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斯帕克不但在创作理念上提出独到的见解,而且在艺术实践中显示出锐意创新的精神。 根据斯帕克小说改编的电影《春风不化雨》 苏格兰当代著名小说家缪里尔·斯帕克(Muriel Spark, 1918—2006)是一位拥有广泛国际影响的女小说家,曾获得多项国际文学大奖,如意大利文学奖和大卫·柯恩英国文学终身成就奖等,并三次荣获英国文学界最高奖——布克奖提名,进入最后的六人决选名单,被誉为“在同时代英国小说家中最具有天赋和创新精神的”、“她那一代中最有魅力的”作家,“苏格兰近一百年以来最成功的作家”。 以嘲笑和反讽取代对情感的宣泄 随着全球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小说受到互联网信息技术、多媒体艺术手段等的冲击,面临严峻挑战,英国文学的研究者开始对英国小说的出路和发展问题产生怀疑: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英国著名文学报纸《观察家》(Observer)、《格兰塔》(Granta)和《卫报》(Guardian)等相继刊文反复讨论“英国小说的存亡”问题。在关系到小说何去何从的历史语境中,关于小说的目的、功用的探讨显得尤为重要。斯帕克顺应历史潮流,提出自己的艺术思想:“艺术的目的是给人快乐。不管那艺术形式是悲剧的、喜剧的、戏剧性的、诗意的、反讽的,或者是积极进取的,它都包含着快乐的成分。这种快乐因子使人恢复心理平衡,打开心灵的窗户。”她把艺术的娱乐目的摆在首位,同时强调艺术的教育功能:“通过文学和艺术,我们的才智和悟性得到提高,我们学会了解自己,学会如何用快乐——烦恼和痛苦的对手——来评价生活。”可见,她遵循的是贺拉斯和亚里士多德以降的“寓教于乐”理念,但她为践行理念而采取的手段却不同。亚里士多德在实现文艺的目的时,肯定情感的重要性,主张“净化论”,认为悲剧通过激发和引导读者 “哀怜”和“恐惧”的情感,使之得到宣泄,情绪得到“净化”,因此让读者得到快感与道德上的教化。斯帕克却反对作品带有情感,认为那些带有丰富情感的作品貌似接近社会和生活,实际上使人脱离实际,远离生活,“那些充满情感的文学和艺术都应该被淘汰。它们具有欺骗性,让我们感觉像在参与社会和生活。但实际上,这种文艺是分离的活动”。由于斯帕克对这“分离”活动的反对,她的作品往往关照大众品位,贴近生活。 为了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斯帕克在排斥情感投入的同时,提出要用“嘲笑和反讽”的策略:“我提倡用反讽和嘲弄的艺术形式来取而代之。我觉得除此之外,将来不可能还有其他的艺术形式存在。我们只剩下嘲笑这种唯一令人尊敬的武器。” 她解释说,当受到嘲笑时,尽管我们不太舒服,但至少会试图理解对方的意图,接着也可以嘲笑和讽刺对方,对方也会开始琢磨我们的意思,因此,彼此间有了交流。斯帕克认为,粗鲁的叫骂会刺激我们,但这只是暂时的,而且最终可能导致暴力冲突;在演戏、示威游行、祷告会或阅读时,我们哀怜或愤怒的情感可能会被唤起,但这些情感只是在这些过程中得到持续,过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而嘲笑的艺术,如果击中目标——如果它不能真正击中目标,那它根本不是艺术——可以深入骨髓。它会留下一道有益的伤痕”。 斯帕克强调小说创作与诗歌密不可分,认为在创作小说时必须借鉴诗歌的形式特点和创意等,因为诗意的构思是小说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在诗歌简约风格的规范下,斯帕克的多数小说都篇幅短小,却寓意深刻。她的绝大多数小说都带有诗歌的韵味:凝练简洁、细腻而精致。斯帕克还注重神话在小说中的作用,希望自己的小说情节能够类似于神话,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如她所言,当今世界是荒诞的,许多事情难以解释,借助神话的形式,可以更好地反映自己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等的见解,甚至还可以表达自己的迷茫与困惑。 (责任编辑:admin) |