上述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铁铮铮的事实,李皓的诗歌虽然在技艺上尚未臻于化境,但其诗歌的那份情怀、那份使命意识却让很多所谓名家汗颜。
        《击木而歌》中有许多描写怀念战友、朋友以及家乡的诗歌,感情朴素、率真,却有着不一般燃烧的赤子烈情。比如《回城子坦吧》——
        还是回我的城子坦吧
        异地的朋友再多
        也扯不住一朵浮萍
        当他们伸出右手握住我的右手
        别了陡然一种清晰的感觉
        告诉我
        我就是那萍了
     
        公共汽车喘着粗气
        颠簸着飘摇的萍
        载不动的不再是体重
        而是一颗似箭的归心
        那山 那海
        那碧流河畔泥土地的气息
        曾养我长大
        又送我远行
        城子坦 我是你流浪的孩子
     
        车朝东北方向开去
        我透过厚厚的有机玻璃
        看冬日的早晨失恋的太阳
        在我的右前方
        哭红眼睛
     
        城子坦
        遥遥在望了
       
        城子坦,对于如今生活在大都市的人来说,可谓穷乡僻壤,可谓土得掉渣,但李皓却生发了不一般的眷恋之情。现代元素不是简单的“原画复现“,也不是所谓的“螺旋式上升”,而是一种历史与现实的叠合,从中我们似乎能隐约窥见一点儿未来——美好而纯真的幻象。
        中国现代诗歌的一个重要责任或者道义即是要“读懂中国”,如何能真的读懂中国?也许我们必须借助这样的奇观:历史与现实的图景,必须穿越重重时间的尘埃,不能被细节所遮蔽,甚至不能忽略差异,有时诗人还要有意识的进行“写作后退”,如此,或许能确定一帧模糊而本真的图像,在词语中浮现我们如此熟悉而又陌生的中国。自以为看见什么,就说出什么。也许并没有诗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城子坦》是不是能让你想到艾青的大堰河?在解读李皓诗歌想象的共同体或曰领空中,这一点并非那么重要,但引发我们诗人强烈关注的,是当下的一些所谓主流诗人的语境,他们依然仿佛生活在另一时空,只有极少数良知的担当者,恍如《蜀山剑侠传》中的剑侠,毅然发出或青或紫或红的一道道光芒,想照亮这个世界无边无沿的黑暗心灵。
        “曾经纯粹的生命,总是在一次次无奈的跋涉中落满铅华”。李皓以他的诗歌正做出如此质朴却振聋发聩的呼唤——
    给我们以绿色的呼吸
        给我们以花香和鸟啼
        给我们的生命
        以最原始和最自然的沐浴
        让思想在宗教以外驰骋
        让激情随山风龙腾虎跃”
         ——《击木而歌——写在二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一盏清茶里有乾坤,一杯咖啡里藏韵味,一瓶红酒里藏优雅。一本诗集《击木而歌》,掩卷之余,让人深思。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