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架”何解?几乎人人明白,无须多言。《现代汉语词典》的标准说法是“用强力把人劫走”。这种情况古今中外多有发生。近些年来,恐怖势力、黑社会、犯罪分子制造此类事件的新闻,不绝于耳,令人触目惊心,让人防不胜防。对此,多数人保持了一定程度的警惕,不少国家也呈现出严打的态势。但还有一种既不使用暴力,也不必把人劫走,却达到同样“效果”的“绑架”行为,在更大范围、更多人群中,暗流涌动。甚至对人们的伤害,对社会的破坏,比之于“绑架”,有过之而无不及,人们称其为“软绑架”。这种“绑架”,不用一枪一弹、一刀一棍的暴力手段,而改用金钱美色、审批监管、舆论和知识等等,如同诱人吸食毒品,让你上瘾、失志、失神,所劫取的不是人的形体,而是人的心灵。这就把“绑架”的内涵深化了,外延扩大了,但也使其朦胧了,模糊了,“脸上”搽脂抹粉了,“嘴巴”带上甜味了,真是“创新发展”了,使人美丑难辨了,好坏不分了,晕晕乎乎可能就坐上贼船了。 以钱色为手段,是“软绑架”较为多发的形态。其特点是惯于利用人性的弱点,具有较大的诱惑性。其对象主要是手握实权的人物,官场更为多见。在我国近期的反腐斗争中,不少落马的“前官员”,在忏悔反思其走上堕落之路的原因和过程时,尽管各有独特之处,但共同点是经不起金钱或美色的诱惑。有的是从贪图蝇头小利开始,逐渐扩大胃口,一步步踏入别人的“狩猎圈套”“桃色陷阱”。有的则想“捞一把后再洗手”,但一次受贿,落下把柄,“一失足成千古恨”,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与鼠同舍,与狼共舞,在罪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以审批监管为手段,是“软绑架”中最普遍的形态。其特点是常常披着“合法”的外衣,冠冕堂皇地法外施权,吃拿卡要。对象当然是被监管者,即需要审查批准或开个证明、盖个公章者。最近广泛流传的为证明“我妈是我妈”而四处碰壁等近似笑话的新闻,不仅暴露了行政机构重叠、办事拖拉扯皮、权力运行机制僵化、操作不近人情等等官僚主义作风,而且由此带出了不少以权谋私的隐情。从近来陆续披露的“行贿日记”中,可以看出,确有人初始行贿是无奈之举,因为“不给神仙上供,他就不显灵”。也有受贿者说,自己是“上当受骗”“被腐蚀”的。这当然是无理狡辩。“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如果你的“篱笆”扎得牢,野狗哪能进得来?归根到底是自己首先突破了法纪和道德的底线,而后才让人钻了空子。在许多案例中,以权谋私、行贿与受贿,常常是统于一身的,双向的,对上行贿的财物,多是对下索取而来的。 以流言制造舆论为手段,是“软绑架”见效最快的形态。其特点是以互联网信息传播为平台,常常打着民主、监督、言论自由的旗号,具有较强的煽动性,可在短时间内形成舆论热点。对象多无固定人群,面向全社会,随意性、随机性很强。有的人故意制造谣言,编造耸人听闻的“故事”,发布诽谤污蔑性言论和淫秽色情视频。有的人肆意放纵,为所欲为,不仅公开对某事某人辱骂、攻击和人身威胁,而且甚至丑化祖国,以及各代英烈。而某些受众常常因此被煽动情绪,不深入思考,冷静分析辨别复杂的信息,在未获得实情、搞清真相前,便随声附和,加入了传播有害言论的队伍,变成了别人的传声筒。 以“补习班”“才艺课”为手段,是“软绑架”中最为成功的形态。其特点是利用市场机制和人们望子成龙的心态,以知识为诱饵,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对象当然是少年儿童的父母,也涉及一些中小学校。现在不少家长在埋怨:学校功课太重,时间安排太紧,课余作业太多,但一边埋怨一边又给孩子加压,逼着他们上各类“辅导班”“才艺课”。孩子从学校放学后立即转入奥数班、外语班、语言班等等,周六、周日又去学音乐、学美术……什么是“辅导班”?一名吃尽苦头的网友“小春”写道:它“在字典里的解释应当是:剥夺孩子快乐、扼杀孩子想象力、让孩子快速厌学的最有效工具之一”。真是一语中的,一针见血。难道父母们不心疼自己的子女?当然不是。但他们更担心在激烈的竞争中,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就为各类补习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而一些公办学校也顺水推舟,被这种“超前教育”牵着鼻子走。为少儿办补习班、让他们学才艺,并非坏事,但为抢占竞争的先机,故意渲染炒作其“超前”效果,形成不良舆论氛围,便误导了家长,伤害了孩子。当然,这也暴露了我国教育体制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软绑架”的形态,当然不止以上几种。有人问:“有了孙子,成了孙子”“有了车子,软了身子”“有了手机,丢了脑子”等等,是否是被“孙子”“车子”“手机”“软绑架”了?答:这些不是外力绑架,应归类于“自我绑架”。他们的“爱心”过度了,超限了,走向反面了,他们可能是被溺爱和懒惰绑架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