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比较文学 >

《罗摩衍那》对东蒙古蟒古思故事的影响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比较文学视野中的东方文 陈岗龙 北京大学东 参加讨论

古代印度两大史诗之一《罗摩衍那》被翻译介绍到蒙古地区以后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蒙古民间文学。其中东蒙古蟒古思故事 所受到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研究蟒古思故事和蒙古英雄史诗的一些学者也指出了这一点。蒙古国神话学家杜拉姆(S•Dulam)博士在解释其记录整理的蟒古思故事《嘎拉巴的故事》中出现的蟒古思可汗兰卡•仁竹的时候,认为这个名字来自于古代印度大史诗《罗摩衍那》,“Lang-a Rinju” 中的“Lang-a ”来自于梵语“Lanka ”,“Rinju ”是藏语“mgrin-bču”。 东蒙古蟒古思故事中,蟒古思可汗一般叫做兰卡•仁竹的比较多,因此杜拉姆博士的考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德国蒙古学家瓦尔特•海西希(Walther Heissig)在其记录整理的蟒古思故事《阿拉坦•嘎拉巴可汗》的导论中也简单谈到了民间艺人色楞演唱的蟒古思故事与《罗摩衍那》之间的关系。海西希比较了蟒古思故事中蟒古思通过第二人抢劫人间美女的题材和《罗摩衍那》中蟒古思(十喉王)听取妹妹的劝告,派人抢劫罗摩的妻子悉多的题材之间的联系。海西希认为,《罗摩衍那》中的这个故事在13世纪的时候已经传到藏文《萨迦格言》中并在西藏广泛流传,后来16世纪的时候被译成蒙古文在蒙古地区广泛传播。 海西希和杜拉姆虽然指出了蟒古思故事与《罗摩衍那》之间的人物和题材的联系,但是都没有进一步探究《罗摩衍那》影响蟒古思故事的具体途径。因此,本文中我们结合《罗摩衍那》在蒙古地区流传的特征,简单分析《罗摩衍那》对蟒古思故事主题和题材形成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影响。
    一、《罗摩衍那》在蒙古地区的流传及其主题特征
    据蒙古国著名学者呈•达木丁苏伦(Ts•Damdinsuren)院士的研究,蒙古人没有完整地翻译过印度大史诗《罗摩衍那》,但是对《罗摩衍那》的故事梗概却比较熟悉。有关《罗摩衍那》故事的简写本在蒙古文文献中经常见到。蒙古人主要是通过藏传佛教和藏文佛经的翻译接受了《罗摩衍那》的故事,但是似乎没有人去从事直接从梵语翻译《罗摩衍那》的全部史诗。呈•达木丁苏伦把蒙古文《罗摩衍那》故事分做五种类型,分别如下:
    一、《苏布喜迪》注释中的《罗摩衍那》故事。13世纪的时候,西藏高僧贡噶坚赞撰写了一部《苏布喜迪》,又称《萨迦格言》。后来萨迦派喇嘛为《苏布喜迪》撰写了注释,注释中讲述了许多印度古代民间故事,其中就包括《罗摩衍那》。17世纪以后蒙古高僧们完成了《苏布喜迪》的翻译和注释工作,其中察哈尔格西•罗布桑楚勒特木的《萨迦格言注释如意钥匙》最为著名。《苏布喜迪》中的《罗摩衍那》故事梗概如下:
    1.从前在大海中的叫做兰卡的岛上住着蟒古思可汗,由于长着十首,所以被誉为兰卡十喉王。他向天神祈求恩典,天神派妻子,十喉王拒绝说:“我不要女人的恩典”,天神的妻子非常生气,发了咒语:“日后将有女人毁灭蟒古思。”天神再派儿子去,十喉王拒绝说:“我不接受孩子的恩典。”天神的儿子下咒语:“日后将有猴子毁灭蟒古思。”最后天神亲自给了十喉王如果不砍断他中间马头就永远不死的恩典。
    2.十喉王生了一个女儿,占卜者告诉这个孩子对蟒古思不利,于是把她装进铁匣子里放到大海中。有一个农民拣到孩子,将其抚养长大后献给罗摩作了王妃,取名悉多。
    3.十喉王听到悉多美丽无比,就变成一只奇兽,骗罗摩离开悉多之后抢走了悉多。
    4.罗摩兄弟寻找悉多,遇到互相残杀的猴王,罗摩射死了其中的一个,得到另一个猴王的帮助,猴王的大臣哈奴曼带着罗摩的戒指潜入兰卡城,见到悉多,并烧毁了兰卡城。
    5.罗摩率领大军从猴子搭建的桥上度过大海,拼杀蟒古思,并砍断十喉王的马头,杀死了十喉王,得到了自己的王妃悉多,回到自己的国家过上幸福生活。
    二、《水晶鉴》中的《罗摩衍那》故事。1837年乌拉特固实•金巴道尔吉所著史学著作《水晶鉴》中也记载了《罗摩衍那》的故事:
    1.十车王的众多儿子中罗摩是神箭手。那时,蟒古思生了一个女儿,占卜师说:“如果留下这个女儿将会毁灭蟒古思世界。”于是把她装在铜匣子里扔到海里。一个农民拣到女孩子,献给罗摩,取名悉多,作了王妃。
    2.十车王与阿修罗(非天)作战失败,十车王受伤,一个王妃医治好国王的伤,但提出了叫罗摩在森林中修行十二年,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王位的要求。于是,罗摩带着妻子悉多在森林中修炼。
    3.蟒古思听到悉多美丽无比,就变成一只金毛奇兽骗走罗摩后抢劫了悉多。
    4.罗摩寻找悉多的途中见到争夺王位的两只猴子,杀死其中的一只,让另一只当上猴王,猴王叫来三只眼的猴子哈奴曼帮助罗摩寻找悉多。
    5.哈奴曼带着罗摩的手镯潜入蟒古思城堡见到悉多。
    6.罗摩在猴子搭建的桥上度过了大海,罗摩射中蟒古思可汗的马头杀死了蟒古思,哈奴曼火烧了蟒古思的城堡。
    7.罗摩得到了悉多,回到自己的国家,十车王的第十二代子孙的儿子狮面王的儿子有四个儿子中的苏答答尼国王的时候,佛祖释迦牟尼诞生。
    金巴道尔吉是把《罗摩衍那》的故事纳入到佛本生当中叙述,从而把《罗摩衍那》和佛本生联系起来,结果把《罗摩衍那》纳入到蒙古佛教史学的体系当中来。
    三、蒙古高僧土丹•拉迥巴用藏文撰写的《罗摩衍那》的故事中,蟒古思可汗抢劫罗摩的妻子悉多之后,罗摩得到大梵天神的儿子猴面三眼哈奴曼的帮助,射掉蟒古思可汗的马头,杀死了蟒古思,夺回了妻子悉多。
    四、《施舍王传》。列宁格勒大学东方学系图书馆和东方学研究院图书馆收藏有几种托忒蒙古文手抄本《施舍王传》(Tejigel üiledügchi khagan-u tuguji),是蒙古文《罗摩衍那》故事中最详细的版本。《施舍王传》共有八章,内容梗概分别为:
    1.在人能够活到八万岁的时候有一个国王,叫做施舍王,他虽然有很多王妃,但却没有儿子,后来占卜师告诉他,如果渡过乳汁海,取来无花果给王妃吃,将会得子。
    2.施舍王从乳汁海的彼岸取来无花果,吃无花果的两个王妃分别生下了罗摩那和罗克施曼。罗摩那长大以后继承了王位。
    3.那时,太阳落山的地方有一个六首蟒古思,生了三个儿子,小儿子叫十首兰卡。蟒古思还生了一个叫做“飞天”的黑红脸的具备五种危险的女儿。蟒古思派一个大臣变成金胸脯的奇兽去扰乱七个修道人,后来罗摩那用石头打瞎奇兽的一只眼睛,赶走了它。于是七个修道人给了罗摩那百发百中、被罗摩那射中的必死、死后转生到天界的恩典。
    4.善天神商量:“蟒古思与佛法为敌,并伤害人类,我们必须毁灭蟒古思世界。”于是一位天女转生到蟒古思地方的一个白发、双眼浑浊、牙齿已经脱落的老妇人的女儿。蟒古思的占卜师说这个女儿会毁灭蟒古思世界,于是将她装入匣子里放到江河水。
    5.施舍王的农民拣到了女婴,取名悉多,献给罗摩那作了王妃。
    6.蟒古思的女儿“飞天”转悠世界,来到施舍王的水晶宫殿上方,见到罗摩那和悉多,说:“我转悠三千大世界从未见到过如此美丽的女子,抢劫她作我们蟒古思可汗的王妃吧!”于是她跑到三个哥哥面前劝说抢劫悉多,但是大哥和二哥都没有答应。三哥十首兰卡决定抢劫悉多,叫来大臣,让他变成金胸脯铜屁股的黄羊,骗罗摩那离开悉多的背后,十首兰卡蟒古思抢劫了悉多。
    7.罗摩寻找悉多的途中见到争夺王位的两只猴子,杀死其中的一只,让另一只当上猴王,猴王叫来三只眼的猴子哈奴曼帮助罗摩寻找悉多。
    8.罗摩那国王的军队、天神的军队、龙神的军队、凡人的军队和猴军漫天遍地出征蟒古思世界。蟒古思加固城堡的同时,向大梵天神祈求恩典。天神派妻子,十首兰卡拒绝说:“我不要下贱女人的恩典”,天神的妻子非常生气,发了咒语:“日后将有女人毁灭蟒古思。”天神再派儿子去,十首兰卡拒绝说:“我不接受猴子一样的孩子的恩典。”天神的儿子下咒语:“日后将有猴子毁灭蟒古思。”最后天神亲自给了十首兰卡如果不砍断中间马头就永远不死的恩典。罗摩那派哈奴曼去潜入蟒古思城堡和悉多取得联系。蟒古思捉住哈奴曼以后,按照哈奴曼的话在他尾巴上裹上棉布涂上油来惩罚他,不料哈奴曼火烧了蟒古思的城堡后把悉多连同蟒古思的水晶宫殿搬起来逃走,交给罗摩那。十首兰卡逃到天上,罗摩那射中蟒古思的马头杀死了十首兰卡,十首兰卡转生到天界。罗摩那用大山镇压了众蟒古思,猴军搬走了蟒古思世界的金银财富。罗摩那得到悉多回到自己的国家,过上了幸福生活。罗摩那就是乔答摩。
    《施舍王传》的一个特点是把《罗摩衍那》的故事加工成佛本生的一部分。
    五、《耳饰》中的《罗摩衍那》故事。与《苏布喜迪》中的故事相当,有微妙差别。
    二、《罗摩衍那》和蟒古思故事的比较
    一、人物形象的比较
    蟒古思故事中的重要人物如英雄、蟒古思、被抢劫的仙女和蟒古思女儿吉拉邦•沙日的形象和行为功能都与《罗摩衍那》中的人物有着诸多方面的相似性。下面我们逐一做简单的比较分析。
    1.罗摩与下凡人间的天神
    在《罗摩衍那》中罗刹王罗波那因为得到大梵天的恩惠,天神、阿修罗和夜叉都无法杀死他,从此没有人能够制服他,罗波那横行霸道,威胁天地三界,最后众神请求大梵天制服罗波那。大梵天想起了只有凡人才能杀死罗波那,于是派毗湿奴天托胎为十车王的儿子,以凡人的身份最后杀死罗波那,他就是罗摩。《罗摩衍那》中说:
    “那一个凶恶的罗刹,
    我们都非常害怕。
    世尊呀!只有您能
    想出办法把他来杀。”
    所有的神仙都这样说了话,
    大梵天想了一想就说道:
    “好了!我想出了一个办法,
    能够把那个坏东西除掉。
    他曾向我提出过请求:
    ‘乾闼婆、夜叉不能杀我,
    檀那婆和罗刹也不能。’
    ‘就这样吧!’我对他说。
    由于他看不起凡人,
    这罗刹没有提凡人的名。
    因此,只有凡人能杀死他,
    任何别的办法都不行。”
    ……
    毗湿奴呀!你化身为四,
    当他(十车王)的儿子去托生。
    你在那里变成凡人,
    那高傲人民的荆棘,
    神仙不能杀的罗波那,
    你在战斗中把他击毙。……”
    毗湿奴托生为十车王的儿子,神箭手罗摩与悉多结婚,罗刹王罗波那抢劫悉多引出了一场大战,最后罗摩在哈奴曼的帮助下找到悉多并射掉罗波那的马头最后杀死罗波那,除掉了天地三界的公敌。这个题材是典型的天神下凡人间降魔除妖的题材,从《格斯尔》史诗到东蒙古的蟒古思故事,在蒙古英雄史诗中贯穿到底。而且基本情节也是大体一致。研究藏族《格萨尔》和蒙古族《格斯尔》的学者已经指出过《格斯尔》史诗中天神下凡降魔除妖主题与《罗摩衍那》之间的内在联系。我在这里想指出来的是,上述《罗摩衍那》的天神下凡的原因实际上解释了《格斯尔》史诗和蟒古思故事中天神派一个儿子下凡人间降魔除妖的根据。在《格斯尔》和蟒古思故事中一般只提到天神派儿子镇压恶魔蟒古思的过程,而从未提及为何天神不能直接迎战蟒古思而必须托生为人间英雄才能最终战胜和杀死蟒古思的原因。而《罗摩衍那》中大梵天所说的“由于他看不起凡人,这罗刹没有提凡人的名。因此,只有凡人能杀死他,任何别的办法都不行。”回答了这个问题。因此,天神下凡人间降魔除妖题材的关键是天神托生为凡人才能战胜恶魔蟒古思。我认为,罗摩的形象为《格斯尔》史诗和蟒古思故事提供了一个原则性的人物框架,那就是只有托生为凡人英雄的天神才能最终降魔除妖。
    2.罗波那和恶魔蟒古思
    《罗摩衍那》中罗刹王罗波那住在大海中央的楞伽岛上。罗摩和猴子大军到楞伽岛必须要搭桥。蟒古思故事中蟒古思可汗兰卡•仁竹的名字实际上是从罗波那居住的楞伽岛的名字演变而来的,也就是说《罗摩衍那》中罗刹王居住的岛名在东蒙古的蟒古思故事中变成了蟒古思可汗的人名。不过,在一些蒙古文佛经中也正确地记载了蟒古思居住的城堡的名字为“Langgaburi balgasun”即楞伽布里城。如蒙古文《甘珠尔》第十五卷第299叶下解释班丹拉姆女神用蟒古思的下颌骨做鞍鞒的象征意义时说:“用蟒古思的下颌骨作鞍鞒是为了征服蟒古思的楞伽布里城。” 在蟒古思故事中也经常把蟒古思的城堡叫做楞伽布里,但是蟒古思可汗叫做兰卡•仁竹的更多,这可能与蒙古文文献中有时候把罗波那叫做楞伽有关系。如上面讲过的《施舍王传》中蟒古思的小儿子就叫做十首兰卡。《罗摩衍那》中的罗波那和蟒古思故事中的蟒古思可汗除了名字上的联系外,二者在人物形象方面有着更多的相似性。
    在蟒古思故事中蟒古思一般是由恶魔罗侯的血生成的。在蟒古思故事《阿斯尔•查干•海青•巴图尔》中,在宇宙刚刚形成,日月还没有升起来的时候,人类不吃稻谷,而且自身发光。后来由于男女性交和各种欲望,人身上的光自然消失,世界陷入一片黑暗。霍尔穆斯塔天神知道之后,派瓦齐日巴尼佛(金刚持)带着万能的金刚杵搅拌乳汁海以出日月。在日月形成之后,由于瓦齐日巴尼佛多搅拌一次,引出了海底的恶魔罗候罗,瓦齐日巴尼佛用金刚杵把罗候罗拦腰斩断,罗候罗的血滴在世界上变成了蟒古思血海。罗候罗的胯骨落在地上,变成了魔岭,头骨和下颌骨变成了忽合忽离的地方。蟒古思故事中一般都是从这个搅拌乳海的神话开始讲述和交代蟒古思的起源和来历。其中,蟒古思与被天神拦腰斩断的恶魔罗候罗之间具有发生论的关系。在《罗摩衍那》中,罗刹王罗波那也曾经被金刚杵打伤过:
    在神仙阿修罗的战斗中,
    金刚杵把他的身体打伤;
    他的胸膛上还有伤疤,
    受了伊罗婆陀大牙重创。
    实际上这是古代印度神话的古老题材,诸神神话的题材把搅拌乳海神话中的罗侯和《罗摩衍那》中的罗波那结合起来了。
    3.悉多、吉祥天女和被抢劫的人间美女
    在《罗摩衍那》中,悉多也是为了镇压众魔而下凡人间的。《罗摩衍那》中说:
    尊神大天高了兴,
    他对神仙们把话来说:
    “为了你们的幸福,
    一女子要下凡杀死众魔。”
    神仙们已经决定了,
    这悉多要来消灭群魔;
    连那个罗波那也在内,
    像从前饥饿檀那婆。
    在蒙古文《罗摩衍那》的故事中交代说:“Manggus-un okhin tngri tere yagun bui?khemebesü,erte manggus yirtinchü-yin oron-du khoor üiledkhüi-yin chag-tu burkhan-u shajin-i skhigchi ogtorgui-yin tngri nar jübsiyeleldün üjesgülengtü tngri-yin okhin Düsül khemekhüi-yi manggus-un okhin bolon khubilgaju Ramana khan-u khatun bolon manggus-un oron-i doruitagulun üiledügsen tere bölüge”(蟒古思的女儿她是谁呢?古时候,蟒古思在人间横行霸道的时候,保护佛法的众天神商量决定,派美丽的天女托生为蟒古思的女儿并嫁给罗摩汗,最后毁灭了蟒古思世界。) 在印度神话中也把悉多说成是吉祥天女或优摩的化身。 而且,蒙古文《罗摩衍那》故事中特别强调这一点,几乎所有的版本中都把悉多叫做“Okhin tngri”,而Okhin tngri在蒙古人中一般就指藏传佛教护法神班丹拉姆女神或者吉祥天女。因此,可以说在蒙古人的理解中悉多就是班丹拉姆女神或吉祥天女的化身。这样,吉祥天女转生为蟒古思的女儿悉多,从而毁灭蟒古思世界的题材就和《班丹拉姆本生》以及东蒙古蟒古思故事中班丹拉姆女神转生为蟒古思从而镇压蟒古思的题材就不谋而合了,或者两者之间具有一种内在联系。
    同时,在《罗摩衍那》中,悉多是被抢劫的美女。这一点上,悉多和蟒古思故事中被抢劫的人间美女具有许多共同点和相同的命运。
    4.罗刹女首哩薄那迦和蟒古思女儿吉拉邦•沙日
    在《罗摩衍那》中出现一个特殊的罗刹女首哩薄那迦,她是罗刹王罗波那的妹妹。这个丑陋无比的罗刹女有着很大的本领,她能够随意变相。 首哩薄那迦看上了森林中修行的罗摩,想叫罗摩做自己的丈夫,从而引出了一场战争,甚至可以说罗刹王罗波那抢劫悉多也是由于首哩薄那迦的挑唆所导致的。罗刹女见到罗摩以后陷入情网,对罗摩倾诉说:
    我的名字叫首哩薄那迦,
    罗刹女能够随意变形。
    我孤身在林子里游荡,
    能让所有的人兽吃惊。
    我的哥哥名叫罗波那,
    是罗刹之王,一个罗刹,
    还有一个长睡不起的、
    那大力的鸠槃羯叻拿。
    ……
    我的勇力超过这些哥哥,
    从第一眼看到你起,罗摩!
    我就深深地爱上了你啊,
    想要你这人中魁首把丈夫做。
    永久永久地当我的丈夫吧!
    你还要那个悉多干什么?
    但是,罗刹女首哩薄那迦却被罗摩的弟弟罗什曼那割掉了耳朵和鼻子,被摧残了形体。恼羞成怒的罗刹女去找另一个哥哥罗刹伽罗报复罗摩,但是罗刹伽罗和他的部下全被罗摩杀死。最后,首哩薄那迦跑到罗刹王罗波那面前,请求他杀死罗摩兄弟为她报仇,并建议罗波那抢劫悉多做妻子。首哩薄那迦对罗波那赞美悉多说:
    罗摩依法婚配的妻子,
    她眼睛大,美丽婀娜,
    臀肥腰细,毗提诃公主,
    她的名字就叫做悉多。
    在神女、乾闼婆中间,
    在夜刹女和紧那罗女中,
    我在这大地上从未看到,
    一个女子有这样的美容。
    ……
    她的臀部十分宽大,
    她有又肥又高的乳房。
    为了让她当你的老婆,
    我设法把这美女去抢。
    在这里,罗刹女一方面建议罗波那抢劫悉多,并且说自己设法去为哥哥抢劫悉多,另一方面自己又钟情于罗摩,而这正是东蒙古蟒古思故事中蟒古思女儿吉拉邦•沙日的典型特征。在东蒙古的蟒古思故事中蟒古思女儿一方面替父亲完成抢劫人间美女的任务的同时又为自己物色丈夫。如在色楞演唱的《宝迪•嘎拉巴可汗》中,吉拉邦•沙日抢劫宝迪•嘎拉巴可汗的夫人的同时也抢劫了刚满四岁的额尔德尼•嘎拉巴太子,为的是让他做自己的丈夫。 在琼拉讲述的《嘎拉巴的故事》中,蟒古思女儿吉拉邦•沙日也是钟情于阿拉坦•嘎拉巴可汗,并且最后抢劫了阿拉坦•嘎拉巴可汗,并和他生活一段时间,最后生了锡莱高勒三汗。而且,吉拉邦•沙日在见到阿拉坦•嘎拉巴可汗之前先遇到阿拉坦•嘎拉巴可汗的英雄哈喇•巴图尔,并和他调情,愤怒的英雄砍掉了蟒古思女儿的乳房。 这一点和《罗摩衍那》中罗刹女首哩薄那迦被罗摩的弟弟罗什曼那割掉了耳朵和鼻子被摧残形体的题材很相似。不过,蟒古思故事中,蟒古思女儿的主要功能是替蟒古思可汗抢劫人间美女,在这一点上蟒古思女儿要比首哩薄那迦活跃得多,可以说蟒古思女儿是蟒古思故事中的核心反面角色。而《罗摩衍那》中则是罗波那亲自去抢劫悉多,首哩薄那迦只起到一种媒介的作用。不过,无论如何,罗刹女首哩薄那迦的形象、急于寻找丈夫的性格特征和抢劫人间美女的动机等诸多方面都与蟒古思女儿吉拉邦•沙日有着共同点,在《罗摩衍那》广泛流传于蒙古民间的背景下,这种共同点并不仅仅是偶然的巧合,应该属于《罗摩衍那》影响蟒古思故事的结果所造成。
    5.大力罗刹鸠槃羯叻拿和长睡不起的蟒古思
    在《罗摩衍那》中,有一个长睡不起的大力罗刹鸠槃羯叻拿,他是罗刹王罗波那的弟弟。在罗摩进攻楞伽城的战争中,罗波那受伤后去叫鸠槃羯叻拿,众罗刹用尽各种办法,牵来一千头大象在他身上又跑又踩,敲打上千个大鼓,好不容易才叫醒他。 而且,鸠槃羯叻拿身躯巨大,宛如一座山。《罗摩衍那》中描述他说:
    他睡在那里变了形,
    像是一座破碎的山,
    鸠槃羯叻拿在酣睡,
    他们小心翼翼把他唤。
    身上的汗毛都直竖着,
    好象一条喘气的蛇,
    他的气息摇撼着他们,
    他躺在那里,形容丑恶。
    他的嘴大得像地狱,
    他的鼻孔非常可怕。
    他们看到魔虎般的罗刹,
    有大力的鸠槃羯叻拿。
    在《罗摩衍那》中,鸠槃羯叻拿由于中了大梵天的咒语,长睡不起,而且极度饥饿,睡醒过来就吞吃一切生灵。在东蒙古的蟒古思故事中蟒古思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长时间的睡眠,蟒古思可汗往往是睡醒过来以后感到寂寞,从而派女儿去抢劫人间美女做妻子。在色楞演唱的《宝迪•嘎拉巴可汗》中,蟒古思可汗一睡就是三年,在他长睡不起期间,猫头鹰在他嘴里筑巢下蛋,毒蛇冬眠在他的鼻孔里,各种野兽在他头上跳来蹦去。 说明蟒古思可汗的身躯之巨大。而蟒古思故事中长睡不起的蟒古思的特征更多地见于蟒古思可汗手下的守边疆的大力蟒古思。在琼拉讲述的《嘎拉巴的故事》中,大力蟒古思锡林嘎拉珠横躺在七座大山上沉睡不醒,而且锡林嘎拉珠由于饥饿,一出生就吃掉了自己的亲生母亲穆古勒玛•蟒古思,因为啃不动她的银头颅而剩下头颅。阿拉坦•嘎拉巴可汗的黑英雄在锡林嘎拉珠沉睡之际征服了他。 在朝鲁和巴拉吉尼玛演唱的蟒古思故事《阿斯尔•查干•海青》中身躯如大山的长金角的莫美蟒古思守在蟒古思的边疆,沉睡在山洞里。 英雄征服了这个蟒古思,做了英雄的得力助手。
    蟒古思故事中沉睡不醒的大力蟒古思的形象可能受到了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影响,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蒙古英雄史诗中长时间睡眠和沉睡不醒也是史诗主人公的一个典型特征。在许多蒙古英雄史诗中,主人公英雄在征战途中沉睡,以至于差点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往往是骏马叫醒自己的主人或者骏马的眼泪滴在主人脸上,英雄神奇地醒来。在格斯尔的口传史诗中,有时候格斯尔在宫殿中沉睡不醒,敌人包围英雄的宫殿,最后格斯尔的夫人按照格斯尔的吩咐把他的神剑扎进他的大腿拧来拧去才能叫醒格斯尔。这样的题材也见于蟒古思身上。因此,蟒古思故事中沉睡不醒的蟒古思的形象原型不仅仅是唯一的《罗摩衍那》中的鸠槃羯叻拿,而蒙古英雄史诗中早就有这个传统题材。不过,身躯大如山的大力蟒古思和鸠槃羯叻拿之间确实也存在着重要的联系。
    从上面的具体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和东蒙古蟒古思故事的人物之间存在着诸多共同点,这些共同特征的比较不是简单的平行比较的课题,而应该是影响比较的课题,而且人物特征的共性实际上也是主题和题材之间的共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下面主要探讨这些共性形成的途径,以此来证明《罗摩衍那》影响蟒古思故事的具体途径及其文化背景。
    三、主题和题材的共性及其影响的途径
    印度大史诗《罗摩衍那》和东蒙古的蟒古思故事之间有两个主题有着普遍的共性:一个是天神下凡人间降魔除妖;一个是恶魔或者蟒古思抢劫人间美女引出一场天神与恶魔之间的大战。前者属于世界性的神话叙事主题,后者则与蒙古英雄史诗的失而复得主题有着密切联系。蟒古思故事中的这两个主题除了本身具有的蒙古英雄史诗和古代神话传统主题的一脉相承的继承关系之外,无疑受到了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积极影响。首先,我们来对照一下两者共有的核心情节:
    (一)在《罗摩衍那》中,罗刹王罗波那因为得到大梵天的恩惠,天神、阿修罗和夜叉都无法杀死他,从此没有人能够制服他,罗波那横行霸道,威胁天地三界,最后众神请求大梵天制服罗波那。大梵天想起了只有凡人才能杀死罗波那,于是派毗湿奴天托胎为十车王的儿子,以凡人的身份最后杀死罗波那,他就是罗摩。在东蒙古的蟒古思故事中一般都是天神派一个儿子下凡人间降魔除妖。这位天神的儿子托生为人间的可汗。笔者在拙著《蒙古民间文学比较研究》中已经研究过蟒古思故事中天神下凡的主题与《格斯尔》史诗之间的关系。 因此,我们认为,天神下凡人间降魔除妖的主题方面,《罗摩衍那》和《格斯尔》史诗以及蟒古思故事三者之间存在着传承方面的内在联系。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到,在《罗摩衍那》中实际上悉多也是按照天神的意旨为了镇压罗刹而转生为罗刹王的女儿的。在蒙古文《罗摩衍那》的故事中把悉多叫做“奥肯•腾格里”即吉祥天女,从而把悉多和吉祥天女即班丹拉姆女神联系了起来,事实上在古代印度的神话中悉多也被说成是吉祥天女的化身。而且,毗湿奴和班丹拉姆女神被认为是一对夫妻,因此在蒙古人的版本中可以说由毗湿奴转生的罗摩和班丹拉姆女神的化身悉多结为夫妻,后来悉多被蟒古思可汗兰卡抢劫,罗摩杀死蟒古思可汗重新得到悉多的故事完全符合印度神话的原型。而且,我们研究过的蟒古思故事中被称做“说教史诗”的作品《班丹拉姆女神镇压蟒古思的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班丹拉姆和大黑护法。而且,这类作品中,班丹拉姆女神就是为了毁灭和镇压蟒古思世界而转生为蟒古思的女儿的。我们认为,悉多和班丹拉姆女神之间的微妙联系主要是通过《罗摩衍那》的故事被译成蒙古文的过程中悉多被称做吉祥天女的技术性处理的环节和《班丹拉姆本生》等佛教文献中的同一题材的共同点所导致。因为蟒古思故事中不少因素具有佛教的来源,所以通过佛经翻译的渠道传播到蒙古地区的《罗摩衍那》中的题材也随着人物的佛教化(如悉多变成吉祥天女或者将悉多还原为吉祥天女)而与佛教传统题材联系在一起,并传入到蟒古思故事中。
    (二)在《罗摩衍那》中,罗刹王罗波那抢劫罗摩的妻子悉多。在抢劫悉多的过程中,罗波那的妹妹罗刹女首哩薄那迦的劝说非常重要。首哩薄那迦向罗摩求爱,但遭到拒绝并且被伤残身体,因此她抢劫悉多来报复罗摩。罗摩拯救被罗刹王抢劫的悉多的战争成为《罗摩衍那》的核心主题。而在东蒙古的蟒古思故事中也是蟒古思的女儿为蟒古思可汗抢劫人间美女而引发的战争成为蟒古思故事的核心主题。虽然在《罗摩衍那》中首哩薄那迦的功能并不十分突出,但是在蟒古思故事中蟒古思女儿吉拉邦•沙日已经成为最主要的反面角色。两者的核心主题中首哩薄那迦和蟒古思女儿都充当着发展故事情节的关键作用。另外,悉多和蟒古思故事中的被抢劫的人间美女之间也有对应关系。在蟒古思故事的原型——喀尔喀—巴尔虎史诗《锡林嘎拉珠巴图尔》 中被蟒古思抢劫的女子叫做“宝日玛•杨珍”(Burma-Yangjin)。在蒙古语中,Burma可能是由梵语Brahma演变而来,Brahma指的是大梵天,在喀尔喀蒙古叫做“Eser Tngri”,一般泛指天。而杨珍“Yangjin”是藏语“dbyangs can lha mo”,蒙古语为 “egesigtü okhin tngri ”,意为“妙音天女”。因此,宝日玛•杨珍实际上就是“大梵天的妙音天女”。这样,《锡林嘎拉珠巴图尔》中的战争原型就是蟒古思抢劫大梵天妙音天女和英雄征服蟒古思拯救妙音天女的战争。而且,史诗主人公锡林嘎拉珠巴图尔带有大黑护法神的特征,因此这部史诗的故事原型也可以解读为大黑护法神解救妙音天女的故事。而东蒙古的蟒古思故事中也讲述大黑护法神和班丹拉姆女神镇压蟒古思的故事。因此,我们认为,悉多、班丹拉姆女神和妙音天女之间具有一种内在的人物对应关系。
    1. 在我国内蒙古东部地区的蒙古族中,流传着一组被民间俗称为“镇压蟒古思的故事”或简称“蟒古思故事”的英雄故事。这组故事一般由专业民间艺人以蒙古族传统乐器“朝尔”(马头琴)或“胡尔”(说书艺人的低音四胡)伴奏,用韵文或韵散文结合的形式说唱。故事内容主要讲述由天神下凡托胎人间的英雄迅速成长,在天神和众助手的帮助下解救被恶魔蟒古思抢劫的人间美女并最后消灭恶魔全族,完成保卫人间美好幸福的使命。因为故事是以英雄史诗的传统风格和手法叙述英雄战胜恶魔的的史诗主题,所以研究蒙古英雄史诗的学者们按其流传的部落,又叫做“扎鲁特—科尔沁英雄史诗”。详见拙著《蟒古思故事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即将出版。
    2. J•Vacek,S•Dulam:A Mongolian Mythological Text,Charles University,Prague1983,P142。
    3. 色楞口述,瓦尔特•海西希、佛罗尼卡•法依特、尼玛搜集整理:《阿拉坦嘎拉巴汗》,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89年,海西希的序,第17页。
    4. 贡嘎扎拉僧著:《苏布喜迪》(蒙古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56年沈阳第一版,第244-249页。
    5. [蒙古]策•达姆丁苏荣、达•呈都编:《蒙古文学概要》(蒙古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2年,下册,第691-727页。
    6. 季羡林译:《罗摩衍那》(一)童年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93-95页。
    7. 蒙古文《甘珠尔》第十五卷,第299叶下,民族文化宫图书馆藏书。
    8. 季羡林译:《罗摩衍那》(三)森林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185页。
    9. 季羡林译:《罗摩衍那》(六)战斗篇(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727-728页
    10. [蒙古]呈•达木丁苏伦著:《罗摩衍那在蒙古的流传》,乌兰巴托1976年,第178页。
    11. 季羡林译:《罗摩衍那》(一)童年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441页,注449。
    12. 季羡林译:《罗摩衍那》(三)森林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116页。
    13. 季羡林译:《罗摩衍那》(三)森林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108-109页。
    14.季羡林译:《罗摩衍那》(三)森林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196-197页。
    15.色楞口述,瓦尔特•海西希、佛罗尼卡•法依特、尼玛搜集整理:《阿拉坦嘎拉巴汗》,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88年,第48-49页。
    16.J•Vacek,S•dulam:A Mongolian Mythological Text,Charles University,Prague1983,31-32。
    17.季羡林译:《罗摩衍那》(六)战斗篇(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373-385页。
    18. 季羡林译:《罗摩衍那》(六)战斗篇(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377页。
    19. 色楞口述,瓦尔特•海西希、佛罗尼卡•法依特、尼玛搜集整理:《阿拉坦嘎拉巴汗》,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88年,第23页。
    20. J•Vacek,S•dulam:A Mongolian Mythological Text,Charles University,Prague1983,56-57。
    21. 民间艺人朝鲁、巴拉吉尼玛口述,波•特古斯整理:《阿斯尔海青》,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0-91页。
    22. 陈岗龙著:《蒙古民间文学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9页、222页。
    23. 短篇史诗《锡林嘎拉珠巴图尔》广泛流传在蒙古国大部分地区和我国内蒙古的巴尔虎、乌珠穆沁、巴林、阿巴嘎等地。流传在各地的该史诗不仅名称相同,而且内容也保持着惊人的一致性。在我国和蒙古国境内流传的史诗《锡林嘎拉珠巴图尔》的这十几个异文的中心主题,概括起来由如下的基本情节所构成:
    ①锡林嘎拉珠巴图尔有一天出去狩猎,蟒古思得知英雄不在家中,就指使自己的妻子或弟弟,抢劫了英雄的弟弟妹妹,又施魔法抢走了英雄的马。
    ②英雄回到家中,见弟弟妹妹被蟒古思抢走,就怒发冲冠(英雄的名字即有狂怒英雄的意思),跑进佛房,摔打并咒骂了自己供奉的佛像。佛像告诉英雄,这是命中注定的。
    ③英雄徒步出发去寻找被抢劫的亲人,在途中遇见一匹嘴叼婴儿的黑马被蟒古思追赶。英雄消灭了这个的蟒古思,收养了婴儿,骑上黑马,继续前行。
    ④英雄遇到天神的幼女——婴儿的母亲、黑马的主人,一个穿红袍的仙女。仙女是被蟒古思抢劫来的。仙女为英雄指路,英雄把孩子还给她。有时候仙女为英雄保养了他被蟒古思抢走的马。
    ⑤英雄来到蟒古思的妖疆,依次消灭了蟒古思的喇嘛、蟒古思的母亲以及从蟒古思母亲肚子中出来的青铜小蟒古思。在英雄战胜蟒古思青铜儿子的过程中,往往是仙女的儿子帮助英雄从天上降雷,镇压蟒古思的儿子。
    ⑥英雄彻底消灭蟒古思全族,与被抢劫的弟弟妹妹团圆。仙女和她的儿子飞回天上。英雄及其亲人返回家乡。
    有关史诗《锡林嘎拉珠巴图尔》的研究详见拙著《蒙古英雄史诗锡林嘎拉珠巴图尔——比较研究与文本汇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

(责任编辑:孙宝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