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小说品读 >

表达特定时代的心灵史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作家网 雷 达 参加讨论

    
    王雨长篇小说《开埠》的选材显示了作者敏锐而深刻的眼光,这是一个极具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同时也具有近代中国文明史价值的选题。重庆开埠是一个典型。如用以往的眼光看,无疑是个陈旧的题材,是一部屈辱史、丧权辱国的被侵略史,但是用现代眼光看,重庆开埠又是一柄双刃剑。侵略者当然只是满足侵略和殖民的野心,但客观上又为重庆的开化掀开了近代文明史的一角。
    作品揭示了一个重大主题:被迫开埠一方面使中国加剧半殖民地化处境,另一方面使之被迫缓解孤绝状态,逐渐开放。
    英国开埠重庆的目的当然是开辟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使重庆沦为半殖民地化的城市。但开埠在客观上加强了重庆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西方的现代化因子由此逐渐输入重庆,从而促进了重庆的城市近代化步子。英国人立德乐率商船由宜昌进入重庆,可说是由下游而上游、深入内陆腹地的重要一步。这既有张牙舞爪的侵略性,同时也给重庆注入了某种市场、商品流通的活力。直到今天我们仍会感到,重庆虽僻居西南,但城市化的程度却走在前头。此即特殊的历史原因使然。
    《开埠》用文学性视角和生活化结构,表达特定时代的心灵史。历史小说或类历史小说都存在结构和视角问题,完全被事件牵着鼻子走,难以达到文学个体映现一般的力量。《战争与和平》《九三年》都是侧面折射型的,当然也有《三国演义》这样正面的宏大历史叙事。正如勃兰兑斯所言,文学是时代的心灵史。《开埠》虽然选取开埠的重大主题,但未采取正面强攻,未陷入对事件史的线性叙述。它虽然也点染到上层决策的震荡、紫禁城的恐慌不安、《马关条约》的签订,叙及当时的诸多政坛大事,但只是藏头露尾、点到为止。
    小说起笔不凡,同治十三年(1874年)夏,夔关监督宁承忠眼见走私洋货不断涌入重庆,一时国仇家恨涌上心头,做了一件他自感平生最为痛快的事情,扣押了69艘外国走私船,惹下大祸。洋人发难,朝廷震怒,宁承忠与威妥玛当面交锋。这里也写到了西太后、李鸿章,交代了中英签订《烟台条约续增专条》、重庆开埠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